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采样培训答案

合集下载

环境标准HJ93-2013题库颗粒物

环境标准HJ93-2013题库颗粒物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93-2013)题库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弧中打“√”,错的打“×”)1、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2、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也称细颗粒物。

3、小流量采样器工作点流量为1000 L/h。

()答案:正确。

4、采样器中的PM采样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应≥99.5%。

()2.5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截留效率应≥99.7%。

5、采样滤膜可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石英滤膜等无机滤膜或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混合纤维素等有机滤膜。

()答案:正确。

6、采样器在工作条件下,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应≤1kPa,温度测量示值误差应±2℃。

()答案:正确。

采样器使用参比方法比对测试的测试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相关系7、PM10数应≥0.97。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相关系数应≥0.95。

8、PM采样器使用参比方法比对测试的测试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相关系2.5数应≥0.95。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相关系数应≥0.93。

9、切割性能测试可使用分流测试法或静态箱测试法。

()答案:正确。

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指单位密度的球体,在静止空气中作低雷诺数运动时,达到与实际粒子相同的最终沉降速度时的直径。

()答案:正确。

11、采样器在工作环境条件下,采气流量保持恒定值,并能保持切割器切割特性的流量称为采样器的工作流量。

()答案:正确。

12、气溶胶传输效率指进入采样器到达滤膜的气溶胶量与通过切割器后的气溶胶总量的百分比。

()答案:正确。

13、采样器应有产品铭牌,铭牌上有采样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名称、出厂编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答案:正确。

14、在环境温度为(15~35)°C,相对湿度≤85%条件下,采样器电源端子对地或机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

环境空气采样试题

环境空气采样试题

环境空气采样试题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um旳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um旳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重要以和形式存在旳氮旳化合物旳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检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旳距离,至少该是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旳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旳直接采样法涉及采样、采样、和采样。

5.气态污染物旳有动力采样法涉及法、法、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旳气象参数重要有、、、湿度、压力、降水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颗粒物旳采样措施重要有:法和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二、判断题1.我国规定气体旳原则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旳状态。

()2.监测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h旳平均浓度,样品旳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

( )3.环境空气采样时,使用气袋采样时可不用现场气样来洗涤气袋,直接采样即可。

( )4.环境空气采样时,只有当干燥器中旳硅胶所有变色后才需要更换。

()5.用注射器采集旳环境空气样品寄存时间不适宜太长,一般要在2d内分析完。

( )三、简答题1.环境空气24h持续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2.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旳一般原则;填空1.100 102.NONO23.两4.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5.溶液吸取填充柱采样低温冷藏浓缩6.风速风向温度7.滤料自然沉降8.流量时间判断1.√2.×3.×4.×5.×简答1.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探头、采样总管。

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取装置及采样器等构成。

2.(1)点位应具有较好旳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畴内旳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立条件尽量一致,使各个监测点获得旳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可吸入颗粒物测定复习试题

可吸入颗粒物测定复习试题

可吸入颗粒物测定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国家颁布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标准方法是,方法的国标号码为。

答:重量法;GB6921—86。

2.测定可吸入颗粒物常采用法。

采样器按采样流量可分为、、采样器。

采样器按采样口抽气速度规定为 m/s,单位面积滤膜在24小时内的气体量应为。

答:重量;中流量;小流量;0.30;2<至<4.5[m3/(cm2·24h)]。

3.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简称;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简称。

答:≤100微米;TSP;≤10微米;PM10。

4.采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时,通常用滤膜,同时应注意滤膜的向上。

答:超细玻璃纤维;毛面。

5.称量中流量大气采样滤膜时应使用感量为 mg 的分析天平,称量范围,再现性(标准差)。

天平室或恒温恒湿箱的温度应维持在℃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

答:0.1mg;≥10g;0.2mg;15—30;50±5。

二、选择题
1.以1.1—1.7m3/min的流量采样24小时的最低检测限为。

A、0.5μg/m3;
B、1μg/m3;
C、1.5μg/m3;
D、2μg/m3
答:B
2.采集可吸入颗粒物时,采样前将滤膜在干燥器内放置小时。

A、12;
B、24;
C、36;
D、48。

环境空气和废气试题答题

环境空气和废气试题答题

一、填空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100)U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lo)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U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者监测光束到最近的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者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固定容器)采样。

5.气态污染物有动力采样包括(容易吸收)法、(填充柱)法和(低温冷凝浓缩)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

7.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10.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0.5)mo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2分)1、采集空气样品时只能用直接取样法而不能用浓缩取样法。

(X)2、颗粒状吸附剂可用于对气态、蒸气和气溶胶的采样。

(J)3、绝大部分气态NH3来源于自然生物过程。

(J)4、用林格曼鉴定烟气的黑度取决于观察者的判断力。

√5、采集烟气中的SO2和NOX时,可以用不锈钢材质的采样管采样。

(√)6、在固定污染源的颗粒采样中,如使用刚玉滤筒,应先在马福炉400℃下烘lh。

√7、理论空气量与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之比称之为过剩空气系数。

(X)8、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烟尘浓度时,其采样嘴直径不得小于5mm。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分类号:G1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②答案:100 10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②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

③答案:两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③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和法. ③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③答案:风速风向温度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

③答案:滤料自然沉降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①答案:流量时间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①答案:针孔破损破裂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①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

①答案:3 0.512.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③答案:80 12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kPa。

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③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 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 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 h。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颗粒物试题考核及答案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颗粒物试题考核及答案1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弧中打“√”,错的打“×”,每题1分)1、重量法测定PM2.5时,已采集PM2.5样品的滤膜,在使用感量0.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时,两次重量之差应小于0.4mg。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使用感量0.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时,两次重量之差应小于0.04mg。

2、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标准温度和压力是25℃和760mmHg。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标准状态指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kPa3、PM10采样管之所以要加热主要是为了防止冷凝水的产生影响采样结果。

()答案:正确4、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答案:正确5、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是通过测量已挥发颗粒物的质量,对最终测量结果进行补偿。

()答案:正确6、手工方法是PM2.5浓度测量的基准方法,可用来衡量在线仪器数据的准确性。

()答案:正确7、量值溯源的目的是使所有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都能最终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

()答案:正确8、按照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自动监测手工比对核查技术规定,颗粒物手工采样流量误差≤±5%。

()答案:错误9、颗粒物采样器采样流量不准,可能导致所收集微粒的尺寸改变。

()答案:正确10、当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口与其他采样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m。

()答案:正确11、PM2.5手工采样滤膜称量过程中应同时称量标准滤膜进行称量环境条件的质量控制。

()答案:正确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弧中,每题1分)1、自动监测仪器每天零点校准时间应避开当地污染物浓度的时间,最好是在进行。

()A.高峰;午夜时分B.高峰;日出时分C.高峰;上班高峰D.高峰;下班高峰答案:A2、空气自动监测站房室内使用面积应不小于()。

A 10 m2B 15 m2C 20 m2D 25 m2答案:B3、在规定膜面流速下,PM10采样滤膜对0.3μm颗粒物的截留效率应大于等于﹙﹚。

环境空气采样试题库

环境空气采样试题库

环境空气采样
分类号:G1
主要内容
①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
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③布点与采样《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④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答案:100 10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
倍以上。


答案:两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


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

检验检测机构采样检测人员上岗培训试题及答案

检验检测机构采样检测人员上岗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人员培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答案:100 10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

答案:两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

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法和法。

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答案:风速风向温度7.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答案:流量时间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答案:针孔破损破裂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m。

答案:3 0.512.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

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mg(中流量为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答案:5 0.5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态及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答案:气颗粒二、判断题1.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 )答案:正确2.监测环境空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h的平均浓度,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采样
培训考题
姓名:分数:
1.PM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使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采集,采10
切割器收集到已恒重的滤膜上,根集时以100L/min的流量抽取空气,通过PM
10
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算出其质量浓度。

2.采样时,采样器入口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采样不宜在风速>8m/s等天
气条件下进行,采样点应避开污染源和障碍物。

3.采样时,用滤膜夹将已编号且称重的滤膜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滤膜毛
面应朝进气方向。

4.采样时,需记录采样期间现场平均环境温度和平均大气压。

5.采样结束后,应将滤膜采样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中,如不能及时称重,应
在4℃下冷藏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