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名言名句大全
王夫之名言翻译

王夫之名言翻译1. 王夫之名言有哪些王夫之名言大全16.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有德篇》。
易与:轻鄙之词.犹言容易对付。
这几句大意是:有才格的人择友交游,最坏的是结交那些庸碌无能易于对付的人.最好的是结交那些才识卓绝超过自己的人。
要作强人就要敢于结识强者,在噼子群里逞能算不得英雄。
在社交活动中.~具有启示意义。
《张子正蒙注·有德篇》17.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清·王夫之《俟解》学习知识容易但不容易学得好,做容易但认真去做就难,羞愧容易而知理就难。
《俟解》18.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19.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20.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21.政着于一时,而传于后世者显而易见,教垂于后,而其在当时则隐而难知。
22.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2. 白居易的古诗和王夫之的名言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白居易: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
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王夫之名言名句

王夫之名言名句1、无他,在知其人之言,而不知古今先哲之言也。
2、日减日削,所存不给,有司抑有不容已之务,酷吏又以意为差遣,则条鞭之外,役又兴焉。
3、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4、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5、盖心原以应事,而事必有其理。
其事其理,则皆散见于文而可学也。
6、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
7、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
8、学愈博则思愈远。
9、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10、所贵乎经义者,显其所藏,达其所推,辨其所异于异端,会其所同于百王,证其所得于常人之心,而验其所能于可为之事,斯焉尚矣。
11、故苛政之兴,君子必力与之争;而争之之权,抑必有所归,而不可以泛。
12、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13、唯其大且精者之不能即摄小且粗者而共为本末,故曰大小精粗,俱学者所不可遗之事。
14、取天下之可有得者以自矜其不取而为德也,此固近似圣言而无实矣。
15、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
1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17、洒扫应对,形也。
有形,则必有形而上者。
精义入神,形而上者也。
然形而上,则固有其形矣。
18、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
倡之者初所不谋,固后所必至也。
XX19、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
20、夫君子亦有所必为者矣,子之事父也,臣之事君也,进之必以礼也,得之必以义也。
21、唯于圣人之言,洗心藏密,以察其精义;则天之时,物之变,极乎深而研以其几。
22、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
23、苛政兴,足以病国虐民,而尚未足以亡;政虽苛,犹然政也。
24、立圣人之言于此以求似,无不可似也。
25、求夫所谓忾乎有闻,惝然有见,洋洋如在而绥我思成,皇皇如有求而不得,充充如有所穷,往如慕而反如疑者,我有以知其必不能也。
王夫之的哲理句子-名人名言

王夫之的哲理句子_名人名言1、身教重于言传。
2、学愈博则思愈远。
3、力行而后知之真。
4、知所不豫,行且通焉。
5、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6、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
7、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8、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9、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10、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11、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12、唐之乱,贿赂充塞于天下为之耳。
13、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14、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15、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
16、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
17、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18、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19、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20、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21、政着于一时,而传于后世者显而易见,教垂于后,而其在当时则隐而难知。
22、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23、言期于理而已耳,理期于天而已耳。
24、唯智小而图大,志陋而欲饰其短者,乐引取之,以钳天下之口,而遂其非。
不然,望而知其为妄人,岂难辨哉?25、而有人焉,言不及於戏豫,行不急于进取,则奉天则以鉴之,而不见其过;将以为合于圣人之言,而未知圣人之言初不仅在于此。
26、侈口安危,则信其爱国;极陈利病,则许以忧民;博征之史,则喜其言之有余;杂引于经,则羡其学之有本。
27、道广而不精,存诚而不知闲邪,于以求知人之明,不为邪慝之所欺,必不可得之数矣。
28、唯于圣人之言,洗心藏密,以察其精义;则天之时,物之变,极乎深而研以其几。
29、无他,在知其人之言,而不知古今先哲之言也。
30、免役之愈于差役也,当温公之时,朝士已群争之,不但安石之党也。
31、日减日削,所存不给,有司抑有不容已之务,酷吏又以意为差遣,则条鞭之外,役又兴焉。
32、纳士于圣人之教,童而习之,穷年而究之,涵泳其中而引伸之。
清代王夫之有句名言作文

清代王夫之有句名言作文清代的王夫之可有不少振聋发聩的名言呢。
就像他说的“身教重于言传。
”这可太有道理了。
你想啊,生活里那些整天唠唠叨叨跟你讲大道理的人,有时候真不如直接做给你看的人来得实在。
比如说父母教育孩子要诚实,要是父母自己就经常撒谎,那孩子能听进去才怪呢。
就像我邻居家,爸爸老是教育孩子要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可自己呢,走在路上就随手把烟屁股一扔。
孩子就会想:“哼,你自己都做不到,还来要求我。
”这时候,言传就变得毫无力量,身教才是关键。
再看看学校里的老师。
那些只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讲书本知识的老师,可能还不如带着学生们去实地观察、做实验的老师受学生欢迎呢。
记得我们以前有个物理老师,他就不只是讲那些枯燥的公式,而是亲自做各种有趣的小实验,什么摩擦起电啦,自制小电动机啦。
他就在那默默地做着,我们就全神贯注地看着,然后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那些物理原理。
这就是身教的魅力啊,比光在那喊“同学们,这个原理很重要,你们一定要记住”强太多了。
还有王夫之的“天下惟器而已矣。
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
”这听起来有点拗口,但仔细想想,其实就是在说实际的东西才是根本呢。
那些大道理、那些所谓的“道”都是从实际的事物中产生的。
比如说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智能手机。
它刚出现的时候,肯定没有一套现成的关于智能手机的哲学或者大道理。
而是随着智能手机这个“器”的发展,人们才逐渐总结出了关于智能手机如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的一些“道”。
如果没有这个实实在在的智能手机,那些关于它的讨论和道理就根本无从谈起。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空谈理想、空谈一些概念,却忽略了实际的东西。
就像有些人整天喊着要创业,要做一番大事业,可是连最基本的市场调研、资金筹备这些实际的“器”都不去做,那他们口中的创业之“道”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王夫之的这些名言就像是一把把小锤子,时不时地敲打着我们,提醒我们在生活里要重视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要以身作则,可不能光说不练假把式啊。
最新的王夫之名言大全

最新的王夫之名言大全导读:1、杂用其心以求德于天下,则其所谓德者,岂其能以自喻而有以自慊乎?——王夫之2、学愈博则思愈远。
——王夫之3、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4、牧民之道,教养合而成用。
——王夫之5、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
——王夫之6、立圣人之言于此以求似,无不可似也。
——王夫之7、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王夫之8、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王夫之9、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王夫之10、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王夫之11、夫君子亦有所必为者矣,子之事父也,臣之事君也,进之必以礼也,得之必以义也。
——王夫之12、言有大而无实,无实者,不祥之言也。
——王夫之13、仁天下者,莫大乎别人于禽兽,而使贵其生。
——王夫之14、大其心以函天下者,不见天下之小;藏于密以察天下者,不见天下之疏。
——王夫之15、人不可以废言,而顾可以废功乎?论者不平其情,于其人之不正也,凡言皆谓之非,凡功皆谓之罪。
——王夫之16、方祭乃思敬,则必不能敬;方丧乃思哀,则必不能哀。
——王夫之17、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
——王夫之18、言期于理而已耳,理期于天而已耳。
——王夫之19、故圣人见天于心,而后以其所见之天为神之主。
——王夫之20、以此思之,居心之邪正,制行之得失,及物之利害,其枢机在求人求己之闲,而君子小人相背以驰,明矣。
——王夫之21、夫君子相天之化,而不能违者天之时;任民之忧,而不能拂者民之气。
——王夫之22、侈口安危,则信其爱国;极陈利病,则许以忧民;博征之史,则喜其言之有余;杂引于经,则羡其学之有本。
——王夫之23、免役之愈于差役也,当温公之时,朝士已群争之,不但安石之党也。
——王夫之24、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
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
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
王夫之的“修身六然、四看”养生格言

王夫之的“修身六然、四看”养生格言王夫之,亦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晚年隐居著述,有《船山遗书》、《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名篇。
他提出了著名的“修身六然、四看”养生格言,语言含蓄深刻,富有哲理,对人们的身心保健甚有帮助。
这“六然”是: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自处超然:是指超凡脱俗,超然达观。
对待自己,对待生、老、病、死,要有顺应自然、适应自然、淡泊、豁达的思想境界。
处人蔼然:是指与人为善,和蔼相亲。
要对人和气,融洽相处,乐于助人,多行善事。
唐.孙思邈说:“性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内作,此养生之大经也。
”无事澄然:是指澄然明志,宁静致远。
“澄”是清澈、宁静的意思。
没有事的时候要保持心境的宁静和心态的平和,忘我无欲,清静养神,宁静致远,寿命自然延长。
有事斩然:是指做事情果断,不优柔寡断。
斩然,就是果断。
遇事不可拖拖延延、犹豫不决。
“当断不断必有后患。
”遇事优柔寡断、摇摆不定,势必带来心理压力、精神紧张,甚至焦虑和抑郁,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得意淡然:是指得意之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要淡化名利、地位及得失心理。
失意泰然:是指失意之时振奋精神,不灰心丧志。
失意,是人生常发生的事。
遭遇失意,泰然应对,要不忧患、不烦恼、不丧志。
“四看”是: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这“四看”最能在人生各种关口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胸怀、修养和境界。
大事难事看担当。
遇到大事难事,要看你能不能勇于面对它,是不是不回避、不逃避,勇敢地担当起来。
逆境顺境看襟怀。
碰到逆境了,或者处于顺境了,这时就要看你的襟怀,够不够豁达,能不能够承受得起。
临喜临怒看涵养。
碰到了喜事或者令人恼怒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得失了,喜就是得,怒就是失,就要看你的涵养,能不能宠辱不惊。
群行群止看识见。
“群行群止”,就是随人附和,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王夫之的名言

精心整理王夫之的名言言期于理而已耳,理期于天而已耳。
义也。
必为者,强物从我,求诸人者也。
必不为者,断之自我,求诸己者也。
唯智小而图大,志陋而欲饰其短者,乐引取之,以钳天下之口,而遂其非。
不然,望而知其为妄人,岂难辨哉?言有大而无实,无实者,不祥之言也。
自致与尽己不同。
尽己者,尽己之所当尽也。
自致者,尽乎用情之极致也。
物之有本末,本者必末之本,末者必本之末。
洒扫应对,形也。
有形,则必有形而上者。
精义入神,形而上者也。
然形而上,则固有其形矣。
乃自初学言之,则事亦有其小大,理亦有其小大;而自上达言之,则事自分小盖心原以应事,而事必有其理。
其事其理,则皆散见于文而可学也。
存者,存其理也,存学、问、思、志所得之理也。
方祭乃思敬,则必不能敬;方丧乃思哀,则必不能哀。
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教不严,师之惰。
唐之乱,贿赂充塞于天下为之耳。
无大臣而小臣瓦解;小臣无可效之忠,而宵小高张;皆事理之必然者。
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
是故奇者,举非奇也。
用兵者,正而已矣。
知者,务知其所以言之密藏,而非徒以言也。
故圣人见天于心,而后以其所见之天为神之主。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
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
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之也。
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末成可成,已成可革。
性也者,岂一受成亻刑不受损益也哉?性藉才以成用,才有不善,遂累其性,而不知者遂咎性之恶,此古今言性者,皆不知才性各有从来,而以才为性尔。
立圣人之言于此以求似,无不可似也。
“船山先生”王夫之10句名言,精辟至极,耐人寻味!

“船山先生”王夫之10句名言,精辟至极,耐人寻味!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薑斋,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世称“船山先生”,著作很多,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
“船山先生”王夫之10句名言,精辟至极,耐人寻味。
1. 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更漏子·本意》回想着风云多变的天下大事,少年般的雄心啊令人心潮激荡!2. 自润无至今荒冢里,赢得血痕香。
——清·王夫之《挽烈妇廖周氏》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反清妇女廖周氏,当时清兵要杀廖周氏的婆婆,廖周氏用身躯堵住了贼掳屠刀。
3. 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风十夜霜。
——清·王夫之《绝句》小草将身体埋藏在泥土中,抵挡撼动,以等待春天的到来。
比喻反抗清 *** 的斗争精神。
4. 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
——王夫之《蝶恋花·衰柳》梦中初春那轻碧浅黄拖着锦线般丝条的美景再看不到了,而今已难借春光遍地一片寒蝉啼唤。
5.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谓之大公。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国家和民众都有益的事才能算功劳,不居功自傲,这就叫“大公”。
6. 精而益求其精,备而益求其备。
——清·王夫之《宋论·太宗》。
精:完美,最好。
备:表示完全。
精益求精,是说已经很好了,还要更好;备益求备,是说已经很完备了,还要更完备。
7. 天下日动,而君子日生;天下日生,而君子日动。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下传》意谓宇宙在不断运转、变化,人们的思想也要不断更新、发展。
8. 后治而先学。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先学习,后从事政事活动。
强调学习对于治政的必要性。
9. 本意斜月横,疏星炯。
不道秋宵真永。
——《更漏子·本意》明月横斜空中,稀疏的星星耿耿发亮。
秋天的夜晚实在太长。
10. 剪中流、白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夫之名言名句大全
2017-09-101、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
——王夫之2、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末成可成,已成可革。
性也者,岂一受成?亻刑?不受损益也哉?——王夫之3、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王夫之4、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王夫之5、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
——王夫之6、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王夫之7、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8、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9、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王夫之10、力行而后知之真。
——王夫之11、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
——王夫之12、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王夫之13、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王夫之14、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王夫之15、教不严,师之惰——王夫之16、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
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
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
未尝无有以诲之也。
——王夫之17、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18、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
——王夫之19、牧民之道,教养合而成用。
——王夫之20、性藉才以成用,才有不善,遂累其性,而不知者遂咎性之恶,此古今言性者,皆不知才性各有从来,而以才为性尔。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