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试题库
文献学试题

一、填空:(10分)1、明焦竑有《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当代人物传》)。
2、明代的《永乐大典》其原书的装订方式是(包背装)。
3、我国文献由翻译而来者为数甚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佛典翻译、(学术翻译)、文学翻译。
二、判断(10分)1、中国古代印刷术普及后抄写仍是文献的重要流布方式。
(√)2、清代帝王重视藏书的程度高于前代,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
(√)3、《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合称宋四大类书。
(×)4、丛书的主要功用是查找辞藻。
(×)5、当年伯希和劫走大量敦煌文献现存英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三、选择(1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典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发生在(B )时代。
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清朝2、清代的四库七阁仿自著名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其主人范钦是(C )代人。
A 宋B 元C 明D 清3、线装大约明中叶兴起,沿用至清末民国间,基本上被(D )书取代。
A 经折装B 蝴蝶装C 包背装 D 洋装4、我国古籍经史子集四分法的制度定型于(B )。
A 汉书艺文志B 隋书经籍志C 隋书艺文志D 四库全书总目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与《史记》并称西汉最伟大的两部著作的是(A )。
A 《七略》B 《别录》C 《汉书》D 《世说新语》四、名词解释(20分)五厄:(5分:每一要点1分)隋代牛弘所总结的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
即: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伪书:(1)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这书就称之为伪书。
(2)不能清晰地判断一书的真伪,往往会给我们阅读研究利用古籍带来误解。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
3,西汉__向_____和_____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容。
【文献学】中国古代文献学题库

中国古代文献学题库yms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宋元之际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是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
2. 由汉代刘歆综合群书《叙录》,编写而成的一部总的图书目录为《七略》。
3.常见的史书体裁有三种: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
4.由王钦若、杨亿编撰的,宋代最大的类书是《册府元龟》。
5.《春秋》内、外传分别指:《左传》和《国语》。
6.《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又名《南华真经》。
7.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典文献的基本分类方法,它起源于西晋荀勖编订的《晋中经新簿》。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著作中,最著名的是段玉裁撰写的《说文解字注》。
9.《儒学警悟》是最早的一部丛书。
10. 唐代杜佑撰写的《通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被列为“政书”之首。
11. 《全宋文》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断代散文总集,由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联合出版。
12.明代祁理孙编写的《奕青藏书楼书目》,在经、史、子、集外又加“四部汇”一类,此为五部分类法之始。
13.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公元240-248)在洛阳太学立了一批石经,称“正始石经”。
由于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写,故又称“三体石经”。
14.《四库全书》把集部书划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15. 以版面中线为准,版心向里对折;对折好的书面叠放在一起,在折线处粘合,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
请问以上描述的是纸质文献的哪种形态:蝴蝶装。
16.清代陈元龙奉康熙皇帝之命编纂的《历代赋汇》一书,共184卷,收录先秦至明代赋4155篇,是研究清以前赋体文学的重要文献。
17.清代鲍廷博一生搜求古书,他辑刻的《知不足斋丛书》,共收书207种,781卷,包含不少久已亡佚而又复出的珍贵文献,价值甚高,影响很大。
18.1907年5月,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仅用4块马蹄银(约合200两银子),就从王道士手中骗走了数以万件的敦煌写卷。
文献学试题库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库一、填空: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
2,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_______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一切载体”。
3,古典文献学最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三方面内容。
4,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5,秦始皇三十四年的___________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6,西汉大历史家司马迁著《史记》时,采取“厥协___________异传,整齐___________殊语”之作法,对古典文献进行考辨整理。
7,西汉_______和___________父突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8,东汉著名学者___________著有___________和《说文解字》,世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9,东汉晚期,经学大家___________遍注群经,对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10,魏晋之时,何晏著___________,王弼的___________、《老子注》,向秀、郭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春秋左传集解》均为文献注释整理的代表作。
11,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_________。
12,唐太宗命孔颖达等撰___________为唐代最重要的儒家文献整理著作。
13,唐代史书注释最杰出者为颜师古的___________。
14,唐代以注释《文选》著称的学者为___________;唐代关于《文选》另有吕延济等___________注本。
文献学复习试题

文献学复习试题文献学复习试题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刘向_____和_____刘_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 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 1 2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 4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完整word版)文献学

文献学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分,共36分。
1.在现存古书中,“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2.关于“文献”的最初定义,东汉郑玄把“文"解释为文章,将“献”解释为贤才。
3.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它是由陈梦蕾等编纂的。
4.陈垣所提出的“四校法"是指对校法、他效法、本校法、综合考政法。
5.《四库全书》之“四"部指的是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6.文献错讹的类型主要有讹、脱、衍、倒 .7.《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的编选者分别是蘅塘退士和朱孝臧。
8.文献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石、简帛、纸 .9.有关甲骨文的第一部著作是《铁云藏龟》刘鹗。
(作者、书名)10.《史记》三家注是指____《史记集解》(刘宋。
裴骃注)、《史记索隐》(唐。
司马贞注)、《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_。
(注者和书名)11.“南钱北纪”中,“南钱"是指__钱大昕____,他的一部有关校勘的代表作是__《廿二史考异》____.12.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有卷子装、经折装__ 蝴蝶装_、___包背装_、___线装。
13.刘向是我国目录学的创始人,刘氏父子有关目录的两部著作是__《别录》___和__《七略》___。
14.王氏父子在文献校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王念孙的代表作是____《读书杂志》___;王引之的代表作是__《经义述闻》。
5.四大书”中,其中类书是《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太平广记》,选集为《文苑英华》。
7.丛书可分为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
8.文献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石、简帛和纸 . 10.“春秋三传”是指__《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11.杜泽逊在《文献学概要》中认为,文献的来源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著、述、编和译。
12.一部典型的目录应当由_书名、篇卷、撰人及朝代、版本__、___提要___、大小序六个部分构成.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 分.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文献学习题

文献学习题一、填空题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典籍______ ,二是指_____贤才__ __ 。
2、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_知识______的一切载体”。
3、王欣夫先生认为文献学最主要包括____目录___、___版本_____与___校勘____三方面内容。
4、程千帆先生的校雠学包括版本、校勘、目录、典藏。
5、俞樾古典文献学方面的代表作是:《群经评议》、诸子评议》、《古书疑义评议》。
6、清代《说文解字》四大家著作中,最有名者为段玉裁的__《说文解字注》___。
7、秦始皇三十四年的__焚书____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8、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是刘鹗的《铁云藏龟》。
9、金石的“金”指____青铜器_______;金文则指__商周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10、王国维曾利用卜辞来考证殷王室世系、名号以及殷周的制度、文化,其代表作主要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等。
1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___汗青___。
12、古书序、跋的主要区分一般在于____序____在前而___跋____在后。
13、北宋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有___欧阳修____、赵明诚等人,其中前者著有《集古录》十卷。
14、西汉____刘向___和___刘歆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15、据载,孔子在整理“六经”(即___《诗》__、__《书》__、_《礼》_、_《乐》_、__《易》_、__《春秋》__)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1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_《通典》____、郑樵的___《通志》___和___马端临_____的《文献通考》。
17、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_汲冢周书________。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库全书》收录的?A. 《史记》B. 《资治通鉴》C. 《红楼梦》D. 《左传》答案:C2. “文献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位学者的著作中?A. 司马迁B. 班固C. 郑樵D. 王充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文献的分类B. 文献的版本C. 文献的翻译D. 文献的校勘答案:C4. “四分法”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献分类方法?A. 郑樵B. 王夫之C. 刘向D. 荀子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A. 《说文解字》B. 《康熙字典》C.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 《尔雅》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文献7. 文献学中的“校勘学”主要研究文献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文字、内容8. 《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一部_________。
答案:百科全书9. 郑樵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史、子10.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的“_________”。
答案:艺文志》####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研究对于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献的产生、发展和流传过程,为历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同时,文献学的校勘、版本比较等工作,确保了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12. 论述“四分法”在文献分类中的作用。
答案:“四分法”是中国古代文献分类的重要方法之一,由郑樵提出。
它将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涵盖了古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便于对文献进行系统化管理,便于学者检索和研究,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分类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文献学习题库一、填空: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二是指______。
2,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__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__和______的一切载体”。
3,古典文献学最主要包括____、____与____三方面内容。
4,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5,秦始皇三十四年的______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6,西汉大历史家司马迁著《史记》时,采取“厥协______异传,整齐______殊语”之作法,对古典文献进行考辨整理。
7,西汉____和______父突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8,东汉著名学者______著有______和《说文解字》,世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9,东汉晚期,经学大家______遍注群经,对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10,魏晋之时,何晏著______,王弼的______、《老子注》,向秀、郭象的______,______的《春秋左传集解》均为文献注释整理的代表作。
11,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____。
12,唐太宗命孔颖达等撰______为唐代最重要的儒家文献整理著作。
13,唐代史书注释最杰出者为颜师古的______。
14,唐代以注释《文选》著称的学者为______;唐代关于《文选》另有吕延济等______注本。
15,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所撰著名史论著作名为______。
16,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___。
17,北宋初编纂有______、______等著名的大型类书。
18,北宋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有_____、赵明诚等人,其中前者著有《集古录》十卷。
19,宋代著名的私编目录有晁公武的______和陈振孙的______。
20,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____、郑樵的_____和______的《文献通考》。
21,宋代最后一位文献大家是______,其学术代表作为《汉书艺文志考证》和______(学术笔记著作)。
22,宋元之交,文献学家胡三省的代表作为______。
23,明代官方编纂了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即______。
24,明代学者胡应麟的文献学成果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一书1中。
25,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有一部著名的学术考据笔记______。
26,清代考据学的鼎盛时期为______时期,有惠栋为代表的吴派,戴震为代表的______和汪中、焦循为代表的扬州学派等。
27,清代《说文解字》四大家著作中,最有名者为段玉裁的______。
28,章学诚的______为刘知几《史通》之后又一部史学理论名著。
29,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30,中国古典目录学著作的颠峰之作当为清代______(总主编)等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31,晚清皮锡瑞所著______和《经学历史》为重要的经学史著作。
32,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文献载体为______。
33,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______、______、郭沫若和董作宾。
34,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现存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单字约______个,能识读者尚不及一半。
35,金石的“金”指______;金文则指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36,东汉灵帝时期,著名的隶书体“熹平石经”的书写者为大学者______。
37,我国造纸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为东汉______。
38,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由甲骨时代到______时代、______时代、缣帛时代、______时代再到当今电子时代。
39,古代集部文献的主要类型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40,现存最早且最著名的一部大型诗文总集为南朝萧梁昭明太子______主持编纂的______。
41,_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42,常用工具书中,字典以讲解______为主,词典以训释______为主。
43,刘歆《七略》已佚,但重要内容保存于班固《汉书·______》之中。
44,我国古代目录分类主要有六分法和四分法,《汉书》继承《七略》,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
45,四分法中,一般不便归入其他三类的文献均归入____部。
46,______被众多学者称为学中第一要紧事、治学之门径。
47,古代版本主要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48,古籍纸书装帧样式中,借鉴外来成果的为______,优点最多而缺点最少的为______。
49,古代避讳分______和______两种,而以前者为严格和普遍。
50,古书序、跋的主要区分一般在于____在前而_____在后。
51,佚书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即______、______和散佚之书。
52,一般而言,______是保存佚文最多的图书类型,因而最为辑佚学家所重视。
253,清代辑佚大家中,辑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者为______。
54,对文献的注释,古人统称为______。
55,严复于《天演论》“译例言”中称译事有三难:____、____、___。
56,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57,现代中国有甲骨四大家之称的是______、______、董作宾和______。
因他们的名字(或号)中都有一“堂”字,又称“甲骨四堂”。
58,20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一批楚简,经整理,其中包括著名的______,对《诗经》研究极具价值。
59,敦煌学研究大致分为三大部分:______、xx史地和______。
60,敦煌遗书中,发现有失传已千年的唐末诗人韦庄的著名长篇叙事诗______,使文学史上一千年悬案得以圆满解决。
二、名词:1、文献,2、"古籍,3、"xx,4、"甲骨文,5、"xx,6、"熹平石经,7、"正始三体石经,8、"汗青,9、"尺牍,10、"总集,11、"别集,13、"丛书,14、"类书,15、"干支,16、"方志,17、"目录,19、"叙录,20、"六分法,21、"四分法,22、"郡斋读书志,23、"通典,24、"通志,25、"文献通考,26、"四库全书总目,27、"版本,28、"写本,29、"刻本,30、"稿本,31、"善本,32、"影印本,33、"卷轴装,34、"蝴蝶装,35、"线装,36、"行款,37、"版心,38、"书衣,40、"讹、脱、衍、倒,41、"对校,42、"本校,43、"他校,44、"理校,45、"底本,46、"校本,47、"定本,48、"伪书,49、"辨伪,50、"四部正讹,51、"考信录,52、"古今伪书考,53、"辑佚,54、"文献亡佚,55、"辑编,56、"辑存,57、"辑证,58、"句读,59、"标点,61、"反切,62、"通释,63、"xx疏,64、"注疏,65、"传,66、"笺,67、"章句,68、"集解,69、"疏不破注,70、"如字,71、"声训,72、"直译,73、"意译,74、"xx,75、"xx图书综录,76、"甲骨文字诂xx,77、"xx文献,78、"xx文献,79、"xx帛书,80、"xx变文1,如何理解“文献”一词古今含义的演变?2,现代古典文献学研究内容较之古代有何变化发展?3,研究xxxx的现实意义究竟如何?4,xx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有什么特征?5,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出现在传抄史上分别有何重大意义?6,总集和别集的关系如何?7,中国古典目录学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何?8,古代目录在基本结构和分类体系方面有哪些特点?9,如何认识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0,掌握版本知识和鉴别版本有何重要意义?12,什么是善本?如何判别善本?13,鉴别和选择版本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又各有什么局限?14,文献发生错误有哪些类型及原因?15,从事校勘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16,校勘中为什么不应轻改古书?317,伪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8,如何灵活运用基本的辨伪方法?19,为什么要保存古代伪书?20,试举明清至当代一部重要辨伪著作说明其辨伪成果。
21,散佚文献有哪些类别?22,做好辑佚要注意哪些文献资源?23,辑本文献有哪些主要的整理方式?24,试举例说明历代辑佚工作的重要成果。
25,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6,标点古籍时应把握哪些基本的方法?27,xx注释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28,古文注释有哪些名称术语,其各自含义如何?29,xxxx有哪些基本要求?30,检索纸质文献书目有哪些途径和方法?31,利用纸质文献检索人物资料需注意哪些问题?32,利用电子文献如何准确检索相关资料?试举一例说明。
33,甲骨文与xx文献各有何特点?34,xx文献有何基本特点?35,敦煌文献主要包括哪些种类,其价值如何?36,试举例说明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间的关系。
四、实训:1,校勘练习:①,xx《xx行视园树》:“丹桔黄柑此地无。
”“此”一本作“北”,试联系全诗判断孰是孰非。
②,某版本郦道元《水经注》:“水流松果之上。
”明钟惺以为妙景。
你认为钟说是否可靠,抑或是文字错误所致?③,《战国策》:“xx触詟愿见xx。
”《史记》:“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战国策》、《史记》孰是孰非?请试证明之。
④,某版本《陶渊明集》之《读山海经》作:“形夭無千歲,猛志故常在。
”一句五字全误,为什么?2,标点练习:(1)从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里分别摘出一节史部文献资料和集部文献资料(长度分别100字左右),试标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