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
《解连环》宋词赏析

《解连环》宋词赏析
【年代】:宋【作者】:周邦彦——《解连环》
【内容】:
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
汀州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南梅萼。
弃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作者】: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居士,钱塘(今浙*杭州)人。
他懂音乐,能自作曲,向来被认为是北宋末年的大词人。
其词多写男女之情,讲究形式格律和语言技巧,对词的发展颇有影响。
有《片玉词》。
【注释】:辽邈:渺茫。
连环:古代一种玉饰,比喻相思之情不可解。
燕子楼:名妓关盼盼的居所,在徐州。
床:古代坐具。
弦索:泛指乐器。
红*:芍*。
杜若:香草。
谩:徒然。
梅萼:梅花。
据《荆州记》载,吴人陆凯曾从*南向在陇头的好友范晔寄赠梅花。
【赏析】:这首词写男子怀人和愁苦,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他的复杂微妙、缠绵凄苦的内心活动。
姜夔《解连环》宋词原文及鉴赏

姜夔《解连环》宋词原文及鉴赏解连环姜夔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姜夔词作鉴赏姜白石作词,体悟到自然的妙境,他在其所著《诗说》中言:“诗之不二,只是不精思耳。
不思而作属多亦奚为?”他的词也体现了布局精致,用词精致的特点。
即选择现成调名,也往往有所用意。
此词是白石离开合肥后,在驿舍追念分手情境所作惜别之词。
调名《解连环》,正喻示着主题。
“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起笔三句,点出事因。
驿舍清晨,即将离开所爱的人,词人却沉吟徘徊,离情别绪,又萦绕心头,牵绊得他难以遽去。
却字转折有力,刻画出将渐行渐远而又不忍远去的内心冲突。
又字亦可玩味。
虽说又萦离思,只在这里停留了片刻,何曾片时忘怀。
离思为何?“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三国时东吴“桥公两女,皆国色”(《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人称大桥、小桥。
桥常又写作乔。
此指合肥恋人姊妹。
临别前,姊妹俩为行人作临行践别的最后一次演奏,姐姐拨动琵琶,妹妹弹起筝,诉说衷曲。
句中春风二字代指琵琶及其演奏技艺。
王安石《明妃曲》:“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黄庭坚《次韵和答曹子方杂言》:“侍儿琵琶春风手。
”雁字切筝,以筝承弦之柱斜列暗合雁行。
由春风与雁,营造出琵琶声如春风流拂、筝声如雁唳秋江的音乐意境,使此词有象外之象之妙。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柳怯,喻体态柔弱,云松,喻发髻蓬松,四字状女子在情郎将要离开时梳妆无意的状态,亦暗示出女子之美。
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又何必梳妆整齐呢。
接上来三句,用道字领起女子的话语。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半面指初次见面。
那时的相见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样子。
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3)原文

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3)原文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这两句回应下片过拍汀洲渐生杜若。
意思是说:我虽有心寄信、物给你,因你行踪不定,欲寄而势有不能;而我仍居原处,只要你肯寄则无有不能。
何况现已春暖冰消,水驿通航,你怎不能把江南的春梅寄我一枝聊解苦忆呢?《荆州记》:吴之陆凯自江南寄梅至长安,赠好友范晔,并寄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其实望寄我江南梅萼的望不过是奢望而已,明知情人断绝,信音辽邈,还如此奢望不已,岂非痴顽而何?但人间无物似情浓(张先《一丛花令》)所以才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这样的痴情洒向人间惹人去寻绎玩味!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词人用这句极凄凉、极清醒又极真实的话语作为全词的结尾,却把情感推进到高峰。
哀莫大于心死,今去者决绝,无可挽回,却又不能勿复相思而与君绝,对花对酒尚且为伊泪落,那么无花无酒更当奈何?这些不尽之情留在词外,令人玩索。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北人。
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
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
书省正字。
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
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
卒,赠宣奉大夫。
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
遥遥无期的日子没有盼头的古诗

遥遥无期的日子没有盼头的古诗
以下是遥遥无期的日子没有盼头的古诗: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处: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翻译: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2、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出处:宋代周邦彦的《解连环·怨怀无托》
翻译: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1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1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3、10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出处: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210日夜记梦》
翻译: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10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
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4、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出处:宋代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
翻译:在斜阳里我独自1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形容酒的诗句

形容酒的诗句(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theme class meeting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形容酒的诗句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古典诗词鉴赏: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赏析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译文】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注释】1.解连环: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六字。
前段十一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后段十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又名《望梅》、《杏梁燕》。
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名《望梅》。
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2.信音:音信,消息。
3.辽邈(mio):辽远。
4.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5.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楼名。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
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
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这里指人去楼空。
6.暗尘:积累的尘埃。
7.床:放琴的架子。
8.移根换叶: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9.红药:芍药花。
10.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11.梅萼:梅花的蓓蕾。
12.拼:不顾惜,舍弃。
常见词牌解释——032解连环

常见词牌解释——032解连环032解连环【词牌名解】解连环,词牌名,本名望梅,因周邦彦词中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故名。
双调,106字,仄韵。
又名玉连环、杏梁燕、菩萨蛮引等。
【例词示范】解连环·怨怀作者:宋·周邦彦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状弦索。
●●○○,●◎●,◎○●▲。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
此首托为□怨之词,起句“怨怀无托”,己摄全篇。
“嗟情人”两句,承上,言人去信杳。
“纵妙手”两句,言人不在,无与为欢。
“纵”字与“似”字呼应。
“燕子”两句,言独处之凄凉。
“想移根”两句,因见红药换叶,叉忆及人去之久。
换头推开,从远处说起。
“人在天角”与“情人断绝”相应。
“漫记得”句一开,“把闲语”句一合。
烧却音书,盖怨之深也。
“水驿”两句,仍望寄梅以慰相思,末句,更述其思极落泪,并合忠厚之旨。
【推荐欣赏】解连环·孤雁作者:宋·张炎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怳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此首咏孤雁。
“楚江”两句,写雁飞之处。
“自顾影”三句,写雁落之处。
“离群”、“顾影”,皆切孤雁。
“写不”两句,言雁寄相思,写出孤雁之神态。
“料因循”两句,用苏武雁足系书事,写出人望雁之切。
古典诗词鉴赏之姜夔篇:《解连环》

古典诗词鉴赏之姜夔篇:《解连环》【年代】:宋【作者】:姜夔——《解连环》【内容】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鉴赏】:姜白石作词,体悟到自然的妙境,他在其所著《诗说》中言:“诗之不二,只是不精思耳。
不思而作属多亦奚为?”他的词也体现了布局精致,用词精致的特点。
即选择现成调名,也往往有所用意。
此词是白石离开合肥后,在驿舍追念分手情境所作惜别之词。
调名《解连环》,正喻示着主题。
“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起笔三句,点出事因。
驿舍清晨,即将离开所爱的人,词人却沉吟徘徊,离情别绪,又萦绕心头,牵绊得他难以遽去。
却字转折有力,刻画出将渐行渐远而又不忍远去的内心冲突。
又字亦可玩味。
虽说又萦离思,只在这里停留了片刻,何曾片时忘怀。
离思为何?“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三国时东吴“桥公两女,皆国色”,人称大桥、小桥。
桥常又写作乔。
此指合肥恋人姊妹。
临别前,姊妹俩为行人作临行践别的最后一次演奏,姐姐拨动琵琶,妹妹弹起筝,诉说衷曲。
句中春风二字代指琵琶及其演奏技艺。
王安石《明妃曲》:“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黄庭坚《次韵和答曹子方杂言》:“侍儿琵琶春风手。
”雁字切筝,以筝承弦之柱斜列暗合雁行。
由春风与雁,营造出琵琶声如春风流拂、筝声如雁唳秋江的音乐意境,使此词有象外之象之妙。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柳怯,喻体态柔弱,云松,喻发髻蓬松,四字状女子在情郎将要离开时梳妆无意的状态,亦暗示出女子之美。
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又何必梳妆整齐呢。
接上来三句,用道字领起女子的话语。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半面指初次见面。
那时的相见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古诗简介
《解连环·怨怀无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抒发了主人公的是由于“怨怀无托”而生发出来的种种曲折、矛盾的失恋情结。
翻译/译文
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
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注释
①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②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这里指人去楼空。
③床:放琴的架子。
④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⑤拼:不顾惜,舍弃。
赏析/鉴赏
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
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下片由对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对方。
开头三句,“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结尾三句,“拚今后,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中间的文字则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
上片反复表示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怨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情人断绝”而且“信意辽邈”,致使满腹的哀怨无所寄托,无法排遣。
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谓相思恰如连环,本不可解,纵然“妙手能解”,那也还不免藕断丝连,就像“风散雨收”之后,仍然会残留下轻雾薄云一样。
接着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也还剩得“一床弦索”。
“床”,是古代的一种较矮的坐具:“弦索”,总指乐器。
弦索仍然摆满床上,蒙着一层灰尘,那是关盼盼的.遗物,睹物
思人,以喻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下面写芍药花,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
芍药,是有特殊含义的。
《诗经。
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又,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
“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则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爱情。
过片用《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意,表示离别与怀念。
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
人已乘舟而去,且远天角,如今伊人不见,离去久远,汀洲之杜若渐次成丛,而欲寄无出,亦似愁绪之与日俱增,而欲诉无地。
“谩记得”以下几句,笔锋陡转,忽作狠心决绝之辞,谓昔日往还音书,不过是些“闲语闲言”,人已断绝,留它何用,点个火儿烧掉算了。
这是暗用汉乐府《有所思》“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句意,以示“从今以往,无复相思”之决绝态度。
可是,紧接着又拉转回来,再暗用南朝乐府《西洲曲》“折梅寄江北”句意,请求对方把象征爱情的江南梅花寄来。
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啊。
最生总收一笔,表明至死不变的痴心,写得极其凄苦。
“拚今生”,已站好退身步,作了终生不能遂愿的准备:“对花对酒”,是说今后虽然有花可赏,有酒可饮,却唯独意中人不得相见,那么,也就只好“为伊泪落”了。
此词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作者善用单字领起下文,如“纵”、“想”、“料”、“望”,“拼”诸字,都使感情深化,文势转折,有助于达难达之情。
《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2
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翻译及赏析(周邦彦宋词)
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使有妙手,能解开连环一般感情中的种种烦恼疑惑,但在两人的感情云散雨收之后,还是会残留下轻雾薄云一般淡淡的情谊和思念。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
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注释
解连环: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六字。
前段十一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后段十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又名《望梅》、《杏梁燕》。
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名《望梅》。
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信音:音信,消息。
辽邈(miǎo):辽远。
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楼名。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
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
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这里指人去楼空。
暗尘:积累的尘埃。
床:放琴的架子。
移根换叶: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红药:芍药花。
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梅萼:梅花的蓓蕾。
拼:不顾惜,舍弃。
简析
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所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
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下片由所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所方。
开头三句,“怨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结尾三句,“拚今后,所花所酒,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中间的文字渐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
上片反复表示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怨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情人断绝”而且“信意辽邈”,致使满腹的哀怨无所寄托,无法排遣。
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谓相思恰如连环,本不可解,纵然“妙手能解”,那也还不免藕断丝连,就像“风散雨收”之后,仍然会残留下轻思薄云一样。
接着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也还剩得“一床弦索”。
“床”,是古代的一种较矮的坐具:“弦索”,总指乐器。
弦索仍然摆满床上,蒙着一层灰尘,那是关盼盼的遗物,睹物思人,以喻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下面写芍药花,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
芍药,是有特殊含义的。
《诗经。
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又,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
“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渐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爱情。
过片用《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意,表示离别与所念。
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
人已乘舟而去,且远天角,如今伊人不见,离去久远,汀洲之杜若渐次成丛,而欲寄无出,亦似
愁绪之与日俱增,而欲诉无地。
“谩记得”以下几句,笔锋陡转,忽作狠心决绝之辞,谓昔日往还音书,不过是些“闲语闲言”,人已断绝,留它何用,点个火儿烧掉算了。
这是暗用汉乐府《有所思》“”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句意,以示“从今以往,无复相思”之决绝态度。
可是,紧接着又”转回来,再暗用南朝乐府《西洲曲》“折梅寄江北”句意,请求所方把象征爱情的江南梅花寄来。
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啊。
最生总收一笔,表明至死不变的痴心,写得极其凄苦。
“拚今生”,已站好退身步,作了终生不能遂愿的准备:“所花所酒”,是说今后虽然有花可赏,有酒可饮,却唯独意中人不得相见,那么,也就只好“为伊泪落”了。
此词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作者善用单字领起下文,如“纵”、“想”、“料”、“望”,“拼”诸字,都使感情深化,文势转折,有助于达难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