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上册美术书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美术书知识点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需要灵感创造力,也需要繁琐的技能练习。
在七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色彩的基本概念颜色是美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学习色彩方面,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概念:1. 颜色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
2. 色彩的主次关系。
3. 冷暖色调的区分及运用。
4. 色彩的搭配和平衡。
二、线条和造型的基础线条和造型是美术作品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在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我们要学习以下基础知识:1. 线条和造型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的表现。
2. 线条和造型的种类和特征,如实线、虚线、圆形、方形等。
3. 绘画和造型的基本技巧,包括轮廓线、明暗处理、透视等。
三、素描和速写的基本技巧素描和速写是表现力最强的绘画方式,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素描和速写方面,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技巧:1. 构图和比例的基本要素,如分割法、交点法等。
2. 用线条和阴影描绘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3. 速写作为一种快速捕捉形象的技巧,需要我们掌握快速构图和捕捉关键特征的方法。
四、绘画材料和技法绘画材料和技法是实际操作美术作品时的重要环节。
在学习绘画材料和技法方面,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 纸张、画笔、颜料、颜料材料等绘画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2. 水彩画、油画、素描和炭笔画等不同绘画技法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3. 运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法创作优秀的美术作品。
总之,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学习的知识点非常丰富,要想在美术创作中得到优秀的表现,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知识,熟练掌握技巧,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创作。
七年级上册美术理论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美术理论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美术理论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们的美术学习和实践至关重要。
以下是本篇文章将要介绍的美术理论知识点。
一、线条线条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斜线等不同类型。
在美术作品中,线条可以用来表现形状、纹理、光影等方面,是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
二、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之一。
颜色的选择、组合和运用可以丰富作品的感觉和情绪。
在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三、形体形体是美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主要指物体的体积、空间和尺寸。
在美术作品中,形体可以通过透视、比例和造型技巧来表现。
艺术家们利用形体来表现出立体感和现实感,使作品更具可信度和真实感。
四、构图构图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之一。
它可以帮助艺术家将作品的各个元素组织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中。
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艺术家们通常会通过对视觉中心、比例和平衡等因素进行考虑和布置,来创造出理想的构图。
五、光影光影是美术作品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可以给作品带来深度和真实感。
艺术家们通过利用光影的变化和暗示,来表现物体的体积、形态和质感。
光影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可以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
总之,在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许多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学生们今后的美术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创作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美术作品。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复习知识点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复习知识点第一章艺术的产生和发展1.1 艺术的起源和意义- 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艺术可以表现人类的情感和思想1.2 史前艺术- 史前艺术主要表现在岩画和雕塑中- 史前艺术的特点是形象生动、简单明了,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表现性第二章线条构成的艺术2.1 线条构成的基本形式- 直线、曲线、折线、挑线、倾斜线等- 线条可以在画面中起到很多作用,如表现形象的轮廓和纹理,构成形象的结构等2.2 线条构成的表现技法- 线条的长度、粗细、轻重、方向、弯曲程度等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线条可以通过交错、穿插、重叠等手法产生特殊效果,如明暗变化、空间感、节奏感等第三章色彩构成的艺术3.1 基本色彩和色彩搭配- 基本色彩有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它们互相混合形成的三次色和黑、白色- 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和谐、对比、互动、冲突等3.2 色彩的表现技法- 色彩的明暗、冷暖、饱和度等属性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色彩可以通过混合、涂抹、溅洒等手法产生特殊效果,如自然景物的色彩表现、情感氛围的营造等第四章平面构成的艺术4.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不同的形状、大小、数量、排列方式等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4.2 平面构成的表现技法- 平面构成的表现技法有平面布局、透视的运用、画面的比例关系等- 平面构成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其他因素来进行丰富和表现第五章绘画素材的运用5.1 画笔和颜料- 画笔有毛笔、油画笔、水彩笔等- 颜料有水彩、油画颜料等5.2 绘画素材的表现特点- 纸张可以呈现绘画效果的各种质感和要求- 不同的绘画素材可以呈现不同的表现特点,如油画的质感和立体感、水彩的透明感和轻盈感等。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美术上册是初中阶段开设的一门艺术学科,它以基础知
识的学习为主,涵盖了绘画、书法、雕塑等多方面的内容。
以下
是本文将要介绍的几个知识点。
1.线条
线条是绘画的基础,无论是素描、彩画还是油画,线条都是构
建形象的必要元素。
线条不仅仅可以用来勾勒轮廓,还能表现形体、纹理、质感等内容,因此掌握线条的描绘是学好美术的必修课。
2.色彩
色彩是绘画、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绘画中,色
彩的运用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甚至能够传达情感和思想。
七年级美术上册的学习中,将学习到基本色彩的知识及运用技巧。
3.构图
构图是指在绘画过程中,将画面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效果的过程。
构图是绘画中难度较高的部分之一,需要学生们注意画面的比例、重心和对称性等方面的问题。
4.素描
素描是一种不加色彩,只通过线条和灰度的变化来表现形态感的绘画方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素描有助于他们掌握描绘线条的技巧,提高对空间的感知和构图能力。
5.创作
创作是绘画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通过创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美术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七年级美术上册的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有其重要性和难度,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并用心练习,才能在美术学科中有所发展和突破。
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爱上美术,热爱艺术创作,不断地追求美的追求,挖掘出自己的无限潜力。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本文档总结了七年级美术上册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单元1:了解素描
- 研究基本素描线条的绘制方法
- 掌握对物体进行简单描绘的能力
- 研究使用阴影和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单元2:认识色彩
- 了解颜色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 研究调配主色和辅助色
- 掌握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意象构造
单元3:认识线条
- 研究通过线条表现物体的外形特征
- 掌握线条在绘画中的运用技巧和表现力
- 研究不同线条表达方式在绘画中的意义
单元4:研究绘画
- 研究绘画的基本构图和构图要素
- 掌握用不同绘画材料进行创作的技巧
- 了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研究他们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思路
单元5:了解立体造型
- 研究用不同材料进行立体造型
- 掌握制作简单立体造型的方法和技巧
- 了解立体造型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本文档对七年级美术上册的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回顾所学内容并巩固知识。
参考资料
-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 相关绘画教学资源。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梳理整理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梳理整理一、美术基本概念1.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元素,塑造空间、形态、情感等方面的艺术。
1.2 美术的分类美术可分为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五大类。
其中,绘画和雕塑为主要内容。
二、绘画基础知识2.1 绘画工具与材料- 铅笔、橡皮、炭笔、墨水、画纸、画布等。
2.2 绘画基本技巧- 线条:直线、曲线、弧线、波浪线等。
- 色彩:原色、间色、复色等。
- 阴影:高光、投影、反光等。
-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
2.3 绘画构图原则- 平衡:对称、非对称、中心构图等。
- 对比:形状、大小、色彩、明暗等对比。
- 节奏:重复、变化、对位等。
三、雕塑基础知识3.1 雕塑工具与材料- 泥巴、石膏、木头、金属等。
3.2 雕塑基本技巧- 塑造:圆雕、浮雕等。
- 刻画:线条、纹理、质感等。
3.3 雕塑构图原则- 空间感:前后、上下、内外等空间关系。
- 立体感:体积、形状、比例等。
- 动态感:姿态、动作、表情等。
四、美术欣赏与批评4.1 美术欣赏- 形式美: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
- 内容美:主题、情感、寓意等。
4.2 美术批评- 审美观念:传统、现代、后现代等。
- 创作手法:写实、抽象、表现等。
- 社会意义:寓意、启示、批判等。
五、课后实践与拓展5.1 课后实践- 完成课堂作业,加强基本技巧训练。
- 参观美术馆、雕塑公园等,提高审美能力。
5.2 拓展活动- 参加美术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 相关书籍、视频,深入了解美术知识。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梳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免费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免费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是学生们接触美术的重要阶段,该课程涉及了多个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让你更好地了解这门课程以及丰富你的艺术知识。
一. 基础绘画知识1.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也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包涵了素描知识点,学生们需要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包括线条构图、光影处理、透视等。
2.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在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学生们需要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规律。
学生们还需要熟悉基本色彩、补色、色彩搭配等概念。
3.人物造型人物造型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人物造型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包括人体结构、透视和人物比例等。
二. 艺术史知识1.艺术史艺术史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艺术史的基础知识,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了解各种不同文化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2.古代艺术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还包含了古代艺术的内容,学生们将了解到不同古代文明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如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文明等。
三. 创作知识1.创作基础创作是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将学习创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了解创作流程和规律,熟悉常见的创作材料和工具。
2.创意发挥创意发挥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发挥创意,提高创作水平,创作出更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结语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包含了众多知识点,让学生们全面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丰富的美术教育,学生们将发展良好的美术素养,激发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为未来的美术创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美术课中,学生们将会学习到许多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本文章将介绍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包括色彩、造型、线条、透视、素描等等。
一、色彩色彩是美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可以达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在七年级上册的美术课中,学生们将学习到色彩的基础知识,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特性、色轮等等。
此外,还将学习到色彩搭配的技巧,如相邻色、对比色等。
二、造型造型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形态的表现方式。
在七年级上册的美术课中,学生们将学习到造型的基础知识,包括形状、体积、结构、比例等等。
此外,还将学习到视觉造型的基础技巧,如正面、侧面、背面、近处、远处等等。
三、线条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七年级上册的美术课中,学生们将学习到线条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条的分类、线条的性质、线条的运用等等。
此外,还将学习到线条搭配的技巧,如粗细、长短、直曲等等。
四、透视透视是指从视觉上对物体的空间位置、大小、形态等进行表现的一种艺术手法。
在七年级上册的美术课中,学生们将学习到透视的基础知识,包括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等等。
此外,还将学习到透视的应用技巧,如透视投影、透视变形等等。
五、素描素描是指用一种或几种单色将物体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在七年级上册的美术课中,学生们将学习到素描的基础知识,包括素描线条、素描阴影、素描构图等等。
此外,还将学习到素描的应用技巧,如立体感的表现、光影的处理等等。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希望本文章能够帮助到正在学习美术的同学们。
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多动手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第一课《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④题款:瘦金体3.工笔画《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荃②时代:五代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工笔画《双喜图》①作者:崔白②时代:宋代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8.写意画《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9.写意画《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②题款:八大山人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10.写意画《丛竹图》①作者: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11.写意画《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②绘画特色:没骨法12.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墨虾》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③《静物》:法国马蒂斯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
一般采用三角构图法。
摆放时注意物体之间的大和小、前和后、多与少、聚与散。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2.不同的工具材料能够反映不同的心情(范画:蒙德里安《插在玻璃杯中的白玫瑰》、达·芬奇《花绘练习》3.作品欣赏:法国塞尚的水彩画《静物》、美国查尔斯·希勒的水彩画《静物与阴影》、法国爱德华·维亚尔的色粉画《桌子上的花》第四课《人类的朋友》1.描绘动物方法之一:素描2.描绘动物方法之二:铅笔淡彩画(丢勒《兔子》)作画步骤:(1)用线画出兔子轮廓(2)加一点明暗(3)利用明暗充分描绘(4)用水彩轻轻罩一层3.作品欣赏:吴作人的素描《狮》、俄国赛罗夫的素描《马》、法国麦尔松的《犬》、法国德拉克洛瓦的水墨画《虎》、法国莫奈的素描《牛》、荷兰伦勃朗的素描《猪》、英国亨利·摩尔的素描《羊》4.《昆虫记》:作者法国的法布尔,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第五课《耕牛·战马》1.牛、马题材在各类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汉代画像砖《攻战图》、唐代浮雕《昭陵六骏》、唐三彩《骑马狩猎佣》2.中国画的形式:①工笔画②写意画③兼工带写3.《五牛图》①作者:唐代韩滉②绘画形式:工笔画4.《五马图》①作者:宋代李公麟②绘画形式:白描第六课《花的变化》1.花卉的自然形态:球状、喇叭状,碗碟状2.花卉的装饰变化:①夸张变化:减化与夸张②丰富变化:添加与组合③构成变化:重复与分解3.设计式样:①单独纹样:也称自由纹样,有对称(均齐)和均衡两种骨式结构②适合纹样:适合于一定形状空间中的装饰图案,如圆、方、三角等③二方连续纹样④四方连续纹样4.剪纸: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七课《图案之美》1.按照图案表现的内容、题材可分为:①动植物②人物③风景④几何形等2.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
3.图案的形式美法则①对称与均衡②对比与和谐③节奏与律动第八课《装点生活》1.器物装饰设计:包括器物的器型设计,器物外观上的装饰图案设计2.环境的装饰:包括建筑装饰图案和环境艺术装饰图案,能够表达特定历史背景,是一种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第九课《外国静物画》1.静物画:萌芽于古罗马,独立于17世纪的荷兰画派,是静物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定义: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
静物画象征人类的五种感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鹧鸪与铁臂铠》①作者:意大利巴尔巴里②地位:欧洲最早的静物画3.17世纪荷兰画派代表作:博兰格的《瓶中的郁金香》、彼特·克莱茨的《有玻璃杯和银器的静物》、彼尔特的《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德·海姆的《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4.《铜壶》:作者法国的夏尔丹,表现了朴实无华的平凡之美,代表了18世纪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5.《向日葵》①作者:荷兰梵高19世纪后印象主义②将“表现性”引入静物画中,表达热情与奔放6.《静物》①作者:法国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19世纪后印象主义②艺术特色:塑造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永恒的性格。
张扬个性之美①意大利莫兰迪的《静物》释放出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优雅20世纪现代主义②西班牙毕加索的《水壶、锅子和烛台》将绘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国人物画》1.长卷《洛神赋图》①作者:东晋,顾恺之“三绝”:才绝、画绝、痴绝②构图上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景③绘画特色: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早期范例④“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基本理论。
2.《历代帝王图》①作者:唐代,阎立本《步辇图》②画面内容:刻画了历史上汉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形象③构图:通过人物比例的高大来显示人物社会地位3.长卷《韩熙载夜宴图》①作者:五代,南唐,顾闳中②画面内容:连环长卷的方式描绘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4.写意画《泼墨仙人图》①作者:南宋,梁楷(大写意人物画的开山鼻祖)②区别于传统的工笔绘画5.《小廷婴戏图》作者:宋代佚名6.白描《兔胄图》作者:北宋李公麟7.《高贤读书图轴》作者:清代陈洪绶8.《女娲补天图》作者:清代任伯年9.《九方皋》①作者:现代,徐悲鸿《奔马图》《群马图》②作品取材于传说故事,借画喻情10.《开国大典》①油画,现代,董希文②现代主义油画,色彩鲜艳、明快,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第二课《关注你、我、他》1.了解人物五官比例:“三庭五眼”2.区分幼儿与成人的头部比例3.随着头部运动,其角度发生一些变化,产生各种透视关系,分别为平视、仰视和俯视。
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1.头与人体的比例: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
画手一头三分之二;大腿、小腿各两头(课本范画:德加的作品《练功房》)2.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是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
(课本范画:凡高的《午休》仿米勒的《酣睡的收割者全家》)第四课《动感生活》画动态线注意的几个方面:(课本范画:亨利摩尔《做作业的女孩》)1. 动态线是由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是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2. 画动态线时,要抓住大的部位,抓关键的动势并注意动态的重心。
3. 动态线是非常简练的线条,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决定动态线的多少,在每个动作中,主要的动态线仅有一条,其他的是动态辅助线。
4. 抓住人体各个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如头与肩、手臂与躯干、骨盆与腿、大腿与小腿的关节和小腿与脚的结合处。
第五课《仕女·簪花》1.中国传统饰物的种类: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等。
(按功能分类)2.《簪花仕女图》①唐代,周昉②画面内容:逗狗、看鹤、持花、拈蝶四段3.图中女子袍服上的胸襟装饰是图案的单独纹样;飘带是二方连续纹样;罗衫、衣裙上均为四方连续纹样第六课《多变的色彩》1.色彩的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2.三原色:红、黄、蓝3.色彩对心理的影响和色彩的冷暖特性第七课《重复的魔力》1.重复构成的含义:是构成中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是指在相同的骨骼条件下的单元、形象、颜色等基本特性的一致性、反复性,单元形象出现两次以上就形成了重复关系2.重复构成带来的最强烈的视觉感受是一种秩序美3.重复构成的形式:对称的重复、渐变的重复、分解的重复4.对称的形可以用折纸滴墨的方法构成第八课《奇妙的墙》1.累积构造是立体构成中的基本构造之一2.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第九课《在绘画中永生》1.肖像画①概念:是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②分类: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2.《少女肖像》①公元前1世纪出土于庞贝古城(现意大利)②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最早的肖像画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4.达芬奇①《自画像》(红色粉笔)素描作品②《蒙娜丽莎》油画5.西班牙戈雅《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团体肖像画(18世纪)6.《法国公使双人像》小汉斯·荷尔拜因(德国)文艺复兴时期7.《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扬·凡·艾克(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5.《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伦勃朗(荷兰)17世纪《夜巡》伦勃朗(荷兰)17世纪6.《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委拉斯贵支(西班牙)17世纪9.大卫《马拉之死》:用写实的手法记录历史事件10.凡高《自画像》:后印象派11.毕加索(立体主义)《朵拉·玛尔的肖像》:将事物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12.《自画像》丢勒(荷兰)文艺复兴时期13.《自画像》伦勃朗(荷兰)17世纪14.《戴帽的芙劳》莫迪利阿里(意大利)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