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微专题一 地图及其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地理复习微专题一地图及其应用课件

[“四翼”齐展析考情]
高考对等高线地形图和经纬网图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 基础性 较少,但其作为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还需考生熟练
掌握其判读与应用等基本理论
综合性
借助于区域图或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基本原理的具体 应用,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创新性 应用性
高考通过创设生产生活新情境,结合具体区域图考查 考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践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凸显人地协调观的科学内涵
[微点拨] 通视问题一般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来考查,考生往往因为思维空 间转换不准导致失误。因此,通视问题可通过将等高线地形图 转换成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 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 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 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2017·江苏高考·节选)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 60 m 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题。
4.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及海拔可以判定,甲乙一线为河 谷,甲地位于峡谷处,在该地建设水库大坝成本最低。丙地位 于鞍部,海拔比甲地高,不适宜建设大坝;丁地位于鞍部外侧 的山谷中,在此地建坝无处蓄水。 答案:A
考法(一) 等高线地形图+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特征 [考法示例]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 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 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水流最平缓的是( )
高考地理复习——地图课件(共68张PPT)

3.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3、图例和注记 (2015·广东高考)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 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下图为某旅游区的数 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 野最广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n+1)2。
②比例尺缩小1/n: 现比例尺=原比例尺×(1-1/n )。 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1-1/n )2。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缩放前后图幅面积比=比例尺比的平方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题。
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A . A图 C. C图
B. B 图 D . D图
3、等高线图中两点温差的算法: ΔT=0.6ΔH /100
4、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计算
tana=d ×比例尺÷邻线图距 坡度大小 地形坡度与等高距、比例尺呈正比, 与等高线的疏密呈反比
a L
H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题。
1、上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A . A图 B . B图 C .C 图
) D . D图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 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 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 景观最可能是(B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C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

B 2.雅万高铁全长约为( ) A.100千米 B.150千米 C.250千米 D.300千米
塔希提岛位于南太平洋,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沿海有土壤 肥沃的平原,许多热带花卉生长在岛上,塔希提已成为重要的花 卉基地。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
C 是( )
A.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
3.侧面投影图 此类投影的经纬网又可以分为侧面正投影和侧面斜投影。
(1)侧面正投影图纬线为平行直线, 经线为以中央经线为对称轴的弧线, 但中央经线为直线。
(2)侧面斜投影图中大部分经线和 纬线为弧线。在该类图中判读 南、北纬度或东、西经度应结 合地球自转方向及特殊经线和 纬线。
4.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图中A(40°N,20°W)与B(40°S,20°W)。
二.地图 1.定义: 运用各种符号,将地面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示
在平面上的图象叫地图。
2.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3.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表示方法: 数字式:1:5000000 分子为1,分子、分母单位为厘米
线段式: 0 50 100 150 200 km
பைடு நூலகம்
纬度法
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自然界其他定向法
1.北极星指示正北方。 2.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北。
3.根据太阳和钟表定向。 一般来说,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把手表平
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的12点之间 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就是南方。
塔希提岛位于南太平洋,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沿海有土壤 肥沃的平原,许多热带花卉生长在岛上,塔希提已成为重要的花 卉基地。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
C 是( )
A.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
3.侧面投影图 此类投影的经纬网又可以分为侧面正投影和侧面斜投影。
(1)侧面正投影图纬线为平行直线, 经线为以中央经线为对称轴的弧线, 但中央经线为直线。
(2)侧面斜投影图中大部分经线和 纬线为弧线。在该类图中判读 南、北纬度或东、西经度应结 合地球自转方向及特殊经线和 纬线。
4.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图中A(40°N,20°W)与B(40°S,20°W)。
二.地图 1.定义: 运用各种符号,将地面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示
在平面上的图象叫地图。
2.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3.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表示方法: 数字式:1:5000000 分子为1,分子、分母单位为厘米
线段式: 0 50 100 150 200 km
பைடு நூலகம்
纬度法
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自然界其他定向法
1.北极星指示正北方。 2.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北。
3.根据太阳和钟表定向。 一般来说,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把手表平
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的12点之间 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就是南方。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 地图(90张幻灯片)

2.B 3.A
预习检测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4. 比较坡度大小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
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
C>A>D>B B>D>A>C A>C>D>B
预习检测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7分) (1)将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为: 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 名称: A:____ B:____ C:____ D:____ (3)甲地海拔比乙地高___米。 (4)该地区的主要地形 。
(1)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 型港口,最合适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
2.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回答 (1)~(3)题。
解析 c线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修建难度最小,最为合理。
(2)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 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地形剖面图
0.5左右
预习检测
1.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答案】 D
预习检测
读图,回答2~3题。 2.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乙河属于外流河 3.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无法确定
高中地理地图复习课件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B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D )
A.59m B.99m C.199m
D.259m
(3)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 能为( D )
A.150m
B.99m
C.210m
D.249m
31
假设比例尺、等高距相等的情况下:
45
课堂练习
2、在一张长为42厘米,宽为40厘米的图纸上绘制中国
的区域轮廓图,图幅边缘各留空2厘米,最适宜的比例
尺为
B
A、1:5000000
B、1:15000000
C、1:3000000
D、1:50000000
46
课堂练习
3、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
到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C.六十万分之一
D. 60 0 60 120 180 240千米
4
小规律
不要忘记哟!
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 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 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 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5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
(2)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21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峡 谷等
22
(3)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用 表示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也称分水 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也称集水 线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D )
A.59m B.99m C.199m
D.259m
(3)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 能为( D )
A.150m
B.99m
C.210m
D.249m
31
假设比例尺、等高距相等的情况下:
45
课堂练习
2、在一张长为42厘米,宽为40厘米的图纸上绘制中国
的区域轮廓图,图幅边缘各留空2厘米,最适宜的比例
尺为
B
A、1:5000000
B、1:15000000
C、1:3000000
D、1:50000000
46
课堂练习
3、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
到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C.六十万分之一
D. 60 0 60 120 180 240千米
4
小规律
不要忘记哟!
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 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 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 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5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
(2)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21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峡 谷等
22
(3)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用 表示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也称分水 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也称集水 线
高考地图基础知识大全PPT课件(上课用)

•A 0º C
B
•B
•C 东北 西北 C 90º
A在B的什么方向? A在C的什么方向?
B 180º 90º A 0º
180º
图例和注记
•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 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地球自转与时间
地球自转
东西时差
自转方向 自转速度
东早西晚
差值大小
人 地 统 方 一区 为 标 准 时 标时 规 定 时 准
热带 南温带
经线与经度
20º W 西半球 180º 经线的特点: •半圆弧 •等长 经度: 0º 180º 东半球 0º 160º E
西经度(W)
东经度(E)
180º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东 大西小),相反为西经度(西大东 小) •除0º 和180 º 经度外,均应描述东、 西经度
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
例2、(2002年高考题)读图2,M 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20 1012.5 B.1017.5 102.5 分析:与图中M相邻的等值线有三 条,其中两条的气压为 1015Hpa , 在蒙古国的一条为 1017.5Hpa ,因 此, M 处的气压只可能是 1015Hpa 或 1017.5Hpa 。 若 M 的 气 压 值 为 1015Hpa ,则其中心的气压只可能 低 于 1015Hpa ; 若 其 气 压 值 为 1017.5Hpa ,则其中心的气压只可 能高于1017.5Hpa。 答案:C
A—B段公路的走向
A
B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 1.位于同一条经线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 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 2.按经线确定南北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它的四面八 方都是南,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 • 3.按纬线确定东西是相对的,首先要选择劣弧段,再按地球自西 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向。在用劣弧法判断东西方位时的基本方 法是:同为东经度的两地,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同为西经度的 两地,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两地分别在东、西经度,如果两地 经度和大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如两地经度和小于 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140 160 A B C 180 160 140 D 60 40
高考复习资料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地图(共35张PPT)

例、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与气候的关系
(3)如果m点温度为10摄氏度,则n点的温度为 8.2℃ 。
(区4,)降若水该量地丰是富我的国地东区部地区E,夏季。E、F、G、H四个地
拓展:若该地是我国西南某地区,夏季E、F、G、H
四个地区,降水量丰富的地区 F 。
B、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A、水系特征:
◆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2019年高考复习重要成果资料
第二节 等高(深)线 和地形剖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
1、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某点到地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某点到海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绝对高度, 即海拔
地形图的分类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的特点:(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 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 线,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
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 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5)示坡线:垂直于等 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段
示坡线:
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
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
是
。
200 220
200 240
200 260
200 280
A
B
C
D
四幅等高线地形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 断坡度最陡的是:( C)
四幅等高线地形中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请判 断坡度最陡的是:( D)
二、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1.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导航 考点一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地形类型及自然 环境特征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 计算 考点三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选 点”“选线”“选面” 考点四 地形剖面图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及自然环境特征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①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低于较低值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 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的高度(海拔)高于较高
值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表:
大于大的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 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高度(海拔)高于200米,而
从示坡线海拔变化可判断火山口
思维拓展 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标准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 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 处呈“V”字形。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地区密集,而顶
误;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B、D 项错误;岛屿南部等高线密集,北部较稀疏,可判断北部坡度比南部小,C 项正确。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1)如两点都在等高线上,直接读出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的 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如两点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
E 缓坡
F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导航 考点一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地形类型及自然 环境特征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 计算 考点三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选 点”“选线”“选面” 考点四 地形剖面图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及自然环境特征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①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低于较低值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 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的高度(海拔)高于较高
值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表:
大于大的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 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高度(海拔)高于200米,而
从示坡线海拔变化可判断火山口
思维拓展 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标准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 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 处呈“V”字形。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地区密集,而顶
误;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B、D 项错误;岛屿南部等高线密集,北部较稀疏,可判断北部坡度比南部小,C 项正确。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1)如两点都在等高线上,直接读出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的 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如两点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
E 缓坡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呈贡大学城部分街道规划得方方正正,6 月某一天中午,李 同学在街上想知道方向,刚好先后遇到下面两个路标牌。分 析信息完成(1)~(2)题。
(1)梁王路的走向大致是 A.东西向 C.东北—西南向
() B.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2)路标牌二位于街道的哪一侧
A.东
B.南
C.西
D.北
()
解析:第(1)题,图示路标牌一般出现在街道路口附近。从图中 可以看出,聚贤街向东、向西分别通往不同的道路,说明聚贤 街为东西走向。从聚贤街向东可通往与梁王路的交叉口,说明 梁王路为南北走向。第(2)题,面向路标牌二时,左侧为东、右 侧为西,说明此时是面向南方。路标牌一般面向街道,因聚贤 街为东西走向,则该路牌位于街道南侧。 答案:(1)B (2)B
()
A.P 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
B.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
C.Q 地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
D.甲处河流流速比丁处快
(3)根据上图 A.可以确定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B.可以确定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C.可以确定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D.无法确定河流的流向
()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通过等 坡度线的数值可以判断坡度的大小,从而判断河流的流速。从 图中等坡度线可以判断,甲地坡度最小,水流最平缓,A 正确。 第(2)题,结合指向标可以判断,图中坡向面向东或者面向西, P、Q 所在地无法判断是阳坡还是阴坡,丙处坡度大、乙处坡 度小,丙处河流流速比乙处快,甲处坡度比丁处小,甲处河流 流速比丁处慢,B 正确。第(3)题,此图为等坡度线图,不能判 断出地势高低,无法确定河流的流向,D 正确。
考法(一) 等高线地形图+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特征 [考法示例]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 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 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水流最平缓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图示区域
集训过关(一) 经纬网与地图 1.(2019·德州调研)读图,完成(1)~(3)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 180°经线,而且
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2.(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脊的南侧,光照 条件较好,乙地位于山脊的北侧,光照条件差,所以主要影响 因素为坡向,D 正确。甲、乙两地等高线数值和形态相当,则 地形基本无差别,图示信息也不能反映水源、植被差异,故 A、 B、C 错误。第(2)题,由放大图可以看出,平整后的土地,建 筑物周边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建筑物以北及以南等高线密集, 坡度陡,与此相符的只有 B。 答案:(1)D (2)B
[微点拨] 读等高线数值时,要注意把握六字诀:“顺势、顺序、对称”。 “顺势、顺序”就是明确高低趋势依次读;“对称”就是利用 等高线的“四种对称”方法来判读等高线数值,即“低点对 称 ”—— 河 谷 两 侧 、 鞍 部 两 侧 、 海 峡 ( 岛 屿 ) 两 侧 , “ 高 点 对 称”——山顶两侧。
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 P 地海拔(H)为 A.100 m<H<200 m C.300 m<H<400 m
() B.200 m<H<300 m D.400 m<H<500 m
(2)图中信息显示 A.R 河流向为从西北向东南 B.③地为山谷 C.①地比②地河流流速快 D.④地为阳坡
水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文 ②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③河流的 特 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 征 坡有关
2.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4.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 图,完成(1)~(2)题。
(1)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
()
(2)图中有一座占地 17 000 m2 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
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四翼”齐展析考情]
高考对等高线地形图和经纬网图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 基础性 较少,但其作为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还需考生熟练
掌握其判读与应用等基本理论
综合性
借助于区域图或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基本原理的具体 应用,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创新性 应用性
高考通过创设生产生活新情境,结合具体区域图考查 考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践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凸显人地协调观的科学内涵
()
解析:第(1)题,P 地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的内部, 根据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等高线的数值规律可知,如果 P 地外 面闭合等高线数值为 200,则 P 地的海拔为 100~200 m;如果 P 地外面闭合等高线数值为 300,则 P 地的海拔为 300~400 m。 再根据 P 地为河流发源地,可判断其海拔高于四周,所以其海 拔是 300~400 m,故 C 项正确,A 项、B 项和 D 项错误。第(2) 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和指向标可判断 R 河自北向南流,故 A 项错误;③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说明该地为谷地,故 B 项正确;①地比②地等高线稀疏,说明①地比②地地势平缓, 所以①地比②地的河流流速慢,故 C 项错误;④地位于山地北 坡,为阴坡,故 D 项错误。 答案:(1)C (2)B
[微点拨] 通视问题一般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来考查,考生往往因为思维空 间转换不准导致失误。因此,通视问题可通过将等高线地形图 转换成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 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 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 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D.丁处
解析: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 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 900~950 m 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 350~400 m 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 差范围为 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 500 m 或 600 m,故 B 正 确。第(2)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 17 000 m2”,说明寺庙面积较大。图中丁处为闭合等高线,符合 “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且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 能位于丁处。 答案:(1)B (2)D
(2017·江苏高考·节选)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 60 m 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题。
4.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及海拔可以判定,甲乙一线为河 谷,甲地位于峡谷处,在该地建设水库大坝成本最低。丙地位 于鞍部,海拔比甲地高,不适宜建设大坝;丁地位于鞍部外侧 的山谷中,在此地建坝无处蓄水。 答案:A
微专题一
地图及其应用
1.(2019·北京高考)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 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 1 cm 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集训过关(三) 地形剖面图 5.(2019·沙市检测)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1)~
(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划公路穿过山脊 B.规划公路走向为西北—东南 C.规划公路长约为 6 km D.瞭望塔观察范围最大的是③
()
(2)沿图中 a-b 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乙处比例尺最小
(3)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
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第(1)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与 180°经线的经度 差相同,均为 5°,而乙地位于赤道附近,距 180°经线的实地距 离最大,但到达时间相同,所以从乙出发的船速度最快。第(2) 题,甲、乙、丙附近的三个阴影区域,跨经纬度数相同,纬度 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反之越大。所以乙处实地范围最 大,甲处最小,图幅相等时,三地比例尺大小关系为甲>丙>乙。 第(3)题,丁在甲东面,方向向东,甲、丁都在北半球,最短距 离为过甲、丁大圆的劣弧段。所以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答案:(1)B (2)D (3)C
[答案] (1)A (2)B (3)D
[贯通联系] 1.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水 系 特 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 称为分水线);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 线凸出方向相反;⑤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可 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A.50 km
B.200 km
C.500 km
D.2 000 km
()
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员和物资流动量大, 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且该地降水丰富,河网密布,因而交通建设 中的桥梁多,C 对。相比一般平地上的交通建设成本,建桥会增 加成本投入,A 错。图示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多,水 运条件较好,B 错。图示区域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前 来务工经商,因而人口流动频繁,但人口迁移并不频繁,D 错。 第(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中国最北端大约是北纬 53 度,最南端大约是北纬 4 度,纬度相差约 50 度。根据纬度相 差 1 度大约为 111 km 可计算出,中国南北直线距离大约为 5 500 km,图上距离是 30 cm,结合公式可以计算出图上 1 cm 代表实 地距离约为 200 km,B 对,A、C、D 错。 答案:(1)C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