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考试试题卷A

合集下载

《文献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文献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文献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就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二是指。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和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刻印之。

5、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郑樵的和马端临的。

6、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等考史名著。

7、金石的“金”指;金文则指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8、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9、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善本2、反切法3、政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1、伪托、伪书出现有哪些原因?文献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典籍;贤才2、诗;书;礼;义;春秋3、刘向;刘歆4、《金刚经》5、《典通》;《通志》;《文献通考》6、《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7、青铜器;商周8、总集9、1899二、名词解释1、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2、反切法:前面字的声母与后面字的韵母和声调,例如“都宗”“Dong”3、政书——政书是专门记载各类典章制度的工具书。

三、简答题1、一、在封建社会,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崇拜古人而鄙视同时的人;二、每逢统治阶级下诏求书,或者说明献书有赏,于是投机取巧的士大夫们便乘时制造伪书,行欺牟利。

三、封建社会的学者们,有彼此轻视、互相攻击的恶习。

四、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不独论学有门户之争,势同水火,而有关政治的斗争,更加厉害。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产生、流传、整理、校勘、注释、编纂等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2. 校勘学:校勘学是古典文献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文献,纠正其文字错误和理解歧义,以恢复原文的本来面目。

3. 篆刻学:篆刻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主要研究古代玺印、碑刻、铜器铭文等篆书艺术形式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4. 类书:类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百科全书式的文献汇编,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收录各种知识和资料,供读者查阅和参考。

5.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由清朝乾隆年间编纂而成,共收书三千四百多种,近八万卷。

二、填空题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______、流传、整理、校勘、注释、编纂等问题。

答案:产生2.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解释。

答案:《说文解字》3.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答案:《史记》4.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词典之一,收录了大量的词语和成语,并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例句。

答案:《辞源》5.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文选集之一,收录了从先秦到唐五代的优秀诗文作品。

答案:《文选》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古代文献的版本差异B. 古代文献的创作背景C. 古代文献的物理性质D. 古代文献的流传过程答案:C2. 下列哪一位学者被誉为“校勘学之父”?()A. 阮元B. 王念孙C. 章太炎D. 郑樵答案:B3.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类书之一?()A. 《资治通鉴》B. 《太平御览》C. 《梦溪笔谈》D. 《春秋左传》答案:B4.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C5.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A. 《庄子》B. 《孟子》C. 《论语》D. 《周易》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流传和保存?()A. 文献的物质载体B. 社会的变迁和动荡C. 政府的政策和干预D.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答案:ABCD2. 下列哪些著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资治通鉴》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校勘结果?()A. 文献的版本差异B. 文献的作者意图C. 校勘者的学术水平D. 校勘者的主观倾向答案:ABCD4. 下列哪些著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文献?()A. 《诗经》B. 《楚辞》C. 《文选》D. 《全唐诗》答案:ABCD5.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解读和理解?()A. 文献的语言和文体B. 文献的文化和历史背景C. 读者的知识和经验D. 读者的价值观和立场答案:ABCD五、判断题1. 中国古典文献学只关注古代文献的文字内容,不关心其物质形态和流传过程。

古典文献学基础与利用考核试卷

古典文献学基础与利用考核试卷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文献的收集
B.文献的整理
C.文献的校订
D.文献的翻译
2.以下哪些属于古代文献的载体形式?()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现代文献。()
2.《尚书》是五经之一。()
3.古代文献的载体形式只有纸张一种。()
4.在古典文献中,“篇”指的是文章的体裁。()
5.古典文献的辑佚是指整理现存的文献。()
6.《周易》中的“易”字是指变化。()
3.请阐述利用古典文献学方法进行文献检索的步骤和技巧。
4.请分析古典文献学在当代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A
4. A
5. B
6. C
7. D
8. B
9. A
10. D
11. D
12. A
13. B
14. B
15. D
16. A
17. C
18. A
19. C
20. B
6.《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作品集,其中最著名的作者是______。
7.我国古代的史书编纂体例中,以时间为线索的是______体。
8.《资治通鉴》是______朝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9.古典文献检索中,利用索引可以帮助快速找到文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______内容。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历史学B. 文学C. 信息学D. 管理学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范畴?()A. 文献的收集B. 文献的整理C. 文献的编辑D. 文献的创作答案:D3. 文献的分类方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分类方法?()A. 主题分类法B. 作者分类法C. 年代分类法D. 地区分类法答案:B4. 下列哪一项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目的?()A. 促进文献的传播B. 促进文献的保存C. 促进文献的利用D. 促进文献的创作答案:C5. 文献检索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检索工具?()A. 目录B. 索引C. 摘要D. 书评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答案:收集、整理、利用2.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书籍、期刊、档案3. 文献分类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主题、年代、地区4.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较法、统计法、分析法5. 文献检索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确定检索词、选择检索工具、获取文献信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献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答案: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学科,而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学科。

文献学为图书馆学提供了文献分类、编目和检索的理论基础,而图书馆学则为文献学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

2. 说明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献学有助于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其次,文献学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再次,文献学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最后,文献学支持了学术研究和决策制定。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一、填空题:1.1973年12月,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二十多种十二万多字的(),成为我国考古学界的空前发现,丰富了我们对缣帛的认识,拓开了我们的眼界。

2.北宋中叶,()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我国古代印刷事业的发展。

3.宋代类书编篡,取材广泛,内容渊博,其数量与种类也均已超过唐代。

官修的《》《》《》被称为三大类书。

4.“三通”是指《》《》《》三部政书。

5.我国最早的记版本目录是宋代尤袤的《》,开后世记版本目录之先河,多为文献版本学者所重视。

6.明代中期刻本的风格是()、()、()。

7.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

版心大都是(),左右双栏,没有耳子。

纸张洁白,校勘精当。

8.清叶德辉在《藏书十约》中谈到校书的具体方法时,把前人的校书方法归结为()和()两种。

9.关于辨伪的方法,最早作系统总结的是晚明时期的胡应麟,他把历代学者关于辨伪的见解和实际采用过的辨伪方法,加以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在所著《》的最后,指出考辨伪书的八种方法。

10.清代辑佚成就最大的是:①严可均辑《》,②黄奭辑《》③马国翰辑《》。

二、选择题:1.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指盛行于殷商时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甲骨文只在殷商时期使用。

C.王国维的《殷墟书契》是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

D.甲骨文最早出土于陕西西安。

2.《孙膑兵法》竹简出土于()A.甘肃武威磨咀子B.山东临沂银雀山C.湖南长沙马王堆D.湖北云梦睡虎地3.“以杂见称”为其特点的古文献是()A.总集C.丛书 C.别集D.类书4. 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很有参考价值的清代类书是( )。

A.《丛书集成》 B.《古今图书集成》 C.《佩文韵府》 D.《格致镜原》5.现在流传的裱本字帖,多采用的装裱形式是()。

A.经摺装 B.蝴蝶装 C.旋风装 D.包背装6.我国第一部解题目录是( )A.《汉书·艺文志》 B.《别录》 C.《七略》 D.《隋书·经籍志》7.主要采用欧体书写的宋刻本是( )。

山东师范大学文献学试卷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文献学试卷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年级:专业:考试科目:文献学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即古典文献,指__________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__________书写的文献。

2、《国语·鲁语》:“昔正考父校__________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大师,以《那》为首。

”3、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的__________采录汉魏六朝以来230多家有关儒家经典之古注、旧注音义,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4、北宋初年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纂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

5、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__________。

6、电子载体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7、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一个或几个作家的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__________。

8、张之洞__________为近代目录名作。

9、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一:“雕版谓之__________,藏本谓之__________。

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

自雕版盛行,于是版本二字合为一名。

”10、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即__________。

11、明胡应麟__________堪称辨伪成熟的标志性著作。

清代是辨伪理性化、规模化的发展时期。

姚际恒__________、万斯同__________、康有为__________均为胡应麟之后的辨伪专著。

12、金石文献包括__________文献和__________文献两部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计20分)1、甲骨文2、通典3、定本4、考信录5、集解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计30分)1、试简述一书目录与群书目录的区别。

2、试简述判别善本不主要方法。

四、阐述题(本题15分)试以《汉书·艺文志》为例阐述目录学著作的文献学意义。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库全书》收录的?A. 《史记》B. 《资治通鉴》C. 《红楼梦》D. 《左传》答案:C2. “文献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位学者的著作中?A. 司马迁B. 班固C. 郑樵D. 王充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文献的分类B. 文献的版本C. 文献的翻译D. 文献的校勘答案:C4. “四分法”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献分类方法?A. 郑樵B. 王夫之C. 刘向D. 荀子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A. 《说文解字》B. 《康熙字典》C.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 《尔雅》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文献7. 文献学中的“校勘学”主要研究文献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文字、内容8. 《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一部_________。

答案:百科全书9. 郑樵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史、子10.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的“_________”。

答案:艺文志》####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研究对于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献的产生、发展和流传过程,为历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同时,文献学的校勘、版本比较等工作,确保了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12. 论述“四分法”在文献分类中的作用。

答案:“四分法”是中国古代文献分类的重要方法之一,由郑樵提出。

它将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涵盖了古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便于对文献进行系统化管理,便于学者检索和研究,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分类思想。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历史学B. 文学C. 信息学D. 管理学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范畴?()A. 文献的收集B. 文献的整理C. 文献的编辑D. 文献的创作答案:D3. 文献的分类方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分类方法?()A. 主题分类法B. 作者分类法C. 年代分类法D. 地区分类法答案:B4. 下列哪一项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目的?()A. 促进文献的传播B. 促进文献的保存C. 促进文献的利用D. 促进文献的创作答案:C5. 文献检索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检索工具?()A. 目录B. 索引C. 摘要D. 书评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答案:收集、整理、利用2.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书籍、期刊、档案3. 文献分类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主题、年代、地区4.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较法、统计法、分析法5. 文献检索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确定检索词、选择检索工具、获取文献信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献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答案: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学科,而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学科。

文献学为图书馆学提供了文献分类、编目和检索的理论基础,而图书馆学则为文献学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

2. 说明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献学有助于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其次,文献学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再次,文献学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最后,文献学支持了学术研究和决策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考
试试题卷A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3、线装大约明中叶兴起,沿用至清末民国间,基本上被(D)书取代。

A经折装 B蝴蝶装 C包背装 D洋装
4、我国古籍经史子集四分法的制度定型于(B)。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隋书艺文志 D四库全书总目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与《史记》并称西汉最伟大的两部着作的是(A)。

A《七略》 B《别录》 C《汉书》 D《世说新语》
四、名词解释(20分)
五厄:(5分:每一要点1分)隋代牛弘所总结的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

即: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伪书:(1)一书的公认着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着者及时代,这书就称之为伪书。

(2)不能清晰地判断一书的真伪,往往会给我们阅读研究利用古籍带来误解。

(3)伪书具有史料、文学、语言学、思想等多方面价值。

(4)因此,我们辨伪的根本目的并非要从古文献中剔除伪书,而是要弄清这些文献的真实着者、书名和着作内容、年代等,使人们能准确地了解其价值和正确利用。

(5)要了解中国古籍中的伪书状况,可以借助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罗根泽《诸子考索》、张心澄《伪书通考》、郑良树《续伪书通考》等专门着作。

善本:(5分:每个要点1分,例证2分)(1)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较高的版本叫善本。

(2)从文物标准来看,时代较早、稀见程度较强的版本是善本。

(3)学术意义上的善本可归纳为八个字:精注精校,不缺不讹。

⑷善本是个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的概念。

五、文献阅读(2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论述,完成文后各题:(10分:每一小题2分)
(二)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论述,完成文后各题:(10分:每个要点1分)
六、简答题(10分)
1,我们研究文献学的目的是什么(3分:每个要点2分)
文献学是通向文献宝库的门径,是打开文献宝库的钥匙。

我们研究文献学的目的在于:⑴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比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⑵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

⑶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供更多的人使用。

2,作业典藏散佚
七、论述题题(20分)(1)2分,(2)—(7)每要点3分。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演变过程大致如何
(1)古籍分类的目的,一是为了查找方便;二是总结学术源流。

我国古籍分类的方法大致经历的演变过程是:六分法→九分法→七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

(2)六分法。

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产生于西汉。

当时刘歆编撰的《七略》,将图书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其类例创于刘向而定于刘歆。

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

《七略》原书已佚,其分类法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沿袭。

(3)九分法。

继承刘向刘歆分类体系而又有所发展的是刘宋时王检的《七志》:经典志(六艺小学史记杂传);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艺志;图谱志(地域及图书);道经;佛经。

《七志》已佚,据梁阮孝绪《七录序》及隋志,其分类概况如此。

(4)七分法。

《七志》之后有《七录》:经典录、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伎录(内篇五录)、佛法录、仙道录(外篇二录)。

《七录》已佚,仅《七录序》保存于《广弘明集》卷三。

(5)四分法。

晋荀勖的《中经新簿》把图书分为甲(经)、乙(子)、丙(史)、丁(集)四个部,李充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正式确立了四分法的次序。

唐初的《隋书经籍志》总结前人经验,采用了南北朝以来赋予四部的经、史、子、集专名。

从此之后,中国历代公、私书目,大多是用被视为永制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制的。

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6)五分法。

清末张之洞《书目答问》别立丛书部。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七百八十九家收藏古籍的机构联合编制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共分经、史、子、集、丛五部,本质上仍是四部分类法的延续。

(7)六分法。

从二零零四年起,山东大学杜泽逊受国家清史委员会委托,主持编纂《清人着述总目》,相当于艺文志。

考虑到清后期西学东渐,译书甚多,借鉴晚清一些书目的做法,拟定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西学部、丛书部六部分类框架,也是从学术发展和图书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