家禽饲料的配制与加工技术
家禽饲养中的饲料选择和配方

家禽饲养中的饲料选择和配方家禽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饲料作为家禽生长和发展的主要来源,对于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禽饲养中的饲料选择和配方,以帮助农民合理选择和配制饲料,提高家禽的生产效益。
一、饲料选择家禽饲料的选择应考虑家禽品种、生理特点以及生长阶段等因素。
不同品种的家禽对饲料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家禽种类选择相应的饲料。
1. 粗饲料粗饲料是家禽饲养中常用的饲料类型,包括玉米、豆饼、麦麸等。
玉米是一种优质粗饲料,含有丰富的能量和蛋白质,适合鸡、鸭、鹅等禽类的饲养。
豆饼和麦麸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和粗纤维,适合作为家禽的辅助饲料。
2. 精饲料精饲料是通过混合多种原料制成的复合饲料,其营养成分比粗饲料更为全面。
精饲料可根据家禽需要的不同营养元素进行配方,满足家禽各个发展阶段的需求。
常见的精饲料原料包括豆粕、鱼粉、蛋粉、玉米粉等。
3. 添加剂家禽饲料中的添加剂能够提高饲料的养分价值和家禽的生产性能。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合理使用添加剂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和家禽的生长速度。
二、饲料配方饲料配方是根据家禽的需求和生长阶段,将各种饲料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满足家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促进家禽的健康成长。
饲料配方的原则如下:1. 蛋白质含量家禽在不同阶段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不同。
生长发育期的家禽需要较高含量的蛋白质来促进体重的增长,而产蛋期的家禽需要较高含量的蛋白质来保证蛋的质量和数量。
根据家禽的生长阶段和需要量来确定配方中蛋白质的含量。
2. 能量含量能量是家禽生长和发展的重要来源。
家禽对能量的需求随着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合理控制饲料中的能量含量,可促进家禽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3. 维生素与矿物质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家禽生长所必需的,需要在饲料配方中适当添加。
根据家禽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来确定添加比例,以保证家禽的充分营养。
鸡饲料生产工艺

鸡饲料生产工艺
鸡饲料生产工艺是指将各种天然原料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和调配,制成适合鸡类生长发育需要的饲料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鸡饲料生产工艺:
1. 原料采购和储存:首先需要采购各种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
采购时需要注意原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采购回来后,原料需要进行临时储存,保持干燥、无虫害等,以防止变质。
2. 粉碎:将玉米等大颗粒原料投入颚式破碎机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适宜,便于后续的混合和加工。
3. 格筛:通过格筛机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筛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粉末,以保证饲料质量。
4. 混合:将粉碎后的原料和各种辅助饲料添加到混合机中,按一定的配方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中需注意时间和速度的控制,以保证各种原料能够均匀混合。
5. 温湿处理:将混合好的饲料送入温湿调度机进行温湿处理。
温湿处理可以增加饲料的可口性和营养价值,并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6. 造粒:通过饲料造粒机将温湿处理后的饲料进行造粒。
造粒过程中需要控制饲料的湿度、温度和压力,使饲料颗粒大小一致,并增加饲料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7. 干燥:将造粒后的饲料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以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
干燥温度和时间需控制适宜,以防止饲料变质。
8. 包装和储存:将干燥后的饲料送入包装机进行包装,并进行密封,以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包装好的饲料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和发霉。
以上就是一种常见的鸡饲料生产工艺。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不同鸡类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需要,对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提高鸡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
畜禽饲料加工与营养技术

畜禽饲料加工与营养技术畜禽饲料加工与营养技术对养殖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的加工和营养的调控,直接影响着畜禽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一、饲料加工技术1. 粉碎和破碎技术:这是饲料加工的第一步,通过机械设备对饲料原料进行粉碎和破碎,既增加了饲料的口感,又提高了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2. 混合和搅拌技术:将各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饲料成分均匀分布,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品种的需求,对饲料进行调整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营养平衡。
3. 干燥和保湿技术:将饲料原料进行干燥,可以降低饲料的水分含量,延长饲料的保存期限,减少霉变和发酵的机会。
而对于某些饲料原料,如青贮料等,可以通过保湿处理,提高饲料的可口性和消化率。
4. 塑形和压制技术:通过塑形和压制,将饲料原料制成不同形状的饲料颗粒,如粉末、颗粒、颗粒等,以满足不同畜禽的饲养需求。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促进消化和生长的物质,如酶、氨基酸等,进一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二、营养技术1. 蛋白质营养:蛋白质是畜禽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合理的蛋白质供给可以促进畜禽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需要,准确计算蛋白质的供给量和比例,以满足畜禽对蛋白质的需求。
2. 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是畜禽生长和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饲料加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以保证畜禽有足够的能量供给,同时避免过多的能量摄入导致肥胖和代谢问题。
3. 脂肪营养:脂肪是能量密度较高的营养物质,对于需要大量能量消耗的畜禽,如肉禽和高产奶牛等,适量添加脂肪可以提高饲料的能量含量,促进生长发育和产奶量的提高。
4. 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畜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
在饲料加工和配制过程中,需要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以防止畜禽出现缺乏症和代谢紊乱等问题。
家禽饲养中的饲料配制与营养管理

家禽饲养中的饲料配制与营养管理饲料在家禽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饲料配制和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家禽的生长速度、促进免疫力提升,并且对于家禽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也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饲料配制的原则、不同家禽种类的饲料需求以及常见的饲料配方等方面来探讨家禽饲养中的饲料配制与营养管理。
一、饲料配制的原则在家禽饲养中,科学合理的饲料配制是确保家禽健康成长的基础。
以下是饲料配制的几个基本原则:1. 全面均衡:饲料需包含家禽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未能提供全面均衡的饲料会导致家禽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2. 营养需求:不同家禽种类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因此在配制饲料时需要根据不同家禽种类的需求进行调整。
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也会对家禽的饲料需求产生影响。
3. 可消化性: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要能够被家禽充分吸收利用,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可以减少排泄物的排放量和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提高饲料可消化性的方法有加工处理和添加酶类等。
4. 安全性:饲料要安全无害,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加工要符合卫生标准,以确保家禽的健康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不同家禽种类的饲料需求不同家禽种类对营养需求的差异在饲料配制时需要被充分考虑。
以下是几种常见家禽种类的饲料需求:1. 土鸡:土鸡的饲料需求相对简单,主要以谷物类为主食。
饲料中需要包含适量的能量物质和蛋白质,可以适当添加粉碎的矿物质来增加钙、磷等元素的摄入。
2. 肉鸭:肉鸭需要高能量和高蛋白的饲料,以促进其生长速度。
饲料中大量添加谷类和豆粕等蛋白质来源,并保证饲料中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同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肉鹅:肉鹅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较高,饲料中需要添加优质的蛋白质源,如鱼粉、肉骨粉等。
此外,肉鹅对钙、磷和维生素D的需求也较高。
4. 蛋鸡:蛋鸡对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需求较高,饲料中需要添加适量的鱼粉、氨基酸等蛋白质来源,提高饲料中的核黄素和维生素D含量。
蛋鸡饲料的配方设计与加工技术

实用技术 养殖技术新农村 2011.2蛋鸡饲料的配方设计与加工技术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畜牧组(131300)洪 学1 配方设计原则(1)能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蛋鸡营养需要,有市场竞争力。
(2)有科学先进性,运用动物营养学的新知识、新成果。
(3)有经济实用性,在保证蛋鸡营养需要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
(4)有可操作性,充分运用多种原料种类,保证饲料质量稳定。
(5)合法性,禁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或饲料添加剂。
2 配方设计程序(1)确定高产蛋鸡的日采食量。
(2)确定日蛋白质需要量。
(3)确定日钙的需要量。
(4)确定配方参数及配方标准。
(5)选择日粮结构和加工参数及料型配合。
3 加工工艺设计根据蛋鸡生活习性及择食要求,选择原料有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等,根据原料来源,经适当粉碎后直接投入。
鱼粉、蛋白粉、油脂,可视情况直接投入;麦麸、米糠;添加使用的碘制盐,磷酸氢钙、骨粉等可直接投入。
选择颗粒石粉和贝壳粉混合,补充钙制剂。
4 配方矫正技术(1)体重矫正 蛋鸡每增重1千克,每天需增加代谢能150 6千焦,如罗曼褐体重由1450克增加到2000克,增加体重550克,每天需增加代谢能150 60 55=82 8千焦。
(2)环境矫正 外界环境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每千克体重需增减代谢能6 2千焦,适宜范围为15~27!,低于15!应考虑加强防寒保温工作,改善环境;高于27!应考虑防暑降温,预防热应激。
(3)体况矫正 鸡体羽毛完整,按照以上配算;羽毛稀少、缺损,代谢能需求增加。
5 无公害养殖问题的处理作为饲料生产企业应在优化饲料配方,正确选用饲料原料及添加剂方面考虑防止环境污染,实施无公害养殖等问题。
按照可消化氨基酸含量和理想蛋白质代谢模式,给鸡配合平衡日粮,使饲料转化效率最佳,营养素排出减至最少,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1)酶制剂 酶制剂能加速营养物质在畜禽消化道中的降解,能将不易被畜禽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污对环境的污染。
动物饲料加工技术动物饲料的加工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

动物饲料加工技术动物饲料的加工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动物饲料加工技术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安全性,以及保障动物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动物饲料的加工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动物饲料制备技术动物饲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粉碎、混合和加工成型等环节。
首先,选择高质量的原料是确保饲料质量的基础。
常见的动物饲料原料包括谷物、豆类、油料、鱼粉等。
其次,对于不同种类的原料,需要进行粉碎处理,以提高饲料的可食性和消化率。
接着,将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供给。
最后,通过挤压、制粒等方式,将混合好的饲料加工成型,以便动物能够更好地摄取。
二、动物饲料质量控制技术动物饲料质量的控制是生产高效饲养的关键环节。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料质量控制:选择优质的原料是保证饲料质量的前提。
原料的新鲜度、干燥程度和杂质含量等都会影响饲料的品质。
2.营养成分平衡:饲料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应该适合动物的需求,保证动物能够获得均衡的营养。
3.添加剂使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酶制剂等,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促进消化吸收,并预防疾病。
4.饲料加工技术控制: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饲料的湿度、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确保饲料的品质和口感。
5.质量检测与监控:通过对饲料中营养成分、微生物等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修正问题,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动物饲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物饲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未来的动物饲料加工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精细化加工:通过提高加工设备的精密度,进一步精确控制加工工艺,确保饲料中各种成分的精确含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长效益。
2.绿色环保: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推动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放养鸡专用饲料配方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涉及家禽养殖饲料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放养鸡专用饲料配方。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40-60份、豆粕10-20份、米糠10-20份、菜粕5-10份、食盐0.3-0.4份、花生油2-6份、复合维生素0.01-0.05份、硒化壳聚糖1-3份、南极磷虾粉4-6份、鱼骨粉2-3份、刺五加3-6份、白补药3-6份、桑葚3-6份、黑芝麻3-6份、珍珠粉1-3份、茶树菇1-3份、枸杞子3-6份、灯盏花1-3份、厚朴4-6份、茯苓3-6份、薄荷1-3份、大青叶1-3份、紫苏1-3份、马齿苋1-3份、茵陈1-3份、当归1-3份、板蓝根2-3份、桑白皮1-3份。
通过对无毒、无副作用提高免疫生命机能的中草药选择,配合强化营养的食物等,建立技术模型,得到了一种既能够提高放养鸡免疫力又能够全面补充营养的放养鸡专用饲料配方。
技术要求1.一种放养鸡专用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 40-60份、豆粕10-20份、米糠10-20份、菜粕5-10份、食盐0.3-0.4份、花生油2-6 份、复合维生素0.01-0.05份、硒化壳聚糖1-3份、南极磷虾粉4-6份、鱼骨粉2-3份、刺五加3-6份、白补药3-6份、桑葚3-6份、黑芝麻3-6份、珍珠粉1-3份、茶树菇 1-3份、枸杞子3-6份、灯盏花1-3份、厚朴4-6份、茯苓3-6份、薄荷1-3份、大青叶1-3份、紫苏1-3份、马齿苋1-3份、茵陈1-3份、当归1-3份、板蓝根2-3份、桑白皮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养鸡专用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50份、豆粕15份、米糠15份、菜粕5份、食盐0.4份、花生油4份、复合维生素0.02份、硒化壳聚糖2份、南极磷虾粉5份、鱼骨粉3份、刺五加4份、白补药4份、桑葚5份、黑芝麻4份、珍珠粉2份、茶树菇2份、枸杞子4份、灯盏花2份、厚朴5份、茯苓4份、薄荷2份、大青叶2份、紫苏2份、马齿苋2份、茵陈2份、当归2份、板蓝根3份、桑白皮2份。
家禽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技术

家禽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技术一、饲料原料的选择与配比1.1饲料原料的选择在家禽饲料配制过程中,应选择新鲜、优质、无霉变、无异味、营养丰富的饲料原料。
常见的家禽饲料原料有谷物类、豆粕类、油料类、鱼粉类、骨粉类、鲜菜叶类等。
1.2饲料原料的配比饲料原料的配比应根据家禽的生长发育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营养配比。
在配比中应考虑到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均衡供给,并合理控制粗纤维和能量的比例。
二、饲料的加工与储存2.1饲料的加工饲料加工是将饲料原料进行破碎、混合、粉碎等处理,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和利用。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研磨、粉碎、颗粒化等。
加工后的饲料颗粒应均匀,大小适中,利于家禽的采食。
2.2饲料的储存储存合适的饲料,可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品质。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仓库中,避免霉变和虫害的发生。
另外,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密封,防止水分的吸收或流失。
三、饲料的使用技术3.1饲料投喂的时间点和频率3.2饲料投喂量的控制正确控制饲料投喂量,可保证家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投喂量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的需要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3.3饲料投喂方式的选择3.4饲料喂养技巧在投喂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摆放和容器的清洁,保持饲料的新鲜度。
同时,要避免过多的浪费和损失,减少饲料成本,并对家禽的采食情况进行观察,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
四、饲料质量检测与调整饲料质量的检测和调整是保证饲料营养均衡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饲料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其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以保证家禽的营养需求。
以上是关于家禽饲料的配制与使用技术的一些详细介绍。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配制和使用饲料,坚持适量、适时、适质、适标的饲养原则,才能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饲料的配制与加工技术
对养殖生产来说,单用一种饲料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
生产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各种饲料原料的科学搭配,才能得到营养物质数量充足、营养平衡、适口性好的配合饲料。
家禽的配合饲料,是由多种饲料原料根据家禽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特点按相应的比例组成。
所确定的各种饲用原料的搭配比例,就是家禽的饲料配方。
要设计家禽配合饲料的配方,必须研究家禽的营养原理,确定家禽的营养需要标准(饲养标准);研究家禽饲料原料的特点,确定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还要考虑饲料资源的状况、价格及其稳定生产的可能性。
家禽饲料配方设计的目的是:合理地选用营养好、成本低的原料,科学地生产出优质的配合饲料,以便进行养殖生产,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
家禽饲料配制需掌握的基本原则和参数
1.1家禽饲料配制的原则
在配制家禽饲料时,必须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必须以家禽的营养需要标准为基础,结合在实践中的生产反应,对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即灵活使用饲养标准;
(2)除考虑饲料营养物质的数量外,还必须考虑所用饲料原料的适口性,尽可能配制出一个营养完全、适口性良好的饲料;
(3)饲料原料的选择必须考虑经济核算的原则,即尽量因地制宜,选择适用且价格低廉的饲料原料。
1.2家禽饲料配制需掌握的基本参数
配制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家禽饲料,除依照上述原则及参考多种影响因素之外,还必须掌握3个基本参数:
(1)不同品种家禽相应的营养需要量(饲养标准,如表1);
(2)所选用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
(3)饲料原料的市场价格。
2冢禽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
家禽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可分为手工设计法和计算机设计法两大类。
2.1手工设计法
手工设计常用的方法有试差法、方块法和代数法。
方块法虽简单易行,但只能满足一项营养需要指标(如粗蛋白质)的计算,而不能考虑多项营养需要指标。
代数法是在方块法的基础上,分别设立不同营养需要指标(如能量、粗蛋白质等)的方程,然后构成联立方程组,求解出满足所有营养需要指标的各种饲料用量。
在生产中最常用的手工设计方法是试差法,此法容易掌握,一般生产单位都可以用来设计饲料配方,大致可分为6个步骤.
(1)确定家禽的饲养标准。
根据所饲养家禽的品种和所处生产阶段选用饲养标准,确定拟配制的饲料应该给予的能量等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2)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状况,以及自己的经验初步拟定出饲料原料的种类及试配比例。
(3)从“饲料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表”查出所选定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4)按试配比例计算出所选定的各种原料中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并逐项相加,算出成品中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然后与(1)中所确定的饲养标准相比较,并调整到与其基本相符
的水平。
(5)根据饲养标准、预防动物疾病和促生长的需要使用适量的添加剂,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抗生素等。
(6)核算配合饲料的成本,打印出生产配方。
影响家禽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除所用饲料配方是否科学合理之外,所用原料的质量以及加工质量都会直接影响配合饲料的产品质量。
饲料配方决定了配合饲料成品的营养价值。
营养水平低
2.2计算机设计法
为设计出营养成分合理、价格低廉的家禽配合
饲料,手工设计法不能有效解决大量的计算工作。
目前在配方制作中广泛采用线性规划法,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可完成饲料配方中对单一目标(最低成本)多营养需要指标的大量计算任务,称为饲料配方的计算机设计法。
其原理是根据家禽对营养物质的最适需要量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价格作为已知条件,把满足家禽营养需要量作为约束条件,再把饲料成本最低作为配方设计的目标,使用计算机进行运算。
不同品种家禽及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标准、饲料原料
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典型的家禽饲料配方都贮存于软件中,用户在使用时只需适当调整营养需要的标准、原料的营养成分和价格等,输入相应的原料使用限制条件和配方的成本等就可直接计算出饲料配方。
使用计算机按线性规划设计家禽的饲料配方应与家禽营养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这是因为所显示的配方可满足对饲料最低成本的要求,但并不一定是最优配方。
是否最优还要根据生产者的实践经验来进行判断,并进行调整和计算直至满意为止。
另外,最低的饲料配方成本并不一定能取得家禽养殖的最佳效益。
当前在美国等养禽业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最佳生产效益饲料配方,是在线性规划的最低成本配方的基础上,结合家禽的一些生理参数、生产性能、饲料原料市场的期货价格及家禽产品的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设计出能使家禽养殖者获得最佳生产效益的饲料配方。
3家禽饲料的加工技术
3.1
家禽配合饲料加工的主要工序
家禽配合饲料的加工一般分为原料的接收和清理、原料的粉碎、配料、混合、压制颗粒、成品包装(或散装)等工序。
(1)原料清理:主要是清除原料中的杂质,如铁屑和石块等
杂物。
(2)粉碎:饲料原料的粉碎是家禽饲料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这道工序是使团块或粒状的饲料原料体积变小,粉碎成家禽饲养标准所要求的粒度,它关系到配合饲料的质量、产量、电耗和成本。
原料经粉碎后,其表面积增大,便于家禽消化吸收。
肉仔鸡日粮中谷物粉碎粒度以中等颗粒为宜,即几何平均直径为0.7-0.9mm为宜。
随年龄增加,粉碎粒度大小也相应增加,蛋鸡粒度应在0.8mm以上。
(3)配料:即按给定配方采用特定配料装置,对多种原料进行给料和称量的过程,是保证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考虑到称量精度及部分成分可能具有腐蚀性,预混料添加剂通常是人工称量后直接投入混合设备中。
(4)混合:饲料混合是指将饲料配方中的各种成分,按规定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使得整体中的每一小部分,甚至是一粒饲料,其成分比例都和配方所要求的一样。
饲料混合的好坏,对保证配合饲料的质量
起重要作用。
要做到均匀混合,微量养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应经过预混合,制成预混料。
在预}昆合时应先添加量大的成分,然后再添加量少的成分,混合时间长短应通
过检验饲料混合均匀度的试验来确定。
预混料的变异系数(CV)要求不大于5%,而配合饲料的变异系数(CV)要求不大于10%。
(5)制粒:把粉状的饲料制成颗粒状的饲料要通过挤压才能完成。
一般将饲料混合物添加4%一6%的水(通常用蒸汽调质,适宜温度在98
℃左右),进入制粒机后,饲料含水量由环境温度下的风干状态(含水量为10%一12%左右)增至80~90℃的15%~16%。
水分在挤压时起到润滑作用,热量使植物性饲料成分表面的生淀粉产生糊化作用。
饲料随后从环模出料口挤出时,进一步磨擦使饲料的温度提高到将近90℃,必须冷却至温度略高于环境温度,同时干燥至含水量12%以下,才可进入下一工段。
(6)筛分和包装:制粒后配合饲料经筛分除去碎渣和粉末,包装后贮藏。
碎渣和粉末再返回加工。
3.2家禽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
目前我国家禽配合饲料的生产一般均采用重量式配料、间歇混合、分批次生产的工艺。
这种生产工艺在实践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粉碎后配料、混合的生产工艺,另一类是先配料后粉碎、再混合的生产工艺。
3.2.1
先粉碎后配料的生产工艺
这是我国目前较多采用的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接收一清理除杂(筛理、磁选)一粉碎一配料一混合一压制颗粒一筛分一粒料成品包装(散装)-粉料成品包装(或散装)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原料可分品种进行粉碎,有利于充分发挥粉碎机的效能,可按物料特性、家禽品种(生长阶段)、对象生理要求选择粉碎粒度。
由于原料按品种分别粉碎,因而需要较多的配料仓。
同时,由于频繁更换粉碎原料,使操作麻烦。
但这种工艺对原料品种较多、配方多变、配比要求高的家禽饲料生产是适用的。
3.2.2先配料后粉碎的生产工艺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家禽饲料生产采用这种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接收(清杂)一配料一筛理一粉碎一混合一压制颗粒一筛分一粒料成品包装(或散装)--粉料成品包装(或散装)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
①
先行配料统一粉碎,故混合前饲用原料组分粉碎粒度均匀一致,便于生产颗粒饲料;
②
可以节省料仓,因为此种工艺的配料仓就是原料和辅料的贮存仓,粉碎仓只起缓冲作用
③
工艺的连续性要求设备配套性能好,技术水平高,在配料后设筛理工序可以将不需粉碎粉状原料与辅料筛出直接送至搅拌机混合。
4影响家禽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影响家禽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除所用饲料配方是否科学合理之外,所用原料的质量以及加工质量都会直接影响配合饲料的产品质量。
饲料配方决定了配合饲料成品的营养价值。
营养水平低或营养物质配比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养殖对象的饲养效果,同时也会造成饲用原料的浪费。
加工质量,如混合均匀度、粉碎粒度、糊化度达不到指标要求,也不能保证原配方的优点,势必影响饲养效果。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