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传美满家庭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永安一中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永安一中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满秀的发家史芦苇李满秀的娘家在高家山,人们说李满秀好命,能嫁到我们庄上,毕竟我们离县城近一些。
李满秀自己说她的命不好,她上当了。
人们说:“上啥当了?那就是命,别不信!”李满秀是我家邻居,我还是信她的话。
要不是她当年想着能嫁到县城,又怎么能跟着那个叫兰子的表姐从高家山过来,草草地嫁给胡爱成呢?后来想想算了,虽然李满秀高中毕业当了民办教师,但毕竟胡爱成还做点生意,倒腾蓬灰呢。
啥叫蓬灰?就是把蓬草拔下晒得半干的时候,点火焚烧,炼成了一块块石头疙瘩。
嘿!这石头疙瘩里有碱类。
熬成水加在和面的水里,做出的牛肉面又筋道又韧性,还有股草香。
李满秀就是跟着胡爱成每年秋天把蓬草烧灰呢。
李满秀说从那时候起,她知道,自己的命不好。
到了90年代,先是蓬灰忽然卖不出去了。
有一种叫拉面剂的东西充斥市场。
胡爱成赔了几次,心里不服,就让李满秀把蓬灰熬成水,叫做灰水,装在塑料桶里,拉到城里卖,没想到还是卖不出去。
最后,塑料桶腐蚀透了,灰水全部撒了,胡爱成一下子变成了穷光蛋。
李满秀倒能看得开,她说不成就养猪吧。
就像她当年从高家山过来的时候,把自己民办老师的工作辞了一样毫不犹豫。
李满秀已经生过两个小孩,长得人高马大。
力气和奶水一样,用也用不完。
胡爱成和李满秀就商量把山坡挖挖,再掏几口窑当猪圈。
眼看着就可以开始养猪了,胡爱成偏偏就出事了,一块大土块毫无征兆地砸下来。
胡爱成像一堵墙一样倒了,他的腰被浮土一下子埋了,李满秀大呼小叫地把胡爱成刨出来的时候,胡爱成已经走了。
李满秀大哭:“老天爷呀,我咋这么命苦。
”就一下子昏了过去。
身边两个不懂事的娃,翻开李满秀的衣服,开始吃奶。
全村的人都说,这寡妇的命,比杏仁苦。
李满秀不让猪圈闲着,一养就到了90年代末。
人们经常看着李满秀,她用背篓装着刚满月的猪娃,用自行车推着到处卖;人们看不见李满秀捉猪娃的时候,她摔倒在猪圈里。
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
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________;那清脆如弹拨者,________;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_______;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________。
①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④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家眷.juàn 挚.爱zhì天伦.之乐lúnB.束.缚sù堕.落duò味同嚼.蜡jiáoC.摇曳.yè迂.回yǖ 心无旁骛.wùD.箴.言zhēn 棱.角líng 销声匿.迹nì3.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点明友人送别的地点,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B.颔联描写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度到平原,山峦从视线种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C.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美美与共阅读答案

美美与共阅读答案【篇一:山西省忻州一中14-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p>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
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霍乱之乱池莉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
在从事流行病防治工作的三年里,我们每天收到疫情卡片几乎都是肝炎。
肝炎的临床治疗就是那么老一套,枯燥的重复的日常工作消蚀了我的光荣感和积极性,三年过去,我已经变得有一点油滑和懒惰。
秦静不甘平庸,准备改行,她对病毒感兴趣,准备报考一位著名的病毒学家的研究生。
有一天,我和秦静去供应室领设备。
被值班人员敷衍。
我很生气,回来抱怨。
科室主任闻达说:“年轻人,你不能老抱怨,我们事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医疗系读几年?最多四年,可我们卫生系却要读五年乃至六年。
临床医生懂的我们都懂;临床医生不懂的,我们也懂。
我们是什么?我们是研究人员。
我们防患于未然。
我们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我请你们想想,孰轻孰重,这不是一目了然吗?”秦静冷笑,走掉了。
五点差五分的时候,科室里的人基本走光,只剩下主任闻达。
闻达猫在大办公室的小套间里,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他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破皮鞋的大脚。
闻达哪里像马来西亚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传说早在一九五六年,闻达只有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西装革履地出过国,被特邀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会。
传说他戴的是金丝眼镜,穿的是乳白色的优质牛皮鞋。
2024届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就此事件,我新华社发表声明。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③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一下。
A.受权原型引见B.授权原形引荐C.授权原型引见D.受权原形引荐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取得近45.6亿元左右的票房,原因是影片将亲情、希望、家园完美地融合在一个科幻的故事里,强烈冲击着观众的心。
C.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
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老师教了什么。
D.一桶水,浇灌的是希望。
爱绿护绿,保护生态,说到底还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
①面是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究纯度,不能太杂。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1) -- 人教版高三上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昔为常伯,首戴蝉冕;今处骁游,身被衫甲。允文允武,何必减卿?(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本指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郊天,在郊外祭拜天地,历代王朝把郊天作为吉礼首位,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郊天活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田家炳传——美满家庭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淑芳长女勉之。
这是1975年春,田家炳给远在异国读书的长女田淑芳的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田家炳在子女教育中体现的做事与做人的准则。
田家炳1919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6岁辍学经商,不到20岁便只身闯荡南洋,不到25岁,便经历丧父、失兄、两次财产被日本侵略者剥夺,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仍兢兢业业努力创业,秉承父亲玉瑚公的“勤、俭、诚、朴”的“家训”,以《治家格言》为修身立命之本,最终成就大业。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题预览
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十五中)年秋季学期9月份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田家炳中学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田家炳中学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全场的人都打扮得花团锦簇....,热切地期盼亲人回家。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小王和小明各得其所....,一个学习成绩好,一个运动天赋强。
2.下列语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中心不相符...的一项是()最近,韦应物《简卢陟》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两句诗被作家杜子健在微博上改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他希望网友帮忙续作。
在短短几天内收到了上万网友的作品,其中佳句频现,大家认为不少续写古朴典雅。
①如“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的风雅和豪情;②“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今天你一杯,明天我一杯”的通俗与滑稽;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倾之与桃花,匀注淡胭脂”的浪漫和绮丽……④雅致的诗句中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可见大家对国学文化的热爱并没有减少。
A.①句B.②句C.③句D.④句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他的身体垮了,不能再坚守阵地,唯有一条路可走——进后方医院。
B.自总书记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观点后,“获得感”就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词。
2025届江苏省田家炳中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江苏省田家炳中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酬郭给事①王维洞门高阁霭②余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③。
强欲从君无那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①郭给事:郭承嘏,字复卿。
“给事”即“给事中”,官名。
给事中,隶属门下省,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
②霭:遮蔽。
③琐闱:宫门。
④无那: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门户重叠,楼宇高耸,落日余晖,桃李成荫,柳絮轻扬,刻画出郭给事所在门下省壮丽幽雅的暮春晚景。
B.宫禁里晚钟敲响,官吏散归,啼鸟时鸣,颔联运用钟声和鸟鸣反衬环境的幽静,刻画出郭给事闲静恬淡的心境。
C.颈联一“晨”一“夕”、一“趋”一“拜”,对仗工整,既凸显出郭给事官职的显要,又刻画出其勤勉与恭谨。
D.古人酬酌唱和之作,往往都是在向对方表达了仰慕钦羡之后,再含蓄表明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
王维此诗亦然。
2.《唐诗援》评价此诗“结语多少蕴藉,令人一唱三叹”,请结合你对该评价的理解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意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区块链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串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具有由多方共同维护、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特点。
区块链发展的三个阶段并非前后演进式,而是同时并行式的。
其中数字货币应用最先起步,但远未成熟,而金融领域的各类合约型应用和社会治理、物联网方面的泛区块链应用也在逐步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家炳传美满家庭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淑芳长女勉之。
这是1975年春,田家炳给远在异国读书的长女田淑芳的信。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田家炳在子女教育中体现的做事与做人的准则。
田家炳1919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6岁辍学经商,不到20岁便只身闯荡南洋,不到25岁,便经历丧父、失兄、两次财产被日本侵略者剥夺,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仍兢兢业业努力创业,秉承父亲玉瑚公的“勤、俭、诚、朴”的“家训”,以《治家格言》为修身立命之本,最终成就大业。
田家炳牢记父亲的教导,更从乡亲们对父母亲的态度上,看到了父母的人格魅力,并不止源于言传。
父亲教育他要珍惜身体,不挑食,不浪费,父亲自己也吃带皮的红薯,捐钱修路,母亲亲自挑土背砖,一点都不比男人干的少;父亲为调节乡亲的矛盾,自己出钱设和好酒,这些,比父亲说几倍的话的都有用,这烙在田家炳心中。
为人父以后,田家炳除了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外,他的一言一行,都非常严谨检点。
田家炳从小在父亲的亲自照料下成长,父亲所教导他,尽“孝”,一是要孝敬父母之心,二是孝敬父亲之身,孝的前提是敬。
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他教育孩子首先要对父母要敬,即敬父母之心,然后才是敬父母之身,这才是孝顺。
田家炳定居香港时,已有九个儿子,两房太太,还有老父母,这一家十几口,田家炳是家长,他深知要让孩子
们孝敬,自己必须以身作则。
他对母亲照顾是无微不至,亲自端汤盛饭,问寒问暖,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因此,对祖母也是孝敬有加。
祖宗虽远,敬穆之心不可不存。
每年过年,全家团聚之夜,田家炳都要亲自拜祖。
后来子女们都信了基督,田家炳就不要求他们对祖宗跪拜烧香,只要心存敬意,不拘形式。
田家炳对孩子都是公正公开透明的,一视同仁。
田家炳不管在外面的工作压力有多大,从来没有朝佣人发火或进行指责,就这样,在田家炳的家里,十几口人,从来就没有过吵闹之声,没有听到过家里的任何人对佣人、园丁们的呵斥之声,大家和投奔来的亲戚,也相处得跟一家人似的。
田家炳有香港的“橡胶大王”之称,家财万贯。
可是,他四十多年来,吃的早餐就是两片全麦面包夹果酱,他教育孩子们从小爱惜粮食,不准浪费,尊重别人的劳动。
田家炳
作为一个住在香港最好地段的有着700平米有花园有泳池的大洋房的亿万富翁,可是,田家孩子口袋里零用钱较少,田家炳出门坐公交、地铁,一生只有四套西服,田家这样富有的大家庭,许多粗活,重活,都是自己家人亲自手做的,田家炳两位太太都是客家女子,以相夫教子为已任,总是把粗重之活往身上揽。
可是,田家炳对教育可谓倾囊相助。
专办公益事业的田家炳基金会1982年在香港成立20年来,在全国捐助了92所大学、166所中学、40所小学20所幼儿园和专业学校、135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其它惠及民生项目数百宗,田家炳的九个孩子,没有一个对田家炳捐资、卖房子有疑义,没有一个抱怨田家炳没有留财产给他们,xx年,
当八十三岁的田家炳毅然卖屋助学,田太太也理解支持他。
* ,田家炳坚信“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人”的古人遗训。
认为留给子女的财产太多,反而削弱子女吃苦的能力及向上的奋斗心。
他相信留给子女的应该是“知识”(接受高等教育,田家炳的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都是在香港读完中学才到外国读大学)和“志气”(不倚赖父母,要他们创立自己的事业,懂得做人处世,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赖)。
田家炳毅然放弃当年在印尼蒸蒸日上的事业,全家移居人地两
生的香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
他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学讲“客家话”,常常用“宁卖祖宗田,莫卖祖宗言”勉励子女。
田家炳深知健康是人生重大的财富,关系到个人的生活丰盛和
事业发展。
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注意健康饮食和做适量运动,非常自律,风雨不改。
田家炳90多岁了,身体依然那么健康,他认为
养身,首先是要是养心,养生,首先要做到心安理得,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心安了,不管吃什么,都会转化成营养被身体吸收利用,如果心不安,总做坏事,不管吃什么山珍海味,都不会化成对身体有利的营养的,这就是田家炳独特的养生之道!
田家炳不仅是物质上的亿万富翁,更是精神上的亿万富翁,他
的这笔财富,不仅给现世人带来福祉,更会泽被后世,使他成为一代贤圣。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田家炳1975年春给女儿田淑芳的信中,可以看出他宽容、平和的为人处事原则和充满着
辩证法思想。
B.田家炳作为亿万富翁,不断获取财富,又投入大量资金致力于公益事业,是淡泊名利的企业家的典型。
C.田家炳不要求子女对祖宗跪拜烧香,主要原因是他能够宽容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人对传统拜祖文化的摒弃态度。
D.田家炳自己和子女生活上的俭朴与在公益事业上的大方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热爱教育事业、乐善好施的美好形象,他独特的幸福观值得处于浮躁的社会风气中的人们认真审视人生。
E.田家炳一生事业辉煌,却能牢记并恪守家训,他虽然娶二房太太有违当时的道德要求,但瑕不掩瑜,他仍然是中国企业家中的道德楷模。
(2)本文主要是写田家炳的故事,前文又写他的父亲玉瑚公。
请概括玉瑚公的子女教育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
章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
(3)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田家这样一个大家庭更是矛盾纷争在所难免,可是田家炳的大家庭却如此幸福美满,你觉得有哪些原因成就了这个家庭的幸福美满?(6分)
(4)田家炳下南洋、移居香港,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打拼,历经坎坷,他自己和家人从不贪图享受,把个人的大量资产捐给公益基金
会,甚至到了83岁还卖屋助学,如何理解田家炳的这种价值观和幸福观?精神上的亿万富翁田家炳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8分)(1)选D项3分,A项2分,B项1分。
(B项“淡泊名利”不准确,他做公益事业也可以说有对声誉的重视;C项“对传统拜祖文化的摒弃态度”有误,应为“尊重子女的敬祖方式”;E项“有违当时的道德要求”有误,时代不同要求不同)
(2)(每个要点2分)前文写玉瑚公的子女教育有两大特点:①不仅是言传,更注重身教;②注重引导子女首先从内心尊敬,然后在行动上孝顺父母;这样写充分体现田家炳的子女教育风格深受父亲* ,说明田家身教胜于言传的良好家风代代传承。
⑶(每个要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以下原因成就了田家炳这个家庭的幸福美满:
①田家炳牢记父亲的教导,以敬、孝治家,对待子女平等、公正,做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②田家炳注重身教胜于言教,尤其在孝敬长辈方面以身作则,为人父以后,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言行非常严谨检点,勤俭立身,生活不贪图享受;③田家
炳两位太太都很贤惠,相夫教子,没有阔太太的架子,“总是把粗重之活往身上揽”;④注重身体健康——注意健康饮食和做适量运动保养身体,心里安定——俭朴淡泊,乐善好施,捐助教育,以无私奉献为乐,令人敬佩;⑤由于田家炳一直很尊重妻子和子女,妻子和子女都对他捐资、卖屋助学的善举理解支持,没有一个孩子抱怨田家炳没有留财产给他们,家庭自然团结和睦。
(4)(每个要点2分,符合大意即可得分)
(一)分析田家炳的价值观和幸福观:
①田家炳的作为一个事业辉煌的企业家,他追求财富的目的并
不是个人和家庭的奢侈享受,而是回报社会,奉献他人,他把奉献社会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尺,倾囊捐助教育,他达到了教育公益事业的巅峰;②田家炳作为腰缠万贯的富豪,选择不留财产给子女是为了不要削弱子女们吃苦、奋发向上的精神,他选择的是让子女获得良好的教育,自立自强,懂得做人处事;
③田家炳和家人把身体健康、家庭充满友爱欢乐、生活勤俭当
做幸福,而不是以挥霍享受财富为乐。
(二)精神上的亿万富翁田家炳给我们的启示:
①人生的最高价值是自己能够常常想到他人的利益,能为他人
无私贡献,人生的价值与个人的社会贡献率成正比;②物质上的图享受可能使得一个人懒惰和失去斗志,追求精神充实乃幸福的更高境界,享受天伦之乐、拥有和谐美好的家庭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