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浙江物理学考试卷及答案
1_浙江卷(解析) ——2022年6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物理考试

2022年6月浙江选考物理卷A根据F=ma可知,力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N=1kg㊃m/s2,故A正确,B㊁C㊁D错误㊂B链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指向圆心,即方向时刻变化,故加速度变化,选项A错误;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并不随速度增大而增大,选项B正确;乒乓球被击打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是个瞬间突变的力,选项C错误;篮球飞行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㊂C鱼儿吞食花瓣时,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受力不平衡,选项A错误;鱼儿摆尾出水时,鱼儿所受浮力越来越小,其大小小于重力,选项B错误;鱼儿摆尾击水时,鱼尾对水有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鱼尾会受到水的反作用力,选项C正确;研究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的动作,不能将其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㊂B复色光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能够看到彩色的干涉条纹,选项A错误;利用双缝可以得到两列相干光,明暗相间条纹是这两列光在屏上叠加的结果,选项B正确;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Lλd可知,光屏前移或后移,会改变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选项C错误;蓝光的波长比红光的短,通过同一个干涉实验装置,根据Δx=Lλd可知,蓝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比红光的小,选项D错误㊂B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静止的电荷不会产生等效电流,所以恒定的磁场不会对其有力的作用,选项A错误;小磁针N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是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选项B正确;正弦交流发电机工作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小,此时电流为零,选项C错误;变压器中,考虑到漏磁因素,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小于原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选项D错误㊂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2=mv2r,可知v=GMr,离地面越高,轨道半径越大,环绕速度越小,选项A错误;返回舱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但受地球的引力,选项B错误;根据v=GMr可知,天体在同一个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与天体的质量无关,选项C正确;返回舱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过程中,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机械能减少,选项D错误㊂B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逸出光子的能量最大,为hν=E3-E1=12.09eV,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hν-W=9.8eV,A错误;n=3跃迁到n=1放出的光子频率ν最大,波长λ最小,根据p=hλ可知动量p最大,B正确;n=3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能量小于金属钠的逸出功,所以只有2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C错误;n=3与n=4的能级差为0.66eV,用0.85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不能跃迁到n=4激发态,D错误㊂C往大水球中央注入空气,形成一个空气泡,当光从水射向气泡,即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若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发生折射,若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气泡就会看起来很明亮,C正确㊂C不知粒子的电性,故无法判断哪板电势高,A错误;两个粒子所受电场力均做正功,电势能都减少,故B错误;设板间距离为d,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为a,对垂直M板向右的粒子有:(2v0)2-v20=2ad,对平行M板向下32的粒子有:L2=v0t,d=12at2,联立解得:a=2v20L,t=L2v0,故C正确,D错误㊂模型构建㊀平行M板向下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可利用分运动解题㊂B对其中一根斜杆的底端分析,受力如图所示,对整体分析可知FN=G4,则地面对杆的作用力Fᶄ=FNcos30ʎ=36G,摩擦力Ff=FNtan30ʎ=312G,故B正确,A㊁C㊁D均错误㊂B小球与弹簧接触前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不变,因此,小球的运动不是简谐运动,A错误;动能和弹性势能都是标量,由对称性知,小球动能与两根弹簧总弹性势能的变化周期均为T2,故C错误,B正确;若小球初速度为v2,由12mv2=12kx2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减半,故球与弹簧的接触时间不是原来的2倍,因此周期不是2T,故D错误㊂D设转化效率为η,则P出=12㊃ρvA㊃v2㊃η=12ρAv3η,故输出电功率与v3成正比,A错;单位时间内流过面积A的空气动能为12ρAv3,B错;每天的发电量为E每天=P每天㊃t㊃η=2.4ˑ109㊃ηkW㊃h,由于η小于1,故C错;风速在6 10m/s范围内时,η不变,输出电功率至少为P出ᶄ=12ρAvᶄ3η=120kW,故每年发电量至少为P出ᶄ㊃5000h=6ˑ105kW㊃h,故D正确㊂解题关键㊀风速在5 10m/s范围内η恒定,题目中给出风速是9m/s时的输出功率,可根据这个速度下的输出功率推导出风速是6m/s时的输出功率㊂C以最大加速度加速㊁减速运动,时间最短㊂由Fm-mg=ma1,即300N-200N=20a1(N),解得a1=5m/s2;由v1=P额Fm,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1=1200300m/s=4m/s,由v1=a1t1,得t1=45s=0.8s,该段位移x1=v12t1=42ˑ0.8m=1.6m;由P额=mgvm得匀速运动的速度vm=1200200m/s=6m/s;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3=vma2=65s=1.2s,该段位移x3=vm2t3=62ˑ1.2m=3.6m,则变加速度与匀速运动的总位移x2=(85.2-1.6-3.6)m=80m,对该过程应用动能定理,P额t2-mgx2=12mv2m-12mv21,代入数据解得t2=13.5s,则全程总时间t=t1+t2+t3=(0.8+13.5+1.2)s=15.5s,故C正确㊂解题指导㊀本题运动过程复杂,利用v-t图像进行分析推理,既能思路清晰,又不易犯错误㊂易犯的错误是漏掉变加速运动过程,熟练掌握汽车两类启动模型是防止犯此类错误的关键㊂AB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11H,故A正确;146C能够自发地放出β射线,故可以用作示踪原子,故B正确;0-1e为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而来(10nң0-1e+11H),故C错误;半衰期为大量粒子的统计规律,少量粒子具有偶然性,故D错误㊂42BC粒子做圆周运动,根据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qE=mω2r,根据题意,电场强度大小可表示为E=ar,联立解得ω=qamr2,粒子比荷qm相同,a为常量,所以轨道半径r小的粒子角速度一定大,A错误;根据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qE=mv2r,则粒子的动能Ek=12qa,电荷量大的粒子的动能一定大,B正确;由qE=mv2r及E=ar可得v=qam,粒子的速度大小与轨道半径r无关,C正确;因为不知道粒子的速度方向及磁场方向,当加垂直纸面磁场时,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可能指向圆心,也可能背离圆心,粒子不一定做离心运动,D错误㊂BD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不会叠加,不会发生干涉,A错误;在t=2.0s波源停止振动后,其振动形式在t=2.1s时分别向左和向右传至x=0和x=0.5m处,由Δx=0.25m㊁Δt=0.1s可知波速v=ΔxΔt=2.5m/s,从题图中看出波长λ=1m,则波的周期T=λv=0.4s,2.0s0.4s=5,波源振动完整的5个周期后停止振动,停止振动前波源从负向位移回到平衡位置,则分析可知波源p从t=0时刻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t=0.42s时,波源正处于平衡位置上方向上振动的过程中,位移为正,B正确;在t=2.1s时质点a位于波谷,与t=2.25s的时间间隔Δt=0.15s<T2,则t=2.25s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振动,C错误;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在t=0.3s时,质点b开始振动,即在0到2s内,质点b运动的时间为t=1.7s=4T+T4,质点b运动总路程s=17A,A=15cm,则s=2.55m,D正确㊂答案(1)①6.20ʃ0.05㊀1.9ʃ0.2㊀②BC(2)①D㊀②3解析(1)①毫米刻度尺读数为6.20cm-0.00cm=6.20cm(估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㊂把题图中各点用直线连接,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由A(0.10,0.30)㊁B(0.60,1.23)两点,可得a=1.23-0.300.60-0.10m/s2ʈ1.9m/s2㊂② 探究加速度与力㊁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需平衡摩擦力,把钩码换成砝码盘和砝码是为了便于控制小车所受的外力,故选B㊁C㊂(2)①两弹簧秤读数不必相同;在结点位置确定好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只需要选择距离稍远的一个点;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可以有摩擦;橡皮条㊁细绳和弹簧秤与木板应贴近且平行,故选D㊂②只有一个弹簧秤时,确定三个力的大小至少需拉3次㊂答案(1)①af㊁fd㊁ce㊀②1.50ʃ0.02㊀③Ⅱ㊀R0<R(2)BD解析(1)①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压表并联接在电阻两端,由实物图可知电源电压为3V,故需连接ce㊁fd㊁af三条线㊂②电压表0 3V量程的分度值为0.1V,估读一位,读数为1.50V㊂③滑片滑到AB段中点时,电阻箱阻值越大,电阻箱与滑52动变阻器AP段的并联电阻越接近RAP,根据串联分压规律,UAP=xLU,UAP与xL成正比,故R=100Ω时对应图线Ⅱ,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依据是R0<R㊂(2)G1㊁G2按题图连接,晃动G1时,G1的指针向左偏,线圈切割磁感线,相当于 发电机 ,产生的感应电流经导线流到G2,在安培力作用下线圈转动,指针偏转,相当于 电动机 ,故B㊁D正确㊂答案(1)2m/s2㊀(2)4m/s㊀(3)2.7m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24ʎ-μmgcos24ʎ=ma1㊀a1=2m/s2(2)匀加速㊀v2=2a1l1㊀v=4m/s(3)匀减速㊀v21-v2=2a2l2㊀a2=-μg㊀l2=2.7m答案(1)5m/s㊀(2)FN=0.1h-0.14(hȡ1.2m)㊀(3)见解析解析(1)滑块b摆到最低点㊀mgh=12mv2b弹性正碰㊀v0=vb=5m/s(2)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㊀FN+mg=mv2ERmgh-2μmgl-mgH=12mv2E㊀FN=0.1h-0.14(hȡ1.2m)从h1释放时,滑块a运动到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mgh1-2μmgl-mgH=0㊀h1=1.2m(3)当1.2mɤh<1.65m时t=2Hg㊀s=vEt3+35æèçöø÷mɤx<3.6+35æèçöø÷m当0.9m<h<1.2m时,从h2=0.9m释放时,滑块a运动到距c点0.8m处速度恰好为零,滑块a由E点速度为零,返回到CD时距C点0.6m处速度恰好为零2.6m<xɤ3m答案(1)80A㊀(2)0.5Ω㊀(3)5+32s解析(1)安培力F安=nBIl㊀a=v1t1㊀I=(m+M)anlB=80A(2)感应电流Iᶄ=nBlvR0+R由牛顿第二定律有(800-10v)+n2l2B2R0+Rv=maᶄ在t1至t3期间加速度恒定,则n2l2B2R0+R=10kg㊃s-1㊀R=0.5Ω㊀aᶄ=160m/s2(3)t2-t1=v1aᶄ=0.5ss=12t2v1=80m-nBlΔq=0-maᶄ(t3-t2)[或nBlΔq=maᶄ(t3-t2)]感应电荷量Δq=nBls-12aᶄ(t3-t2)2éëêêùûúúR+R0(t3-t2)2+(t3-t2)-1s=0t3=5+32s答案见解析解析(1)①离子在磁场中运动qv0B=mv20R㊀B=mv0qR②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πR2v0转筒的转动角度ωt=2kπ+π2ω=(4k+1)v0R,k=0,1,2,(2)设速度大小为v的离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半径为RᶄRᶄ=Rtanθ2㊀v=v0tanθ2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ᶄ=(π-θ)Rv0转筒的转动角度ωᶄtᶄ=2nπ+θ62转筒的转动角速度ωᶄ=(2nπ+θ)v0(π-θ)R,n=0,1,2,动量定理F2πωᶄ=NmvF=(2nπ+θ)Nmv202(π-θ)πRtanθ2,n=0,1,2,(3)转筒的转动角速度(4k+1)v0R=(2nπ+θᶄ)v0(π-θᶄ)R<6v0Rk=1,θᶄ=5-2n6π,n=0,2可得θᶄ=56π,16π72。
2024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本卷计算中,g 均取10m/s 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全体考生必做。
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A .kg 、m 、sB .N 、m 、sC .N 、m 、hD .kg 、s 、m/s 2.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路程为s 1,位移为x 1。
杭宁(南京)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路程为s 2,位移为x 2。
则A .s 1>s 2 ,x 1>x 2B .s 1>s 2 ,x 1<x 2C .s 1>s 2 ,x 1=x 2D .s 1=s 2 ,x 1=x 23.“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落瞬间的某个物理量大小为80m/s ,方向与跑道平行,这个物理量是A .路程B .位移C .瞬时速度D .平均速度 4.如图所示是月球车示意图。
月球车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采集样品等任务,当它在月球表面行驶时A .仍有惯性B .不受阻力C .不受支持力D .不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5.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 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A .0.1sB .0.5 sC .1 sD .3 s6.2024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授课,演示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小球运动过程中肯定会发生变更的是A .速度大小B .速度方向C .加速度大小D .角速度大小7.将原长10cm 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当下端挂200g 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 ,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1N/mB .10N/mC .100N/mD .1000N/m8.如图所示,活动放射平台载着质量为m 的“神舟十号”和质量为M 的火箭,在车的牵第2题图南京杭州上海第4题图 第11题图第8题图 第9题图 橡皮筋 细绳套第10题图第14题图引下缓慢地驶向放射场。
2020年6月浙江学考物理学考复习 专题01 质点的直线运动(解析版)

学考考前大作战01:质点的直线运动一、基础在线、夯实双基提示:质量大小形状同一不同有向线段直线距离初位置末位置比值ΔxΔt运动快慢ΔvΔt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相同相反v0+at v0t+12at2v2-v20aT2(m-n)v0+v2v20+v22静止gt 12gt22gh 竖直向上重力v0-gt-2gh二、自我诊断、考点快练1.(2020·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排列并保持“70”字样编队从天安门上空整齐飞过.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则()A.以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B.以乙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C.以甲为参考系,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都是静止的D.以乙为参考系,“70”字样编队中所有直升机都是静止的答案:D2.(2020·温州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解析:选C.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所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运动员不能看做质点;研究汽车翻倒是转动问题,不能看做质点,故A、B错误.选项C中的研究对象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该选项正确;选项D中的研究对象是“国旗”,是以地面或旗杆为参考系的,该选项错误.3.(2020·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2018年10月24日9点正式通车,这座大桥的开通使得香港到珠海和澳门车程仅需3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分钟是指时刻B.24日9点是指时间C.49.968公里是指路程D.49.968公里是指位移答案:C4. (2020·浙江9+1联盟考试)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由于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减小到零,位移继续增大.故B 正确,A 、C 、D 错误.[答案] B5.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B .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2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解析:选D.由v =Δx Δt 可得:v AB =11 m/s =1 m/s ,v AC =52m/s ,故A 、B 均正确;所选取的过程离A 点越近,其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A 点的瞬时速度,故C 正确;由A 经B 到C 的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故B 点虽为AC 段的中间时刻,但其速度不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6. (2018·4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竖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为104 m ,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 m/s ,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 m/s 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0,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 sB .16 sC .21 sD .26 s解析:选C.升降机先加速上升,加速距离为h 1=v 22a=32 m ,后匀速上升,再减速上升,减速距离h 3=h 1=32 m ,故中间匀速阶段h 2=40 m ,所以t =t 1+t 2+t 3=(8+5+8)s =21 s ,C 正确.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8 s 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4 s 停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 .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C .加速、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D .加速、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大小之比为2∶1解析:选C.设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为v ,则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 1=v t 1,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v t 2,可知a 1∶a 2=t 2∶t 1=1∶2,则速度变化率之比为1∶2,故A 、D 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匀加速和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均为v =v 2,即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故B 错误;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时间之比为2∶1,根据x =vt 得,位移之比为2∶1,故 C 正确.8. (2020·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期末)自驾游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行驶,司机会经常遇到动物经过公路的情形.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正在以v =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公路上冲出几只小动物,司机马上刹车,假设刹车过程是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 2,小动物与汽车距离约为55 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匀减速6 s 末的速度为-4 m/sB .汽车一定撞上小动物C .汽车第二秒初的速度为16 m/sD .汽车最后一秒的位移为4 m解析:选C.由题可知初速度为v =20 m/s ,加速度为a =-4 m/s 2,设经过t 0时间停止运动,则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可知:t 0=0-v a=5 s ,可知汽车6 s 末的速度为0,故A 错误;由题可知,汽车刹车的距离为x =0+v 2·t 0=50 m<55 m ,即汽车没有撞上小动物,故B 错误;汽车第二秒初的速度即为刹车第一秒末的速度,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可知:v 1=v +at 1=20 m/s +(-4 m/s 2×1 s)=16 m/s ,故C 正确;根据逆向思维可知,汽车最后一秒的位移为x ′=12at ′2=12×4×12 m =2 m ,故D 错误. 9.(2016·10月浙江选考)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 s 后听到石块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 )A .25 mB .50 mC .110 mD .150 m解析:选C.小石头落入崖底,其下落过程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 =12gt 2,代入数据得h =12×10×52 m =125 m ,考虑到声音传回来大约有0.3 s ,故下落距离应略小于125 m ,选项C 正确.1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右侧固定一弹性挡杆.在t =0时刻,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当工件运动到弹性挡杆所在的位置时与挡杆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则从工件开始运动到与挡杆第二次碰撞前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工件运动的v -t 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选C.工件与挡杆碰前可能未达传送带的速度(选项A),也可能已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选项B 、C 、D),碰后以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弹,这部分四个选项均正确.反弹后工件向左匀减速到零,然后向右匀加速到传送带的速度时再与挡杆相碰,可见只有C 正确.11.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在t 0=0时刻质点处于位置x 0=0处,然后质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t 1=2 s 时刻质点处于位置x 1=10 m 处,此后质点沿x 轴负方向运动,在t 2=4 s 时刻质点处于位置x 2=-10 m 处,求:(1)质点在0~4 s 内的平均速率;(2)后2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一反常态,单选题以电磁感应问题压轴,多选题以磁场问题压轴。
选择题:第13题:电磁感应问题。
一个线框(有电阻)在磁场中,磁场随着时间t 均匀变化,电功率为P。
固定磁场,让线框以一个恒定的角速度转动,电功率为2P。
请问一边的最大安培力。
(难度不大)第15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分析与功能关系实验题:考查光学实验中插针法,多用电表使用,电学实验题倾向通用技术电子技术题型。
【相似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
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 1、P 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 ,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 3,使P 3挡住P 1、P 2的像,连接OP 3,图中MN 为分界线,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 、C 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 、CD 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 、D点。
①设AB 的长度为l 1,AO 的长度为l 2,CD 的长度为l 3,DO 的长度为l 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__。
②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 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 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①l 1和l 3,l 1l 3;②偏大解析①sin θ1=l 1BO ,sin θ2=l 3COn =sin θ1sin θ2=l 1BO l 3CO=l 1l 3,因此只需测量l 1和l 3即可。
②玻璃砖顺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在处理数据时,认为l 1是不变的,即入射角不变,而l 3减小,所以测量值n=l 1l 3将偏大。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相似题2】如图所示是一个三极管放大效果的演示实验,将47kΩ电位器调至最下端,合上开关,灯泡不亮。
将电位器慢慢向上调,可看到发光二极管渐渐变亮,灯泡也同时渐渐变亮。
物理●浙江卷丨2023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
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
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
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
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
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
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
1。
2019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 理 试 题姓名:准考证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m/s 2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題,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的符号是A .m/sB .mC .kgD .s2.电容器的符号是A .B .C .D .3.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的鸡毛、铜钱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能表示铜钱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第3题图ABCD4.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是A . F=G221r m m B . F=Grm m 21 C . F=221r q q kD . F=rq q k21 5.如图所示,花样跳伞运动员在跳伞降落过程中手拉手做成一个环状造型。
如果把构成环状造型的运动员看作一个整体,则此整体在竖直降落过程中A .只受重力B .只受空气阻力C .受重力和空气阻力D .所受合力一定为零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6.如图所示,以甲为头雁的人字形雁阵以相同速度整齐滑翔。
则A.选地面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B.选地面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C.选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D.选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7.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
则关于A对B的作用力F AB与B对A的作用力F BA的说法正确的是A.F AB大小大于F BA大小B.F AB大小等于F BA大小C.F AB先于F BA产生D.F AB后于F BA产生8.如图所示为水平桌面上的一条弯曲轨道。
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1 A B C D2024年6月浙江省一般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姓名: 准考证号:本题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留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根据答题纸上“留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需运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城内。
作图时可先运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需运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m/s 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A .m /sB .kgC .m /s 2D .kg ·m /s 22.下列电学元器件属于电容器的是( )3.如图所示,船夫用撑杆撑船前行,则( )A .船对人的力小于人对船的力B .船对水的力大于水对船的力C .人对撑杆的力与撑杆对人的力大小相等D .撑杆对河底的力大于河底对撑杆的力 4.2018年6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放射中心胜利放射“风云二号H 星”。
假设该卫星质量为m ,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2h Mm GB .h R Mm G +C .2RMm G D .2)(h R Mm G + 5.一户外健身器材如图所示。
当器材上轮子转动时,轮子上A 、B 两点的( )A .转速nB >n A B .周期T B >T AC .线速度v B >v AD .角速度ωB >ωA(第3题图)(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2(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6.如图所示的瓢虫,其身上的星数(斑点数)显示了它的种类。
2021年浙江6月物理卷答案

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1.D【解析】由公式W=qU可知1eV=1.6×10−19C·V=1.6×10−19J,所以 1.40×1015eV=1.40×1015×1.6×10−19J=2.24×10−4J,故ABC错误D正确.2.A【解析】研究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的大小与形状可以忽略,所以猫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研究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的大小与形状不能忽略,所以旋转球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飞翔的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所以飞翔的鸟儿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研究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要考虑动作细节,马的大小与形状不能忽略,所以马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3.C【解析】在火箭发射塔周围设置由钢铁制成的四座高塔,不可能是用来测量周围的风力,也不可能是用来发射与航天器联系的电磁波,更不可能是测量火箭发射过程的速度和加速度,最有可能是利用避雷针原理,预防雷电击中待发射的火箭,故ABD错误C正确.4.B【解析】打开降落伞前,着陆器受到重力(火星引力)、浮力、气体的阻力,故A错误;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着陆器处于向下减速运动过程,所以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过程中合力竖直向上,故B正确;打开降落伞至分离前,着陆器受重力(火星引力)、浮力和气体的阻力,故C错误;着陆器处于悬停状态时,发动机喷火的反作用力和浮力的合力与重力(火星引力)是平衡力,故D错误.5.D【解析】正弦交变电流即虚线的有效值U0=√22U m,在每个时刻虚线对应的电压值都不小于实线对应的电压值,当两电流流过相同电阻时,任意时刻虚线对应的电阻的电功率都不小于实线的电功率,所以一个周期内虚线电流产生的热量大于实线电流产生的热量,所以实线表示的交流电的有效值U小于虚线表示的交流电的有效值,即U<√22U m,故ABC错误D正确.6.D【解析】由静电平衡可知,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则实线表示等势线,故A错误;d点附近等差等势线很稀疏,所以d点附近的导体表面电荷密度最小,故B错误;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所以“<”形导体右侧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几乎垂直于导体表面,所以上半部分的电场强度方向和下半部分的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故C错误;由于a、b在同一条实线上,且实线表示的是等势线,则φa=φb,W ab=q(φa−φb)=0,故D正确.7.A【解析】当秋千摆动到最高点时,设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明受到重力、秋千给他的支持力,此时小明的速度为零,在沿绳方向上有F N−mgcosθ=0,在垂直绳方向上有mgsinθ=ma,所以此时小明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合力也不为零,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小于重力,故A正确BCD错误.8.B【解析】当球面半径为r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微波功率为PS=P4πr2,所以当引起神经混乱的最远距离为r1时,有250W/m2=P4πr12,解得r1≈100m,当引起心肺功能衰竭的最远距离为r2时,有1000W/m2=P4πr22,解得r2≈50m,故ACD错误B正确.9.C【解析】由题图甲可知两列波相遇后振动相互加强,所以这两列波振动的情况相同,分叉点是振动加强的位置,故AB错误;而题图乙表示的两列波相互减弱,所以相遇后相干相消,相遇以后的情况一直不变,故C正确D错误. 10.D【解析】由题意可知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是很大,所以空间站运行的速度比较接近第一宇宙速度,但是要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而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故AB错误;在空间站进行轨道修正时,发动机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而在不开启发动机的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很小,轨道高度变化很缓慢,可以认为空间站的机械能近似守恒,结合题图可知4月份有轨道调整,而5月份没有轨道调整,所以在5月份绕行的任意两个小时内空间站的机械能可视为守恒,故C错误D正确.11.C【解析】每小时泵送系统对混凝土做的功至少为W=ρVgℎ=2.4×103kg/m3×150m3×10m/s2×30m=1.08×108J,故C正确ABD错误.12.D【解析】光束a、b间夹角为90°,由反射定律知,入射角i=45°,入射点O,出射点P、Q恰好位于光盘边缘等间隔的三点,由几何知识知,折射角r=30°,由折射定律得,光盘材料的折射率n=sinisinr=√2,故A错误;由n=cv得,光在光盘内的速度v=cn=√22c,故B错误;光在介面上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能量守恒知,光束b、c、d的强度和Q点反射光的强度之和等于光束a的强度,故C错误;光束c的强度与P点反射光的强度之和等于O点处折射光束OP的强度,故D正确.13.C【解析】动能E k=p22m,德布罗意波长λ=ℎp,由以上两式解得λ=√2mE,则λ电λ油=√m油m电=√ρ⋅43π(D2)3m电=√0.8×103kg/m3×43π(4×10−6m2)39.11×10−31kg≈1.7×108,故C正确ABD错误.14.CD【解析】(1)式为原子核的α衰变,(2)式为原子核的β衰变,衰变过程均释放能量,故A错误;(3)式为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不是原子核衰变方程,故C正确B错误;(4)式为轻核聚变方程,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故D正确.15. BCD 【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两导体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相等,即F a=F b ,故A 错误;由于两导线平行,故a 、b 两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处处相等,由安培定则知,两导线所在处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因此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可以用F=BIL 计算,故B 正确;由安培定则知,a 导线在p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 导线在p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移走导线b 前,由于导线b 中的电流大,故b 导线在p 点产生的磁场强,由磁场叠加知,p 点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移走导线b 后,导线a 在p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故p 点的磁场方向改变,故C 正确;由安培定则知,在离两导线平面有一定距离的有限空间内,两导线在同一位置产生的磁场方向夹角小于180°,如图所示,由磁场叠加知,不存在磁感应强度为零的位置,故D 正确.16. AB 【解析】设条纹间距为L ,膜的倾角为θ,由干涉原理知Lsinθ=λ,由于肥皂膜的干涉条纹是不等间距的,故θ不同,其截面一定不是梯形,故A 正确;肥皂膜上的干涉条纹是前后表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故B 正确;肥皂膜从形成到破裂,θ变大.由Lsinθ=λ知,间距L 会发生变化,故C 错误;厚度相同的位置产生同一级干涉条纹,故肥皂膜上产生的干涉条纹沿水平方向,将肥皂膜外金属环左侧的把柄向上转动90°,条纹不会跟着转动,故D 错误.17. (1)①阻力与重力之比更小(或其他合理解释);②0.542~0.550;0.570~0.590;C ;(2)①C;②D.【解析】(1)①由于重物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与体积有关,所以实验时选择密度大的重物,故理由是阻力与重力之比更小.②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O 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为0.00cm ,C 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为27.90cm ,两点间距离为ℎ=27.90cm =0.2790m ,从O 点到C 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绝对值|ΔE p |=mgℎ≈0.547J ;C 点的速度为v =BD 2T=0.3300−0.23352×0.02m/s =2.4125m/s ,C 点动能E kC=12mv 2≈0.582J ;比较E kC 与|ΔE p |的大小,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接通电源前释放了纸带,使得打O 点时重物速度不为0,选项C 正确.(2)①要使条纹清晰,值得尝试的是调节拨杆使单缝与双缝平行,故C 正确;②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Ld λ可知,要增大观察到的条纹间距,正确的做法是增大双缝与测量头间的距离,故D 正确.18. (1)0.33~0.34;外;(2)①如图所示;②5;有;电阻箱的最小分度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或其他合理解释).【解析】(1)根据电流表读数规则,可知其读数I 1=0.33A .由于将K 掷到2,电流表读数几乎不变,而电压表读数变化较大,说明电压表分流很小,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①根据题图丙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可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答图所示;②根据电阻箱读数规则,其示数为5Ω.由于两次电流表读数尽量相同,可知待测电阻等于电阻箱读数,所以R x =5Ω.此方法有明显的实验误差,其理由是电阻箱的最小分度与待测电阻阻值比较接近.19. (1)4s ;2.5×103N ;(2)20s ;(3)5√5m/s .【解析】(1)由平均速度公式得t 1=v ,解得t 1=4s ,又a=v 1t 1, 由牛顿第二定理得F f =ma ,解得F f =2.5×103N . (2)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t 2=l+Lv 0,解得t =t 2−t 1=20s .(3)由运动学公式得v 22−v 2=2as ,解得v =5√5m/s . 20. (1)4m/s ;(2)0.45m ;(3)0.8m .【解析】(1)小滑块在AB 轨道上运动,由动能定理得mgℎ−μmgcosθ⋅ℎsinθ=12mv B 2,解得v B=43√gℎ=4m/s .(2)小滑块与小球碰撞后速度互换,小球沿CDEF 轨道运动,在轨道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Emin 2R ,由动能定理得12mv Emin 2+mg(R +r)=12mv Bmin 2,联立解得v Bmin=43√gℎmin ,ℎmin =0.45m .(3)小球从E 点到Q 点的运动,由动能定理得12mv G 2=12mv Emin 2+mg(R +y),由运动规律得x =v G t ,H +r −y =12gt 2,化简得x=2√(0.5−y)(0.3+y),联立解得x max =0.8m21. (1)0.5C ;(2)6.28×10−8Wb ;(3)见解析;(4)见解析.【解析】(1)由电荷公式得Q =I 1Δt 1+I 2Δt 2+I 3Δt 3, 解得Q =0.5C .(2)由磁通量的定义知 Φ=BS =kI r×πa 2,解得Φ=6.28×10−8Wb .(3)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E =NΔΦΔt=Nkπa 2r×ΔIΔt,故i R=E R+R=3.14×10−3A,故图像如图所示.(4)图像如图所示.22.(1)√v02−4eEdm ;(2)0≤B0≤mv03eL;(3)−35nmv0.【解析】(1)离子在板间运动时,由动能定理得qEd=12mv02−12mv S2,解得v S=√v02−4eEdm.(2)当磁场仅有沿x方向的分量取最大值时,离子从喷口P的下边缘中点射出,由几何关系得(R1−L2)2+L2=R12,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知,轨迹半径为R1=mv0qB0,联立解得B0=2mv05eL.当磁场在x和y方向的分量同取最大值时,离子从喷口P边缘交点射出,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R2−√2L2)2+L2=R22,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知,轨迹半径为R2=0√2qB,联立解得B0=mv03eL,综上B0的取值范围为0≤B0≤mv03eL. (3)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知,轨迹半径为R3=0√2qB =54L由几何关系得cosθ=35由动量定理得FΔt=nΔtmv0−0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nmv0,故推进器作用力沿z轴方向的分力为F z′=−35nmv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
作图时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m/s 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 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的符号是( )A.m/sB.m D.s2.电容器的符号是( )3.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的鸡毛、铜线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能表示铜钱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4.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是( ) A.221m r m G F = B.r m G F 21m = C.221r q q k F = D.rq q k F 21= 5.如图所示,花样跳伞运动员在跳伞降落过程中手拉手做成一个环状造型。
如果把构成环状造型的运动员看作一个整体,则此整体在竖直降落过程中( )A.只受重力B.只受空气阻力C.受重力和空气阻力D.所受合力一定为零6.如图所示,以甲为头雁的人字形雁阵以相同速度整齐滑翔。
则( )A. 选地面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B. 选地面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C. 选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D. 选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7.如图所示,把A 、B 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 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 。
则关于A 对B 的作用力F AB 与B 对A 的作用力F BA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 AB 大小大于F BA 大小B. F AB 大小等于F BA 大小C. F AB 先于F BA 产生D. F AB 后于F BA 产生8.如图所示为水平桌面上的一条弯曲轨道。
钢球进入轨道的M 端沿轨道做曲线运动,它从出口N 端离开轨道后的运动轨迹是( )A .aB .bC .cD .d9.如图所示,为了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 和N ,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
实验中,用力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A .桌面明显向下凹陷B .N 镜明显向右倾斜C .M 镜明显向左倾斜D .光点位置明显变化10.如图所示是某幼儿园的一部直道滑梯,其滑道倾角为θ。
一名质量为m 的幼儿在此滑道上匀速下滑。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该幼儿( )A .所受摩擦力为θsin mgB .所受摩擦力为θcos mgC .对滑道压力为θsin mgD .对滑道压力为θtan mg11. 如图所示,是一种地下铁道,车站的路轨建的高些,当车辆以一定的速度达到坡下A 点时关闭发动机,在车上坡进站时通过刹车控制车速使其在B 点正好停下。
则该车从A 到B 的过程中A. 动能增加B. 动能减少C. 机械能守恒D. 重力势能减少12. 如图所示是通有恒定电流的某段导体。
在s 5内有C 10的负电荷向右通过横截面A ,则导体内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A. A 2,向右B. A 2,向左C. A 50,向右D. A 50,向左答案:B13. 下列关于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正确的是14.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有数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A 是其中一颗。
物体B 静止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
分别把A 、B 的角速度记为A ω、B ω,线速度记为A v 、B v ,加速度记为A a 、B a ,所受地球万有引力记为A F 、B F ,则A. B A ωω>B.B A v v <C.B A a a >D.B A F F <15.如图所示,在一对带等量异号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某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从A 运动到B ,则( )A .粒子带负电B .从A 到B 电场强度增大C .从A 到B 动能增加D .从A 到B 粒子电势能增加16.如图所示,玩具枪枪管保持水平且与固定靶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靶心距离不变。
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子弹击中靶后即停止,则子弹发射速度越大( )A .位移越大B .空中飞行时间不变C .空中飞行时间越长D .击中点离靶心越近17.如图甲是用磁传感器探究通电螺线管内部磁场的实验装置(局部);图乙是电脑处理实验数据后得到的通电螺线管内部中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B 随x 变化的图像,1x 和2x 是螺线管两端点的坐标。
由该图像可知()A.整个通电螺线管内部都是匀强电场 B. 通电螺线管两端点磁感应强度最大C.通电螺线管磁感应强度为零 D. 通电螺线管内有近似匀强电场区段18.如图所示是某种电度表的表盘。
表盘上标有“720r/kW·h”,即每耗电1 kW·h电度表的转盘转720圈。
将该电度表与一个电动机连接以测定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当电动机匀速提升50kg的重物时,电度表的转盘在40s内转2圈。
已知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为80%,则该电动机总功率和重物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250W,sB.250W,sC.2500W,sD.2500W,s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19.(6分)物理实验经常需要测量,以下用于时间测量的仪器是(多选)。
(1)在下列学生分组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思想进行研究的是(单选)。
A.研究平抛运动 B.探究求合力的方法C.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取连续打出的点A、B、C、D作为计数点,各点间距离如图所示。
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 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20.(6分)(1)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经过规范的操作后,指针位置及选择开关所选欧姆表挡倍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此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2)如图丙所示,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经连接一部分电路,还剩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将电路连接完整。
(3)在“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多组(U ,I )值,在I-U 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如图丁所示。
以下是四位同学作出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最合理的是 。
21.(6分)如图所示,金属杆垂直放置于间距为L 的水平平行金属导轨上,并处于竖直向上,磁感线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已知电阻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金属杆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 ,其他电阻均不计。
则闭合开关瞬间:(1)细杆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左还是水平向右(2)电路中电流I 多大(3)细杆所受安培力F 多大22.(7分)2019年6月5日,我国长征运载火箭首次在海上发射,此次发射采用了先弹射后点火的方式。
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讨论弹射阶段时所画示意图,图中总质量kg 1064⨯=m 的火箭从静止开始运动,弹射阶段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了m 16=h 。
若火箭所受弹射推力F 恒为N 1052.26⨯,空气阻力不计,则:(1)弹射过程中,火箭所受合外力合F 多大(2)弹射过程中,火箭加速度a 多大(3)弹射结束时,火箭速度v 多大23.(9分)如图所示是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秋千,悬点O 离地面高度H=2m.质量m=5kg 的小猴(可视为质点)趴在秋千上,它到悬点O 的距离L 1=。
饲养员在图中左侧推秋千,每次做功都为W=5J 。
秋千首次从最低点被推动,以后每次推动都是在秋千荡回左侧速度变为零时进行。
若不计空气阻力,求:(1)经1次推动,小猴荡起的最高点比最低点高多少(2)经多少次推动,小猴经过最低点的速度v=4m/s(3)某次小猴向右经过最低点时,一个挂在秋千绳上C 点的金属小饰物恰好脱落,并落在地上D 点。
D 到C 的水平距离x=,C 到O 的距离l 2=,则小猴此次经过最低点时对秋千的作用力多大2019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时间的单位是“基本单位”,速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根据公式tx v ∆∆=,知速度单位为m/s ,故A 正确; B 、m 是长度的单位,故B 错误;C 、kg 是质量的单位,故C 错误;D 、s 是时间的单位,故D 错误。
故选A 。
2.答案:B解析:图中A 是电源符号,B 是电容符号,C 是二极管符号,D 是电阻符号,故选B 。
3.答案:A解析:在竖直放置的真空玻璃管内,羽毛下落不受阻力,只受到重力,由静止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v-t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A 。
4.答案:A解析: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故选A 。
5.答案:C解析:在跳伞降落过程中,一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故C 正确,A 、B 错误,当重力等于阻力时,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就会匀速下落,当重力大于阻力时,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下,就会加速下落,当重力小于阻力时,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由于运动方向向下,所以减速下落,题目只说降落过程,未说明速度情况,故所受合力不一定为零,故D 错误。
故选C 。
6. 答案:D解析:选地面为参考系时,甲和乙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选择甲为参考系时,甲乙以相同速度运动,乙相对于甲是静止的,同理选择乙为参考系时,甲相对于乙时静止的,故选D 。
7. 答案:B解析:A 对B 的作用力F AB 与B 对A 的作用力F BA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F AB =F BA ,FAB 和F BA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选B 。
8. 答案:C解析:,当离开末端时因惯性作用,仍保持原来运动的方向,即物体的速度方向为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故选C 。
9. 答案:D解析:桌子的弹性系数大,在力的作用下其形变不明显,N 、M 镜向中间倾斜,但倾斜程度不明显,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光速的位置相对较低,由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知道,光点会明显移动。
10. 答案:A解析:对幼儿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平行斜面方向mgsinθ-f=0;在垂直斜面方向N-mgcosθ=0,可知摩擦力f=mgsinθ;对滑道的压力N=mhcosθ,故选A 。
11.答案:B解析: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为0,所以动能减小,车辆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减速上坡的过程中踩刹车,有外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