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题
2023年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参考题库

广元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知识竞赛题目一、单项选择题(共37题,每题2分,共计74分)1.2023年广元正在争创第O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A.十B.H-一C.十二D.十三2.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Oo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C.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D.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3.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Oo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C.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4.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起来就是O个必须。
A.九B.十C.H-一D.十二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正确树立“五观”,以下不属于“五观”的是O oA.世界观B.国家观C.历史观D.民族观E.文化观F.宗教观6.民族团结的定位是Oo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C.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目标是OoA.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C.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8.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召开O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A.五B.六C.七D.A9.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以上。
A、六B、七C、八D.九10.党中央召开第O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会议的主题就是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A.一B.二C.三D.四IL广元市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OoA.回族B.彝族C.藏族D.维吾尔族12.四川省共有8处“拱北”,其中广元有“拱北”()处。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正确答案)B.56C.57D.54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正确答案)D.统一和团结3、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正确答案)B.散居C.杂居D.群居4、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正确答案)D.维护或者改变5、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oA.一级地方组织B.一级政府C.不可分离的部分(正确答案)D.地方部门6、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正确答案)D.—定名额7、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oA.自治县B.自治旗C.民族乡(正确答案)D.自治州8、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
A.有期徙刑或者拘役(正确答案)B.有期徙刑C.拘役D.管制9、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oA.补充规定B.变通规定(正确答案)C.具体措施D.具体办法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A.省会城市B.沿海地区C.经济发达地区(正确答案)D.中心城市1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B.专项资金(正确答案)C.教育基金D.助学基金1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 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C.小集中、大分散2、()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A、民族团结B、民族进步C、民族平等3、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很强,涉及全局、关系长远的重要工作。
A、政治性、复杂性、群众性B、政治性、群众性、长期性C、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4、少数民族人口1万人以上的设区的市、辖有()或者少数民族人口5000人以上的县(市、区),其XXX和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候选人或者人选中,应当有少数民族公民。
A.3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以上B.民族村C.民族乡5、(),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共同团结前进B、共同发展前进C、共同团结奋斗6、“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同志提出的。
A、XXXB、XXX、XXX7、()是我们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
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B、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C、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8、对于少数民族村,表达错误的是()A.XXX成员中,应当有简历民族村的少数民族公民B.建立民族村,须经村民集会同意,由所在乡(镇)人民当局提出申请,经市级人民当局审批C.建立民族村,必须报设区市的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民政部门备案9、XXX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正B、民主C、平等10、()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A、民族爱国主义教育B、党的民族政策C、民族前进发展11、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
A、全面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B、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C、全面加强和提高党的民族工作水平1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知识测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知识测试题库及标准答案以下是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的知识测试题库及标准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题库:1. 民族团结是指什么?A. 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B. 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对立C. 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D. 对一个民族内部的团结和统一2. 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是什么?A. 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利益B.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承C. 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利益D. 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包容3. 民族团结进步的优势是什么?A. 经济繁荣B. 社会和谐稳定C. 文化多样性D. 所有选项都正确4. 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要求是什么?A. 建立平等友好的国家关系B.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C.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平衡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民族团结进步是谁提出和发展的理论?A. 马克思主义理论B.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理论C. 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 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总结标准答案:1. C2. D3. D4. D5. C民族团结进步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提出、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通过这一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指导方针,旨在构建一个团结稳定、繁荣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庭。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承、经济利益和政治意识差异较大。
然而,民族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只有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稳定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包容。
在现代社会,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互相理解和包容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和交流等方式,加深民族之间的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促进彼此的友好互助,才能够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的目标。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严禁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严禁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的行为。
”A.民族仇恨B.民族分裂C.民族歧视2.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力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友好关系。
A.尊重B.稳定C.平等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种族、性别、宗教信奉不一样而受歧视。
”A.民族B.年龄C.籍贯4. “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的认同。
A.社会主义道路B.社会主义民族C.社会主义社会5. 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民族团结和宗教()。
A.和睦B.和顺C.友好6.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
A.改善民生B.争取人心C.依法治国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地区的好()要做到民变大是大非的立场尤其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尤其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尤其真诚。
”A.领导B.党员C.干部8. 2023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是新疆工作的总目的。
A.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B.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C.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稳定9. 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华10. ()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主线道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民族团结C.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平等B. 自主C. 团结D. 互助答案:A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A. 省、县、乡三级B. 省、市、县三级C. 省、自治区、县三级D. 省、自治区、市三级答案:C4. 我国哪个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A. 汉族B. 蒙古族C. 壮族D. 回族答案:B5. 我国哪个民族有“东方犹太人”之称?A. 汉族B. 回族C. 维吾尔族D. 满族答案:B二、填空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________。
答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7.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________。
答案: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8. 我国各民族共同的节日是________。
答案:国庆节9.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是根据________。
答案:民族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意愿10.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包括________。
答案: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三、判断题11.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
()答案:错误(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2. 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答案:正确13.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不包括经济自治权。
()答案:错误(包括经济自治权)14.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可以自行决定本地区的一切事务。
()答案:错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自治权)15. 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本地区的法律。
()答案:错误(不能制定法律,但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四、简答题16.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重要途径。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高度聚居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2、民族团结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3、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项政治性、复杂性、群众性很强,关系长远的重要工作。
4、少数民族人口1万人以上的设区的市、辖有民族村或者少数民族人口5000人以上的县(市、区),其___和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候选人或者人选中,应当有少数民族公民。
5、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6、“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___同志提出的。
7、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
8、没有表达错误的选项。
9、___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公平、民主、平等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0、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11、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
1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27、根据《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28、高等学校在招收新生时,对民族乡、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民小组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全国文化统一考试总分基础上适当加分,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9、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少数民族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30、根据《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31、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人才。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题一、单选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
A、藏族 B、蒙古族C、壮族2、印在人民币上的我国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A)。
A、藏文、蒙文、维文、壮文;B、藏文、哈萨克文、满文、壮文;C、苗文、回文、彝文、蒙文;3、(A)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A、1983年B、1982年C、1985年4、(B)是藏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这项活动在牧区半农半牧区较为盛行。
A、摔跤 B、赛牦牛 C、斗牛5、有这样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歌词寓意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6、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
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C)。
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7、我国(A)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A、宪法B、刑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8、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C)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A、尊重B、改革C、保持或者改革9、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C)。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10、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11、我国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6 B、57 C、5512、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B)通车。
A、2008年8月1日B、2007年7月1日C、2007年8月1日13、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C)A、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4、处理民族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的原则是(B)A、团结——批评——批评B、团结——批评——团结C、批评——团结——团结1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B)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题一、个人必答题1、有这样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歌词寓意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台湾1895》在中央一台播出后,“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称为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
这句名言反映了(D)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B.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C.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
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A.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和繁荣C.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D.使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4、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C)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B)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利机关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包括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状况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材料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符合我国国情②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③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7、邓小平同志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这一制度之所以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因为它(D )①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异②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③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④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热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从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制定的,因而它能够成功地解决民族问题。
这说明(D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意识对客观事务的发展起促进作用C、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A )①立法自治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10、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的主席、自治州的州长和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
这一规定表明(B)A、民族自治区的人民都是少数民族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C、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C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利机关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④依法行使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2、党的民族政策包括D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③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我国已建立155各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民族区域自治(B)①包括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②自治权的实质是一种自由权③在立法和行政上享有一定的自治④自治机关是国家权利机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B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1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坚持民族平等B、坚持民族团结C、自治权D、人民当家作主16、目前,我国有1万多所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使用21种民族语言,每年编译出版各类少数民族文字教材3500多种,计1亿多册。
这表明(C)①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②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消除③使用本民族语言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方面④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
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各族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
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了我国坚持了民族(B )①平等原则②友好原则③互助原则④共同繁荣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
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C)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19、2009年6月26日,广东韶关一家玩具厂部分新疆籍员工与该厂其他员工发生冲突。
事件发生后,境外三股势力大肆炒作,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煽动不明真相的各族群众上街进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并于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制造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这给我国公民的启示是(A )A、公民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序地参加政治B、国家要加强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引导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C、国家必须积极履行好各项智能,维护社会稳定D、公民要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20、2009年7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对7.5事件中遇害者家属、受到伤害的无辜群众、财产遭受损失的群众,要开展走访慰问,认真做好善后、救治、安抚、帮扶工作,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这表明(B )A、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智能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中央政治局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利机关D、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1、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C )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民族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里的“一定历史阶段”是指( B )A.原始社会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D.阶级社会形成后23、当今世界大约有2 000多个民族,每个国家都由一定的民族所组成,有的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国家由多民族组成,各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特点。
下列选项对民族的正确认识有( D )A.民族和国家都是以阶级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B.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C.民族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D.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24、下列有关民族的认识,正确的有( B )A.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共同地域而形成B.识别不同民族应以民族四个基本特征为依据C.民族以血缘关系为存在的纽带D.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25、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D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26、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准确的是( C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⑤27、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会对任何宗教、任何民族和不同肤色的人以任何歧视。
中国在保证奥运会安全的同时,将完全尊重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这一立场表现了(C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②我国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宗教交往活动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我国允许外国宗教人士在中国境内开展一切活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8、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C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9、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