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4节 观察鸟卵的结构 实验创新 说课稿
八年级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说教材鸟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本节的内容是站在生物圈的角度,阐述鸟类的生殖与环境相互适应的特点。
鸟类是脊椎动物中的第二大类群,它在生殖和发育上有哪些适应于陆地生活的特点呢?教材围绕这个问题设置了实验、观察图片、参观养鸡场等活动,旨在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教学难点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教材设计看似非常熟悉的鸡卵,学生对其结构的认识却很模糊,往往忽略了很多重要结构如胚盘、气室等,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和认识鸡卵的各部分结构;再结合鸡卵发育过程的模式图,引导学生分析鸡卵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从而理解鸟卵的孵化为什么能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
有关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让学士观看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视频后,可以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观察过的实例或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课前准备的有关鸟类繁衍的资料,再归纳并描述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最后点名鸟类的繁殖行为对种群繁衍的意义,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过程通过鸟巢及其中待孵化鸟卵的情境引发学生对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兴趣导入新课,在观察鸡卵的结构试验中,引导学生由外及里的观察鸡卵的结构,在认识卵壳和卵膜的结构特点时,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来感受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以便理解卵壳对卵的保护作用。
将鸡卵放入40·50度的温水中,让学生观察,卵壳表面有气泡,帮助学生理解鸡卵在发育时,通过卵壳上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卵壳不是密不透风的。
展示用醋酸泡过并脱去卵壳的鸡卵,让学生直观看到卵壳膜。
在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时,引导学生将实物与插图相结合,认清鸡卵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观察实验课(鸟卵的结构)说课优秀课件讲解学习

卵壳表面就出现一点一点的液珠。
3 快乐实验--探究竟 活动一: 观看视频,了解鸟卵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实验做准备。
3 快乐实验 – 探究竟
观察鸟卵的结构
步骤一:
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连同 外壳膜除去(约一元硬币大小)。
【实验目的】观察钝端卵壳中的气室。
2 亲身体验--初相识
1.握一握: 感受卵壳的承受力
2 亲身体验--初相识
2.找一找: 用放大镜观察卵壳(气孔)
【设计意图】 实践体验展开学习,突破教材的限制,开启学生的积极思维。
2 亲身体验--初相识
3.小实验:证明卵壳上有气孔
【实验步骤】
1. 将卵壳用针扎一个小眼 2. 用注射器缓缓打气
:
激趣导课 --看颜值
亲身体验 --初相识
快乐实验 --探究竟
深度思考 --深剖析
当堂巩固 --巧提升
1 激趣导课--看颜值
思考: 自然界鸟类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 巩固已有知识; 鸟由鸟卵发育来的, 引出鸟卵的结构
11 激趣导课--看颜值
观察鸟卵的大小,颜色和形态
鸵鸟蛋 鸡蛋 鹌鹑蛋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 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设计意图】 通过动手观察和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
4 深度思考 – 深剖析
步骤三:
深度观察卵的结构:观察卵黄上是否有小白点?
【实验目的】观察并辨别鸟卵内胚盘。
4 深度思考 – 深剖析
1.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
【设计意图】 设置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不要带任何解释和说明,以下是您要求的教材分析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主题为“鸟的生殖和发育”。该节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上一节“鸟的结构特点”的延续,也为后续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包括:鸟的生殖器官特点、生殖过程、胚胎发育、孵化与育雏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鸟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点,但这些前置知识可能并不足以完全支撑他们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对鸟卵结构及其功能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孵化与育雏过程的认识模糊,以及对鸟类生殖器官特点的记忆混淆。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拟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鸟的生殖和发育”为中心,四周辐射出主要知识点,如生殖器官、生殖过程、胚胎发育、孵化与育雏等。板书风格简洁明了,关键词突出,辅以图表和箭头表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将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孵化与育雏等,促进生生互动。
2.观察实验:组织学生观察鸟卵的孵化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鸟类生殖的奇妙之处。
3.制作展板:鼓励学生制作关于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展板,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说课课件

学生准备
1、 自学课本,查阅教材中出 现的各种鸟类的背景知识; 2 、校园内外寻找鸟巢; 3、 视察熟悉鸡卵,剥熟鸡蛋 等,为学习本课提前做好准备。
课前师生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图片 导入
激发兴趣
趣味 认知
层层深入
小组 学习
3 、思考:气孔具有什么作用?
气孔是鸡卵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分组实验:探气孔
视察完蛋壳外形让学生将鸡卵放 入温水中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 视察鸡卵外壳是否有气泡产生, 从而认识蛋壳上的气孔。
设计意图 此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挑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法学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学法
问题导学法 小组讨论法 活动探究法
视察思考 分析讨论 归纳总结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做、说
一体化
教学 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师准备
1、收集关于鸟的生殖和 发育的视频和图片制作课 件; 2、准备分组实验的材料 用具;视察教具:几种鸟 卵;
教学目标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鉴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根据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设置目标
认同鸟类与人类的关系,确立保护自然环境和爱 鸟护鸟的意识。
社会责 任
通过视察认识鸟卵的结构,提高探究合作交流 的能力。对图文和视频资料进行分析,尝试归 纳和总结,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过程
04 小结升华 梳理巩固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说课设计 《鸟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鸟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是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新教材在内容深度安排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参与教学。
通过学生主动探究鸟卵的复杂结构,得出鸟卵适于陆地发育的特点。
本节还使学生认识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对种群繁衍的意义,从而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
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态度和情感。
二、设计思路“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教材的总体顺序是先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探究鸟卵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然后再讲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
为了更好地运用好教材,我对课本做了适当的调整:先通过视频播放关于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系列图片,让学生总结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的几个阶段,然后学生再主动探究鸟卵的结构及卵壳上气孔的有无,得出鸟卵适于陆地发育的特点。
这样处理,一方面符合初中学生对事物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动手探究尝试,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理念。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与鸟类有关的就是鸡蛋,是不是所有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对于关于鸟类的种种疑问,学生还有很多很多的不知道,但他们从来没有深究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课前认真查阅资料,课堂上仔细探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到了许多关于鸟类的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很有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1、认识鸟卵的结构。
2、说出鸟卵各部分的功能。
3、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鸟卵的结构功能和生殖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建立起“鸟卵的形态结构、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和陆地生活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六、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多地提供条件,使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录像片、观察事物、亲自探究、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感性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概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创新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合作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探究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科学·技术·社会”内容或组织参观家禽养殖厂活动,认同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
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鸟卵的结构特点,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合作学习、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2、鸟的繁殖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稿(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稿(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XXX《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实验出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本实验是研究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础。
教材中安排学生观察卵壳、卵壳膜、气室和卵中其他结构,认识各个结构及功能以及卵中发育成雏鸡的结构。
学情分析: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见图1),学生对于鸡卵的前概念,包括以下两点:(1)结构和功能上,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比如气室、胚盘、卵黄膜等结构,特别是误认为卵黄发育成雏鸡;卵壳是密不透风的。
(2)难以清晰描述出鸟卵适应陆地环境特点。
图1鸡卵的结构及功能调查问卷二、实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1.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鸡卵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鸟卵具有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3.培养观察分析、实验探究的能力,初步了解实证和逻辑推理形成概念的研究方法(二)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目标的1.2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第3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1.丰富和改进了实验内容。
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8个内容(参看附表1),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通过实验观察,动手操作,数据分析等多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的能力,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2.多媒体结合使用,我设计了3个视频,2个微课,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在迁移应用中构建新知。
三、实验创新要点和改进要点(一)尝试创新要点:开发了简单易行、结果明显的尝试,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1.用镊子分别敲击卵壳的外侧和内侧,如图2所示。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从外侧敲击较难击碎,而由内侧则极易击碎卵壳。
由此认识到卵壳的结构特点利于抗击外界的压力或冲击力,也有利于小鸡破壳而出。
图2内外敲击卵壳实验2.失水对比实验在突破“鸡卵中卵壳和卵壳膜都具有保水功用”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两组对比尝试,分别是对比有壳的卵、无壳有卵壳膜的卵和无壳无膜的结构在形态和质量上的变化,并将尝试制成了微课,让学生在对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比较中获得新知,同时进步其尝试分析能力。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4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教学设计

7.1.4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鸟卵的结构,并能解释出各结构的作用。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几个过程。
【过程与方法】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认识鸟卵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在开放性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课前准备课件、新鲜鸡卵、培养皿、放大镜、剪刀、镊子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课前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设计意图:引起爱鸟护鸟共鸣。
)学生课前倾听歌曲,感触。
教师:我不希望我们在座某一位为了一只受伤的丹顶鹤献宝贵的生命,但我相信你们肯定会像徐秀娟那样爱丹顶鹤,爱鸟类,你能谈谈你将如何爱护鸟类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并举手回答,为小组争得分数。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一头尖一头钝的椭圆形。
让学生联想。
教师在黑板上统计每小组成员回答问题的次数。
(培养学生善于联想的思想)学生可能答案:鹅卵石、鸡蛋等。
2.和同学分享“爱迪生5岁时孵鸡卵的故事”(意图:培养学生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
)讲授新课学习任务一: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鸟卵的外形,及这种形状对生殖发育的好处。
让学生完成并举手回答学习任务一的问题。
教师提示实验:把鸡蛋从桌子一头滚向另一头。
教师统计各小组正确回答问题的次数。
鼓励、及时纠正补充。
学生思索、组内交流。
书写讨论结果到学案相应位置。
积极举手回答。
教师指导后,修改错误。
【设计意图:培养推理能力,使学生认同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生可能答案:一头尖一头钝的椭球体。
不容易滚出鸡窝,便于孵化。
学习任务二:对照图片和文字能准确找出鸡卵的各个结构。
推测鸡卵各结构的功能。
认同鸟卵适于陆地发育。
指导各小组实验。
5分钟后检查各小组完成任务情况并统计各小组正确回答问题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鸡卵的结构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实验课题是《观察鸡卵的结构》。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
“探究鸡卵的结构”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清楚地了解鸡卵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从而构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二)学情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学情,课前我通过爱学网络平台组织学生预习。
首先在平台上发布任务,然后学生登录该平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完成后,老师可以在平台上看到学生完成的情况及预习效果。
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分析,我发现学生对鸡卵认识存在以下问题:
1、对卵壳的保护作用产生怀疑
2、对气孔及卵黄膜的概念模糊不清
3、不理解胚盘的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鸡卵的结构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会观察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辨证观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提出了五点改进。
二、实验创新及改进
1、增加了探究卵壳和卵壳膜的实验
教材中提出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但没有阐述卵壳及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实例,因此我增加了新鲜鸡蛋和醋泡过后去除卵壳鸡蛋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卵壳和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
2、补充了探究气孔的实验
气孔比较小不易观察,教材并没有提出验证气孔的方法,因此我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究。
学生设计了很多实验方案,如:有同学借鉴探究叶片气孔的方法,即把鸡卵放入温水中,观察卵壳表面现象。
这个方案温度不易控制,温度过高蛋白质容易变性,温度太低现象不明显。
还有同学们提出用注射器向鸡卵中注入空气,观察鸡卵表面是否有液体渗出,这个实验要注意这两点:1.撞击卵壳的孔越小越好,小孔周围不能有裂纹2.缓慢注入空气。
通过多次实验和不断改进,我们发现这样操作容易成功:首先用剪刀撞击卵壳,使卵壳上出现小凹陷,再用注射器螺旋式插入,最后注射空气。
这个补充实验现象更明显,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补充了探究卵黄膜的实验
卵黄膜很薄,这导致有些学生不知道卵黄膜的存在,在此我补充了向卵黄中注入气体的实验,可以看出卵黄的表面鼓起一层膜。
这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4、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在大屏幕上展现学生的实验成果,对现象分析及实验评价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具体操作:1、手机扫码连接电脑。
2、选择手机投屏功能。
3、打开手机的拍照功能。
5.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预习,从而了解学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完成情况成绩反馈
练习反馈
以上五点就是我的实验创新及改进。
三、说实验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准备材料和用具(新鲜鸡卵,用醋浸泡过的鸡卵、培养皿、镊子、剪刀、放大镜、注射器)
以下实验过程我将按由内向外逐一观察,再由结构推知其功能的思路展开。
实验内容有:
1.观察鸡卵外部结构
(1)探究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作用。
(2)探究卵壳上是否有气孔。
2.观察鸡卵内部结构
(1)观察鸡卵的内部,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实验成果。
(2)探究是否有卵黄膜。
(3)观看我国首例无卵壳鸡蛋孵化过程的视频,从而理解胚盘发育成雏鸡。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3.实验总结,构建核心概念
〈二〉观察鸡卵的外部结构
1.探究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作用
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捏一捏新鲜鸡卵和用醋浸泡过的鸡卵,感受卵壳和卵壳膜的作用,再用针分别刺入两个不同的鸡卵,感受用力情况。
实验说明了卵壳有更强的保护作用。
用针刺入醋泡过的鸡卵,卵壳膜破裂、蛋液流出,说明卵壳膜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播放视频)
2.探究卵壳上是否有气孔
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卵壳特点,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这是学生的实验(播放视频)
〈三〉观察鸡卵内部结构
(1)观察鸡卵的内部,并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实验成果同学们,鸡蛋的里面有些什么结构呢?问:怎样动手才能更好地观察到鸟卵结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8页的方法步骤后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老师拍下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在大屏幕上播放学生实验视频,请学生上台讲述他们的实验结果(播放视频)。
打开鸡卵后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的结构模式图,认识每个部分的名称。
待实验完成后,利用希沃展示学生的观察结果(播放视频)。
(2)探究是否有卵黄膜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鸡蛋,我们会发现卵黄和卵白总是界限分明的?为什么?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引导学生用注射器向卵黄中慢慢注入气体,当卵黄内气压太大时,卵黄膜破裂,卵黄流出,说明卵黄膜具有
一定的保护作用(播放视频)。
(3)观看我国首例无卵壳鸡蛋孵化过程的视频,从而理解胚盘发育成雏鸡
进一步思考,你认为鸡卵中哪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播放我国首例无卵壳鸡卵孵化过程视频,理解胚盘中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鸡。
同时我们还发现,卵黄和卵白逐渐减少,这说明卵黄和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播放视频)。
〈四〉归纳总结
最后归纳总结,完成表格,其它鸟卵虽然大小各异,外表差异较大,但基本结构和鸡卵一样。
青蛙在水中繁殖,鸟类在陆地上繁殖,鸟卵有哪些特点适于陆地上繁殖呢?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最后归纳总结构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五〉实验评价
四、说实验效果与评价
本实验采用了新技术:合理地利用了希沃授课助手和爱学网络平台,使实验效率更高了,效果更好了,教学更有针对性。
新方法:补充了三个探究实验。
补充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