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概论题库

合集下载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分类、鉴定、整理、利用和保护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文献的内在规律和价值,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2. 古籍版本学:古籍版本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古代书籍的各种版本及其差异、源流、价值等问题,旨在确定古籍的真伪、年代、作者和内容等信息。

3. 校勘学:校勘学是文献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文本的错误和遗漏,通过比较不同版本和史料,进行文字修正和补充,以恢复原文的真实面貌和意义。

4. 编纂学:编纂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编排和出版文献资料的方法和原则,包括选题策划、素材搜集、体例设计、编辑加工、审稿出版等环节。

5. 档案学: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的性质、分类、管理和利用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填空题1.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书籍、手稿、碑刻、档案、电子文献2. 古籍版本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鉴定版本、研究版本源流、评价版本价值3.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4. 编纂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题策划、体例设计5. 档案学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文献的产生和发展B. 文献的分类和鉴定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D. 文献的整理和利用答案: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A. 稿本B. 刻本C. 抄本D. 印刷本答案:C. 抄本(抄本也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3. 下列哪种校勘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来发现和纠正错误?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答案:A. 对校法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素材搜集B. 内容创新C. 体例设计D. 审稿出版答案:B. 内容创新5. 下列哪一项不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答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书籍B. 手稿C. 碑刻D. 档案E. 电子文献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校勘学的基本方法?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E. 归纳法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选题策划B. 素材搜集C. 体例设计D. 编辑加工E. 审稿出版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鉴定和评价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E. 创作和发表档案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A. 鉴定版本B. 研究版本源流C. 评价版本价值D. 比较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E. 分析版本的装帧艺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献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与实际应用无关。

文献学试题

文献学试题

一、填空:(10分)1、明焦竑有《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当代人物传》)。

2、明代的《永乐大典》其原书的装订方式是(包背装)。

3、我国文献由翻译而来者为数甚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佛典翻译、(学术翻译)、文学翻译。

二、判断(10分)1、中国古代印刷术普及后抄写仍是文献的重要流布方式。

(√)2、清代帝王重视藏书的程度高于前代,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

(√)3、《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合称宋四大类书。

(×)4、丛书的主要功用是查找辞藻。

(×)5、当年伯希和劫走大量敦煌文献现存英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三、选择(1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典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发生在(B )时代。

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清朝2、清代的四库七阁仿自著名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其主人范钦是(C )代人。

A 宋B 元C 明D 清3、线装大约明中叶兴起,沿用至清末民国间,基本上被(D )书取代。

A 经折装B 蝴蝶装C 包背装 D 洋装4、我国古籍经史子集四分法的制度定型于(B )。

A 汉书艺文志B 隋书经籍志C 隋书艺文志D 四库全书总目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与《史记》并称西汉最伟大的两部著作的是(A )。

A 《七略》B 《别录》C 《汉书》D 《世说新语》四、名词解释(20分)五厄:(5分:每一要点1分)隋代牛弘所总结的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

即: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伪书:(1)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这书就称之为伪书。

(2)不能清晰地判断一书的真伪,往往会给我们阅读研究利用古籍带来误解。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

A简牍和兽骨 B甲骨和金石 C金石和简牍 D缣帛和甲骨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方书是()。

A《合阴阳》 B《天下至道谈》 C《五十二病方》 D《阴阳十一脉灸经》3.最早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目录着作是()。

A《晋中经簿》 B《晋元帝四部书目》 C《隋书·经籍志》 D《汉书·艺文志》4.古籍书页中行与行之间的界限,称为()A栏框 B栏线 C行格 D行款5.原着内容完整,没有残缺或删减的古籍版本,称为()。

A精刻本 B足本 C精校本 D原刻本6.下列不属于校勘方式的有()A存真式 B求真式 C校异式 D他校式7.对发音方法简单描写的注音方式称为()。

A譬况 B读若 C直音 D反切- 1 -装订线8.校正医书局是()代的官方医籍整理机构。

A汉 B唐 C宋 D明9.在四部分类法中,医学类书籍应当归属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10.具有范围最广,用力最劳特点的校勘方法是()。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得分阅卷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 10分)1.文献是记录有的一切。

2.一部完整的书目,是由、、和等部分组成。

3.行款是指古籍书页中正文的和字数。

4.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缺笔。

5.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和两大类。

得分阅卷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题,每题5分,共20分)1.因形求义2.目录3.版本学4.校勘学得分阅卷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1.注释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7分)2.注释的内容都有哪些(7分)3.何为误字、脱文、衍文、倒错(8分)4.什么是他校法,他校法有何特点(8分)- 2 -装订线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校勘有哪几种方法,对校法的前提是什么(15分)2.学习中医文献学概论对你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有何作用(15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考查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B)。

文献信息概论习题

文献信息概论习题

文献信息概论习题文献信息概论是信息科学与文献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文献信息概念及其分类、获取与传播、组织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对文献信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学生获取、利用和传播文献信息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文献信息概论的习题,可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习题一:概念选择题1. 文献信息的定义是什么?A. 来源于文献的信息B. 文献中包含的信息C. 与文献相关的信息D. 可以用于参考的信息2.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信息的特征?A. 权威性B. 可信度C. 客观性D. 实用性习题二:判断题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并给出理由。

1. 文献信息只包括书籍和期刊文章。

()2. 看图纸是获取文献信息的一种方法。

()3. 图书馆馆藏书籍属于传统的文献信息载体。

()习题三:应用题假设你正在进行一项科研项目,你需要从已发表的论文中查找最新的研究进展。

请结合你所学的文献信息概论的知识,写下你的查找策略,并简要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

习题四:论述题请根据你对文献信息概论的理解,论述下面两个问题。

1. 文献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传统文献信息与电子文献信息的异同。

习题五:案例分析题请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文献信息如何对科研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及解析习题一:概念选择题1. A。

文献信息是源于文献的信息,即通过文献载体(如书籍、期刊、报纸等)传播的信息。

2. D。

文献信息具有实用性,旨在为读者提供可供参考和利用的有用信息。

习题二:判断题1. 错误。

文献信息不仅包括书籍和期刊文章,还包括专利、技术报告、论文、会议记录等各种载体上的信息。

2. 正确。

图纸是获取文献信息的一种常见方法,尤其在工程领域中,图纸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3. 正确。

传统的文献信息载体主要包括纸质图书、期刊杂志等,而电子文献信息主要指通过电子设备获取的信息,如电子书、电子期刊等。

习题三:应用题查找策略:1.明确研究领域和主题;2.选择适当的文献信息资源,如图书馆、数据库、互联网等;3.构建搜索问题,使用关键词和逻辑运算符进行检索;4.根据检索结果筛选出相关的文献信息;5.阅读和分析选取的文献信息,总结研究进展。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库全书》收录的?A. 《史记》B. 《资治通鉴》C. 《红楼梦》D. 《左传》答案:C2. “文献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位学者的著作中?A. 司马迁B. 班固C. 郑樵D. 王充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文献的分类B. 文献的版本C. 文献的翻译D. 文献的校勘答案:C4. “四分法”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献分类方法?A. 郑樵B. 王夫之C. 刘向D. 荀子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A. 《说文解字》B. 《康熙字典》C.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 《尔雅》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文献7. 文献学中的“校勘学”主要研究文献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文字、内容8. 《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一部_________。

答案:百科全书9. 郑樵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史、子10.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的“_________”。

答案:艺文志》####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研究对于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献的产生、发展和流传过程,为历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同时,文献学的校勘、版本比较等工作,确保了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12. 论述“四分法”在文献分类中的作用。

答案:“四分法”是中国古代文献分类的重要方法之一,由郑樵提出。

它将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涵盖了古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便于对文献进行系统化管理,便于学者检索和研究,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分类思想。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文献学的定义是指:A. 研究文献的来源和发展过程B. 研究文献的保存与传播C. 研究文献的阅读和鉴赏D. 研究文献的分类和编目答案:D2. 下列哪个不属于文献学的基本概念?A. 作者B. 出版者C. 编目D. 内容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分类思维在文献学中的体现?A. 编目B. 分析C. 综合D. 阅读答案:D4. 以下关于信息检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信息检索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B. 信息检索需要进行关键词的选择与组合C. 信息检索可以通过数据库来实现D. 信息检索可以替代传统的图书馆查询方式答案:D5. 下列哪个不属于文献的主要类型?A. 学术论文B. 专著C. 期刊文章D. 网络博客答案:D二、判断题1. 分类是文献学的基本活动之一。

答案:正确2. 主题是信息检索的基本要素之一。

答案:正确3. 文献是任何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记录的信息载体。

答案:正确4. 信息检索只能通过数据库实现,无法进行其他方式的检索。

答案:错误5. 文献学是对文献的源流、形态、鉴别、保存、传播和利用的一门学科。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

答案: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产生、来源、形态、鉴别、保存、传播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文献的分类、编目、索引以及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

2. 请简述信息检索的基本流程。

答案:信息检索的基本流程包括用户需求分析、选择检索工具、构建查询语句、执行检索、获取检索结果以及评估检索效果等步骤。

3. 请简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区别。

答案:传统图书馆主要以纸质图书为主要文献载体,信息检索主要通过纸质目录和索引进行;而数字图书馆则以数字化形式存储文献,信息检索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具有检索速度快、存储量大和可远程访问等特点。

四、综合题某大学图书馆希望通过构建数字图书馆来提供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服务。

【文献学】中国古代文献学题库

【文献学】中国古代文献学题库

【⽂献学】中国古代⽂献学题库中国古代⽂献学题库yms⼀、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宋元之际马端临所著《⽂献通考》,是第⼀部以“⽂献”命名的著作。

2. 由汉代刘歆综合群书《叙录》,编写⽽成的⼀部总的图书⽬录为《七略》。

3. 常见的史书体裁有三种: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

4. 由王钦若、杨亿编撰的,宋代最⼤的类书是《册府元龟》。

5. 《春秋》内、外传分别指:《左传》和《国语》。

6. 《⽼⼦》⼜名《道德经》,《庄⼦》⼜名《南华真经》。

7.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典⽂献的基本分类⽅法,它起源于西晋荀勖编订的《晋中经新簿》。

8. 清代研究《说⽂解字》的四⼤家著作中,最著名的是段⽟裁撰写的《说⽂解字注》。

9. 《儒学警悟》是最早的⼀部丛书。

10. 唐代杜佑撰写的《通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被列为“政书”之⾸。

11. 《全宋⽂》是⽬前规模最⼤的断代散⽂总集,由四川⼤学古籍研究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联合出版。

12. 明代祁理孙编写的《奕青藏书楼书⽬》,在经、史、⼦、集外⼜加“四部汇”⼀类,此为五部分类法之始。

13. 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公元240-248 )在洛阳太学⽴了⼀批⽯经,称“正始⽯经”。

由于⽤古⽂、篆⽂、⾪书三种字体书写,故⼜称“三体⽯经”。

14. 《四库全书》把集部书划分为楚辞、另憔、总集、诗⽂评、词曲____________ 五类。

15. 以版⾯中线为准,版⼼向⾥对折;对折好的书⾯叠放在⼀起,在折线处粘合,⽤硬纸连背裹住作封⾯。

请问以上描述的是纸质⽂献的哪种形态:蝴蝶装。

16. 清代陈元龙奉康熙皇帝之命编纂的《历代赋汇》⼀书,共184卷,收录先秦⾄明代赋4155篇,是研究清以前赋体⽂学的重要⽂献。

17 .清代鲍廷博⼀⽣搜求古书,他辑刻的《知不⾜斋丛书》,共收书207种,781卷,包含不少久已亡佚⽽⼜复出的珍贵⽂献,价值甚⾼,影响很⼤。

18. 1907年5⽉,英籍匈⽛利⼈斯坦因仅⽤4块马蹄银(约合200两银⼦),就从王道⼠⼿中骗⾛了数以万件的敦煌写卷。

文献学概论

文献学概论

文献学概论文献学概论文献学概论复习题1、“文献”一词、文献学、文献学研究的起源;(1)、“文献”一词的起源: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汉代郑玄注:“献,贤也。

”并以“文章贤才不足”解释“文献不足”.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2)、“文献学”一词的起源“文献学”一词始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全相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

”三年后,梁氏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清初史学之建设”一章中又说:“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

”(3)、“文献学”研究的起源第一部直接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 <<中国文献学概要>>.(1928年版商务印书馆)该书作者郑鹤声在例言中援引马端临关于”文献”的解释后说”本编亦采其谊……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2、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比较;不同:(1)研究对象:古典文献学以古籍为主要研究对象;现代文献学则以多语种文献为对象(2)研究内容:古典文献学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为支柱;现代文献学利用现代技术,重视对文献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揭示(3) 就专家群体而言:“古典”与“现代”形成两支队伍。

相同:首先,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文献—知识的载体。

其次,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都要研究文献的整理、传播、利用,有共同的工作规律可寻。

第三,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的根本任务,都是要实现知识的科学组织与有效利用。

第四,在研究工作中,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也经常是优势互补,难以截然分开的。

3、现代文献学的起源;端倪:始于20世纪60年代,化学家、文献学家袁翰青1964年发表的《现代文献工作的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分×20=20分)1.宋末元初著名学者______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即________。

2.古典文献的载体类型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________。

4.别集的编排体例有____、____、____三种。

5.我国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______。

6.我国历史上的“三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籍按刻书单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8.校勘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二、判断正误:(2分×5=10分)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属通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的作品总集。

()2.藩刻本质量精良,为历代藏书家所重视。

()3.校勘的目的是改正古书中的错误。

()4.校勘记用语若为“某,某书作某”,则可推知所用校勘方法为对校法。

()5.我国古代的藏书印章内容丰富,其中的一类为记事印,如鲍廷博的“老屋三间,赐书万卷”。

()三、名词解释:(4分×5=20分)1.文献学:2.丛书:3.善本:4.敦煌学:5.佚书:四、简答题:(6分×5=30分)1.简述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特征。

2.简述别集在文献研究中的价值。

3.索引通常包括哪些内容?4.文献亡佚的原因有哪些?5.简述伪书的价值。

五、论述题:(10分×2=20分)1.试述如何根据古籍本身的特征、记载来鉴别版本?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献学的认识和看法。

一、填空题:(1分×20=20分)1.我国正式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是由郑鹤声、郑鹤春撰写的___________。

2.文献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________。

4.我国古代纸质文献的装订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官刻本包括许多类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典文献讹误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正误:(2分×5=10分)1.《全唐诗》属断代的不加选择的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

()2.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

()3.书帕本一般学术价值较高。

()4.校勘记用语若为“某本某下有某字”,则可推知该文献讹误的类型为脱文。

()5.我国古代的藏书印章内容丰富,其中的一类为记事印,如毛晋的“开卷一乐”。

()三、名词解释:(4分5=20分)1.总集:2.单行文献;3.工具书:4.版本鉴定;5.辨伪:四、简答题:(6分×5=30分)1.在古典文献传抄方式的变革中,印刷方式的出现有何意义?2.简述总集的文献价值。

3.比较类书和政书的异同。

4.造成脱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简述校书的条件和态度。

五、论述题:(10分×2=20分)1.试述古籍辨伪的主要方法。

2.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学习文献学的必要性。

一、填空题:(2分×10=20分)1.古典文献的载体类型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末元初著名学者马端临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即________。

3.我国最早的书目是______和______。

4.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南宋俞鼎孙等编的________。

5.古籍按刻书单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1.别集:2.文献学:3.善本:4.版本鉴定:三、简答题:(10分×3=30分)1.简述类书和政书的关系。

2.索引通常包括哪些内容?3.利用对校法进行校勘应注意哪些问题?四、论述题:(15分×2=30分)1.试析现代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的相异和相通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献学的认识和看法。

一、填空题:(2分×10=2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________。

2.我国正式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是由郑鹤声、郑鹤春撰写的___________。

3.我国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______。

4.我国最早的书目是______和______。

5.官刻本包括许多类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1.单行文献:2.丛书:3.出校:4.辨伪:三、简答题:(10分×3=30分)1.简述伪书的价值。

2.简述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特征。

3.简述校书的态度和条件。

四、论述题:(15分×2=30分)1.试述学习文献学的必要性。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伪书的认识。

一、填空题:(2分×10=20分)1.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南宋俞鼎孙等编的________。

2.文献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________。

4.我国古代纸质文献的装订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1.敦煌学:2.百衲本:3.工具书:4.佚书:三、简答题:(10分×3=30分)1.文献亡佚的原因有哪些?2.简述别集在文献研究中的价值。

3.造成脱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四、论述题:(15分×2=30分)1.如何根据古籍本身的特征记载来鉴别版本?2.结合所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伪书的认识。

《文献学概论》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⒈马端临、《文献通考》;⒉天然实物材料、人造纤维材料、新型载体材料;⒊《文选》;⒋分类、分体、编年;⒌《政典》;⒍《通典》、《通志》、《文献通考》;⒎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⒏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⒈错误;⒉正确;⒊错误;⒋错误;⒌正确。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⒈文献学:以文献和文献工作为对象,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传播、利用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⒉丛书:指收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

⒊善本:最早叫善书,宋代指校勘认真、错误较少的本子,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善本有两个含义,一是文物性善本,二是学术性善本。

⒋敦煌学:指以敦煌文书、敦煌石窟、敦煌史迹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上述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宗教、艺术、历史、考古、语言、文学、民族、地理、哲学、科技等多学科性的学科。

⒌佚书:指原有其书而后代毁亡、散失不传的书,即作为独立的单位文献确曾在世间存在流传过,而在后世作为独立的单位文献又确实不存在的亡毁、散失的书。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⒈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特征:⑴从坚硬、厚重走向柔软、轻薄;⑵从缓慢、笨重走向迅速、轻便;⑶从固定有形走向多变、无形;⑷越古老的载体越经久耐用,但所存储的信息量越少,越现代的载体越短暂易损,所储存的信息量越大。

⒉别集在文献研究中的价值:⑴别集在古典文献中所占比例数量很大;⑵它包括了一个作家现存的部分或全部作品,是人们研究某一作家的生平、背景、思想、成就的主要依据;⑶别集还有助于人们了解或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情况;⑷它还是一些总集、丛书编纂的基础。

⒊索引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⑴按一定的排列法编排;⑵有明确的索取范围;⑶有特定的检索对象;⑶注明标目在文献中的位置。

⒋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有:⑴书厄的出现;⑵科技图书的亡佚,主要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历来不重视科学技术所致;⑶在雕版印刷之前,书籍流传主要靠手抄,因此人们对抄录的书籍是有所选择的;⑷雕版印书之后,二种以上相近的图书,往往只有一种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另一种逐渐不行于世;⑸大部头的书流传不容易;⑹有些官书不向社会流传,只在朝廷中存放,世为秘籍,一遇灾祸,定亡无遗。

⒌伪书的价值有:⑴史料价值;⑵文学价值;⑶思想价值;⑷其他价值,如艺术价值、医学价值等。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⒈根据古籍本身的特征、记载来鉴别版本:主要包括对书名页、牌记、序跋、字体、避讳用字、刻工、行款等的鉴别。

⒉无固定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⒈《中国文献学概要》;⒉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⒊《皇览》;⒋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⒌监本、经厂本、藩刻本、殿本、局本;⒍讹、脱、衍、倒、错乱。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⒈正确;⒉错误;⒊错误;⒋正确;⒌错误。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⒈总集:指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和多个朝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或多种体裁的作品。

⒉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某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

⒊工具书:指收集一种或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的编排体例和检索方法编写的供人查阅的知识型文献。

⒋版本鉴定:弄清某一种古籍的抄写、雕版、排版以及印刷的时间和地点,特别是弄清刻印时间以及某一古籍是写本、刻本还是活字本。

⒌辨伪:辨识古典文献的真伪,即认定图书文献的真实作者、年代、体现其原本的文献归属。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⒈印刷方式出现的意义:⑴它是文献传抄制度史上第一次质的变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⑵它解决了文献批量生产和流传的问题;⑶它为大规模的历史文献整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学者们找书、读书和文献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⒉总集的文献价值:⑴通代的或断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为人们研究或了解一个或多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献依据,保存了一些珍贵的文学史料;⑵通代的或断代的不加选择地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参考价值更大,因为它们将一个或多个朝代某一种体裁的作品全部汇集起来,一书在手,就可以了解一定时期内某一体裁的全部原始文献。

⒊类书和政书的关系:⑴相同之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它们多数都按类编排,二是内容上都比较多地涉及了古代的典故和历史事实等方面的内容;⑵不同之处表现为,一是内容上类书比政书更广泛,二是方法上类书只是从古书中辑录资料,述而不作,提供的是原始资料,而政书虽然也具有较强的资料性,但已把材料进行条理化,对材料进行了组织,有时还发表作者的言论。

⒋造成脱文的主要原因有:⑴脱简缺页;⑵抄脱;⑶删脱。

⒌校书的条件和态度:⑴要具有读懂古书的能力;⑵对于通行的、常见的古籍,务求比较熟悉;⑶分工合作,任用专长;⑷校书时千万不能乱改古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