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2)酒精灯中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点燃.2CO2+3H2O;(3)证明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CuSO4+Fe=FeSO4+Cu;(4)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般可用作漂白剂、供氧剂等.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MnO2 .2H2O+O2↑;过氧化钡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过氧化氢:BaO2+x+H20=BaCO3↓+H2O2,其中物质x的化学式燃.Fe3O4;故答案为:3Fe+2O2点燃.Fe3O4;(2)酒精灯中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点燃.2CO2+3H2O;故答案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3)证明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CuSO4+Fe=FeSO4+Cu;故答案为:CuSO4+Fe=FeSO4+Cu;(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2H2O 2MnO 2.2H 2O+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推知物质x 的化学式为:CO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BaO 2中氧的化合价为:(+2)+2y=0,则y=-1; 故答案为:2H 2O 2 MnO 2.2H 2O+O 2↑;CO 2;-1;(5)因CaCl 2+NaHCO 3=CaCO 3+NaCl+HCl 反应的生成物中CaCO 3能与HCl 反应,所以该反应不合理;而CaCl 2+NaHCO 3=CaCO 3↓+2NaCl+CO 2↑+H 2O 反应有沉淀和气体、水生成,所以该反应合理;故答案为:A ,因为反应的生成物中CaCO 3能与HCl 反应;(6)由难溶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更难溶的物质,则白色Mg (OH )2加到FeCl 3溶液中有红棕色沉淀生成,是因为Fe (OH )3比Mg (OH )2更难溶,其反应为:3 Mg (OH )2+2FeCl 3═3MgCl 2+2 Fe (OH )3↓,故答案为:3 Mg (OH )2+2FeCl 3═3MgCl 2+2 Fe (OH )3↓,因Fe (OH )3比Mg (OH )2更难溶.。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汇总笔记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D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故A不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故B不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黑色固体生成,故C不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D正确。
故选D。
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答案:D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B、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C、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正确;D、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需要外力作用,错误。
故选D。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答案:DA、动植物的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错误;B、酒和醋的酿造是植物籽粒中的糖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错误;C、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选项错误;D、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选项正确。
故选D。
4、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B.海水C.大理石D.木炭答案:A分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没有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
A、氯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所以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木炭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156)1.王老师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然后取出木条,抖动,使之由燃烧状态变为带火星,再伸入该集气瓶,发现木条仍然复燃。
重复该操作,直至最后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的氧气B.只要达到一定浓度,氧气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一定大于21%D.如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中一定没有氧气2.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1)A、B、C、D四种物质的名称:A. ,B. ,C,D。
(2)B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3.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②铁丝下面系一根火柴是为了。
③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是为了。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为延长铁丝燃烧的时间,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伸入铁丝的方法是。
(4)张全同学从铁丝纱窗中抽出一根细铁丝,按图放在氧气中点燃,发现铁丝没有燃烧,而李安同学也从该纱窗中抽出一根铁丝,却成功燃烧了。
你认为张全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你对他的建议是。
你还能分析出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6.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标准状况下,氧气比同体积的空气稍重C.室温下,氧气不易溶于水D.液态和固态氧都是无色的7.下列关于氧气的认识,正确且体现了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A.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应该正放在桌面B.氧气可供给呼吸C.可用氧气炼钢D.氧气能溶于水8.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9.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产生耀眼白光B.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C.产生蓝紫色火焰D.产生大量白雾10.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了“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这一性质的是()①动植物呼吸②炼钢③医疗急救④气焊⑤潜水A.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⑤D.全部11.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 B.C. D.12.硫和碳均能在氧气中燃烧,请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同步测试(含答案)

课题2 氧气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20题)1、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B.白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出现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点燃棉纱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B.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C.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4、观察如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B.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氧气D.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氮气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①硫+氧气二氧化硫②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生成气体B.都属于化合反应C.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D.都是氧化反应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7、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B.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能够燃烧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和化合物都是氧化物8、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9、下列对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意外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未能正常燃烧,可能是氧气浓度不够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C.点燃氢气的实验中引发装置爆炸,可能是氢气不纯D.刚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可能是实验中所用盐酸太浓了10、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两种物质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 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2. 下列有关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下列气体的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空气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 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6.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下列对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7.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氧气极易溶于水B.在压强为101 kPa,氧气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D.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8.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鱼能在水池内生存,说明水中能溶解一定量氧气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9.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A B(1)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蒸馏水和硬水(2)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1)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C D(1)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易燃品(2)火灾现场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氧气可做燃料(2)木炭用作吸附剂A.A B.B C.C D.D4.鉴别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必须用到的是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紫色石蕊的水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有石灰水的烧杯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
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6.小杰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通过查资料得知氢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的气体,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则他的下列制取方案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的是()(1)用硫化氢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2)铁锈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必须掌握的典型题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必须掌握的典型题单选题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答案:D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答案:CA、空气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能供给呼吸,能维持生态平衡,作用众多是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3、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B.氧气极易溶于水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D.氧气能供给呼吸答案:D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就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选项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错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占了78%,氧气才有21%,选项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正确。
故选:D。
4、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A、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选项错误;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44)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
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317mL,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得到5瓶含氧气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实验,观察是否复燃。
相关的数据见下表:(1)空白处的数值为(保留1位小数)。
(2)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2.同学们围绕“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展开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1)[实验探究][拓展延伸]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mL。
(2)某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除了与铁丝中的含碳量、氧气的浓度有关以外,原因还可能是(只答一条)。
3.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中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5.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6.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为某学生设计的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氧化三铁中能 燃烧
实验反思
• 1、铁丝燃烧时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2、铁丝上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引燃铁丝 • 3、有哪些原因导致实验失败? 氧气不纯、铁丝生锈
4、铁丝在氧气 里燃烧,为什 么集气瓶底要 留少量水?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集气 瓶。[也可以把少量的细沙铺在瓶底]
实验拓展
• 硫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为什么集气瓶底都要留少 量水? 硫燃烧加水的目的是溶解吸收生成的二氧 化硫,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环境。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集气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定南三中 罗洁
提出猜想
铁丝是否能燃烧呢?
实验探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1、铁丝在空气中加热,观察是否燃烧?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是否燃烧?
【实验2-4】
铁丝燃烧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铁丝不能 燃烧,发生红热。
在氧气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铁 + 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