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综合考点2024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综合考点2024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综合考点2024
以下是2024年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的知识点综合考点:
1.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
换反应等)以及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2. 酸碱理论:了解酸碱的定义、酸碱指示剂、pH值的计算以及酸碱中和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氧
化还原反应(如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4.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了解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以及元素周期
表中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趋势。

5.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了解化学键的类型(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及其特点,了解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分子间力的影响。

6. 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了解化学反应速
率的影响因素和速率方程式的推导。

7.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了解物质的组成方式(如纯物质、混合物等)及其与性质的关系,了解共振结构、构象异构和环状共轭体系等概念。

8. 化学能量与化学热力学:了解化学能量的转化与热力学定律,包括焓、焓变、内能
等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这些是综合了2024年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的知识点考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1.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一甲烷CH4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CH4+2O2→(点燃)CO2+2H2O(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CH4+Cl2→(光照)→CH3Cl(g)+HClCH3Cl+Cl2→(光照)→CH2Cl2(l)+HClCH2Cl+Cl2→(光照)→CHCl3(l)+HClCHCl3+Cl2→(光照)→CCl4(l)+HCl(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2.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Na、K、Mg、Ca、S、C、F、B、Br、Sr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

常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基础上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合物。

2、海水淡化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蒸馏法的原理是把水加热到水的沸点,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与海水中的盐分离,水蒸气冷凝得淡水。

3、海水提溴浓缩海水,然后用氯气置换出溴单质,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单质吹出,用二氧化硫还原为氢溴酸,达到富集目的,然后在用氯气氧化,得到溴单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及方程式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及方程式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及方程式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2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 同位素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Jay_h1218 奉上【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A,?A共7个主族族副族:?B,?B、?B,?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族:三个纵行,位于?B和?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

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

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1.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篇一酸+碱---盐+水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2.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篇二(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3.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篇三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4.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篇四Na2CO3和NaHCO3①、与酸的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速率更快)②、与碱的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NaHCO3+NaOH=Na2CO3+H2O③、与盐的反应Na2CO3+CaCl2=2NaCl+CaCO3↓Na2CO3+BaCl2=2NaCl+BaCO3↓④、相互转化2NaHCO3△Na2CO3+H2O+CO2↑(加热分解)Na2CO3+H2O+CO2=2NaHCO3(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5.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篇五1、物质的量(n)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2、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3、标准状况(STP)0℃和1标准大气压下4、阿伏加德罗常数(NA)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约是6.02×1023个5、摩尔质量(M)1mol任何物质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6、气体摩尔体积(Vm)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7、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同温同压下:n1/n2=N1/N2=V1/V28、物质的量浓度(CB)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CB=nB/VnB=CB×VV=nB/CB9、物质的质量(m)m=M×nn=m/MM=m/n10、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n×Vmn=V/VmVm=V/n6.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篇六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7.人教版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必修二篇七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点燃)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

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

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1.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一1、Fe(OH)3胶体的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碳还原氧化铜:2CuO+C2Cu+CO2↑3、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白色)4、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淡黄色)5、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8、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9、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10、Al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11、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12、Al2O3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13、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14、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15、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二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_和SO2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3.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4.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四常见物质的状态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三、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我们在学习必修二的化学过程中,学会总结将有助于我们完善知识体系,也能有效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铝热反应③电解法:电解氧化铝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

(离子)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2、海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理念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烷烃的通式: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硝化反应+hno3→-no2+h2o加成反应+3h2→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重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重点归纳
一、互滴法鉴别无色试剂的实验组: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硫酸铝溶液和强碱,偏酸盐溶液和强酸
二、Fe的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过一会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说明溶液中
有Fe。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2+。

三、Fe3+的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
溶液,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

四、指示剂颜色变化:
①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过氧化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紫色石蕊先变蓝后褪色)。

②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碳酸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酞变
红(紫色石蕊变蓝)。

③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碳酸氢钠,然后滴
入指示剂: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五、氯化铁溶液可以止血,氯化铁溶液可以用来腐蚀电路板,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铝化铁溶液蒸干
得到氢氧化铁,灼烧得到氧化铁。

六、与Fe3+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OH-。

②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SCN-。

③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CO3、HCO3。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S2-、I-。

一、Cl-、Br-、I-离子鉴别:
1.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
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二、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
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
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矾:KAl(SO4)212H2O
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十
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4、淡黄色:硫。

5、绿色:Cu2(OH)2CO3为绿色
6、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7、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其余碱。

8、(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