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知识常识

合集下载

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2024/2/9
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第一章 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
v 1.1概述
v
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就是依据(化合物、
混合物或单质)本身的性质,依据有关标准,确
定是否是危险化学品,并对危险化学品划出可能
的危险性类别和项别。
v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
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员、设
v 第3类 易燃液体
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 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 按闪点高低分为以下三项:
第1项 低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低于-18℃的液体 ; 第2项 中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 第3项 高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v (3)辅助原料:指生产、加工过程必须的各种添加剂、稳定剂、 催化剂、硬化剂、着色剂等。橡胶行业用苯、汽油作溶剂,生产 乙醛时用汞作催化剂,用作塑料稳定剂的有机锡等。
v (4)成品:也称产品,如汽油,农药厂生产的对硫磷、乐果、敌 百虫。
v (5)夹杂物:也称杂质,如锌粉中夹杂的砷,乙炔气体中夹杂的 磷化氢、砷化氢。
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v 2.1.2有毒化学品的来源
有毒化学品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v (1)原料:指生产原料,如制造氯乙烯所使用的乙烯和氯,制造 颜料,蓄电池用的铅,制造苯酚的苯,制造有机玻璃的氰化钠等。
v (2)中间产品:指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或副产品,如使用炼制 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制造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
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第二章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v 2.1有毒化学品及来源 v 2.1.1有毒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化学品安全知识

化学品安全知识

• 危害:
• 急救措施:
• 个人防护措施:
液氧 O2
• 特性:
无色、无味、助燃气体。微熔于水。 液氧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 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不适感、轻咳、进而胸 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吸入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 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 呼吸衰弱而死亡。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已停止呼 吸,采用人工呼吸;并进行医务处理。 工程控制:通风、阴凉,严禁烟火,远离易燃物。仓储温度不高于 30℃。作业场所空气中含氧量高于40%时用自给式呼吸器或氧气呼 吸器。工作时需佩戴棉手套。
三氯氧磷 POCL3
• 特性: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在潮湿空气中剧烈发烟大量水骤然倒入时, 发生剧烈反应。 高毒类化学品。溅入眼内会造成灼伤,愈合较慢。皮肤吸收可引起刺激性 症状和皮肤灼伤。呼吸道吸入经过2-6小时潜伏期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有 流涕、咽喉于痒、头痛、呼吸困难,稍重的全身无力、痰中有血丝、鼻中 隔粘膜 灼伤,严重的可发生喉水肿致窒息、肺病炎或肺病水肿。食入液体 可致消化道灼伤,杂质中含磷磺时可引起磷中毒。 眼接触:翻开眼睑,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结膜囊,10分钟 左右,自然压力不要达大,要及时有效。 皮肤接触:先用纸、棉花等将液体吸去,再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否则在 皮肤上形成磷酸而引起更严重的灼伤,并按酸灼伤处理。 吸入:立即脱离现场到空气清新处,保持安静及保存暖。吸入量较多者应 卧床休息,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水肿及继发感染。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中应密闭,全面通风。工作时需佩戴防毒面具、长橡 胶手套以及防护服,操作现场常备急救物品和药品。并确保该产品附近有 安全淋浴及洗眼器。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物理化学危险性(易燃易爆、氧化性等)、生物危险性(毒性、腐蚀性等)和环境危险性的化学物质。

如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二、危险化学品基本特征燃烧性(闪燃、着火和自燃)、爆炸性、毒性、腐蚀性、放射性。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毒害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四、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②引发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并可能导致职业病导致中毒或职业病的化学物品:如铅、苯、汞、海绵、硫化氢等生产性毒物中毒,甚至致癌等③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危险化学品流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的健康。

五、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

窒息分单纯窒息、血液窒息和细胞内窒息。

六、危险化学品烧灼伤的现场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化学性皮肤烧伤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2)化学性眼烧伤①要在现场迅速用清水进行冲洗。

应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时将眼皮掰开,把裹在眼皮内的化学品彻底冲洗干净。

②现场若无冲洗设备,可将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让眼球来回转动进行洗涤。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

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操作应遵循相 应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准确、有效地进行。
废弃处理
废弃物分类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 律法规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废
弃物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废弃物处理方式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应采取无害化 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等,确 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
害。
废弃物处理记录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 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 、有效地应对。
01
加强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确保熟悉危险化学品的特 性和操作规程。
02
03
完善管理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 安全隐患。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
个人防护装备
化学防护眼镜
化学过滤式呼吸器
保护眼睛免受化学品飞溅和尘埃的伤 害。
提供呼吸保护,防止有毒气体和蒸汽 进入呼吸系统。
化学防护服
防止化学品与皮肤接触,包括化学防 护手套、化学防护靴等。
紧急救援措施
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SDS)
01
确保员工熟悉化学品的危害、急救措施和消防方法。
储存容器
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 的容器中,容器应标明化 学品的名称、浓度、纯度 等信息。
运输要求
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 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使 用专用的运输工具,确保 安全无泄漏。
使用与操作
操作人员资质
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应经 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 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 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 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 套等。

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

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

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化学品安全防护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化学品造成的危害事故发生,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正确的化学品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就化学品安全防护的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品的分类化学品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化学品分为以下几类:1. 有害物质:这类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例如有毒物质、致癌物质、可燃物质等。

2. 腐蚀物质:这类物质能够破坏和腐蚀其他物质,例如酸和碱等。

3. 可爆炸物质:这类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例如火药、炸药等。

4. 氧化剂:这类物质能够加速其他物质的氧化反应,例如过氧化物、高锰酸钾等。

5. 易燃物质:这类物质能够在空气中快速燃烧,例如溶剂、煤油、汽油等。

二、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和标识为了正确使用化学品并保护人员的安全,化学品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标识。

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1. 毒性评估:对化学品的毒性进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安全使用的限制。

2. 辐射评估:对放射性化学品的辐射危害进行评估,确定其辐射安全使用的限制。

3. 爆炸评估:对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爆炸危险进行评估,确定其爆炸安全使用的限制。

化学品的标识是通过标签、标志和颜色进行的。

化学品的标签上通常包含了以下信息:1. 包装物料:标明化学品的包装材料,警示其防护性能。

2. 危险性:标明化学品的危险性,如毒性、腐蚀性等。

3. 危害说明:标明化学品可能引起的危害,如无呼吸器使用可能导致窒息等。

4. 使用注意事项:标明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如戴手套、穿防护服等。

5. 紧急处理方法:标明化学品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等。

三、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化学品储存是化学品安全防护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化学品储存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危化品安全管理知识

危化品安全管理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1.危化品的分类和特性:危险化学品主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类别。

这些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储存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需要特别注意。

应选择符
合规定的仓库和运输工具,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如远离火源、避免高温等。

同时,要确保包装完好,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3.安全使用和处理:在使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
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手套等。

同时,要了解物质的安全数据表(MSDS),掌握其化学性质、危害性和应急处理方法。

4.应急处理: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
疏散人员、隔离事故现场、通风排毒等。

同时,要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5.培训和意识:对员工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是必要的,使他们
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

6.法规和标准: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
是必要的。

企业应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7.记录和报告: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记录是必要的,包括采购、运
输、储存、使用、废弃等环节的记录。

同时,要及时报告危险化
学品事故和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应急演练
提高员工应对危机的能力
演练的目的
01
03
场地布置、人员配备
准备工作
02
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演练的意义
演练中发现的问题
人员配合不够默契
应急流程有待优化
改进措施
加强培训,提高应急意识
完善预案,优化应急流程
演练效果评估
演练后的总结
总结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分析演练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事故后的处理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企业需要对事故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总结从事故中学到的教训,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04
第四章 化学品安全监督与检查
Chapter
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包括监督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合规情况
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责
01
03
02
建立内部审查机制,确保企业自我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
安全隐患排查
全面排查化学品安全隐患
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案例分析
分析违规行为案例
探讨监督部门的处理方式
化学品的处置
环境破坏和财产损失
化学品泄漏可能导致环境受到破坏
事故发生时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化学品事故的影响
人员伤亡和健康受损
事故发生时可能导致人员受伤,健康受损
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包括《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规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1
03
02
企业应建立内部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总结
综上所述,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致命剂量(mg/kg) 10,000 4,000 1,500 900 150 100
23
致命剂量各有不同(二)
材料 硫酸马钱子碱 烟碱(尼古丁) 古柯碱 二恶英 肉毒杆菌毒素
半致命剂量(mg/kg) 2 1 0.5
0.001 0.00001
毒性可以相差109倍
24
2.3 毒性的分类
分类 一般毒性 轻度毒性 中度毒性 强度毒性 极强度毒性 超强度毒性
3)无故旷课超过2学时,总评为“不合格”。
3
本课程的内容
一、简介 二、化学品危害程度的评估及量化 三、化学危害的控制 四、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及操作安全 五、有机溶剂的安全使用 六、化学品安全资料的来源 七、紧急事故的应急措施 八、化学废弃物的回收、存放及处理
4
一、 简介
最常见
与个人习惯有关 常见
* 这些就是毒理学家所指的“进入人体途径”,
不包括故意行为,如注射。
20
2.2 化学品的危害程度
没有好与坏的化学品 任何化学品在一定的剂量内都具有毒
性, 如酒精等
剂量决定程度
21
剂量越高风险越大
22
致命剂量各有不同(一)
材料 乙醇 食盐 硫酸亚铁 硫酸吗啡 苯巴比采钠 滴滴涕
包括:
1,简单窒息: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 (如N2浓度过高) 2,化学窒息:身体里的氧气无法正 常循环(如CO代替氧气进入血液)
3,麻醉作用:许多有机溶剂会引起 这种症状
4,腐蚀作用:酸、碱对肌体的腐蚀
5,过敏和刺激作用:
26
按照反应速度分类(二)
剂量(致命) >15 g/kg 5-15 g/kg 0.5-5 g/kg 50-500 mg/kg 5-50 mg/kg <5 mg/kg
平均每个成人 >1 L 0.5-1 L 0.03-0.5 L 5-30 ml 7滴-5 ml 微量 (<7滴)
25
按照反应速度分类(一)
急性中毒:
反应很快, 很快会不省 人事(几秒钟 至几天)
人体难以分清它们的异同
10
必要性
它们是一把“双刃剑”。 化学品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
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生活多姿多彩 可能具有危险的性质,如毒性、易燃、易爆等
11
有毒物(危险)品无处不在
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油漆、清洁剂等 办公室用品:涂改液、黏合剂等 化学实验室:各种化学品 意想不到的物品:焊接棒、有毒金属物品等 压缩气体
化学品安全知识简介
教师: 安林坤 lssalk@ zsuanlk@
中山大学药学院
1
课程设置
实验室安全培训
化学品安全知识简介生物安全知识 动物安全知识
40%
40%
20%
2
关于成绩
成绩
考勤(20%)
笔试(80%)
说明!
1)考试内容为客观题。 2)总评超过80%(包括80%)为“合格”,否则为 “不合格”。
15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三)
在关闭窗户(密闭)的通风橱内蒸馏乙醚, 使用电热套加热。
结果:爆炸
可能原因: 1)乙醚蒸气浓度达到爆炸点,高温引爆 2)不能及时发现蒸馏瓶内液体的残留量, 液体量过少,生成的过氧化物易爆炸 3)人为因素
16
因此,对初次进入化学实验室人员,在操 作化学实验之前进行安全培训十分必要。
自燃(spontaneous ignition):在常温或 略高于常温的温度下,可能会引起自燃发 火。如黄磷、碱金属。
8
1.2 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品逐渐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9
工作及生活中接触的化学品:
溶剂 油漆 塑料 胶水
燃料 杀虫剂 铅烟雾
5
1.1 危险物的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86)从运输的角度对危险货物定义 为: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 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 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均属于危险货物。
通常把危险性特别大的物质称为危险物 (dangerous substances or hazardous materials)。
C2H2 2C(s) H2 ,H25C 225 .9kJ / mol
不相容配伍(incompatible combination):将 两个以上的活性化学品混合而具有更大能量危险 性的配伍,称作不相容配伍。如酸和碱的配伍。
7
相关名词(二)
混触发火(hypergolic ignition):混合时 立刻发火的现象。如氧化剂和可燃物的配 伍
17
注意!
本课程仅就在实验室中可能遇到的化学品 所造成的危害进行简单的阐述。
如需更详细信息,请查阅相关资料。
18
二、化学品危害程度的评估及量化
毒性 (量化内容) 化学品的种类 (决定伤害性) 数量 物理状态 操作特点 操作时限 接触途径
19
2.1 化学品的毒性与其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关
事故: 在实验室大量浓缩有机溶剂时发生 爆炸 可能原因: 实验室通风效果不好,聚集了大量的溶剂
蒸气,高温或者明火导致爆炸 设备(工程)原因
14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二)
事故: 实验室下水道破裂,喷射污水 事故原因: 有机废液被倒入下水道,密度大,不溶于水而
聚集在下水道,腐蚀塑料管。 行政管理不到位
化学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12
危险故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4月到2001年11 月,我国共发生化学品重大事故364起。
在化学实验室,操作人员与各种化学品 “亲密接触”,极易受到危害。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化学实验室 突发事件日益增多。
13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一)
化学、药化实验室所用的溶剂及试剂一般都具有 易燃、有毒、腐蚀等性质
6
相关名词(一)
活性化学品(reactive chemicals):具有易发生火 灾爆炸性的化学品。其危险性来源于本身具有的 热能,大多具有不安定的结合,在不太高的温度 下,就能开始发热分解,因此也称为不安定物质 (unstable substances)。如乙炔在高压下易分 解,而引起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