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毒窒息人员急救
中毒窒息急救

中毒窒息急救中毒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迅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中毒窒息急救的标准步骤和注意事项:1. 保护自己和其他人员安全:首先,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中毒物质仍然存在,务必迅速将受害者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判断意识状态:检查受害者的意识状态。
轻拍他们的肩膀并大声呼唤他们的名字,观察他们是否有反应。
如果受害者没有反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3. 检查呼吸:倾斜受害者的头部,打开气道,检查是否有呼吸。
用耳朵靠近受害者的嘴巴和鼻子,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如果受害者没有呼吸或只有间歇性呼吸,立即开始进行人工呼吸。
4.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受害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压迫胸部:将受害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将一只手掌放在受害者的胸骨中央,另一只手掌叠放在上方,用身体重量向下施加压力。
按照30次压胸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
b. 人工呼吸:将受害者的头部向后仰,捏住他们的鼻子,用你的嘴对他们的嘴巴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c. 继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受害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
5.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告诉他们受害者的状况和所处位置。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尽量保持受害者的舒适。
6. 收集相关信息:如果可能的话,收集与中毒事件相关的信息,例如中毒物质的名称、数量和接触方式。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疗人员进行正确的治疗。
7. 不要让受害者喝水或呕吐:在中毒窒息的情况下,不要给受害者喝水或引起呕吐。
这可能会加重中毒症状或导致进一步的窒息。
8. 避免进一步接触中毒物质: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不再接触中毒物质,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在进行中毒窒息急救时,需要保持冷静并尽快行动。
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并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中毒窒息急救措施是什么

中毒窒息急救措施是什么
中毒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症状,可能发生在吸烟、吸毒、吞咽药物、误
食有害物质等情况下。
中毒窒息的患者可能面部发红、喘不过气甚至呼吸停止、昏迷等,需要紧急救治。
本文将介绍中毒窒息的急救措施。
急救步骤
以下是中毒窒息的急救步骤:
1.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急救。
2.确认患者是否有异常呼吸或呼吸困难,并开始急救呼吸。
3.拍打患者的脊背上部,让其呼气,并用手掌压在肚脐上方,使其吸气。
4.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堵塞或喉咙受压情况,必要时进行清除。
5.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措施。
注意:在执行急救措施前,需要先确保自身安全。
预防措施
中毒窒息的最好治疗方法是预防。
以下是几项预防措施:
1.保持房间通风通畅,尤其是在使用化学制品时需要注意。
2.对于家里的有害物品,需要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3.不随便使用和自己不熟悉的药物或化学制品。
4.尽量不吸烟或吸毒。
5.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总结
中毒窒息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情况,需要紧急救治。
在救治时,需要先确保
自身的安全,然后进行正确的急救措施,特别是心肺复苏等措施。
为了预防中毒窒息,需要保持房间通风,管好有害物品,不滥用药物和化学制品,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从而减少患者的发生率。
中毒与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中毒与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发现情况当发生施工现场中毒事故后,现场在场人员首先必须切断毒物来源,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对中毒地点进行送风输氧处理,同时报告现场主管速派有经验的救护人员佩带防毒器具进入事故地点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和氧气,并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对负伤人员作必要的处理,处理后速送医院救护。
抢救措施见第三点。
2)报告现场主管最先发现现场中毒与窒息事故的从业人员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管理人员(救援小组组长),在场人员不要惊慌失措,立即暂停现场的生产活动,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规定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
3)组织抢救措施与事故控制救援小组组长接到职业中毒事故情况后,奔赴出事地点迅速组织抢救伤者,抢救的重点放在让伤员脱离中毒场所、恢复呼吸。
并做好如下工作:(1)当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首先必须切断毒物来源,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对中毒地点进行送风输氧处理,同时派有经验的救护人员佩带防毒器具进入事故地点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其领口,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和氧气,并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
(2)如果氧气方便,可以吸氧,以减轻缺氧。
(3)地下室外壁下的中毒、窒息者时应用安全带系好其两腿根部及上体,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4)抢救伤者时对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但病人呼出的气,急救者应尽量转过头去,避免毒气吸入。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5)组织人员对出事地点的范围进行现场保护及安排人员作警戒。
4.9.4抢救注意事项:在切断毒物来源之前,任何人未佩带防毒器具不准进入现场抢救。
中毒窒息急救

中毒窒息急救中毒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毒窒息的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确认中毒窒息的症状:中毒窒息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嘴唇发绀、意识丧失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进行急救。
2. 拨打紧急电话:在开始急救之前,应该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911,以便专业医护人员能够尽快赶到现场提供进一步的救治。
3. 确保自己的安全:在急救过程中,确保自己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现场有毒气体或有毒物质,应迅速撤离,并确保自己的呼吸道不受到污染。
4. 判断呼吸道是否通畅: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有异物阻塞。
如果有明显的阻塞,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除。
在清除异物之前,应先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5. 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停止了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跪在患者头部旁边,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嘴巴,用力吹气使患者的胸部抬起,然后等胸部下降时再次吹气。
每次吹气的时间应控制在1-2秒钟之间。
6.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脉搏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应将患者平放在硬地面上,然后跪在患者的胸部旁边,用两只手掌叠放在胸骨上方,用力按压胸骨,每次按压的深度应为5-6厘米,按压的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
7. 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在进行急救措施后,应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急救中毒窒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拖延时间:中毒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每一秒都很重要。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时间的浪费,迅速采取行动。
2. 不要使用错误的急救方法:在急救中毒窒息时,应使用正确的急救方法。
如果使用错误的方法,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 不要擅自使用药物:在急救过程中,不要擅自给患者使用任何药物。
只有专业医护人员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药物。
中毒窒息事故处理预案

中毒窒息事故处理预案一、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疗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2. 先行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进一步中毒。
3. 如有可能,从窒息者口腔中清除异物,并进行人工呼吸。
二、急救措施1. 在保护自己的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中毒者的安全。
2. 如中毒者尚有呼吸,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如中毒者已明显停止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 如中毒者已停止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三、报告和通知1. 随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
2. 向中毒者家属、上级主管机关等相关方面通知事故发生情况。
四、事故现场的处理1. 封锁并清空事故现场,避免更多的人员接触有毒物质。
2. 确保现场的通风状况良好,以减少中毒物质的传播。
3. 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防止事故造成额外的伤害。
五、中毒者的处理1. 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 医院应根据中毒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3. 提供充分的病历信息给医生,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六、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1. 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事故发生原因。
2. 收集现场相关证据,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3. 结合调查结果,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事故的后续处理1. 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给中毒者及其家属。
2. 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
3. 定期跟踪中毒者的康复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八、事故的总结和反思1. 将事故的经验教训总结起来,形成相应的文件和报告。
2. 开展事故的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不断完善和改进事故处理预案,以应对不同类型的事故。
九、事故处理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障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2. 维护中毒者和其家属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获得应得的赔偿和救助。
十、事故预防措施1. 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中毒窒息急救方法

中毒窒息急救方法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国内的120急救电话,告诉医生中毒的情况和目前所在位置。
2.脱离毒源:立即将中毒者带离有毒污染的环境,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
3.疏散人群:如果是集体中毒事件,应当立即疏散周边人员,以避免更大范围的中毒。
4.判断病情:观察中毒者病情,包括呼吸、心跳等状况,检查是否有呼吸困难、口唇发青、意识模糊等症状。
5.给予氧气:给中毒者提供纯氧,以增加其呼吸的氧含量,或可以使用吸氧面罩加压给予氧气。
6.半卧位:将中毒者放置在半坐半躺的半侧位,可以缓解呼吸不畅时的窒息感。
7.切勿使用拍背救治:中毒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切勿使用拍背救治,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8.抗毒药物:如果中毒原因已经确定,可以采取特定的解毒药物,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9.化验: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相关毒物制品一同带往医院,以便给予最准确的救治措施。
10.勿让中毒者独自入睡:中毒者身体状况不稳定,尤其不应独自入睡,保持清醒,随时观察其身体状况,及时处理。
中毒和窒息现场急救措施

中毒和窒息现场急救措施在生活中,中毒和窒息是常见的急救事件。
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在现场正确地应对中毒和窒息事件。
中毒事件的急救措施确定中毒原因在救治中毒者时,需要首先判断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的中毒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候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采取急救措施在救治中毒者时,除了拨打急救电话,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如果中毒者正在吐,应及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清理口腔和鼻孔。
2.如果中毒者正在昏迷或休克状态,应先稳定其生命体征,再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3.如果中毒者身上沾有有毒物质,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
4.针对不同的中毒原因采取不同的解毒措施,比如采用口服解毒剂或者进行洗胃等。
避免再次中毒在救治中毒者之后,还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再次中毒,包括:1.离开中毒现场。
2.清洗受污染的衣物和皮肤。
3.关闭有毒物质存放的容器。
窒息事件的急救措施确认窒息原因在发生窒息事件时,首先需要迅速确认窒息的原因是什么。
立即进行急救一旦发现窒息事件,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包括:1.快速松开领口或绶带,以便呼吸顺畅。
2.用手指将物体轻轻推出,尽量避免损伤患者口腔和喉咙的组织。
3.如果无法将异物取出,可以使用背击法或者腹部压迫法,施救者从背后用手拍击患者的背部或压迫患者的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化解性窒息对于某些化解性窒息产生的呼吸系统阻塞事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其平躺,头部向下。
2.牵引下颚,使舌头松弛。
3.口腔内应迅速吸出刺激性液体、异物,以及口腔和喉部分泌物等。
注意事项在处理窒息事件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并且呼吸停止,应立即采取CPR技术进行心肺复苏。
2.窒息事件后,患者身体虚弱,应将其安置在舒适的位置,并联系急救中心。
总之,中毒和窒息事件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应急措施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应急措施
在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的应急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切勿独自进入:在发现有人中毒窒息后,切勿独自进入有限空间。
这是因为中毒气体或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威胁,继续进入可能导致更多人员受害。
2. 立即呼叫救援:迅速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如911)并向
相关人员报告有限空间中的窒息情况。
提供准确的位置和详细的状况描述能够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进行救援。
3. 确保自身安全:站在安全地点外与中毒窒息者保持足够的距离,并避免接触有限空间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
如果可以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尝试将中毒窒息者拖离有限空间,避免自己接触到有害物质。
4. 提供呼吸援助:如果你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可采取适当的呼吸援助措施,比如心肺复苏(CPR)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但仅在确定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这些操作。
5. 等待救援人员:让专业的救援人员来处理有限空间中的窒息情况。
他们具备相关的训练和装备,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类紧急情况。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保持与中毒窒息者的通信,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种紧急情况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些应急
措施仅供参考。
最重要的是尽早呼叫救援,并根据救援人员的指导采取相应的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窒息人员急救
窒息性气体过量吸人可造成机体以缺氧为主要环节的疾病状态,称之为窒息性气体中毒。
(一)窒息性气体分类
窒息性气体中毒是最常见的急性中毒。
据全国职业病发病统计资料,窒息性气体中毒高居急性中毒之首,由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急性职业中毒总死亡数的65%。
根据这些窒息性气体毒作用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三类。
1.单纯窒息性气体属于这一类的常见窒息性气体有:氮气、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丙烯、二氧化碳、水蒸气及氩、氖等惰性气体。
这类气体本身的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但若在空气中大量存在可使吸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机体缺氧。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氧含量约为20.96%,若氧含量小于16%,即可造成呼吸困难;氧含量小于10%,则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2.血液窒息性气体
常见的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苯的硝基或氨基化合物蒸气等。
血液窒息性气体的毒性在于它们能明显降低血红蛋白对氧气的化学结合能力,从而造成组织供氧障碍。
3.细胞窒息性气体
常见的是氰化氢和硫化氢。
这类毒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的呼吸酶,阻碍细胞对氧的利用,故此类毒物也称细胞窒息性毒物。
(二)窒息性气体的毒性作用窒息性气体的主要毒性在于它们可在体内造成细胞及组织缺氧。
而缺氧引发的最严重的恶果即是脑水肿,严重者导致伤员死亡。
(三)窒息性气体中毒症状
1.缺氧表现缺氧是窒息性气体中毒的共同致病环节,故缺氧症状是各种窒息性气体中毒的共有表现。
轻度缺氧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力障碍、头痛、头晕、乏力;缺氧较重时可有耳鸣、呕吐、嗜睡、烦躁、惊厥或抽搐,甚至昏迷。
但上述症状往往被不同窒息性气体的独特毒性所干扰或掩盖,故并非不同窒息性气体引起的相近程度的缺氧都有相同的临床表现。
及时地治疗处理,使脑缺氧尽早改善,常可避免发生严重的脑水肿。
2.急性颅压升高表现
(1)头痛。
是早期的主要症状,为全头痛,前额尤甚,程度甚剧,任何可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如咳嗽、喷嚏、排便,甚至突然转头均可使头痛明显加重。
(2)呕吐。
是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症状,主要因延髓的呕吐中枢受压所致,但窒息性气体中毒所致脑水肿以细胞内水肿为主。
(3)抽搐。
常为频繁的癫痫样抽搐发作,主要因大脑皮层运动区缺血缺氧或水肿压迫所致;若累及脑干网状结构,则可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肢体强直。
(4)视乳头水肿。
一般在2~3天后才逐渐显现颅内压升高,故中毒早期未能检见视乳头水肿并不能排除脑水肿存在。
(5)心血管系统变化。
早期可见血压升高、脉搏缓慢,乃延髓心血管运动中枢对水肿压迫及缺血缺氧代偿作用所致;若延髓功能衰竭,则可见血压急剧下降,脉搏亦微弱、快速。
(6)呼吸变化。
早期表现为呼吸深慢,亦为延髓的代偿性反应;呼吸中枢若有衰竭,则呼吸转为浅慢、不规则,或有叹息样呼吸,严重时可发生呼吸骤停。
(7)其他表现。
颅内高压刺激迷路和前庭,可引起耳鸣、眩晕;外展神经受压可引起外展神经麻痹;延髓交感神经中枢刺激,可导致脑性肺水肿。
3.不同窒息性气体中毒的特殊表现
(1)氮气大量吸人引起的症状与前述缺氧表现最为相似,但浓度稍高时常可引起极度兴奋、神情恍惚、步态不稳,如酒醉状,称为“氨酩酊”。
极高浓度氮气吸人可使患者迅速昏迷、死亡,称为“氮窒息”。
(2)二氧化碳也属单纯窒息性气体,但因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高血钾症,故其脑水肿表现常明显而持久。
高浓度吸入时可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死亡。
(3)一氧化碳为血液窒息性气体,吸人后可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阻碍氧气在血液中的输送。
由于HbCO为鲜红色,而使患者皮肤黏膜在中毒之初呈樱红色,这与一般缺氧伤员有明显不同此外,全身乏力十分明显,以至中毒后虽仍清醒,但已行动困难,不能自救;其余症状与一般缺氧相近。
(4)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胺、硝基苯等)蒸气也属血液窒息性气体,其中毒引起的缺氧症状主要因正常的血红蛋白被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MtHb)而失去携氧能力所引起,可引起紫绀、溶血性贫血。
此外,中毒性肝、肾
损害也是此类化合物中毒的常见表现。
(5)氰化氢(HCN)属细胞窒息性气体,它的中毒临床特点为缺氧症状十分明显,稍高浓度吸人即可引起极度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强直痉挛;极高浓度时可在数分钟内引起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由于氰化氢对细胞呼吸酶的强烈抑制作用,细胞几乎丧失利用氧的能力,致使静脉血中仍饱含充足氧气而呈现氧合血红蛋白(HbO,)之鲜红色,故早期中毒伤员之黏膜皮肤颜色较红,成为氰化氢中毒的另一临床特点。
(6)硫化氢(H2S)也属细胞窒息性气体,但也具刺激作用,应予注意。
其临床特点有三点:
①高浓度吸入可在吸人一口后,呼吸心跳立即停止,发生所谓“闪电型”死亡;
②由于硫化氢可在血中形成蓝紫色硫化变性血红蛋白,少量(4%~5%)即能引起紫绀,故硫化氢中毒伤员肤色多呈蓝灰色;
③呼出气及衣物带有强烈臭蛋气味,呼吸道及肺部可发生化学性炎症甚至肺水肿。
(四)窒息性气体中毒的应急救护
1.救护原则
急性窒息性气体群体中毒抢救处理的运作可参考刺激性气体中毒一节,但窒息性气体中毒病情更为急重,故各项措施尤其是解毒、给氧等治疗尤应尽快进行。
2.救护措施
窒息性气体中毒有明显剂量一效应关系,侵人体内的毒物数量越多,危害越大,且由于病情也更为急重,故特别强调尽快中断毒物侵入,解除体内毒物毒性。
抢救措施开始得越早,机体的损伤越小,合并症及后遗症也越少。
(1)中断毒物继续侵人
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现场,同时清除衣物及皮肤污染源。
如硫化氢中毒伤员应脱去污染工作服;若有氢氰酸、苯胺、硝基苯等液体溅在身上,还应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不可大意。
危重伤员易发生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应高度警惕,如有此类情况,应立即
进行心肺复苏。
(2)解毒措施
单纯窒息性气体如氮气,并无特殊解毒剂,但二氧化碳吸人可使用呼吸兴奋剂,严重者用机械过度通气,以排出体内过量二氧化碳,视此为“解毒”措施亦无不可。
血液窒息性气体中,对一氧化碳无特殊解毒药物,但可给高浓度氧吸入,以加速HbCO解离,也可视为解毒措施。
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中毒所形成的变性血红蛋白,目前仍以亚甲蓝还原为最佳的解毒治疗。
细胞窒息性气体中,氰化氢常用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疗法进行驱排;近年国内还使用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等代替亚硝酸钠,也有较好效果;亚甲蓝也可代替亚硝酸钠,但剂量应大。
硫化氢中毒从理论上也可投用氰化氢解毒剂,但硫化氢在体内转化速率甚快,且上述措施会生成相当量MtHb而降低血液携氧能力,故除非在中毒后立即使用,否则可能弊大于利。
3.医院救护治疗
窒息性气体所致的机体缺氧乃至引起损伤的“病因”,在进行病原治疗的同时,应及早实施抗缺氧特别是抗脑缺氧措施。
(1)氧疗法
研究表明,提高氧张力不仅可提高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能力,而且对中毒的呼吸酶亦具激活作用,故氧疗法已成为急性窒息性气体中毒解救的主要常规措施之一。
(2)人工低温冬眠
为避免护理、复温过程过多困难,温度不必过低,肛温维持34℃左右即可;时间亦不必过长,一般维持2~3天即可逐渐复温。
(3)改善脑组织灌流
①维持充足的脑灌注压。
其要点是使血压维持于正常或稍高水平,故任何原因的低血压均应及时纠正,但也应防止血压突然增加过多,以免造成颅内压骤增。
②纠正颅内“盗血”。
可采用中度机械过度换气法进行纠正。
③改善微循环状况。
可使用低分子(MW2~4万)右旋糖酐,有助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回收细胞外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消除微血栓,且可很快
经肾小球排出而具利尿作用;一般可在24h内投用1000~1500mL。
(4)缺氧性损伤的细胞干预措施
缺氧性损伤的分子机制主要有两个:即活性氧生成及细胞内钙超载,故目前的细胞干预措施主要针对这两点,目的在于将损伤阻遏于亚细胞层面,不使其进展为细胞及组织损伤。
①抗氧化剂。
对活性氧包括氧自由基及其损伤作用具有明显抵御清除效果(参阅解毒及特殊治疗一节)。
②钙通道阻滞剂。
因可阻止Ca2+向细胞内转移,并可直接阻断血栓素的损伤作用,已广泛用于各种缺血缺氧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