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隔离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PPT教学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医院感染监测、职业防护、清洁环境的维护、医疗废物处置等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的落实均涉及到护理人员的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1
2
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
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碘酒、酒精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无菌敷料包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01
垃圾及时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放置标识,封闭运送作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物回流市场。
02
特殊区域(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等)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并有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恒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
手的消毒效果监测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
03
注意事项: 采样后及时送检。恒温箱培养72小时,计数菌落数。
结果判断: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在下例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选择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个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都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泻物、伤口敷料等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01
02
六步洗手法
04
202X
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医院感染监测、职业防护、清洁环境的维护、医疗废物处置等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的落实均涉及到护理人员的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1
2
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
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碘酒、酒精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无菌敷料包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01
垃圾及时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放置标识,封闭运送作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物回流市场。
02
特殊区域(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等)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并有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恒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
手的消毒效果监测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
03
注意事项: 采样后及时送检。恒温箱培养72小时,计数菌落数。
结果判断: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在下例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选择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个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都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泻物、伤口敷料等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01
02
六步洗手法
04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全版.pptx

查、手术室等。 • 急诊观察室床间距应不小于1.2m。
.精品课件.
37
三、建筑与布局隔离要求
➢隔离要求 • 应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疑似
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 各诊室内应配备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
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 急诊观察室应按病房要求进行管理。
.精品课件.
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急诊科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精品课件.
25
三、建筑与布局隔离要求
❖1、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
➢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 • 低危险区: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
务区等。 • 中等危险区: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 • 高危险区: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 • 极高危险区:手术室、ICU、器官移植病房等。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精品课件.
23
三、建筑与布局隔离要求
.精品课件.
24
三、建筑与布局隔离要求
主要内容
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
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负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率和 无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 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精品课件.
14
一、术语和定义
❖清洁区
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 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 区域。 ➢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室、男女更 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
.精品课件.
28
.精品课件.
37
三、建筑与布局隔离要求
➢隔离要求 • 应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疑似
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 各诊室内应配备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
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 急诊观察室应按病房要求进行管理。
.精品课件.
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急诊科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精品课件.
25
三、建筑与布局隔离要求
❖1、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
➢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 • 低危险区: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
务区等。 • 中等危险区: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 • 高危险区: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 • 极高危险区:手术室、ICU、器官移植病房等。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精品课件.
23
三、建筑与布局隔离要求
.精品课件.
24
三、建筑与布局隔离要求
主要内容
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
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负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率和 无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 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精品课件.
14
一、术语和定义
❖清洁区
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 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 区域。 ➢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室、男女更 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
.精品课件.
28
2023年最新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ppt课件

特殊情况的报告与处理
疫情暴发
• 当医院出现疫情暴发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 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重大疫情
• 当医院出现重大疫情时,如新发传染病、国际关注 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同 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05
培训与考核
培训对象与内容
总结词
• 全面、分层、重点突
隔离设施与装备
隔离病房
•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种类和特点,医院需设立相应的隔离病房,病房内需配 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紫外线消毒灯等。
防护用品
• 医护人员在进行隔离治疗时需穿戴防护用品,如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 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隔离操作流程
接诊流程
• 医院应建立规范的接诊流程,包括接诊医生对患者的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等,以尽快明确病情和传染性。
• 注重隔离措施的落实和效果监测,及 时调整和完善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
02
隔离技术要求
隔离种类与级别
隔离种类
• 根据传染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和病情严重程度,隔 离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 隔离等。
隔离级别
• 隔离级别根据传染病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风险, 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级别,不同级别对应不 同的隔离要求和措施。
2023年最新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隔离技术要求 • 隔离制度及管理 • 特殊情况处理 • 培训与考核
01
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是指医疗机构为防止传染病交叉感染 和疾病传播而采取的一系列隔离措施和技术的规范性文件 。
(院感)医院隔离技术规范ppt课件

• 接触传播
•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精品课件
6
感染链
•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传染源、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精品课件
7
个人防护用品
•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 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 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精品课件
8
• 外科口罩
• 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精品课件
14
(二)隔离要求
• 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 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的污染。
• 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 室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 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
• 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 污染。
精品课件
17
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 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 近距离操作,可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 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精品课件
19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 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 护服。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 服和外露的皮肤。
精品课件
20
防水围裙的使用
• 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
•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 它污染物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 时,应穿防水围裙。
• 隔离衣
•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
2023版《医院隔离技术标准》全文内容解读ppt课件

消毒操作规范
采用规范的消毒方法和浓度,对隔离室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等进行 全面消毒,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废弃物处理规范
废弃物分类
将隔离室内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
废弃物处理
根据不同类别的废弃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医疗垃 圾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和扩散。
消毒
指采用化学、物理或其他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 生物,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03 隔离技术要求
隔离对象与分类
隔离对象
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可疑呼吸道传染病或肠道传染病患者,以及与其有 密切接触的家属、工作人员等。
分类
根据风险程度,将隔离对象分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可疑呼吸道或肠道 传染病患者三类。
05 标准实施与应用
标准实施保障措施
建立组织架构
01
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制定标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
间节点。
培训与宣传
02
组织培训,加强宣传,让相关人员了解标准的内涵和要求,
提高标准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监督与考核
03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标准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细节把控
标准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把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
沟通协调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协调,确保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风险评估与防范
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确保实施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标准应用前景分析
01
促进医疗质量提升
标准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
采用规范的消毒方法和浓度,对隔离室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等进行 全面消毒,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废弃物处理规范
废弃物分类
将隔离室内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
废弃物处理
根据不同类别的废弃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医疗垃 圾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和扩散。
消毒
指采用化学、物理或其他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 生物,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03 隔离技术要求
隔离对象与分类
隔离对象
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可疑呼吸道传染病或肠道传染病患者,以及与其有 密切接触的家属、工作人员等。
分类
根据风险程度,将隔离对象分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可疑呼吸道或肠道 传染病患者三类。
05 标准实施与应用
标准实施保障措施
建立组织架构
01
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制定标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
间节点。
培训与宣传
02
组织培训,加强宣传,让相关人员了解标准的内涵和要求,
提高标准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监督与考核
03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标准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细节把控
标准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把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
沟通协调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协调,确保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风险评估与防范
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确保实施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标准应用前景分析
01
促进医疗质量提升
标准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课件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术语和定义
17 床单位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 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 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18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 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患 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 后一次消毒。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二、隔离的管理要求
项 3.医用防护口罩应密合性检
查。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常见防护用品的使用
隔离衣
防护服
选 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 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
用
时。如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
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原 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等患者的诊疗、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
3.急诊观察室按病房要求进行管理.床 间距应不小于1.2m。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四、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常见防护用品的使用
口罩
护目镜、防护面罩
选 1.一般诊疗,戴纱布口罩或 1. 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
用 外科口罩;
分泌物等喷溅时。
原 2.手术室\免疫功能低下、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 则 体腔穿刺等操作戴外科口罩 染病患者。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呼吸道传染病区和负压病室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适用 患者 建筑 布局
隔离 要求
经呼吸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 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
1.相对独立,
1.有缓冲间,缓冲间与病区走廊相连。
2.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 污染区,两通道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隔离技术(基础护理课件)

口罩、帽子的 正确使用
1
口罩的正确使用
口罩的使用
❖目的 ❖实施 ❖注意
保护患者和自己,避免互相传染。
一般外科口罩 N95口罩
保持清洁,及时更换。
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一般外科口罩的戴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先解下面的绳索,再解上面 取下口罩 丢弃在收集箱内
N95口罩的佩戴
N-not resistant to oil, 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 95-表示最低过滤效率≥95%。
N95口罩的佩戴
2
帽子的正确使用
帽子的使用
❖目的 ❖实施 ❖注意
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或被污染。
一次性帽子 布制帽子
保持清洁,及时更换。
帽子应遮住 全部头发
1
口罩的正确使用
口罩的使用
❖目的 ❖实施 ❖注意
保护患者和自己,避免互相传染。
一般外科口罩 N95口罩
保持清洁,及时更换。
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一般外科口罩的戴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先解下面的绳索,再解上面 取下口罩 丢弃在收集箱内
N95口罩的佩戴
N-not resistant to oil, 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 95-表示最低过滤效率≥95%。
N95口罩的佩戴
2
帽子的正确使用
帽子的使用
❖目的 ❖实施 ❖注意
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或被污染。
一次性帽子 布制帽子
保持清洁,及时更换。
帽子应遮住 全部头发
医院隔离-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常用的医用口罩分类
• 按照产品标准不同,常用的医用口罩可 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 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四种类型 。
医用防护口罩的特点
• 医用防护口罩,能防止吸入直径≤5μm的 感染因子,加结核杆菌、SARS病毒等 和含有感染原的粉尘。适用于经空气传 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
隔离衣或防护服的使用
• (1)、正确穿脱隔离衣与防护服。 • (2)、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穿脱。 • (3)、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
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 污染。 • (4)、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 若无明显污染可连续应用。 • (5)、如接触过疑似患者,接触第二位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或 防护服。 • (6)、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 时更换。 • (7)、重复使用的隔离前应每天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清洗并 消毒。
•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 (4)、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执行手卫生。 • (5)、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防护帽、鞋套的使用
• 当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 操作等时应戴帽子。
•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从缓冲间 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或直接更换 专用隔离鞋。
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 使用
• 普通医用口罩及纱布口罩适用于普通环 境下的卫生护理,不得用于有创操作。
正确使用口罩的方法
• (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 的口罩,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 (2)、佩戴时应注意防水层朝外,有鼻夹的 一侧在上,将鼻夹压紧至鼻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处置?
• 患者HIV抗体阳性需要手术,该怎么办?
医院隔离技术
2
当我们说隔离时,??医院隔离技术 Nhomakorabea3
医院感染流行三环节
• 传(感)染源:病人、医务人员 •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接触、虫媒、共同
媒介物 • 易感人群:病人、医务人员
医院隔离技术
4
下列图示--什么意思?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病原体通 感染性病
• 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 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 双向防护。
医院隔离技术
12
标准预防
– 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治、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 包括: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及其污染物品、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应 戴手套。 在接触同一病人污染部位后如需接触 清洁部 位,应更换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在短
距离(通常小于1 米)范围内 在空气中扩散,进入他人的眼 结膜、嘴巴、 鼻子、喉咙或咽 喉粘膜时发生传 染。
.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
传播
医院隔离技术
7
哪些疾病通过接触传播?
1.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 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如血液 或 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 肤进 入人体(主要见于病毒的 传播); 或直接接触含某种病 原体的分泌 物引起传播,如疥 疮。
后仍有传染性 的颗
4.可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支气管 粒(气溶胶或飞沫
镜检查、插管、诱导排痰、吸 痰、 尸体解剖、使用高速运转 装置/
核)。
设施的肺部手术
医院隔离技术
6
哪些疾病通过飞沫传播?
• 流感病毒 • SARS病毒 • 腺病毒 • 鼻病毒 • 支原体 • A组链球菌和 脑膜炎双球菌 (奈瑟菌) 等
感染性疾病科 黄全玻
医院隔离技术
1
关于隔离你有哪些问题?
• 病房出现了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该怎么办? • ICU内重症病人合并肺结核,该如何处置? • 疑似甲流病人,该如何处置?综合ICU能收治吗? • 一周内病区出现多例流感样症状病人,怎么办? • 病区发现MRSA或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该如
–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 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 染性因子的原 则。
医院隔离技术
11
标准预防
• 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均 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这些物质 以及病人粘膜 和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 应措施。
• 既要防止血源性感染,也要防止非血源性感染传 播。
医院隔离技术
17
手卫生
洗手液/消毒液
普通皂液
抗菌皂液
医院隔离技术
无水洗手液 即快速手消毒剂
18
手卫生
– 手卫生原则当手明显很脏或被血液、体液和蛋白质类 的物质污染后,应当用普通皂液或抗菌皂液加流动水 洗手(IA)
– 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IA);或者皂液加流动水洗手,后者适用于所有的 临床操作(IB)
2.间接接触:传染性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物体或人传播。如 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 多重耐药菌如MRSA(耐苯唑/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C.difficile(艰难梭菌)等
医院隔离技术
8
什么是隔离?
• 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 或将 感染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即称之为隔离(isolation)。
• 保护性隔离:保护性隔离指对于免疫功能 低下患者如接受干细胞移植患者采取的感 染预防措施。针对该类患者的诊治应遵循 普通隔离和保护性隔离预防技术。
医院隔离技术
10
标准预防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的描述: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 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 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 与医疗器械。
过粘膜或 原体通过
皮肤的直 污染的物
接接触传 体或人传
播。
播。
空气传播: 即气溶胶 传播(含 感染性病 原体的飞 沫核)。 气溶胶为 直径< 5um,能在 长时间 远 距离散 播 后仍有 传 染性的 颗 粒。
飞沫传播 : 一般认 为 直径 > 5um 的含 水颗粒即 飞沫。 传 播的 距离 一 般不超 过1米
医院隔离技术
15
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
医院隔离技术
16
WHO手卫生五大指征
• 接触病人前 • 进行无菌操作或护理前 • 接触血液及体液后 • 接触病人后 • 接触病人触及的周围物品后
国外报导:医院感染80%由手引起,国内资料:医院感染30%由手传播 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中的描述:采取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 从患者和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 隔离的目的是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最终控制或消灭感染 源。因此,它是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这张图片有什么问题?
医院隔离技术
9
隔离技术
• 普通隔离:普通隔离包括标准预防和基于 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技术,其中标准预防 适用于对所有病人的诊治、护理过程中。
– 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 或面罩,穿防护衣;
– 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消 毒处理。
医院隔离技术
13
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 手卫生 • 戴手套 • 戴帽子 • 戴口罩 • 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 穿防水围裙 • 穿隔离衣 • 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 锐器伤的预防
医院隔离技术
14
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 (transmission based precaution)
• 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隔 离措施是根据各种疾病 的主要传播 途径而建立 的。主要包括
– 接触隔离contact precaution
– 飞沫隔离droplet precaution
– 空气隔离airborne precaution
医院隔离技术
5
哪些疾病通过空气传播?
1.专一的空气途径:结核杆菌、
曲菌。
2.经多种途径,但以空气传播为
主: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
3.通常经其他途径,但在特殊情
况下(如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通
过微小气溶胶传播:天花病 毒、 直径<5um,能在
SARS病毒、流感病毒和诺如病 长时间远距离散播
毒等。
• 患者HIV抗体阳性需要手术,该怎么办?
医院隔离技术
2
当我们说隔离时,??医院隔离技术 Nhomakorabea3
医院感染流行三环节
• 传(感)染源:病人、医务人员 •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接触、虫媒、共同
媒介物 • 易感人群:病人、医务人员
医院隔离技术
4
下列图示--什么意思?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病原体通 感染性病
• 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 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 双向防护。
医院隔离技术
12
标准预防
– 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治、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 包括: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及其污染物品、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应 戴手套。 在接触同一病人污染部位后如需接触 清洁部 位,应更换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在短
距离(通常小于1 米)范围内 在空气中扩散,进入他人的眼 结膜、嘴巴、 鼻子、喉咙或咽 喉粘膜时发生传 染。
.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
传播
医院隔离技术
7
哪些疾病通过接触传播?
1.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 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如血液 或 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 肤进 入人体(主要见于病毒的 传播); 或直接接触含某种病 原体的分泌 物引起传播,如疥 疮。
后仍有传染性 的颗
4.可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支气管 粒(气溶胶或飞沫
镜检查、插管、诱导排痰、吸 痰、 尸体解剖、使用高速运转 装置/
核)。
设施的肺部手术
医院隔离技术
6
哪些疾病通过飞沫传播?
• 流感病毒 • SARS病毒 • 腺病毒 • 鼻病毒 • 支原体 • A组链球菌和 脑膜炎双球菌 (奈瑟菌) 等
感染性疾病科 黄全玻
医院隔离技术
1
关于隔离你有哪些问题?
• 病房出现了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该怎么办? • ICU内重症病人合并肺结核,该如何处置? • 疑似甲流病人,该如何处置?综合ICU能收治吗? • 一周内病区出现多例流感样症状病人,怎么办? • 病区发现MRSA或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该如
–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 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 染性因子的原 则。
医院隔离技术
11
标准预防
• 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均 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这些物质 以及病人粘膜 和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 应措施。
• 既要防止血源性感染,也要防止非血源性感染传 播。
医院隔离技术
17
手卫生
洗手液/消毒液
普通皂液
抗菌皂液
医院隔离技术
无水洗手液 即快速手消毒剂
18
手卫生
– 手卫生原则当手明显很脏或被血液、体液和蛋白质类 的物质污染后,应当用普通皂液或抗菌皂液加流动水 洗手(IA)
– 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IA);或者皂液加流动水洗手,后者适用于所有的 临床操作(IB)
2.间接接触:传染性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物体或人传播。如 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 多重耐药菌如MRSA(耐苯唑/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C.difficile(艰难梭菌)等
医院隔离技术
8
什么是隔离?
• 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 或将 感染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即称之为隔离(isolation)。
• 保护性隔离:保护性隔离指对于免疫功能 低下患者如接受干细胞移植患者采取的感 染预防措施。针对该类患者的诊治应遵循 普通隔离和保护性隔离预防技术。
医院隔离技术
10
标准预防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的描述: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 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 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 与医疗器械。
过粘膜或 原体通过
皮肤的直 污染的物
接接触传 体或人传
播。
播。
空气传播: 即气溶胶 传播(含 感染性病 原体的飞 沫核)。 气溶胶为 直径< 5um,能在 长时间 远 距离散 播 后仍有 传 染性的 颗 粒。
飞沫传播 : 一般认 为 直径 > 5um 的含 水颗粒即 飞沫。 传 播的 距离 一 般不超 过1米
医院隔离技术
15
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
医院隔离技术
16
WHO手卫生五大指征
• 接触病人前 • 进行无菌操作或护理前 • 接触血液及体液后 • 接触病人后 • 接触病人触及的周围物品后
国外报导:医院感染80%由手引起,国内资料:医院感染30%由手传播 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中的描述:采取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 从患者和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 隔离的目的是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最终控制或消灭感染 源。因此,它是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这张图片有什么问题?
医院隔离技术
9
隔离技术
• 普通隔离:普通隔离包括标准预防和基于 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技术,其中标准预防 适用于对所有病人的诊治、护理过程中。
– 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 或面罩,穿防护衣;
– 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消 毒处理。
医院隔离技术
13
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 手卫生 • 戴手套 • 戴帽子 • 戴口罩 • 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 穿防水围裙 • 穿隔离衣 • 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 锐器伤的预防
医院隔离技术
14
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 (transmission based precaution)
• 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隔 离措施是根据各种疾病 的主要传播 途径而建立 的。主要包括
– 接触隔离contact precaution
– 飞沫隔离droplet precaution
– 空气隔离airborne precaution
医院隔离技术
5
哪些疾病通过空气传播?
1.专一的空气途径:结核杆菌、
曲菌。
2.经多种途径,但以空气传播为
主: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
3.通常经其他途径,但在特殊情
况下(如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通
过微小气溶胶传播:天花病 毒、 直径<5um,能在
SARS病毒、流感病毒和诺如病 长时间远距离散播
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