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名画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欣赏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欣赏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欣赏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世界名画欣赏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幼儿欣赏世界名画,可以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观察和表达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如何通过世界名画欣赏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 案例一:《蒙娜丽莎》在幼儿园的美术课上,老师通过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并向幼儿讲解画中的人物形象、色彩运用等内容。
随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来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蒙娜丽莎”。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秀的艺术作品,还能够通过自己的绘画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案例二:《星空》在一次主题为“星空”的美术课上,老师向幼儿展示了梵高的《星空》。
在欣赏完作品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让他们用彩纸、颜料等材料来制作属于自己的星空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表现出对星空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案例三:《向日葵》在一次以“花朵”为主题的美术课上,老师向幼儿展示了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
随后,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尝试用颜料和画笔来表现向日葵的形态和色彩。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学会用绘画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色彩和形态的敏感度。
总结回顾:通过世界名画欣赏这种教学方法,幼儿不仅能够欣赏到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作品,还能够通过自己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我看来,世界名画欣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美术教育方法。
通过欣赏世界名画,幼儿可以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释放自己的创造力。
幼儿园艺术欣赏:世界名画赏析与绘画创作教案

幼儿园艺术欣赏:世界名画赏析与绘画创作教案幼儿园艺术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艺术欣赏和绘画创作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引导幼儿欣赏世界名画,并结合创作教案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可以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世界名画欣赏1.《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神采闪现的眼神而闻名于世。
幼儿可以通过观看《蒙娜丽莎》的图片或复制作品,感受画中人物的神秘和美丽,激发对艺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2.《星夜》梵高的《星夜》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笔触风格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通过欣赏《星夜》,幼儿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画家的艺术表达,激发他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3.《蓝色期》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作品以蓝色为主调,表现出画家内心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幼儿可以通过欣赏《蓝色时期》的作品,感受到画家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力,引发对情感表达和创作的兴趣。
二、绘画创作教案1.《模仿名画》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世界名画进行模仿绘画。
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绘画材料和引导,让幼儿在模仿名画的过程中,感受大师的艺术魅力,并在模仿中培养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2.《自由创作》在欣赏了多幅世界名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
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主题或者素材,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艺术作品。
这种自由创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同时也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看法。
3.《集体创作》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集体绘画创作,让幼儿们合作完成一幅大型的绘画作品。
通过集体创作,可以锻炼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以上是幼儿园艺术欣赏:世界名画赏析与绘画创作的教案建议。
通过欣赏世界名画和进行绘画创作,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活动。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赏析分享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赏析分享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赏析共享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启发幼儿对世界名画的赏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欣赏世界名画,幼儿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风格,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在这里,我们将共享一些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世界名画的赏析案例。
1.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之一,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创作。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幼儿观赏《蒙娜丽莎》,引导他们发现画中人物的微笑,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特点,并鼓励幼儿想象蒙娜丽莎的故事。
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模仿画中的微笑,进一步加深对这幅名画的理解与欣赏。
2. 《星夜》梵高的《星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色彩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幼儿观赏《星夜》,引导他们观察画中的星空、村庄和旋涡云彩,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来解释画中的场景。
另外,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和手指,让幼儿亲身体验《星夜》中的色彩和线条,从而更好地理解这幅名画的艺术特点。
3.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勃朗宁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笔下的光影和色彩展现出了法国乡村的宁静和美丽。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幼儿观赏《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引导他们感受画中的阳光和颜色的变化,同时鼓励幼儿通过手工制作创作自己的乡村风景画,用色彩和笔触表达内心对自然的感受。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三幅世界名画的赏析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引导幼儿欣赏世界名画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观赏名画,幼儿可以培养审美情感、发展想象力,并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从多个方面感知、理解和创作有关名画的主题,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术教育经验。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引入世界名画的赏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了解更多世界文化和历史知识。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哈里昆狂欢节》含反思

活动目标:1.接触世界名画,对画中表现的形和色感爱好,并初步明白得作品的内容。
2.斗胆想像,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
3.踊跃的参与活动,斗胆的说出自己的方式。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适应。
活动预备:名画《哈里昆狂欢节》一幅,大班幼儿美术作品一幅。
活动进程:1.介绍米罗,引发爱好。
师:有个漂亮的国家叫西班牙,(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那儿有个超级出名的大画家叫米罗。
米罗爷爷可喜爱为小朋友画画啦!他的画超级奇异、有趣,颜色也超级美。
你们想看一看吗?2.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名画《哈里昆狂欢节》两三分钟,并相互交流。
然后,教师鼓舞幼儿斗胆发言,表达对画中形和色的感受。
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幼:我看见了小提琴,它正发出美好的声音;我看见梯子上有一只耳朵,在听好听的音乐……师:梯子上长出了大耳朵,木头上长出了眼睛,米罗爷爷的画真有趣!这么多动物在一路干什么呀?幼:它们仿佛在开跳舞会(唱歌会、联欢会)……师:对呀,这幅画的名字就叫《狂欢节》,说的确实是动物们在唱歌、跳舞、做游戏,在开联欢会呢!师:这幅画的颜色也专门好看,你喜爱哪些颜色?什么缘故?这幅画用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什么缘故?(幼儿说出自己对不同颜色的明白得)幼:有点儿红的颜色,因为这种颜色看上去很快乐,因此米罗爷爷就用了那个颜色。
幼:因为是在房间里,很暖和,因此来罗爷爷就用了有点儿红的颜色。
师:是呀,动物们在狂欢,内心别提有多高兴啦,(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因此米罗爷爷就用了欢乐的红色。
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幼:我看了这幅画想跳舞。
幼:我感觉这幅画很有趣。
师:你们看懂了大画家的画,真了不起!以后咱们再来看、再来讲,看看今天看和明天看的感觉有什么了一样,明天看和后天看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3.观赏幼儿作品,激发自信心。
师:你感觉这幅画什么地址专门好看?猜猜是谁画的?这幅画是大班小朋友自己画的。
咱们小朋友也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欣赏的启示及实施

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欣赏的启示及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案例——世界名画欣赏的启示及实施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一直是家长和老师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孩子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世界名画的欣赏和学习,对于启发孩子的艺术潜能和审美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世界名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启示,并提出实施该教育方案的建议。
1. 案例介绍在某幼儿园中,美术老师通过世界名画的欣赏活动,让孩子们接触到了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名画,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
通过观赏《蒙娜丽莎》,让孩子们了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通过观赏梵高的《向日葵》,让孩子们感受到后印象派的色彩表现力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扩大了孩子们的艺术视野,也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2. 启示从这个案例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拓展视野:通过展示世界名画,让孩子们接触不同的绘画风格、题材和表现手法,帮助他们拓展艺术视野,培养对多样化艺术形式的包容心和理解力。
- 激发兴趣:世界名画往往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美术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实施建议基于以上启示,可以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精心选择名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精心挑选适合幼儿园教育的名画,避免选择过于复杂或抽象的作品,以免超出孩子们的理解范围。
- 融入游戏元素:可以结合世界名画的欣赏与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 引导创造性表达:在名画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进行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4. 我的观点世界名画的欣赏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通过世界名画的欣赏,引导他们经常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为日后的艺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艺术修养:世界名画赏析与艺术引导

幼儿园艺术修养:世界名画赏析与艺术引导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艺术修养的黄金时期,艺术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尤为重要。
在这一阶段,通过欣赏世界名画,引导孩子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感知,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感知、表达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艺术修养展开讨论,重点对世界名画的赏析和艺术引导进行探究。
二、世界名画的赏析1.《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著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
这幅作品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中心,展示了达·芬奇出色的人物肖像技巧和细腻表现力。
通过让幼儿欣赏《蒙娜丽莎》,可以引导他们感受画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达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通过与幼儿交流,可以启发他们对微笑、表情等情感的认知和表达。
2.《星夜》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星夜》以其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而闻名。
画中的星空和村庄展现了梵高特有的表现主义风格,给人以超现实的感受。
让幼儿欣赏《星夜》,可以引导他们感受梵高笔下的奇妙世界,启发他们对色彩和形式的感知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午后的船》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午后的船》以其对光影和色彩的巧妙处理而著称。
画中的水面和船只展现了莫奈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共鸣。
通过让幼儿欣赏《午后的船》,可以帮助他们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启发他们对光影和色彩的认知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三、艺术引导1. 通过互动交流在幼儿园的艺术引导中,可以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幼儿共享他们对名画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建立对艺术作品的独立认知和审美情感。
2. 创造性活动在艺术引导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如模仿绘画、自由绘画等。
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参与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学习和游戏相结合艺术引导可以与游戏相结合,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艺术体验和学习。
幼儿园艺术解读者:世界名画鉴赏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艺术解读者:世界名画鉴赏教学案例分析在幼儿园教育中,艺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艺术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而在艺术教育中,世界名画的鉴赏教学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名画的欣赏和解读,可以帮助幼儿拓展自己的视野和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本文将对世界名画鉴赏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艺术教育。
1. 案例一:《蒙娜丽莎》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选择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进行鉴赏教学。
教师可以首先向幼儿介绍这幅画的背景和作者,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中的人物和环境,从而引发幼儿对画面情感和想象的共鸣。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觉得蒙娜丽莎在笑吗?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自由绘画,表达自己对《蒙娜丽莎》的感受和想象。
2. 案例二:《星空》另一个适合幼儿园的世界名画是梵高的《星空》。
教师可以通过欣赏这幅画,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星空、村庄和树木,然后带领幼儿一起想象自己置身于画中的情景。
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画笔和颜料,让他们自由地在画纸上表达自己对《星空》的理解和想象。
3. 教学方法和效果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世界名画鉴赏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也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观察也非常重要,教师需要耐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会幼儿如何画画,而在于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且善于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世界名画的鉴赏教学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艺术学习和生活中受益。
这样的教学也可以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敏感度和情感共鸣,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
(伍贤仿)五年级美术《童眼看世界》

(ReneMagritte1898~1967),
《错误的镜子》(油画)
马格利特 (比利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我的眼中, 世界像花儿一 样美丽。
你是眼睛看到了什么?
• 你的愿望、你的理想、你的爱好 ? • 还是你们关注的社会现象 ?
足球球迷眼中的世界
加上眼脸和睫毛的设计,这只眼睛一定更加漂亮。
学生作品
五年级 (2 )班
观察与发现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像什么?猜一猜?
第4课 童眼看世界
欣赏、感受
雕塑
不同的角度看 到的世界是不 一样的
表达了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和平世界。
欣赏、感受
雷尼· 马格利特
超现实主义画家。出生于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派 代表。他的作品常常赋予 平常熟悉的物体一种崭新 的寓意,或者将不相干的 事物扭曲的组合在一起, 给人幽默的感觉 。
学习建议
• 1、以眼睛作为联想,画一幅想象画。 • 2、 可以将眼球、眼脸、睫毛的外形进行联 想,大胆的创作。 • 3、注意点、线、面、色彩的组合与运用。
E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名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几乎是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的格局一统天下。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侧重以传授粗浅的美术知识为主线,教学内容服从于教学技能的需要。
纵观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内容,名画欣赏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识别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但是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往往会被教师所忽视,因为在成人的眼里,几岁的小孩子是根本看不懂、更不懂得欣赏名画的。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幼儿的眼睛是这世界上最纯净无暇的,他们看到的世界与成人看到的大相径庭,那么“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名画”会是怎样的呢?教师用怎样的教学
策略引导孩子欣赏世界名画呢?
名画欣赏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更要遵循幼儿发展的“序”,尤其是在绘画能力发展方面的“序”。
我们尝试在中班和大班选用同样的名画作品,根据幼儿发展的“序”,确定不同的素材点,开展名画欣赏活动。
当名画作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名画作品就不再是“高高在上”或“遥不可及”了。
当名画欣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更能引起幼儿内心的共鸣,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想象得到充分诠释和释放。
在欣赏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时,毕加索以一些散乱而紧凑的粗线条、剧烈变化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处于极度悲伤状态的女人,她的表情呈现出她内心强烈的痛苦。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这个女人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她很悲伤的?她可能是因为什么事而悲伤?幼儿纷纷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述,“可能她的孩子正在生病”……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到了画中女人的悲伤情绪,同时幼儿也在名画欣赏中了解了大师如何运用夸张的线条和变形的表现手法,画出不同心情的人物。
名画欣赏不是“临摹活动”,更不是“看图说话”活动,教师可以将名画欣赏和多种艺术表现方式相整
合,如音乐烘托、动作表现、语言描述、即兴创作等,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名画作品,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在欣赏密莱《盲女》时,在优美的背景音乐《迷雾森林》和《鸟语花香》营造的氛围中,幼儿想象着画面之外的内容――小鸟、溪流、树林、田野……而这些形象又在幼儿的笔下重新组合,变成了各不相同的美丽画卷。
名画欣赏还可以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相结合,伴随着主题活动的推进,加强幼儿对名画的理解,提升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有趣的动物”的时候,迎接幼儿的是米罗的代表作《哈里昆的狂欢》;在中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中,米罗的《小巨人》让幼儿感受自己由小变大的过程,并学习大师如何运用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在大班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时,通过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幼儿学习如何运用冷暖对比色画出家的美好。
名画欣赏不应该纯粹是“老师讲,孩子听”的模式,而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让幼儿“自己想、自己做”、“孩子讲,老师听”。
充分引导、启发、鼓励并激发幼儿将自己的经验、印象、情感转化为艺术形象。
我们以梵高的《星空》为例。
老师让孩子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星星是圆形的”“银河在流动”“月亮好像鸡蛋黄”……孩子们说出了很多观点,甚至是非常细微的地方都注意到了。
这些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观察力远远超过大人的预想。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大师。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我们看作是“可笑”的话语并非是无知幼稚,相反,那是孩子对世界的极度好奇与探索心理。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有句话说“天才与疯子仅一线之隔”,那么我想说“儿童与大师仅一线之隔”。
(作者单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曙光路景德镇市铁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