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边坡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言边坡护坡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程,旨在保护土地免受坡面坍塌和侵蚀的影响。

本文档将介绍边坡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要点。

工程概述边坡护坡工程位于XX区域内,总面积约为XXX平方米。

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修复和加固坡面,以确保土地的稳定性和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要点以下是边坡护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要点:1. 人员安排:- 工程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和协调工作。

- 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 施工人员:包括工人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2. 设备和材料:- 确保所有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充分,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3. 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要求和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 存在多种施工方法可选,如悬索索网法、喷射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 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5. 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监督施工进展。

-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6. 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环境污染。

- 合理利用施工废弃物,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

结论通过合理设计的边坡护坡工程施工组织,我们可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并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体现了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仔细考虑以上要点,并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实施。

边坡防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边坡防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边坡防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边坡防护工程是为了保护山体和道路的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边坡防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内容和要点。

二、工程概况本次边坡防护工程位于某市A公路的B段,总长1000米。

该路段地势较为险峻,原有边坡存在较大的滑坡隐患,需要进行加固防护。

本次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采用护坡灌注桩和喷射混凝土进行边坡加固,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队伍组建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需求,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技术负责人、工程师、技术工人等。

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工程要求和施工工艺流程。

2. 施工设备准备针对边坡加固工程的特点,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护坡灌注桩机、混凝土喷射设备、起重机械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施工任务划分将边坡加固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任务点,根据地形、施工条件和人力资源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的顺序和进度。

4.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勘察报告,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工序、工期、技术要求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5. 施工现场管理设立施工现场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等事宜。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6.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进行监督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7. 安全防护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8.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防止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

9. 施工进度控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并随时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四、总结本文针对边坡防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准备设备、划分任务、制定方案以及加强现场管理、质量控制、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可以确保边坡防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边坡施工组织设计31179

边坡施工组织设计31179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2016年1月实测现状地形图(1:500),中山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0米;(2)本次现场专项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合同。

2、规范(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0240-2004);(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09版);(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8)《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A382-2012。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6);(10)《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3、现场实际情况,本合同段工程任务,质量、工期要求;4、本公司机械设备、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等具体情况。

第二节、编制原则1、满足中山市南区渡头“浸冬至焦山”边坡治理工程招标文件合同工期要求编制;2、满足中山市南区渡头“浸冬至焦山”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的质量优良要求标准编制;3、满足中山市南区渡头“浸冬至焦山”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按《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编制。

第三节、工程概况中山市南区渡头“浸冬至焦山”边坡位于中山市南区渡头村,该边坡为人工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边坡长约400m,坡高10~36m,目前边坡坡顶修建有高压电塔,电塔距离坡顶仅5m,边坡坡脚为拟建的烟草物流项目。

边坡为土质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局部已经发生崩塌,并有再次发生崩塌的趋势,对位于坡顶的电塔和坡脚拟建的建筑物造成较大的威胁,预测进一步发生滑坡或崩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危害程度大,破坏后果很严重,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

堡坎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堡坎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堡坎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堡坎边坡治理施工是指对山体边坡进行加固、修复和治理工作,以保障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一)工程概况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首先要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况。

包括工程的地理位置、规模、工期、工程类别、土质条件等,以及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等。

(二)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指通过对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法的论证和选择,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等内容,旨在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三)工期计划工期计划是指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工期计划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确定合理的施工周期,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逐步调整。

(四)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

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施工设备和机械的安全使用等。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制定出详细的安全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五)材料和设备准备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还需要对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准备计划。

包括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以及设备的购买和租赁等。

材料和设备准备计划应与工期计划相配合,确保材料和设备的及时供应。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要点(一)地质勘察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地质勘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到山体边坡的土质状况、坡度和倾角等,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依据。

(二)加固措施的选择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要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土工合成材料的使用、钢筋混凝土加固、锚杆加固等。

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三)施工工艺和方法根据所选择的加固措施,制定出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说明本工程具有技术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工期紧的特点,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充足的机械设备和施工物资储备能力才能够圆满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该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械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

在工程实施前还要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指导工程施工,确保在100天工期内完成该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并使该工程质量评定等级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在施工中,我公司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从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制定环保措施,控制噪音及杜绝各种声、光、尘污染,减少投诉;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同时,在施工中协同建设单位开展“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的活动,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将建设单位投资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以达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更好更快地交出让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

第二节编制依据☆工程招标文件;☆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设计的《建德市乾潭镇胥岭滑坡治理设计》施工图纸;☆《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等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规定;☆省、市有关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规程和规定;☆我公司IS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文件;☆我公司历年积累的有关工程施工的经验资料‘☆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自然条件等。

第三节施工范围本工程组织设计适用于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范围。

第二章工程概略第一节:工程概述建德市乾潭镇胥岭滑坡位于乾潭镇胥岭村西侧山体上,由五个小滑坡体组成,按其分布特征,分别编号为HP1、HP2、HP3、HP4和HP5。

边坡防护整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边坡防护整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边坡防护整治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边坡防护整治是在山区或高地等地坡面进行工程处理,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害。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

2.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在进行边坡防护整治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原则施工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

应合理安排人员、设备和材料的配置,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2 高效原则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

2.3 环保原则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

2.4 质量原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3. 施工组织设计步骤3.1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完善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明确施工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确定施工人员和施工队伍,安排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机械和材料,确保其完好并符合施工要求。

•联系并协调相关单位,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合作事项。

根据施工方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1.清理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草、垃圾以及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

2.进行地质勘察和检测:利用地质勘察和检测手段,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状况的检测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3.采取预处理措施:对边坡进行浇筑、修整等预处理,提高施工的可行性和效果。

4.施工材料准备:确保施工所需材料的供应和储备,包括例如水泥、石材、草席等。

5.施工队伍组织:根据施工计划和任务,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人员,并制定详细的工作安排和分工。

6.施工技术实施: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施工作业。

7.定期检查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在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项目总结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高边坡施工组织设计

高边坡施工组织设计

高边坡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背景
二、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是指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组织和协调,确保施工的
顺利进行。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项目经理、技术员、班组长等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设施和生活设施,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三、施工方案
根据地质条件和边坡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
包括土方开挖、边坡加固和排水等工程内容,具体包括工程的施工方法、
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以及施工工序的安排等。

四、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
关的技术和证书,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施工
任务书,确保每个人员的职责清晰,同时开展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
人员的意识和技能。

五、施工安全
施工安全是高边坡施工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充分
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配备合适的安全设备,定期
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是高边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施工中,还要根据具
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的顺利完成。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高边坡施工的顺利进行。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4)1.1设计概况 (4)1.1.1 总体概况 (4)1.1.2 设计概况 (5)第二章、工程施工目标 (6)2.1工期 (6)2.2质量 (6)2.3平安 (6)2.4工程本钱 (6)2.5效劳宗旨 (6)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7)3.1施工准备 (7)施工条件 (7)料场选择与开采 (8)施工总体部署: (8)第四章、临时设施及现场平面布置 (8)4.1临时设施 (8)4.2临时供电供水 (8)4.3通讯设施 (8)4.4临时道路 (9)4.5施工总平面布置 (9)第五章、施工进度方案 (9)第六章、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9)6.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9)6.1削方填方 (9)6.2抗滑桩 (10)施工技术、平安措施 (11)6.2.2 施工方法 (12)6.2.3 施工要求 (12)6.2.4 抗滑桩的施工应符合以下平安规定 (14)6.2.5 抗滑桩质量检验 (14)6.3桩间挡板 (14)、截排水 (18)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20)7.1简介 (20)7.2质量管理和组织机构 (20)7.3质量管理 (21)7.3.1 质量方针 (21)7.3.2 该工程的质量目标 (22)7.3.3 质量职能分配〔质量责任〕 (22)7.4质量监控 (25)7.4.1 监控依据与执行标准 (25)7.4.2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 (26)7.5管理制度 (27)7.5.1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27)7.5.2 技术质量交底管理制度 (27)7.5.3 材料管理制度 (28)7.5.4 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管理制度 (28)7.5.5 工程质量优劣奖罚管理制度 (29)7.5.6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制度 (29)7.5.7 施工过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制度 (29)7.5.8 过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30)7.5.9 用户回访效劳制度 (30)7.6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30)7.6.1 质量检测组织与程序 (30)7.6.2 检测方法 (31)第八章、保证平安生产的措施 (32)8.1平安生产目标 (32)8.2平安保证体系 (32)8.3平安管理制度 (33)8.3.1 平安生产责任制 (33)8.3.2 施工现场平安技术管理制度 (33)8.3.3 平安技术教育培训制度 (33)8.3.4 平安生产检查制度 (33)8.3.5 平安生产奖惩方法 (33)8.3.6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34)8.3.7 职工伤亡事故管理规定 (34)8.4平安技术措施 (34)施工平安措施 (34)施工现场平安纪律 (36)施工用电平安技术管理 (37)8.4.4 施工机械及机具平安技术管理 (38)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38)9.1文明施工措施 (38)9.1.1 文明施工目标 (38)9.1.2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 (38)9.1.3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8)9.1.4 文明施工措施 (39)9.2环境保护措施 (40)9.2.1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 (40)9.2.2 做好对施工用地的保护 (41)第十章、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41)10.1雨季措施 (41)10.2冬季措施 (42)第十一章、确保工期的措施 (43)第十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5)第十三章、施工进度方案网络图 (46)附图:抗滑桩钢管式防护棚第一章、工程概况1.1 设计概况1.1.1 总体概况日地村位于康定市姑咱镇,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三一八国道的村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招标文件攀仁采购【2009】053号;2、《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设计书》攀枝花市陆零壹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9.4)3、《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暂行办法》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5、《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18-2006;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6);10、《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11、现场实际情况,本合同段工程任务,质量、工期要求;12、本公司机械设备、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等具体情况。

第二节、编制原则1、满足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招标文件合同工期要求编制;2、满足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施工的质量优良要求标准编制;3、满足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施工按《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编制。

第三节、工程概况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为攀枝花市8.30地震的应急抢险工程。

2008年8月31日下午1点,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彝族镇波西村发生大滑坡,该滑坡体长约410m,宽约600m,滑坡后壁高达21余米。

滑坡后缘紧邻攀枝花—昆明高速公路,前缘及后缘北东面有大量居民,且严重威胁滑坡下游的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滑坡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2008年9月2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立即组织成都理工大学王兰生、西南交通大学胡卸文等专家对现场进行全面踏勘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对该滑坡勘查和治理方面的宝贵意见。

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汇同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国土资源局仁和分局及当地政府、村镇有关人员,于2008年8月31日下午3时~9月3日,对该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滑坡剖面测绘等工作。

目前该滑坡已严重威胁到彝族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形成严峻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隐患,该滑坡体表层裂缝分布范围广、规模较大、深度较深,有利于地表水下渗,进而降低滑体强度,增大滑体重度,对滑坡体稳定有重要影响。

汛期即将来临,长期雨水下渗是诱发滑体活动及产生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为了确保滑坡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仁和分局委托我攀枝花市陆零壹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该滑坡进行应急处理工程设计。

此次应急处理工程设计采用对滑体裂缝进行封堵,地表排水的方式来减少地质灾害的隐患。

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设计图纸主要工程量为:1、挖方:35832.37m3;2、夯实填方:32438.91m3;3、坡面平整:32874.86 m2;4、碾压土方:19246.03m3;5、渠道土方开挖:1335m3;第四节、自然环境地质情况1、气象水文该滑坡所在地区气候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季风气候。

气温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四季不甚分明。

全年分旱、雨两季。

常年平均气温19.2~20.3℃,年总辐射量为138.7~150.5每平方厘米千卡,年日照时数2362~2709小时,无霜期超过300天以上,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等特点。

全年平均湿度为55%。

2-5月上旬为风季,最大风速达20米/秒。

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南风。

滑坡区气象水文特征统计图表见表2.2.1-1、表2.2.1-2、图2.2.1-1。

表2.2.1-1 2007年攀枝花市仁和区气象要素统计表50100150200250300350400123456789101112月份(月)降雨量(m m )图2.2.1-1 攀枝花市仁和区07年月平均降水量直方图根据攀枝花市气象站资料,年降雨量为700~1600毫米,一般每年5-11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的5月为旱季。

年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其中80%集中在雨季。

据了解,滑坡分布区地下水在2008年8月30日地震发生当晚得到了一次较大的补给,为滑坡蠕变提供了有利的水源条件。

区域内最大地表水体为金沙江,位于项目区东南侧约3.5公里,自北向南流过。

据地表调查,项目区北侧见一小型水库,储水量约5万m 3,滑坡前储水约2万m 3,滑坡灾害发生后已将库内蓄水排出,现水库已无蓄水。

项目区为山地斜坡,主要分布耕地及水田,平时灌溉用水及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排泄,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松散层或基岩裂隙中,无统一地下水位线。

2、地形地貌攀枝花地区地貌上具高山、深谷、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位于川西南山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部,属侵蚀堆积、溶蚀构造、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走向近于南北,属大雪山的南延部分;海拔最高处为盐边柏林山穿洞子(4195.50 米),最低处为仁和平地乡师庄(937米),相对高差最大为3258.50米,一般为1500~2000米。

滑坡区原始地貌为中山构造剥蚀地貌,剥蚀斜坡地形,滑坡中前缘地形坡度平均为25º,中后缘地形坡度为5º~15º。

滑坡体中部多为当地农民旱地,两侧多为水田。

从南往北,共发育有4条冲沟,分述如下:右侧发育一小型冲沟,因农业耕种形成梯田状,局部堆积有弃土。

1#冲沟位于滑坡区南侧,冲沟中上部走向约160 º,中下部走向135 º,冲沟两侧坡度25~35º,冲沟纵向平均坡度约25º,冲沟两侧为农民水稻田。

2#冲沟位于滑坡区前缘,冲沟走向130 º,冲沟两侧坡度35~45º,冲沟纵向平均坡度约40º,冲沟两侧为山林。

3#冲沟位于滑坡区前缘,冲沟走向130 º,冲沟两侧坡度40~45º,冲沟纵向平均坡度约45º,冲沟两侧为山林。

4#冲沟位于滑坡区北侧,冲沟大致走向140 º,冲沟上部接北侧水塘,中部被当地农民用作水渠,冲沟下部两侧坡度30~40º,冲沟纵向平均坡度约35º。

3、地层岩性根据地表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内主要岩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和白垩系小坝组泥岩、砂岩,其特征分述如下:del):红褐、黄褐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块1、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石富积,后缘主要由素填土组成。

滑坡堆积层层厚4.0~26.0米不等,滑坡前缘平均厚度约7.0米,中部平均厚度12米,后缘平均厚度16米。

稍湿,可塑。

el+dl):红褐色、黄褐色。

主要由粘土组成,含少量泥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砂岩角砾、碎块石;该层层厚3.0~26.0米不等,滑坡体中部厚,两侧相对较薄。

稍湿,可塑。

x):该层分强风化及中等风化3、白垩系小坝组泥岩、砂岩(K2强风化泥岩:紫红色、红褐色。

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薄层~中层状构造,近水平层理发育。

羽状裂隙发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蚀变成粘土,钻探岩芯呈饼状。

该层厚度2.0~7.0米。

强风化砂岩:浅紫色、浅灰黄色。

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羽状裂隙发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蚀变成,钻探岩芯呈砂土状。

该层厚度3.0~9.0米。

中等风化泥岩:紫红色、红褐色。

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薄层~中层状构造,近水平层理发育。

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面光滑,局部见黄褐色铁锰质薄膜。

钻探岩芯呈柱状、段柱状,RQD=35~50%。

中等风化砂岩:浅紫色、浅灰黄色。

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节理裂隙发育,钻探岩芯呈柱状、段柱状,RQD=45~55%。

场地内白垩系小坝组泥岩、砂岩呈单斜构造产出,在场地北东侧测得岩层产状:225°~275°∠4°~11°,该层主要发育有两组节理裂隙其产状:270°∠83°、109°∠77°。

4、地质构造及地震场地区域上位于昔格达-鱼鮓次稳定区,主要断裂呈南北向延伸,与康滇地轴的南北向延伸一致。

其中以位于场地南东侧的昔格达断裂最为重要,距离约2.0Km,该断裂形成于晋宁期,历史上曾多次活动,是多期岩浆岩浸入的通道。

早更新世时,该断裂作为边界对昔格达组沉积有明显的控制,并导致了昔格达组的变形。

晚第四纪时断裂有明显的活动显示,特别是离场地最近的拉鲊—新九段为全新世活动段,并于1955年发生了鱼鲊6.75级地震,2008年8月30攀枝花大龙潭乡拉鲊村(北纬26.2°,东经101.9°)发生6.1级地震,该地震对滑坡有直接影响。

第五节、工期要求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工程工期按20天编制,本合同开工日期以接到监理工程师开工令之日算起。

第六节、质量目标根据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波西村田房滑坡应急处理工程,把本工程建成优良工程。

第七节、施工难点、重点、安全工作分析1、施工难点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主要是边坡施工、施工面比较狭窄、坡脚公路需保证畅通、并且需随时密切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工期紧、材料运输困难等难点,在边坡施工中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2、施工重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主要是桐雅公路K4+940~K5+380段高边坡,同时公路的保通工作和保证行车安全也是重中之重。

3、安全工作基于本工程的施工难度和其自身的工程特点对安全工作需加大管理力度。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设计图纸说明,本段边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坍塌,本次清坡土石方方量较大,因此施工时应集中机械设备和人力物力先将土石方工程全部完成. 土石方工程施工时应上报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每天定时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并派专职保通人员现场指挥.详细的安全措施及管理机构和制度见第九章。

第二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第一节、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我公司拟安排11名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合同段的施工管理、技术指导、测量、试验、质检、计量及其它相关部门工作。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马上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熟悉“图纸”。

使全体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都能理解合同条款精神,熟悉工程内容、掌握质量要求、并向各施工队(班组)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项目部全体人员都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认真接受和贯彻工程师指令,使工程师满意。

全体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经业主和工程师批准,立即组织进驻工地,挂牌上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