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系列励志故事
鼓舞女孩子努力的励志故事

鼓舞女孩子努力的励志故事相信强烈的目标,这种可以使人完成任何事情的诚恳精神,这种自我忠实,是使人的心灵成就在业的最大因素。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鼓舞女孩子努力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励志故事1:生命就是不停步安德拉少年时家里非常穷,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经常翻越一座大山去舅舅家里借钱。
有一年,安德拉的家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雪灾,他的房子被压跨了,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举家搬迁到山的那边。
半路上,他不小心掉队了,后来他得以与叔叔同行。
在暴风雪肆虐的环境下要穿越海拔三千米的大山是相当危险的事。
冰冷的雪风象刀一样刺割他们,更要命的是,地面已经结冰,很多人都不幸地滑下了悬崖。
安德拉小心地向前走着,他不敢看两边深不可测的崖底,在经过一段相当平坦的路面时,他看到很多人都围在一起休息。
叔叔对他说:“我们不能停下,趁着天色没黑,我们得赶紧穿过大山。
”安德拉继续向前走,为了不被滑下去,他弄了根准备好的绳子,一头握在叔叔那头,一头在他这头。
穿过一座树林时,他看见一个小伙子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人。
安德拉不忍心丢下他,就用绳子把他捆在自己的身上,手脚并用的朝前爬。
中午,安德拉给小伙子喂食了一块面包后,小伙子的体力逐渐恢复了,他问安德拉:“到了吗?”安德拉回答:“还没有,你再坚持一会。
”短暂的休息后,安德拉和叔叔搀扶着小伙子继续往前走。
下午三点,小伙子又问:“到了么?”安德拉回答:“还有一会。
”接下来,小伙子每隔半个小时就问一次,虽然得到的是相同的答案,但他没有丝毫泄气。
到了下午六点,安德拉终于看到叔叔在下山的路口等着他们,这时,暴风雪已经明显弱了,他兴喜地告诉小伙子:“到了。
”“终于到了!”小伙子大叫了一声,然后爬在了地上。
安德拉以为他是在休息,后来才发现他早就没了呼吸。
叔叔遗憾的告诉他:“因为没了包袱,他的生命也像散沙一般走到了尽头。
”这件事对安德拉触动很大,在成立他的报业王国之后,他经常对员工说的一句话是:“人生中最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怕没有包袱,因为只有包袱才会令你的生命不停步!”励志故事2:生命的历练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有这么一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励志_励志女性人物故事

励志女性人物故事励志女性人物故事篇一董明珠:刚与柔“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这是坊间形容格力首席执行官董明珠强势作风的一句评价。
再见董明珠,是11月份在格力珠海总部举办的“格力20年品质见证大使”的颁奖典礼上。
那天,董明珠特意穿上了一袭红裙,外罩一件黑色的针织衫,脖子上戴着那串她最喜欢的珍珠项链,齐肩的卷发配上简单修饰过的妆容,优雅又不失庄重。
然而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这位女强人将从容果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又让记者想起那句评价。
“真正的财富不在于拥有多少亿的资产,而是取决于创造了多少社会尊重、解决了多少就业与困难这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
”在董明珠看来,“刚”只是手腕,“柔”是情怀,而刚柔并济才能兼济天下。
刚的捍卫在董明珠的世界里,一切都要清澈见底,她不接受任何一点点的“灰色地带”。
关于董明珠的强悍,有太多经典的桥段。
的一天,董明珠接到了一个老朋友的电话,他希望能够重返格力。
这个人此前供职格力期间,发明众多,后被竞争者以重金挖走。
然而,他得到的却是董明珠强硬的拒绝。
在格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从格力离开,就永远不要指望再被这家公司接纳;另一方面,只要是从同行其他企业出来的,无论多能干,原则上不收留。
“不是说别人不优秀,但如果仅靠别人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个贪婪的行为。
”董明珠说。
在董明珠的世界里,一切都要清澈见底,她不接受任何一点点的“灰色地带”。
格力电器总裁令中赫然写道“行贿、受贿者一律辞退,情节严重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言必信、行必果,董明珠这种强硬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格力的企业文化。
有人问董明珠,国有企业的“婆婆”多,不会有人干预你的决策吗?董明珠的回答一如继往,“我是珠海的纳税大户,我每年要缴那么多的税,我就是要将企业搞好,他们为什么干涉我?”据说,格力某年广告招标,有一家广告公司是某政府领导推荐的,但招标第一轮就被董明珠刷下来了,董明珠还底气十足地表示,“(这个公司)连报价系统都不完善,凭什么来招标?”当时很多人替格力捏了一把汗,而后来的事实显示,格力并未因此付出什么代价。
成功女性故事女性励志故事

成功女性故事女性励志故事许多成功女性,她们既给自身带来了成功,也为世界妇女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作出了贡献。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女性励志故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成功女性励志故事篇1:奥运会,有人看比赛,有人看秀,有人看帅哥,有人看美女,有人看夺冠,有人看出丑。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田径赛场上,女子100米短跑决赛即将开始,万众瞩目,人们都在拭目以待,准备亲眼见证“世界第一女飞人”的诞生。
起跑线上,一名黑人女运动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她叫乔伊娜,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几个月前的奥运会预选赛上,她一鸣惊人,以10秒49的成绩打破了100米世界纪录。
除此之外,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乔伊娜一身奇特的装扮:身着红色运动服,鲜艳夺目,款式奇特,长发披肩,十指上还留着长长的指甲,色彩斑斓。
发令枪响,乔伊娜长发飘扬,奋力奔跑,像一团火红的烈焰,第一个到达终点。
在这届奥运会上,她共收获了女子100米、200米、4×100接力比赛三枚金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女飞人”。
而她那耀眼的装扮,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由此获得了“花蝴蝶”的美称。
乔伊娜永远是赛场上的焦点,除了别人望尘莫及的速度,还有她那与众不同的服饰。
训练之余,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服装设计,尤其对色彩和样式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就连专业服装设计师也时常为之惊叹。
每次参加比赛,乔伊娜只穿自己设计的运动服,惊艳登场,技压四座。
以至于她每次出场的服装造型,都成了比赛中的一大看点。
在乔伊娜的运动生涯中,先后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其中两项至今无人超越。
人们记住了这只美丽的“花蝴蝶”,但从来没有人知道,她为何对服装设计情有独钟?女人爱美,天性使然,实在不足为奇。
直到乔伊娜退役之后,忽然有人问她:“为何你每次比赛都喜欢穿奇装异服?”这个问题看似有点弱智。
乔伊娜嫣然一笑,终于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赛场上必须争分夺秒,如果对手多关注我0.1秒,我就有可能领先0.1秒,这对我来说非常宝贵。
职场女人的励志故事6个

职场女人的励志故事6个女性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举足轻的角色。
但是这个群体又是非常脆弱的,要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就要付出比男性更多更大的努力,而且还要肩负起相夫教子的重任,她们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只有她们心里才知道,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职场女人的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职场女人的励志故事篇1:没有名校光环,没有倾城容貌,也没有只手遮天的父亲。
她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一步一步前往那个最想去的终点。
在如此芸芸众生中,她们都是那么普通的人,但却用尽全力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家长可以把这篇文章读给所有正在努力奋斗的女生听——与其羡慕别人这样或者那样,倒不如踏踏实实也去做,幸福真的是自己争取来的!昨天和H聊天,她开心地说,我们住进新房子啦。
特意拍照给我看,书房的照片墙里有我们大学宿舍的合照,窗台上一排绿植在明媚阳光下仍然青翠好看。
大学时,H的床铺在我的对面。
她不止一次地跟我说,我一定要在毕业后两年之内让我爸妈住上新房子。
我一直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因为那时候哈尔滨的房价就已经很高了,刚入职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对于首付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吧。
没想到两年后,她竟真的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H的父亲在她初中时得了脑梗塞瘫痪在床,花了很多钱治疗,她母亲没有工作,原本便是低保户的家境更加雪上加霜。
父亲刚生病时,她有一个星期没去上学,回去之后发现班主任召集全班同学给她捐了款。
正好隔天开家长会,H上台发言,说了很多个谢谢,然后把那些钱全都退了回去,我不知道当时年仅15岁的她说了些什么话,只知她说完之后台下很多大人落了泪。
H说,从那之后她没再花过父母的钱。
她从重点中学转学到了普通中学,因为那所学校不仅不收她学费还给了挺高的奖学金。
上大学她申请了助学贷款,并且无时无刻不在打工。
从每小时30元的家教到自己做各种各样的小生意。
当然了,做这些也没耽误她当学生会副主席,是全院600多个学生人人钦佩的“厉害的人”。
她简直做任何事都任劳任怨,毕业前夕院里办毕业晚会,她熬了好几个通宵剪接视频,一点一点地做字幕,视频播放时那么多人感动流泪,她也坐在台下安静地看,但知道她辛劳的却没几个人,她也不会说。
越努力越幸运,精选5篇成长励志故事

越努力越幸运,精选5篇成长励志故事励志故事1:越努力越幸运1975年,莎莉拉斐尔大学毕业了,梦想做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她最初去美国大陆无线电台面试,负责人以她“是位女性”拒绝了她。
之后,她又去波多黎各的一家通讯社工作,因为不懂西班牙语,很快被辞退。
之后数年,莎莉不停地找工作,也不停地被辞退,因为她总是希望能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但电台的人都指责她根本不懂主持。
1982年年初,莎莉向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经理推荐自己的一个谈话节目策划方案,得到了认可。
遗憾的是,当她前去报到时,那个经理已经离开了,而继任者对这个节目毫无兴趣。
无奈之下,她去找更高级别的领导,可对方对这个想法没有兴趣,说对政治节目更有兴趣。
莎莉对政治一窍不通,可她回复对方说:“给我两个月时间。
”莎莉开始不分昼夜地恶补政治知识。
当年夏天,由她主持的政治节目正式开播,播出形式是让听众打进直播电话讨论政治活动,这在美國电台史上可是没有先例的。
因为莎莉主持技巧娴熟,风格平易近人,她的名字几乎在一夜间传遍了整个美国。
很快,她主持的节目成了全美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而“莎莉?拉斐尔”这个名字也变成了美国传媒界的金矿,无论她到哪里都会为对方带来巨额的收益。
她还两度获得全美主持人大奖,和奥普拉?温弗瑞并列为“美国最成功的两大女性主持人”。
“上帝只掌握人们命运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给自己,你越努力,上帝就会越让步。
总有一天,你会把握住自己命运的全部。
”莎莉这样说。
励志故事2:从小事改变自我一群人聚在一起闲聊,其中一名中年人无意间提到,一双劣质的袜子改变了他的一生。
众人皆不信,于是这个中年人便娓娓道来。
在中年人还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和朋友相约,打算去远方旅行。
出发前几天,他却因为伐木时不小心,弄伤了脚。
当时脚上的伤口很小,他也不以为然,随便敷了药,便不去管它。
没想到,他所穿的那双劣质袜子上,深色的染料具有某种毒性,污染了他脚上的小伤口,造成严重的发炎。
眼看脚上的伤口令他的脚肿到两倍大,不得已,只好取消和朋友一起去旅行的计划。
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精选5篇)

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精选5篇)做一个女人难,做一个成功的女人更难。
当女人与男人在同一起跑线上时,他(她)们的条件并不均等,因为女人比男人更多了一个沉重的行囊和几千年来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重重压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篇1一位人称“铁娘子”的女性经济风云人物。
她是现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企业家”、“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全球100位最佳CEO”——董明珠。
在2013年12月12日央视举行的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董明珠荣获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格力董明珠,职场女性励志故事,2013年度经济人物。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女性励志故事

女性励志故事女性励志故事在人类历史上,女性的地位曾经非常低下,甚至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高。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各行各业中展现了惊人的才华和实力,成为了真正的成功者,为众人所敬佩和追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位女性的励志故事,用她们的一生为我们展现坚韧、毅力和成功的力量。
1. 贝拉比·巴扎特贝拉比·巴扎特,美国第一位黑人女飞行员,她创造了很多第一次。
巴扎特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户非裔家庭,在那里她见证了种族歧视和贫困,但她内心中的勇气和梦想却不断激励着她勇往直前。
在1929年,巴扎特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女飞行员,这个成就是用她自己的努力实现的。
在她毕业之后,巴扎特开设了自己的飞行学校,专门为女性和非裔美国人提供训练。
她还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演讲家,旨在鼓励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2. 朴瑾美朴瑾美是韩国著名艺术家,她们是位奇女子,献身于音乐。
朴瑾美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她在21岁时考入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
然而,从那时起,她的道路充满了挫折和困难。
在她的母亲去世后,朴瑾美陷入了深深的失落,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但是,她决定克服这些问题,她通过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了韩国最受尊敬和杰出的钢琴家之一。
她还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为那些希望追求音乐事业的年轻人提供帮助。
3. 叶圣陶叶圣陶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戏剧家。
叶圣陶生于1890年,在早年的时候,他的家境就非常困难。
在面对几乎无法克服的障碍时,叶圣陶决定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他坚持自己的理念,致力于革命性的教育改革。
他组建了新型的学校,推崇学生的自由和创造性探索,鼓励学生自己想象和创造故事。
他在1949年逝世之前,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创造了许多对教育世界的影响,让众多的孩子得到了更好的教育。
4. 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曾经被授予诺贝尔奖。
知名女性的励志故事

知名⼥性的励志故事知名⼥性的励志故事(通⽤6篇) 故事⼀般都和原始⼈类的⽣产⽣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然,于是便以⾃⾝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样,有着⽣命和意志。
以下是⼩编整理的知名⼥性的励志故事,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名⼥性的励志故事篇1 ⼀、追求真理的探索者——瞿秋⽩ 江苏常州⼈。
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后到北京谋⽣。
1917年考⼊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专修馆读书。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在苏联期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苏维埃宪法、⼟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问题,写了⼤量论著,翻译了共产国际纲领以及斯⼤林论列宁主义的著作。
1930年8⽉回到上海,9⽉和周恩来⼀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
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作,反击国民党⽂化的“围剿”,系统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林及普列汉诺⼈关于⽂学艺术的理论,翻译了苏联的许多著名⽂学作品。
1934年2⽉到瑞⾦,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民教育委员。
还兼任苏维埃⼤学校长。
同年10⽉中央红军主⼒长征后,留在南⽅,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
1935年2⽉23⽇在福建被捕,6⽉18⽇英勇就义,年仅36岁。
⼆、知名⼥性的励志故事——居⾥夫⼈ 她半⽣清贫,命运坎坷,幼年丧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终被流⾔和疾病折磨,可谓⼀⽣都在与命运做着不屈不挠的⽃争。
但她却懂得⽤恬淡的⼼态去⾯对清贫,⽤卓越的努⼒去赢得光荣。
她认为:“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在这样⼀位庄严、勇敢、⾼雅、和平的伟⼤⼥性⾯前,时间的游⾛显⽰了它的⽆⼒,岁⽉的长河始终⽆法将这个名字从⼈类的纪念册中抹去。
她如⼀朵铿锵玫瑰,不会随着岁⽉的流逝⽽枯萎凋谢,⽽始终在天地间某个⾓落⾥散发着幽幽的⾹⽓,沁⼈⼼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系列励志故事女性能顶半边天的事实已经不容忽视,不管在哪个行业领域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成功女性的身影,她们作为我们励志女性的代表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她们的事迹会给我们其她女性一怎样的启示,她们的成功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偶像杨澜70亿身家杨澜以70亿元身家登榜“2020胡润女富豪榜”,这位采访过无数名人的名人主持时刻保持着她的优雅,她的气质与修养为女性提供了榜样。
而她的着装更是白领女性参照和模仿的标准。
一起来看这为时刻优雅得体的女性——杨澜。
创办澜珠宝在一次高朋云集的国际艺术活动中,一位美国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深深吸引了杨澜目光。
那是源于她胸前一只翠蓝的别针,如此静谧却又触动人心。
在了解到那原是中国的珠宝时,杨澜被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静。
LAN就此诞生,把爱与荣耀的象征意义延伸到东方元素之美与现代工艺的设计中。
然后与席琳·迪翁CelineDion合作请其代言。
杨澜:我所经历的艰辛和失败我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完美。
有的人说杨澜你一直很顺利,我都仅仅无奈地一笑。
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去解释我的艰辛和失败。
从2000年到2005年,长达5年的时间,我都以前处于这种状态。
无论从事业上还是心态上,都是如此。
1996年,我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回国。
当时,美国几大电视网都希望我去做他们的出镜记者,报道亚洲事务和美国华人社区,但我觉得,这和我想做的事情还有一段距离。
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就是文化行业,这和IT、商业、金融和工业都完全不同。
我去美国的时候就知道我是一定会回来的。
结婚的时候我就跟吴征说,你在美国已经有自己的事业,但我将来肯定是要回去的,你要想清楚。
他说,我跟你回去。
那时候媒体报道用了“毅然决然”这4个字。
我觉得这几个字用在他身上倒是合适。
他好像放弃了什么,可我并不需要放弃什么。
1997年,我一整年都没有工作,就是生孩子、带孩子。
1998年,我剪短了头发,去了香港凤凰卫视,开始做《杨澜工作室》。
我采访的第一个人物就是王光美。
无论从节目还是人生层面,她都是一个对我有极大震撼的女人。
通过做她这期节目,我真准确立了一点——我做节目是为了记录人和时代的关系,我希望以采访人物的方式来记录历史。
我大学主修英语,辅修国际经济,但是对历史的爱好是从中学就开始的。
我喜欢苏东坡、罗斯福和丘吉尔,很早就看过尼克松写的那本书,也看过法拉奇的《世界风云人物访谈录》。
高考的时候,我以前最想报的就是历史系。
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我的职业理想产生影响。
我有文化理想,我觉得中国需要有一个有文化感和价值感的电视平台。
我想到了,就去做了。
2000年,我做了阳光卫视,制作和播出以纪录片为主的电视节目。
我做企业有点误打误撞。
我是个做内容出身的人,没想要做渠道,好像也没想做多大的商业链。
我做企业的出发点就是想做内容,然后为了这个内容来配备一个相匹配的运作机制。
这有点想喝杯牛奶就自己养头奶牛的意思。
因为市场上没有卖这杯牛奶的,你就必须自己养奶牛。
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时间久了,你对养奶牛的事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感情。
奶牛有奶牛的意义。
慢慢地,你看到周围这片草原上还有很多和你一样的人,他们也养着自己的一头或者一群奶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产业。
当然了,我这是有点难为自己。
我大学学过国际经济,但这和真正做企业完全是两回事。
我为了养这头奶牛,做了自己不完全喜欢、起码是不完全热爱的事情。
中国不像美国。
美国的传媒系统已经非常完善,你只要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就能够了。
但上世纪末,中国传媒从过去的僵化体制到逐渐开放,它需要很多鲜活机制在运作成长,才可能有市场,才可能有个体的创造。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也许再过30年,我就不需要做这样的选择了。
吴征一开始就是鼓励我的,但是对我来说,从做节目到做企业,这个转型极其困难,一开始就摔了个大跟头,就是阳光卫视。
现在看来,我的文化理想的冲动,远远大于我的商业和企业管理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
我在阳光卫视创建的最初,就没做好商业判断上的准备。
一开始我就按照整个一个电视台的建制,在香港做了很大的、耗资数千万的电视制作中心,有大量的原创节目,每年几百个小时。
其实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
纪录片是一个小众市场,又是基于一个境外卫视不能够完全落地的现状,我当时应该更多地以采购节目为主,减少制作成本,尽量不要做这么多的原创和这么大的制作中心。
这就说明我的幼稚。
在商业上当时我是很幼稚的。
我还记得,当我非常兴致勃勃地让吴征去参观我刚刚建好的制作中心的时候,他吓了一大跳,当时他就跟我说,我没想到你们拉了这么大一个摊子,是要出事的。
前后有5年的时间吧,我很累。
关键是当你的商业模型不对的时候,你会越做越累,并且事倍功半。
现在看来,一开始这个公司其实从资本运作上也存有问题。
这样一个收入模型还没有得到稳定来源和实践肯定的公司,一下就上市了,然后上市又对财务报表有要求,这使得你在短期的营收和长期的战略定位上经常产生矛盾,实际上是给整个经营团队带来很大困扰,也给我自己带来很大困扰。
那几年,我哭过很多次。
吴征他是知道我的,我有这份文化理想。
在阳光卫视后期,他跟新浪、贝塔斯曼等公司做了一系列资本操作。
虽然有很多人质疑他说,他是不是喜欢资本操作,但其实他是希望用资本操作的方式引进不同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让这个卫视平台能够撑得更久一点。
我理解他的这份苦心,其实这也是说明他对我的爱吧。
我觉得是。
所以回头想想,他也非常不容易,真的。
最后说服我放弃的还是吴征。
他说,文化理想能够有很多种实现方式,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你的商业模型又出了问题,出于投资人利益考虑,你也应该学会放弃。
我一开始不愿意面对和承认,前后有3年,反反复复。
我也跟他吵过架,埋怨他做出了错误的商业决策。
那时候我们在上海住得多。
有一次,在上海的家里,他很严肃地跟我谈这个事情。
他说,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你现在必须要变成一个现实主义者,你要考虑这个问题,你退出就是对这个事业、投资者和现有平台的一个的负责任的方式。
他这个话对我是很大的刺激,让我觉得,我得有充足的勇气来面对自己。
我终于做了决定。
2003年夏天,我把阳光卫视卖掉了。
我至今也不觉得阳光卫视是一种文化上的失败。
它商业上失败,但是有文化价值。
毕竟那之后才有了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各种纪录片频道和人文频道的出现。
我经常被人嘲笑说,是用个人的一个商业行为,来完成一个国家该做的事情。
去年在世博会的一次活动上,我碰到王石,他还主动跟我谈起阳光卫视的事情。
他说阳光卫视有它的成功之处,它是一个开创性的事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尝试了一种文化和商业的结合,虽然商业上不成功,但是为后来的人指出了哪条路走得通、哪条路走不通。
我不是一个溢于言表的人,但是你做的一件事情过了那么久还有人记得,并且有人肯定,我觉得很温暖。
我现在感到很庆幸,做阳光卫视的时候我才30岁,算是很年轻。
在输得起的时候输一次也没什么,30岁失败总比50岁失败来得好点儿吧。
但是当时,这件事情让我有极大的挫败感,甚至接下来的两三年都没缓过劲来。
我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不停地工作。
我发现,工作是带给我平复的的办法。
我继续做《杨澜访谈录》,2006年开始做《天下女人》,后来,又有了天女网、澜珠宝和其他业务。
对于公司来说,这次失败也是一次完成战略转型和业务调整的机遇。
公司过去是一个平台的运营商,在阳光卫视出售以后,它就变成一个内容提供商。
但我在这之后慢慢看清媒体市场的走向:在一个整合媒体的时代,单一的媒体平台是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
无论是品牌的推广还是商业的合作,都需要一个整合媒体的概念。
“整合”现在变成一个很时髦的观点了,应该说我在2005年的时候就很清晰地看到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向,而且正因为我没有一个平台去经营的时候,这个又变成了的商业出路,所以我们比较早就开始多媒体经营和战略的转型。
现在看起来,这种预见还是准确的。
我们当前有三大业务板块。
一个是以《杨澜访谈录》品牌为核心的精英阶层影响力社区。
一个是以《天下女人》品牌为核心的都市白领女性影响力社区。
第三个是我们在近些年拓展的新业务——承接地方城市大型活动和演唱会的制作。
我们不但是制作者,还会把城市文化推广和背后的立体宣传作为一种服务提供出来。
这是公司成长性很快的业务。
到2020年,这种大型活动和整合传播会占到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
此外,我们还有实体珠宝店、网络影视剧平台、信用卡开发等关联业务。
这些业务都不是独立的,都和我们网络上的整合营销、整合传播捆绑在一起。
公司现在平稳发展,到2020年会具备更大的商业规模,这也得益于我过去四五年的积累。
其实,我并没有想要做多大。
可能吴征是做投资和金融的,有时候他会注重一种资本放大效应。
但我做媒体还是喜欢踏踏实实的,对我来说,适当的规模和优秀的品质要比单纯的规模重要得多。
不过后来我也发现,当你建立一个机构之后,这个机构会有自己的需求,它会成长,并且开始有自己的欲望。
去年,我做了《杨澜访谈录》的十周年庆典。
10年前的杨澜还比较顺利,就是个乖乖女。
如果见到那时候的杨澜,我会问她,是不是敢做一些挑战性的,甚至叛逆的事情。
事实证明,这个叛逆性的事情,杨澜后来果然做了,并且是对整个电视行业现行体制和运营方式的某种叛逆。
这10年的经历让我开始重新理解自己。
前几天,我带我的孩子去美术馆。
那儿陈列了很多民间工艺品,其中有一种就是民间做馒头的那个范子,上面印个小鱼,印个小鸡,然后把它盖在馒头上面,馒头上就会有这个印子。
我就觉得,我杨澜特别不需要去做一个范子。
所谓模范,其实一个模字一个范字,我觉得特别不需要做那些东西。
这些年我的体会就是各有各的精彩,每个人都能够活出自己来。
我就做我自己。
我的喜好,我的为人,骨子里的东西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的企业我自己说了算,我的节目我自己说了算,我没必要按别人的需求来塑造我自己。
当然,我这些年也多了一些世故,也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也多了一些见识,看到过很多场面,也更淡定,但是归根到底,你要是能够做自己,那么所有这些失败的经验都很值得。
年轻富有的杨惠妍杨惠妍,广东顺德人,碧桂园创始人之一杨国强的女儿,1981年出生,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在《福布斯》亚洲版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9名,2020年3月27日,碧桂园发布公告,委任杨惠妍为副主席。
202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九位。
这位年轻的财富拥有者低调得异乎寻常。
她至今未接受过任何采访,媒体甚至找不到一张相关她的合乎发表规格的照片。
从履历上看,杨惠妍的个人经历异常简单。
1981年出生于顺德的杨惠妍在老家度过了平静的童年。
她的中学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父亲创办的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度过。
在杨国强一位下属的眼中,杨惠妍是一个给人“淡淡的亲切感、稳重感”的“邻家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