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8一串红璎珞教案
三年级语文学案 一串红璎珞-优秀

一串红璎珞【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
(2)认识本课13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外祖母”独特的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明白诚实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培养诚实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
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重点词语理解。
小心翼翼: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毫不犹豫:说话做事果断,很快拿定了主意,一点都不迟疑,形容态度坚决。
意犹未尽:形容该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
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寝食难安: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
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惶然无措:害怕急躁不安的意思。
2.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嫁:诱:斥:泽:惶:坑:恐:咽:铲:唾:沫: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思考:(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拿了外祖母的红璎珞之后,“我”经过了哪些心理变化(3)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心理变化的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
让我们来品味一番吧!(1)此时,它就躺在那张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我幼小的心灵躁动起来。
“躁动”一词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2)直到太阳落山,我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家里。
如何理解“意犹未尽”一词(3)我内心一阵惶恐,使劲咽了口唾沫,轻声说:“没,我没拿。
”“我”为什么会“惶恐”你从这个词看出了什么(4)好了,孩子,你去吃饭吧,要记住外婆的话,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说谎的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这段话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做了一件什么事(5)最后,我干脆把它们埋进屋后的土坑里,可我仍然心事重重。
【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 一串红璎珞

8*一串红璎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生字,积累“风风火火、诱人、心事重重”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3.体会“外祖母”独特的教育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明白诚实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培养学生诚实的美德.[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出示“璎珞”的图片;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吗?(自由发言)简介璎珞.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跟它有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围绕“一串红璎珞”写了一件什么事.4.板书课题:一串红璎珞.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2.组织学生讨论.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惶、恐、谎、坑”都是后鼻音,“斥、铲”是翘舌音,“泽”是平舌音;“嫁、咽、唾、沫、训”都是第四声.4.重点词语理解.小心翼翼: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毫不犹豫:说话做事果断,很快拿定了主意,一点都不迟疑,形容态度坚决.意犹未尽:形容该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寝食难安: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惶然无措:害怕急躁不安的意思.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三,阅读课文,理解感悟1.通读全文,思考:(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我”偷偷拿了外祖母的红璎珞,将它毁坏却不承认,后来选择将红璎珞完好地还给外祖母的故事.)(2)拿了外祖母的红缨珞之后,“我”经过了哪些心理变化?(兴奋——惶恐——寝食难安——惶然无措——如释重负)(3)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心理变化的?画出来并读一读.(指名读)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让我们来品味一番吧!(1)出示句子:此时,它就躺在那张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我幼小的心灵躁动起来.“躁动”一词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因急躁而活动;看出了“我”想去拿那串红璎珞的蠢蠢欲动的心思.)(2)出示句子:直到太阳落山,我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家里.如何理解“意犹未尽”一词?(原指没有尽兴.此处指“我”得到觊觎已久的红缨珞之后的兴奋和没有玩尽兴.)(3)出示句子:我内心一阵惶恐,使劲咽了口唾沫,轻声说:“没,我没拿.”“我”为什么会“惶恐”?你从这个词看出了什么?(因为“我”意识到自己闯祸了,看出了“我”因为意识到犯错之后害怕的心情.)(4)出示句子:好了,孩子,你去吃饭吧,要记住外婆的话,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说谎的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这段话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做了一件什么事?(寝食难安,后悔;把璎珞埋到土坑里)(5)出示句子:最后,我干脆把它们埋进屋后的土坑里,可我仍然心事重重.为什么“我仍然心事重重”?(偷了外祖母的红缨珞却没有勇气承认,想承认却怕被训斥,感到很大的压力)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话,思考:为什么外祖母要谢谢“我”替她保管红璎珞?(此处的“红璎珞”实际上是指诚实、正直的品格,这句话实际上是外祖母对于“我”能完整地将她的红璎珞归还回去的行为表示肯定,同时保护了“我”幼小的童心,肯定“我”知错能改的行为.)4.从课文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生自由回答)5.你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四,拓展延伸师小结:祖母通过“我”的目光,知道“我”因为贪玩拿走了她珍贵的嫁妆,她为了保护“我”幼小的心灵,让“我”自己鼓起承认错误的勇气,再次给“我”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体现了外婆对“我”浓浓的爱.你在生活中犯过错误吗?你是怎么做的?请你将自己的犯错经历给大家讲一讲,并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你打算如何做.[教学板书]8*一串红璎珞拿走红璎珞(不敢承认)→归还红璎珞(承认错误)↓诚实、勇气达标检测.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陪嫁(jiàjiā)光泽(zhézé)惶恐(huángháng)唾沫(tuòchuí)说谎(huǎnghuāng)训斥(cìchì)土坑(kēngkēn)小铲(chǎncǎn)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拿了外祖母的红璎珞之后,一开始非常().回到家后,意识到自己闯祸了,因此感到十分().“我”没有承认是自己拿了红璎珞,接下来几天都感到().外祖母将残缺的红璎珞交给“我”保管时,“我”感到().后来,“我”将拿走的那两颗红璎珞串了回去,感到().3.请用“意犹未尽”一词写一句话.4.“我仍然心事重重”,此时的“我”可能在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外祖母说些什么?。
第8课《一串红璎珞》课件

兴奋——惶恐——寝食难安——惶然无措——如释重负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在7岁那年,偷了外祖 母的红璎珞去玩,撒谎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最后,在外祖母的引导下,我改正了自己的 错误,将红璎珞归还给了外祖母的故事。
此时,它就躺在那张木桌上,散发 着诱人的光泽。我幼小的心灵躁动 起来。 “躁动”一词 是什么意思? 从这个词中你 看出了什么?
5分钟过去了,里卡多在念名字;半个小时过去了,里卡多 依旧在念名字;90分钟过去,他们的总统里卡多,还在一个一个 地念着那些名字。 电视机前的巴拿马民众困惑了,难道总统真要把这4万个名 字全念完,那得要念多少时间?有不少人打电话给总统府和电视 台询问这件事情,他们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这样的答复:以平 均每个名字花3秒钟计算,总统要念完4万个名字最起码要花掉 33个小时,加上中间可能有两次短暂的睡觉,再加上用来上厕 所和吃饭的时间,这场电视道歉将会持续50个小时。
孔子觉得老渔翁的活有几分道理,便问道:“既然不妥, 怎样才合适呢?” 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 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 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 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 浪层层,坑点 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圣人作诗, 你怎能乱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无礼!”
生字我会认
字词学习
jià 陪嫁 yòu 诱人 zé huáng'kǒng 光泽 惶恐 yàn'tuò 'mò 咽唾沫
huǎng xùn'chì
撒谎 训斥
kēng
土坑
chǎn
小铲子 出人意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一串红璎珞语文S版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一串红璎珞》语文S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态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值观。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待提高。本节课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认读、理解与运用,尤其是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掌握。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然而,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僻字词的掌握仍存在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关注和指导。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阶段,他们对大自然的美景充满向往。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画面,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态度。
4.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关注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之中。
5.创作实践,提高能力: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习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6.情感教育,渗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在感受美好事物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7.评价反馈,激励进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激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活动8教案湘教版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语文活动8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练习写好带有心字底和竖心旁的生字。
2.学习词语搭配,学写比喻句。
3.朗读、背诵对联,积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5.通过收集邮票、做邮册的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
【教学难点】学写比喻句。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法】教师:质疑、引导、点拔。
学生:观察发现、合作交流、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起走进趣味无穷的语文活动课堂,我相信大家会再次感受语文活动的快乐,给这册教科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万花筒。
1.书写生字。
(1)读一读:这些生字会难住我们吗?咱们先来大声读出每个生字!出示生字(2)找一找:这六个生字为什么要分做两边呢?你有什么发现吗?(3)说一说: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介绍自己书写的经验等。
(4)看一看:播放“心”字与“太”字、“青”字做朋友的动画,教师配音,用调皮的语调说出“心”字做底时该扁扁身子,做竖心旁时该挻直收紧身子。
(5)写一写:激励学生互评,主题强调“心”字的卧钩不能太平也不能太斜,避免成竖弯钩或斜钩,“心”字变竖心旁后竖要直,笔顺从左到右,右边的一点从竖上起笔。
左边的点比右边的点稍长。
2.选词填空。
(1)认读六个词语。
出示六个词语(2)填空,并说说这样搭配的理由。
(3)反复诵读搭配好的词组,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词语的优美与妙处。
(4)尝试运用,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5)课外拓展,摘抄优美词语。
3.学习比喻句。
(1)出示例句,读一读:自由读句子,整体感知句子的比喻手法。
(2)谈一谈:与同桌交流,谈谈这句话主要写什么?蜡梅都有哪些不同的形态?(3)说一说:用上“有的像……有的象……”造句。
(4)评一评:师生共同评价修改,鼓励为主,注意引导打开学生思维。
【推荐】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设计—一串红缨络(2)

(5)互相交流画出的句子。
(6)教师评议,投影出示句子,互相交流。
①“孩子,你要是拿了也不要紧,”外祖母的语调有些低沉,显得很疲惫,“但你一定要说实话,谁也不会喜欢说谎的孩子的。”(感受到外祖母对孩子的慈爱。)
②她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好了,孩子,你去吃饭吧,要记住外婆的话,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说谎的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进一步感受到外祖母的慈爱,以及她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5)理解句子,组织讨论。
投影出示句子,互相交流。
①红璎珞室外祖母当年的陪嫁物,也是她唯一的首饰。外祖母把它看成了生命里的一部分,平时总是带在身上。(说明了红璎珞的珍贵和外祖母对红璎珞的重视。)
②对这串红璎珞,我觊觎已久。此时,它就躺在那张木桌上,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我幼小的心灵躁动起来。(正因为“我觊觎已久”“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所以才使得“我幼小的心灵躁动起来”。)
③你从哪儿看出“我”后悔了呢?(“寝食难安”“心事重重”)
4.学习第十至第十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十至第十二自然段。
(2)讨论:
(1)默读第一至第二自然段。
(2)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用“ ”画出来。
(3)朗读并探究交流画出来的词句。
(4)理解句子,组织讨论。
投影出示句子,互相交流。
①“有一个午后,外祖母出人意料地将那串残缺的红璎珞从脖子上摘下来,笑吟吟地对我说:“我要去干活,你先替我保存一会儿,好吗?”(我们可以发现外祖母善于观察“我”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我”的自尊心,又能使“我”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外祖母对“我”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2.学习了课文,你最喜欢“我”还是奶奶?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一串红璎珞 语文S版-2019精选文档

8《一串红璎珞》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
理解“觊觎、寝食难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诚实是需要勇气的”这一深刻的道理,培养诚实正直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诚实是需要勇气的”这一深刻的道理,培养诚实正直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懂得“诚实是需要勇气的”这一深刻的道理,培养诚实正直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句名言。
出示有关诚实的名言: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2.同学们知道这句名言是讲什么吗?常言说得好,“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不知道改正错误”。
孩子们,知错能改更是一种诚实的表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也跟“诚实”有关,有一个小男孩跟我们一样,也犯过错误,不过他又是如何改正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关于他的故事吧!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一串红璎珞。
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一串红璎珞)3.指导学生读准“璎珞”,同时简单介绍“璎珞”: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作颈饰。
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颈饰。
它形制比较大,在颈饰中最显华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按故事的发展顺序看看课文讲述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出示阅读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2)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课文,划生字,做标记。
(3)读到感兴趣的句子写写体会。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一串红璎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3个生字,积累“风风火火、诱人、心事重重”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
3.体会“外祖母”独特的教育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明白诚实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培养学生诚实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出示“璎珞”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吗?(自由发言)简介璎珞。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跟它有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围绕“一串红璎珞”写了一件什么事。
4.板书课题:一串红璎珞。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惶、恐、谎、坑”都是后鼻音,“斥、铲”是翘舌音,“泽”是平舌音;“嫁、咽、唾、沫、训”都是第四声。
4.重点词语理解。
小心翼翼: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毫不犹豫:说话做事果断,很快拿定了主意,一点都不迟疑,形容态度坚决。
意犹未尽:形容该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
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寝食难安: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
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惶然无措:害怕急躁不安的意思.
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
三,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1.通读全文,思考: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我”偷偷拿了外祖母的红璎珞,将它毁坏却不承认,后来选择将红璎珞完好地还给外祖母的故事。
)
(2)拿了外祖母的红缨珞之后,“我”经过了哪些心理变化?(兴奋——惶恐——寝食难安——惶然无措——如释重负)
(3)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心理变化的?画出来并读一读。
(指名读)
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
让我们来品味一番吧!
(1)出示句子:此时,它就躺在那张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我幼小的心灵躁动起来。
“躁动”一词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因急躁而活动;看出了“我”想去拿那串红璎珞的蠢蠢欲动的心思。
)
(2)出示句子:直到太阳落山,我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家里。
如何理解“意犹未尽”一词?(原指没有尽兴。
此处指“我”得到觊觎已久的红缨珞之后的兴奋和没有玩尽兴。
)
(3)出示句子:我内心一阵惶恐,使劲咽了口唾沫,轻声说:“没,我没拿。
”
“我”为什么会“惶恐”?你从这个词看出了什么?(因为“我”意识到自己闯祸了,看出了“我”因为意识到犯错之后害怕的心情。
)(4)出示句子:好了,孩子,你去吃饭吧,要记住外婆的话,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说谎的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这段话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做了一件什么事?(寝食难安,后悔;把璎珞埋到土坑里)
(5)出示句子:最后,我干脆把它们埋进屋后的土坑里,可我仍然心事重重。
为什么“我仍然心事重重”?(偷了外祖母的红缨珞却没有勇气承认,想承认却怕被训斥,感到很大的压力)
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话,思考:为什么外祖母要谢谢“我”替她保管红璎珞?
(此处的“红璎珞”实际上是指诚实、正直的品格,这句话实际上是外祖母对于“我”能完整地将她的红璎珞归还回去的行为表示肯定,同时保护了“我”幼小的童心,肯定“我”知错能改的行为。
)
4.从课文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生自由回答)
5.你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师小结:祖母通过“我”的目光,知道“我”因为贪玩拿走了她珍贵的嫁妆,她为了保护“我”幼小的心灵,让“我”自己鼓起承认错误的勇气,再次给“我”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体现了外婆对“我”浓浓的爱。
你在生活中犯过错误吗?你是怎么做的?请你将自己的犯错经历给大家讲一讲,并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你打算如何做。
[教学板书]
8*一串红璎珞
拿走红璎珞(不敢承认)→归还红璎珞(承认错误)
↓
诚实、勇气
达标检测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陪嫁(jiàjiā)光泽(zhézé)惶恐(huángháng)唾沫(tuòchuí)说谎(huǎnghuāng)训斥(cìchì)土坑(kēngkēn)小铲(chǎncǎn)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拿了外祖母的红璎珞之后,一开始非常()。
回到家后,意识到自己闯祸了,因此感到十分()。
“我”没有承认是自己拿了红璎珞,接下来几天都感到()。
外祖母将残缺的红璎珞交给“我”保管时,“我”感到()。
后来,“我”将拿走的那两颗红璎珞串了回去,感到()。
3.请用“意犹未尽”一词写一句话。
4.“我仍然心事重重”,此时的“我”可能在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外祖母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