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城市化进程的教训

合集下载

国外城市粗放发展的案例

国外城市粗放发展的案例

国外城市粗放发展的案例城市发展一直是全球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一些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了粗放发展的方式,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列举10个国外城市粗放发展的案例。

1. 孟买,印度孟买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出现。

2.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交通堵塞、垃圾处理困难、水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3. 里约热内卢,巴西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城市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率高等问题的出现。

4. 大马士革,叙利亚大马士革是叙利亚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战争、城市破坏、人口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5. 曼谷,泰国曼谷是泰国的首都,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之一。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出现。

6. 罗马,意大利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交通拥堵、城市垃圾处理困难、历史建筑破坏等问题的出现。

7. 伦敦,英国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住房短缺等问题的出现。

8. 纽约,美国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犯罪率高等问题的出现。

9. 东京,日本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交通堵塞、空气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

10. 上海,中国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城市的粗放发展导致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住房短缺等问题的出现。

泰国曼谷交通拥堵严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泰国曼谷交通拥堵严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泰国曼谷交通拥堵严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泰国曼谷市所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也逐渐加剧。

这两个问题的叠加给人们的出行和居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交通拥堵问题曼谷市是泰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数量的激增,道路的狭窄和不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这不仅给市民的出行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也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任务是改善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

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布局。

此外,采取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利用率和效率的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增加地铁、轻轨和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和覆盖面,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交通拥堵问题的恶化,曼谷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

空气污染不仅给市民的健康带来了风险,也给城市的形象和旅游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污染。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同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和绿色交通工具,提倡节能减排,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综合解决方案要有效解决泰国曼谷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综合施策。

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鼓励市民采取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交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中来。

只有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治理泰国曼谷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总结泰国曼谷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市民的出行和居住条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泰国_购房数据分析报告(3篇)

泰国_购房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近年来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的增多,泰国房产市场逐渐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本报告通过对泰国房产市场的数据分析,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客观的购房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泰国房地产相关机构、政府统计数据、房地产网站以及相关新闻报道等。

三、泰国房产市场概况1. 房产价格近年来,泰国房产价格呈现稳步上涨趋势。

根据泰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泰国房产价格同比增长5.6%,2021年同比增长7.2%。

其中,曼谷、清迈、普吉岛等热门城市的房产价格涨幅较为明显。

2. 房产类型泰国房产类型主要包括公寓、别墅、联排别墅、独立别墅等。

其中,公寓因其投资回报率高、易于出租等特点,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选。

3. 投资区域曼谷作为泰国首都,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

清迈、普吉岛等地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也成为了热门的购房区域。

四、泰国购房数据分析1. 投资回报率泰国房产投资回报率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租金回报率:泰国房产租金回报率一般在3%-6%之间,部分热门区域甚至可达8%以上。

(2)房产增值:泰国房产价格逐年上涨,投资回报较为稳定。

(3)汇率优势:近年来,泰铢对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为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汇率收益。

2. 房产供需情况泰国房产市场供需平衡,部分热门区域甚至供不应求。

以下为泰国各区域房产供需情况分析:(1)曼谷:曼谷作为泰国首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房产市场供需平衡,部分区域供不应求。

(2)清迈:清迈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房产市场供不应求。

(3)普吉岛:普吉岛作为泰国最热门的旅游胜地,房产市场供不应求,房价持续上涨。

3. 房产购买者结构泰国房产购买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国内投资者:以泰国本地居民和华侨为主,占比约60%。

(2)国外投资者:以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亚洲国家投资者为主,占比约40%。

(完整版)城市化滞后及超前城市化现象

(完整版)城市化滞后及超前城市化现象

表中数据列出了世界上的几个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加拿大、韩国、法国,以及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俄罗斯、印度、越南和巴西。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城市化率普遍高于70%。

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俄罗斯和巴西外,城市化率普遍低于50%。

造成这一现像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发达国家经济起步早、经济实力强,城市化发展进程早而且成熟,普遍进入后城市化阶段,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普遍较晚,城市化发展依托的工业化基础较薄弱,经济基础不牢。

2、发达国家人口较少,除美国日本外人口过亿的国家较少少,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压力较小,而新兴经济体国家人口普遍超过一亿人,中国和印度超过十亿,城市化任务艰巨。

3、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高的原因在于经济和大城市的畸形发展,人口过多的集中于几个大城市或超大城市所致,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类似情况。

第二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滞后、超前城市化并存的分析(一)中国城市化总体上具有“滞后城市化”特征“城市化滞后”,是指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与该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由于以市场导向的工业化启动,城市化进程提速。

城镇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19%升至2010年的45%。

但总体上讲中国城市化水平长期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3.4%,我国仅达到26.4%,到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我国只有36.2%。

其次,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GOP结构转移不同步。

城市化进程的度量可以通过三大产业转移中的两大指标:产值(GDP)结构与就业结构指标加以考察。

一般来讲,经济水平越高,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城市化水平越高。

发达国家中,美国城市化水平为73%时,GDP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仅为1.6%,就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比例仅为2.94%。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中国散文用词句式泰国城市化

中国散文用词句式泰国城市化

中国散文用词句式泰国城市化泰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诸多启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广泛存在着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

即:一方面,在城市存在着较发达的现代经济,相应地也存在着一个较强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享有较为富裕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在农村却存在一个落后的农业自然经济,相应地也存在着人数众多、比较贫穷的农民大众。

这样一种状况就形成了二元社会,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来说,二元社会很容易形成矛盾对立,对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

泰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诸多启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广泛存在着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

即:一方面,在城市存在着较发达的现代经济,相应地也存在着一个较强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享有较为富裕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在农村却存在一个落后的农业自然经济,相应地也存在着人数众多、比较贫穷的农民大众。

这样一种状况就形成了二元社会,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来说,二元社会很容易形成矛盾对立,对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

泰国是个农业国,经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业化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60%-70%的人口仍住在农村。

1960年代前,泰国的城市内部除了对自然资源产品的粗加工外,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制造业,经过战后的恢复时期,泰国于1954年制定了“工业投资鼓励条例”。

1960年代中后期,泰国的经济结构开始明显转变。

纵观1960年代后期泰国的整个城市化过程,是在一种“畸形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下进行的,即城市化过程缺乏农业发展的基础。

城市人口的扩张并非是由农业现代化催生出的城市机械人口的增加而造成的,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的“拉力”而非农村的“推力”造成的。

农村内部大量劳动力的流失以及政府将大量的工业基础设施投资集中在城市地区,也进一步限制了农村的发展,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金融危机爆发后,大批城市失业工人返回农村,也进一步加重了农业的负担,泰国城乡人口贫困差异依然明显。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电子教案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电子教案
国家。除日本东京继续以2600万人位居第一外,发 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名次将普遍上升。
3、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 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往往一个城市的经济就占据了某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地位。如泰国首都曼谷市的经济就占全国经济的38 %。即使在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城市经济也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60%。
亚洲、非洲众多沿海城市畸形繁荣。 加速了社会分化和社会变革。
2、亚非广大国家也开始近代城市化进程,一 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 元结构转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
进入20世纪才开始,取得民族独立较早的拉美国家,在 19世纪晚期已开始城市化。亚非较晚,非洲到1950年 前后才开始。
目前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预计到2025年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27
个。
三、发展趋势
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 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0%。最不发达国 家的城市人口将从19亿增加到2030年的39亿,这对许多最不发达 国家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大城市规模和数量增加明显。
城市 纽约(美国) 伦敦(英国) 东京(日本)
人口 1230 870 670
巴黎(法国)
550
上海(中国)
530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 500
芝加哥(美国)
490
莫斯科(前苏联)
480
加尔各答(印度)
440
洛杉矶(美国)
400
城市 东京(日本) 墨西哥城(墨) 圣保罗(巴西) 孟买(印度) 纽约(美国) 上海(中国) 洛杉矶(美国) 拉各斯(尼日利亚) 加尔各答(印度)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城市化1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城市化1

城市化下图示意中国、日本、韩国城镇化进程(含预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段是( )A.1950~1970年B.1970~1990年C.1990~2010年D.2010~2030年2.2020年,中、日、韩三国( )A.韩国经济最发达B.日本城镇化水平最高C.中国城市人口最多D.均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由图可知( )A.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D.美国目前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4.与2000年相比,2030年三国城镇化带来主要变化是(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落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称为再城市化。

下表为某国四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城市化平均增长速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某国四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城市化平均增长速度年份甲乙丙丁2000-2010年-0.24-0.620.28-0.382011-2019年0.64-0.230.810.595.根据上表,推测该国四个城市中进入再城市化阶段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6.该国上述城市再城市化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地租下降,住房供应增加B.农业用地比重提升,耕地面积增加C.产业结构优化,工业比重增加D.城市环境污染减轻,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当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时,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反之则为滞后城市化。

下图示意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新加坡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影响因素是( )A.人口数量B.经济发展水平C.工业产值D.农业发展水平8.图示国家中出现滞后城市化的是( )A.越南B.马来西亚C.泰国D.菲律宾9.印度尼西亚城市化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农村环境污染加剧B.城市经济发展缓慢C.农村人地矛盾突出D.城市人口失业率高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泰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02
CATALOGUE
泰国经济现状分析
泰国农业现状分析
农业在泰国经济中的地位
泰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是泰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
泰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的平原地区,其中稻米是 泰国的传统农作物,也是泰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
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 泰国政府正在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国投资者。预计未来几年,外国直接投资 将继续增加。
社会方面的发展趋势预测
预测一: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 泰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水 平。预计未来几年,泰国的人力资源素质将得到进一 步提升。
预测二:社会福利不断完善
• 泰国政府正在加强社会福利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预计未来几年,泰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将进一步完 善。
手中。
政策
泰国政府政策主要由内阁制定, 下设多个部级机构和委员会负责
具体政策的执行。
政治文化
泰国政治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传 统和民族特色,强调和谐、折中
和社会稳定。
民主化进程与政治稳定性分析
民主化进程
泰国民主化进程始于19世纪90年 代,经过多次政治改革和选举, 逐渐实现了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化 。
政治稳定性
泰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同时 也有一些大型的农业企业。
泰国工业现状分析
工业在泰国经济中的地位
01
泰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泰国的主要经济增长
点之一。
工业部门结构
02
泰国工业部门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行业等,其中制
造业是泰国的核心工业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国城市化进程的教训
作者:王琛来源:学习时报字数:2698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广泛存在着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

即:一方面,在城市存在着较发达的现代经济,相应地也存在着一个较强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享有较为富裕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在农村却存在一个落后的农业自然经济,相应地也存在着人数众多、比较贫穷的农民大众。

这样一种状况就形成了二元社会,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来说,二元社会很容易形成矛盾对立,对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泰国深受这种二元社会之苦,二元社会对立形成了分别代表各自的政治集团,二者矛盾不可协调,街头政治一度成为泰国的一个独特现象。

泰国是个农业国,经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业化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60%~70%的人口仍住在农村。

泰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

1950年代初期,泰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3个百分点,高于东南亚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

2005年,泰国的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城市化水平低了近16个百分点,低于东南亚城市化水平11.5个百分点。

泰国以往历届政府都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特别是首都曼谷及其周围地区,所以农村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1960年代前,泰国的城市内部除了对自然资源产品的粗加工外,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制造业,经过战后的恢复时期,泰国于1954年制定了“工业投资鼓励条例”。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泰国的经济结构开始明显转变。

然而,这一时期工业发展中所采用的技术几乎全部来自于西方,缺乏独立自主的技术支持。

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10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资源短缺,这种状况导致了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恰恰与泰国当时城市所需的发展方式相反,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城市病问题开始凸显。

一方面,由于城市正规部门难以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使得大量城市贫民不得不受雇于正规就业结构之外的各种行业。

事实上,如果不存在非正规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他们流入城市的“期望收入”几乎是零,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之所以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主要是由于他们预期到能够从得到城市正规部门工作的机会中获得补偿,因此他们对城市内部新增就业岗位表现得十分敏感。

另一方面,这部分城市贫民主要从事资金技术要求低和盈利较快的小商业、饮食业等服务行业,从而使得城市的第三产业在低水平上高速膨胀,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虚假繁荣现象”。

纵观1960年代后期泰国的整个城市化过程,是在一种“畸形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下进行的,即城市化过程缺乏农业发展的基础。

城市人口的扩张并非是由农业现代化催生出的城市机械人口的增加而造成的,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的“拉力”而非农村的“推力”造成的。

农村内部大量劳动力的流失以及政府将大量的工业基础设施投资集中在城市地区,也进一步限制了农村的发展,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金融危机爆发后,大批城市失业工人返回农村,也进一步加重了农业的负担,泰国城乡人口贫困差异依然明显。

伴随着泰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

然而,直到1990年代中期,泰国6000万人口中只有50万人接
受过中等教育,学龄前失学儿童91%集中在农村,教育体制的落后以及人力资本地区性分配不均使得泰国工业化进程不得不面临人力资本的匮乏问题。

事实上,1960年代初期,泰国政府在制定第一个经济发展长期计划时就十分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70年代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年增长率为34.5%,1990年教育经费已经占到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19.2%。

但是泰国政府的这一努力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

首先,泰国多数中学都分布在城镇,农民孩子去城镇读书课余时间就不能帮助家庭进行生产活动,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因而增加了农户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

其次,泰国农村非集约化的生产技术状况使得学生毕业后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学到的知识很难能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从而增加了农户对子女教育投资的风险。

在有限的农业收入制约下,许多农户不得不放弃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投资。

例如,1999年仅仅因交不起学费和为了家庭生计而不得不辍学的学生占总辍学学生的比例就达到63%。

最后,诱致性的教育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在一个完善的劳动市场中不但雇佣方可以更加容易采取有效的甄别机制雇用到满意的员工,受教育者也更容易通过信号显示机制找到满意的工作。

由于泰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相对落后,高等教育接受群体的高失业水平反而越发突出。

从某种程度上讲,恰恰是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降低了泰国国民对教育投资的偏好。

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泰国农村地区的贫困率为12%,高出城市地区近3倍;全国八成以上的工业集中在曼谷及其周边地区,而占全国总人口近半数的泰国东北部、北部农村仅拥有不足10%的工业。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泰国的贫富差距比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邻国都大得多。

2009年,泰国国内最富有的20%人口比最穷的20%人口的收入高出14.7倍,60%的人口所分得的财富仅占其总额的25%。

不难看出,泰国的城乡经济鸿沟和贫富差距是历史形成的,但是只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鸿沟和差距就会逐步缩小。

然而,以往的泰国政府并没有真正关注过农村的发展。

客观地说,他信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认真关注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总理。

他信政府先后提出一系列惠农政策,包括允许农民推迟还债三年,给每村100万铢贷款作为发展基金,实施“一乡一产品”种植,“30铢治百病”等政策。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在2001—2005年他信当政的5年中,农民的收入提高了60%。

这使最讲究实际的广大农民对他信感恩戴德,成为他忠实的支持者。

在他信惠农政策的背后是以牺牲了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为代价。

例如,“30铢治百病”医疗计划,主要是为没有医疗保障的农民设立的,但这一计划的实施降低了医院的利润,减少了医生的收入。

而政府用于这些扶贫项目的支出主要来源于中产阶级(包括医生、律师、教授、工程师等各种专业人士)所得税的提高。

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举步维艰,20所大学的1万多名年轻教师因被纳入他信所倡导的脱离公务员队伍计划而加薪无望。

国有企业私有化、股份制改革,使得自来水、煤气、电力等公司的职工下岗。

所有这些都引发了曼谷城市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的不满,他们成为反他信的主体力量。

所以,泰国的城市化过程并没有解决好各方的矛盾,反而突出了二元社会的矛盾冲突,成为导致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的直接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