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高考生物题汇编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2015-2017年高考生物题汇编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1.(2017•江苏卷.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正确;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32P标记,有的不带有32P标记,D错误。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2.(2017•新课标Ⅱ卷.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及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答案】C【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只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T2噬菌体病毒要借助宿主细胞合成mRNA 和蛋白质,B错误;用含有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能将T2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即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为HIV,它的遗传物质是R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知识点7 遗传的细胞基础

知识点7 遗传的细胞基础1.(2015·浙江高考·T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细胞周期长短、DNA合成抑制剂、同源染色体。
(2)关键知识:细胞周期长短判断方法、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变化特点。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A项,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细胞分裂时,不同细胞的周期长短也各不相同,故错误。
B项,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各不相同,构成细胞周期的G1、S、G2和M期长短也不相同,故错误。
C项,DNA复制在S期进行,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不影响染色体中DNA的复制,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故正确。
D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故错误。
2.(2015·天津高考·T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2)隐含信息:新情境下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直接进行着丝点分裂产生卵细胞(2n=4),受精后发育成三倍体草鱼(3n=6)。
2015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2015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本质与表达)【2015上海卷】18.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答案】C【2015上海卷】19.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A.2和2个钉B.2和3个钉C.3和2个钉D.3和3个钉【答案】B【2015上海卷】8.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答案】A【2015上海卷】30.大多数生物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在图10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A.1 B.2 C.3 D.4【答案】B【2015浙江卷】1.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 )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C.HIV 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1【答案】A【2015天津】8.纤维素分子不能进入酵母细胞,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下面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1)本研究构建重组质粒时看选用四种限制酶,其识别序列如下图,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环接,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是______或__________(2)设置菌株Ⅰ为对照,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能量B.需要酶C.需要原料D.不需要模板2.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有()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通过直接控制激素的合成来调节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③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④通过控制全部核糖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以代替mRNA翻译成多肽,这说明()A.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B.遗传信息可由蛋白质流向DNAC.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蛋白质D.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蛋白质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1∶3∶5.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有2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1∶2∶2C.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排列方式最多有4200种D.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则需48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A.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C.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间期6.下列有关真核生物体内核基因转录与翻译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能在同一场所同时发生B.都存在碱基A与U配对C.在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均会发生D.只要碱基配对出错就会引起性状改变7.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都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B.密码子、反密码子均存在于mRNA上C.tRNA上只有3个碱基,其余RNA上有多个碱基D.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3种RNA共同发挥作用8.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只有一条链可以作为模板B.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C.DNA复制的场所只有细胞核D.DNA复制的时间只能是有丝分裂间期9.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导致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现象。
2017年高考生物(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07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07遗传的分子基础【考向解读】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n)2.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n )3. 基因的概念(n)4. DNA分子的复制(n )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n)6.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n)中频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低频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命题热点突破一】对细菌转化实验的考查例1 •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B.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C. 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出现的菌落只有S型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協A正确負艾弗里实验设计思踣是將S型细菌的DU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看各自的作用,B正确j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菌的DNA后出现S型菌,也有尺型菌,C错误孑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正确◎【答案】C【特别提醒】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相关问题1.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 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3. 转化后形成的S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变式探究】下图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B. a 、d 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C. 从d 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到的 S 型细菌是由S 型死细菌转化的D. 从变异的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突变【解析】團中a 、bj 逊u 和6吐相互对略各对照组间只有一个变量不同,不要误i 1/)址d 和b 、d 之间有两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主要指对照组之间,止正确;弧心组小鼠死亡是S 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 的结果』片错误'3型细菌经过加热后蛋日质发生变性,不可能转化为活细菌,杲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 菌,C 错误$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D 错误。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假定肠道病毒基因+RNA含有1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以病毒基因 +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共800个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染色排除法,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向高考要高分(一)
必修二 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其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过程,而不影响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下图圆圈中画出亲本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3)将一个报春花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进行有丝分裂2次,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有_____条染色单体被15N标记。
(4)科学工作者欲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报春花品种,宜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21.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 (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的表达过程包括。据图判断,报春花的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2)若基因型AaBb×AaBb的亲本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核糖核酸酶P是一种催化tRNA前体加工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核糖核酸酶P()A.与tRNA的组成元素不同B.能水解产生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C.仅存在于真核细胞中D.催化水解碱基与核糖间的化学键2.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组装成核糖体。
当大肠杆菌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抑制自身mRNA的翻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再翻译B.同一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可能不同C.核糖体与mRNA结合后逐次阅读遗传信息,直至读取到终止密码子结束D.核糖体蛋白的结合特点,维持了RNA和核糖体数量平衡,减少了物质与能量浪费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的直径不同B.DNA的多样性体现在每一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C.DNA分子中A—T碱基对所占的比值越大,其热稳定性越高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嘌呤碱基数目与嘧啶碱基数目相等4.为了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是DNA,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让其去侵染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14C和18O代替35S和32P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B.35S组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用标记好的T2噬菌体去侵染肺炎链球菌可得到相同的结论D.整个实验中在标记噬菌体阶段,需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5.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有些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有些基因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TP合成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B.输卵管细胞中可检测到血红蛋白mRNAC.细胞的分化取决于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D.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来控制生物的性状6.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热稳定性与C—G碱基对的比例有关B.不同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方式存在差异C.环状DNA分子中的每个五碳糖都同时连接2个磷酸基团D.一个DNA分子每条单链中A+T占该单链全部碱基比值一般相同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1.碱基家族添了新成员,科学家合成了P、B、Z、S四种新的碱基,它们的配对原则是Z配P,S配B,并都是通过三个氢键连接。
高三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1.小麦生命活动中具有下列图示的碱基配对行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DNA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B.该过程在细胞核内完成C.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D.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一定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该图为转录过程,表示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故A正确;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故B正确;图中X链为DNA模板链,Y链为RNA链,DNA模板链中的碱基改变,一定会造成mRNA的改变,即密码子一定改变,故C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中碱基改变,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转录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是AUG或GUC,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但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醴,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A.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B.甲硫氪酸和缬氮酸分别对应一种密码子C.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D.转录生成的mRNA可能进行剪切和拼接【答案】C【解析】甲硫氪酸和缬氮酸分别对应一种密码子,A错。
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醴,可能是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去掉,C正确,B 错。
转录生成的mRNA可能进行剪切和拼接,但不能将起始密码子剪切,否则不能转录,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近年来,在疫苗家族中增加了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B.DNA疫苗导入人体后浆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C.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DNA疫苗具有抗原决定簇D.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这段DNA是表达抗原的基因,那么这个基因表达出来的就是抗原,由于此段抗原并不具备一定的致病性,但他依然会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他的免疫,这样就可以达到疫苗的作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1.(2017•江苏卷.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正确; 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32P标记,有的不带有32P标记,D错误。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2.(2017•新课标Ⅱ卷.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答案】C【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只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T2噬菌体病毒要借助宿主细胞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用含有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能将T2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即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为HIV,它的遗传物质是R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考点定位】病毒的遗传物质、生活方式、增殖过程以及其分类【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赫尔希和蔡斯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方法。
本题比较容易。
3.(2017•新课标Ⅲ卷.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考点定位】转录【名师点睛】熟知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以及遵循的原则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4.(2017•海南卷.23)下列关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等于DNA的数目B.有丝分裂有利于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D.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答案】B【解析】正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在细胞分裂时,由于DNA复制,一条染色体含两个DNA,A错。
体细胞有丝分裂生成的子细胞含有一套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和DNA,保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B正确。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判断,有的DNA 片段不是基因,故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C错。
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可能决定多种性状,一种性状可能由多个基因决定,D错。
【考点定位】遗传分子基础【名师点睛】没弄清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5.(2017•海南卷.24)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答案】D【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名师点睛】明确双链DNA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6.(2017•海南卷.2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B.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答案】B【解析】一种氨基酸对应有一种至多种密码子决定,A错。
HIV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以逆转录生成DNA,B正确。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生成RNA和翻译合成蛋白质,C 错。
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互补的RNA,但转录是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的,D错。
【考点定位】基因表达【名师点睛】明确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是解题关键。
7.(2017•江苏卷.23)在体外用14C 标记半胱氨酸-tRNA 复合物中的半胱氨酸(Cys),得到*Cys-tRNA Cys,再用无机催化剂镍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Ala),得到*Ala-tRNA Cys (见下图,tRNA不变)。
如果该*Ala-tRNA Cys参与翻译过程,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个mRNA 分子上可以同时合成多条被14C 标记的多肽链B.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由tRNA上结合的氨基酸决定C.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Cys的位置会被替换为14C标记的AlaD.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Ala的位置会被替换为14C标记的Cys【答案】AC【解析】多聚核糖体是指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被14C 标记的多肽链,A正确;反密码子与密码子按碱基互补原则进行配对,与tRNA携带的氨基酸无关,B错误;由于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由Cys替换成Ala,则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Cys 的位置会被替换成Ala,C正确;该tRNA本应运输Cys,则Ala的位置不会替换为Cys,D 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表达。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tRNA的特点以及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
8.(2016上海卷.8)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对图3中相关结构的正确描述是A. 图3 表示一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B. 箭头所指处由一个DNA分子构成C. 染色体上一条横纹代表一个基因D. 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的观察。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的理解。
属于容易题。
解题关键是明确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液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每条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
本题易错选B项。
错因在于混淆了果蝇唾腺染色体和常见染色体图像的区别。
9.(2016上海卷.28)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 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58B.78C.82D.88【答案】C【解析】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2个订书钉,20个个脱氧核苷酸总共需要40个;一条DNA单链需要9个订书钉连接,两条链共需要18个;双链间的氢键数共有20总共需要订书钉40【考点定位】本题考查DNA的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的化学键。
属于中档题。
解题关键是熟悉DNA 的三种组成成分之间、基本单位之间、双链之间的连接方式。
10.(2016上海卷.29)从同一个体的浆细胞(L)和胰岛B细胞(P)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L-cDNA和P-cDNA)。
其中,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以及不能与P-cDNA互补的L-mRNA分别含有编码①核糖体蛋白的mRNA②胰岛素的mRNA③抗体蛋白的mRNA④血红蛋白的mRNA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基因文库。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实质、cDNA构建方法。
属于中档题。
解题关键是理解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1.(2016上海卷.30)大量研究发现,很多生物密码子中的碱基组成具有显著地特异性。
图10 A所示的链霉菌某一mRNA的部分序列整体大致符合图10 B所示的链霉菌密码子碱基组成规律,试根据这一规律判断这段mRNA序列中的翻译起始密码子(AUG或GUG)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表达。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密码的阅读。
属于较难题。
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图B中的信息,通过估算的方式,判断从某一密码子开始,图10 A所示的链霉菌某一mRNA的部分序列是否符合图10 B所示的链霉菌密码子碱基组成规律。
12.(2016海南卷.13)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
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答案】C【解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需要经逆转录形式成DNA,然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Y物质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应抑制该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考点定位】病毒【名师点睛】三个方面巧判中心法则五过程(1)从模板分析①如果模板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DNA转录;②如果模板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或RNA逆转录和翻译。
(2)从原料分析①如果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逆转录;②如果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转录或RNA复制;③如果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3)从产物分析①如果产物为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RNA逆转录;②如果产物为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或DNA转录;③如果产物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13.(2016江苏卷.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D【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此题是对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切记T2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能进行独立新陈代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