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图说天下洛阳百家姓祠情况简介素材
洛阳简介

中国共有七个著名的古都其中而洛阳则是七大古都排第一,北京、 南京、杭州、西安、开封、洛阳、安阳,只有洛阳市是建都年代最 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也都活动在此,因此宋代 历史学家司马光说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 是说洛阳市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20年 的中国,一定要到上海;如果你想了解50年的中国,一定要到特区; 如果你想了解近800年的中国,一定要到北京;如果你想了解近 3000年的中国,就一定要到西安;但是如果你想了解5000年的中 国,就一定要到洛阳看看”,由这些赞颂我们可以看到洛阳在这7 个古城中位居第一是当之无愧的!
洛阳现代概况
市领导: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 市长:郭洪昌 行政区划: 洛阳辖7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 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 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吉利区、伊滨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 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 另设正厅级新区:洛阳新区,总面积480平方公里。 人口: 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总人口洛阳人口662万人(2010年)。 全市共有46个民族成份,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 其他 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10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 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
欢之状一昂寓外肉“ 迎味如跃首意。嫩洛鲤 。美门而盘吉鲤味鲤鱼 无阙起中祥鱼美伊为 穷,。,。跳,鲂黄 ,颇加栩只龙营,河 深富之栩见门养贵名 受山有如烹,丰似鱼 国野青生制造富牛, 内情山,好型,羊自 外趣衬仿的优闻”古 游。托佛鲤美名之就 客食、欲鱼,中说有 , 。
洛阳明堂天堂讲解词

洛阳明堂天堂讲解词洛阳明堂天堂,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地方,看看它到底有多神奇。
有不少人一听到“明堂天堂”这四个字,可能会觉得它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存在,甚至觉得它好像和天上人间什么的有关系。
说实话,你也不完全错,但又没完全对!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为了让人感受到大气磅礴的文化气息,更能让你想象到那些辉煌岁月里,帝王将相们如何通过这里来展示他们的权力和威仪。
你看,洛阳这座古老的城市,千百年来都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从东汉到唐代,洛阳一直是朝廷的首都,风头一时无两。
而“明堂天堂”就是在这个城市的腹地,原本是用来给古代帝王进行祭祀和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祭天、祭祖,大家可以理解,这种事得在最庄重、最严肃的场合进行,地方自然也得选得有点“气派”。
你想想啊,这么个地方,要是设计得不够庄严肃穆,难道能配得上给天帝祈福吗?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叫“天堂”呢?这个名字其实挺有意思的。
它并不是说这是一个真的能够通向天界的地方,而是象征着它是一个神圣的所在,仿佛就能把人带到天堂一般。
明堂这个名字也有点像咱们现在说的“盛大的舞台”。
而在唐代,明堂是最重要的礼仪场所之一,算是一个古代的“政治大舞台”,让一切看上去都显得那么威风八面。
如果你站在明堂的地面上,往四周看,你能感觉到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这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随便进得去的哦。
明堂一开始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所修建的,位置在当时的皇宫附近。
听说,每一次祭祀和庆典,整个场地都会装点得像一场盛大的演出,所有的百官、文武大臣都得身着盛装,站成一排,等着上天的“圣旨”降临。
哇,这种场面,光是想象一下都觉得自己有点头皮发麻!再说了,明堂天堂这地方可不光是帝王才能进去的,它本身的建筑风格也是别具一格。
咱们今天要讲的不是建筑史,不过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里的建筑简直是如天上的宫殿一样华丽。
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瓦片、每一片雕刻的花纹,都透露着一股“气吞万里”的感觉。
洛阳旅游宣传城市介绍PPT

唐三彩烧制技艺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 术的特点。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 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 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 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
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 传统名宴,属于豫菜系。洛阳水 席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 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 最久远的名宴之一。“洛阳水席 “被评为“中国菜”河南十大主题名 宴。
20XX年1月1日
神都·洛阳
• 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 • 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 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274平方千米 • 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 • 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
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
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 • 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
窟。 • 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
多已褪色。 •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 • 著名景点:卢舍那大佛、“剪刀手”佛像、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 • 地理位置: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龙门大道
斟鄩
西亳
洛邑
雒阳
洛京
京洛
神都
斟鄩,洛阳古称 (含巩义),为史 籍记载中夏朝的都 城。从夏朝第三任 君主太康开始,到 夏桀皆以斟鄩为都 城
西亳(bó),是 洛阳在商代的旧称, 又作亳,西亳为五 帝时期帝喾的都城, 商朝的立国之都。
河南洛阳简介ppt课件

21
天 子 驾 六 车 马 坑
22
23
隋唐城遗址公园
24
25
美在洛阳-----
流连不止瞬间。。。
26
27
28
29
体育场夜景
30
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洛邑、成周、 王城、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 京洛、洛都、洛中、 中京、西京
31
基二相明中帝洛帝重以Fra bibliotek址里当。州都阳、要洛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 事。
----------河南篇
制 作 人:赵祺平 学号04 资 料 :许敬文 学号03 张帆 学号02 1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洛阳 2
洛阳之历史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 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 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 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 是“最早的中国” 。
3
济、文化中心。
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 的地位不仅是地 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 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古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端 之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 释道三教的滥觞地。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于世界而言,欲 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一座名城

目录 地理位置
牡丹花城 文化名城 历史古都
3/11/2015
自然风景
洛阳美食
经济建设
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 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 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 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黛眉山、嵩山等十多座山脉;境内 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 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chá n 河等10余条河流 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 qú”之称。
3/11/2015
潘岳集
陆机《文赋》
1.文坛多名流
(3)左思赋三都,洛阳纸为贵
河洛自古富才强 汉魏文章半洛阳
3/11/2015
•左思(约250-305年),西晋著名文学家 。 •左思少有才气,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 《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后,虽 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但也看出了其 中虚而不实的弊病。 •于是,左思以10年时间写成了一篇《三 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 吴都南京写入赋中。当时著名文学家张华 、皇甫谧看过后,赞不绝口。 •《三都赋》从此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 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以致洛阳的纸 张供不应求,纸价遂翻倍上涨。
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概况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 界文化名城,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隋唐大运河 中心城市,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 年帝都,有“十三朝古都、八代陪都”之说。洛阳有 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
洛阳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华中区域性中心城市,中 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黄河沿岸中心城市,中国最佳 休闲城市,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 洛阳也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洛阳.ppt

道教圣地,天下名山之老君山
• 洛阳老君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是国家AAAAA级 景区,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耐人寻味,玲珑剔透之鸡冠洞
• 鸡冠洞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县城西三公里,秦 岭余脉伏牛山支脉鸡冠山的半山腰上,海拔1021米。 • 鸡冠洞是一处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喀斯特岩溶地貌, 鸡冠洞长达5600米,供观赏长度1800余米,观赏面积 2.3万平方米。此类洞穴在北方少见,被誉为北国第一 洞府。[
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考古 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曾赠送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 我国回族姓氏有哪些?素材

我国回族姓氏有哪些?回族常见的姓是:白、马、金、陈,与汉族姓氏相同,但有些姓氏如:撒、速、忽、闪等,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这些姓氏,据传也是有来历的:宋神宗时,有个叫赛典赤·瞻思丁·乌马儿的阿拉伯人,原籍是阿拉伯麦加,其始祖是中亚的布哈拉国王。
后因邻国侵扰,于是和弟弟艾尔沙率领家族和部下5300百余人,东迁来中国,归附宋朝。
这支由5000余只骆驼、马匹组成的庞大队伍,披星戴月,穿越千里大沙漠,沿着早期丝绸之路到达汴京,受到宋神宗的热烈欢迎,给他们分别封官赐爵,家族便定居中国。
元朝封赠赛典赤·瞻思丁·乌马儿为“咸阳王”,元十六年1279 初秋,赛典赤病逝。
《元史·纳速拉丁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可见当时享有的声誉之高。
赛典赤的后代共有九子十三孙,分为纳、马、撒、哈、沙、赛、速、忽、闪、保、木、苏、郝十三姓。
这就是现在回族十三姓氏的演变和渊源,“十个回回九个马,不姓马来也姓尕”。
那么,为什么回族人姓“马”的多呢?回族不是“外来民族”,但血统中有某些“海外关系”。
回族人形成民族之前,他们以波斯语或阿拉伯语命名,但有名而无姓,回族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姓氏方面的交融。
至元末明初,回族人开始用姓。
阿拉伯人的名字中发“马”和发近似“马”的音不少,如“麻”、“穆”、“沐”、“默”、“漠”等。
由于回族人民长期以来学汉文、写汉字、说汉浯,渐渐确定用汉字“马”译音作姓,后来代代相因。
这就是回族人民中姓“马”多的主要原因。
据《补元史,氏族表》记载,回族人取“马”姓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取祖先原名的意译为姓,如著名诗人马易之。
原名是“遒贤”或“纳新”。
他是元代葛逻录人,葛逻录译为合鲁,是“马”的意思。
所以马易之取“马”为姓,他的后人也就以“马”为姓了。
二是取祖名中第一字为姓,马速忽、马哈麻、马合沙等人的后裔,都取“马”为姓。
洛阳城市简介及荣誉doc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洛阳市在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被定为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和先进制造叶基地,洛阳审时度势,于1999年提出要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本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6年洛阳市进入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20强城市,成为河南省唯一进入全国20强的城市,在中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发挥洛阳市旅游产业优势,加大旅游宣传力度,致力于全国旅游产业先进模范城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和旅游的联姻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双赢,并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它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具有生态性、可持续性、高附加值等特点,因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洛阳旅游景点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一大批历史遗迹。
洛阳,因为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
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是“华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百家姓祠情况简介
中华文化的主体是黄河文化,黄河文化的中心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核心是河洛文化。
九朝古都洛阳正处在河洛文化的腹心地带,是中华文化和炎黄姓氏文化的发祥地。
早在3700年前,夏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就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先后经历了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历时1400多年,又作为新莽、北齐、北周、后周、宋、金、中华民国的陪都和行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都城规模最大、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故都。
从河图洛书诞生河洛文化,伏羲八卦、大禹治水、周公制礼、老子完成《道德经》,佛教进入中国,张衡制候风仪、浑天仪、蔡伦造纸、仓颉造字,毕升发明印刷术,杜康发明酿酒术、许慎说文解字,中国书法真、草、隶、篆、魏、楷等字体产生和发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左思的《三都赋》等都产生于洛阳。
龙门石窟是世界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艺术品位最高的石刻文化艺术宝库;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庙;天子驾六的出土是周朝天子出驾豪华壮观场面的再现。
洛阳遗留下来的故城遗址有夏朝都城、商代都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东都故城、还有安葬三国名将关云长首级的关林庙、古墓博物馆、老子李耳练丹的上清官、佛教大师唐玄奘故里等名胜古迹和大批古代陵墓。
历史上有很多重大事件、成语典故、诗词歌赋都产生于洛阳或与洛阳有关。
洛阳人杰地灵,孕育出周公、许慎、老子、杜康、桑弘羊、苏秦、贾谊、王充、班彪、班超、班固、张衡、曹植、左思、玄奘、上官婉儿、张说、杜甫、韩愈、白居易、孔融、刘禹锡、李贺、邵雍、司马光、程颢、程颐、欧阳修、妈祖林默、王铎等历史名人,有105
位帝王长眠于洛阳这块神奇的土地。
根据史学家考证,道学肇始于洛阳、儒学渊源于洛阳,经学兴盛于洛阳,佛学首传于洛阳,玄学形成于洛阳,理学寻源于洛阳。
一代代杰出的河洛先民用勤劳和智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洛文化,对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也给后代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眩耀自豪的资本。
洛阳还是中国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是一亿二千多万客家人的祖籍地,百家姓前300个大姓产生于中原,黄帝姬姓派生出1000多个姓氏,河南堂派生出140多个姓氏都产生于洛阳,在客家人居住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等有很多以洛阳为名的地名和纪念性建筑,客家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许多中原人的生活习俗,很多祠堂前悬挂着“魂系中原”、“根在河洛”、“河洛世第”、“河洛遗风”等堂联铭言,因此洛阳也是客家人的故居和老家,是名副其实的姓氏文化圣城和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儿童三岁时要问妈妈“我从哪里来”?人到中年常思考祖居何地、根在何方、不忘祖训;进入老年总惦记叶落归根,回归故里。
洛阳已成为全世界华人共认的祖籍地。
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方面,洛阳当数中国之最,历史上河南就是洛阳,洛阳代表河南,海外的华人,特别是客家人祖祖辈辈都想在他们的老家洛阳建立自己的姓氏宗亲祠堂,以圆他的寻根祭祖的世代梦想。
为充分利用洛阳的厚重历史文化,经过上百位专家学者和仁人志士五年多酝酿论证,决定在邙山岭建设全世界华人寻根祭祖中心——“中华姓氏文化园(百家姓祠)”。
主要内容一是洛阳曾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的1400多年历史和河洛文化介绍;二是建立百家姓总祠堂和百家姓前200个大姓单姓祠堂;三是荟萃古今中国书法艺术精品;四是修建九层碑塔;五是为建设百家姓祠做出重大贡献者修建功德林。
该专案计画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碑刻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
这是继龙门石窟,白马寺后洛阳市又一规模最大、艺术品位最高的石刻文化艺术工程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专案建成后将提供2000多个就业机会,并幅射带动服务行业和房地产的升值。
我省郑州、南阳和陕西省黄陵县都想修建百家姓祠,经过资深专家、学者多次论证,认为洛阳在厚重历史文化放面优于上述三地,又是中华百家姓的主要发源地,自周文王开始,姬姓就发展出
1700多个姓,把百家姓祠定位洛阳,才是最科学最理智的选择。
洛阳百家姓祠系河南省炎黄姓氏历史文化基金会重点工程,采取民间运作的融资模式,为洛阳提供了交流发展的良好机会。
2006年2月24日,国家在北京又成立了河洛文化研究会,把河洛文化研究上升为国家级,说明中央政府对河洛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为洛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希望全球华人积极支持,早日建成洛阳百家姓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