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一、造型基础知识1.点、线、面:点是最简单的基本元素,线是由点连成的,面是由线围成的。

2.造型基本方法:几何造型、象形造型、通感造型。

3.形体与空间:形体是立体的、有质感的物体;空间是物体之间、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正确的物体比例:如何根据物体的实际比例合理地绘制。

5.平面构成:平面构图是指排列和组合不同形状、大小、方向的元素构成整体的过程。

二、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的基本特性:色相、亮度、饱和度。

2.色彩的分类:原色、辅色、冷暖色。

3.色彩的相对关系:互补色、邻近色、对比色等。

4.色彩运用原则:色彩平衡、色彩对比、色彩重复等。

5.色彩搭配与色彩表达:如何合理地选择色彩进行创作。

三、素描基础知识1.素描的基本工具:铅笔、炭笔、橡皮等。

2.素描的基本方法:轮廓线、明暗表现、层次效果等。

3.真实感的表现:透视、色调、光影等。

4.素描的构图:如何在画面中进行元素的排列和组合。

5.素描的速写与写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际对象进行绘画创作。

四、国画基础知识1.国画的基本材料:毛笔、宣纸、国画颜料等。

2.国画的基本技法:水墨渲染、水墨点染、水墨淋漓等。

3.国画的表现手法:写意、工笔、工写结合等。

4.国画的构图:以空白为重要组成要素的构图方法。

5.国画的传统题材:花鸟、山水、人物等。

五、油画基础知识1.油画的基本材料:画布、颜料、油画刷等。

2.油画的基本技法:下层透明法、湿拓法、厚涂法等。

3.油画的色彩运用:色块的安排、色彩的过渡与融合等。

4.油画的实用技巧:用画笔、刮刀、海绵等工具进行绘画。

5.油画的表现形式:静物、风景、人物等。

六、雕塑基础知识1.雕塑的基本材料:石膏、陶土、铜等。

2.雕塑的基本工具:雕刀、锉刀、刻刀等。

3.雕塑的基本技法:刻削、塑造、镶嵌等。

4.雕塑的表现手法:立体、浮雕、镂空等。

5.雕塑的构图:如何通过形状的排列和组合进行雕塑创作。

七、文化艺术知识1.中国传统文化:如古代建筑、服饰、器物等。

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
- 色彩基础
- 基本色彩的概念
- 三原色和三原色的混合
- 二次色和二次色的混合
- 绘画基础
- 线条的分类和运用
- 色彩的运用和调和
- 素描技法和构图
第二章:绘画材料与工具
- 绘画常用材料
- 铅笔、彩色铅笔和蜡笔
- 水彩颜料和油画颜料
- 纸张和画布的选择和使用
- 绘画工具的使用
- 画笔的分类和选择
- 调色盘、画板和画架的使用
- 调色和混色技巧
第三章:美术史概述
- 古代美术史
- 中国古代美术
- 埃及美术和希腊美术
- 罗马美术和印度美术
- 近现代美术史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 印象派和立体派
- 抽象主义和当代艺术
第四章:美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
- 绘画作品的欣赏
- 名画赏析和解读
- 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 绘画作品的表现技巧
- 影视作品的欣赏
- 电影和动画的视觉效果
- 影视剧中的美术设计
- 被广泛认可的影视作品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的简要汇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查阅相关教材或参考其他资料。

7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7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7下美术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线条的表现形式线条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元素之一,线条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

在绘画中,线条可以分为实线和虚线,实线是指清晰的、完整的线条,用于勾勒图形的轮廓等;虚线则是不连续的、中间有空隙的线条,用于表现透视、距离远近等。

线条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物体的形态、轮廓、结构和纹理。

而线条的质地、粗细、深浅等属性也是影响线条表现力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美术作品中十分重要的表现元素,它不仅能赋予作品以生动和丰富的表现力,还能够影响观者的情绪和体验。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单色调、对比色、互补色等。

同时,色彩的调和、混合和叠加也是艺术家们探索的无限可能性。

第三章:形状的表现形状是美术作品中构成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线条所勾勒出的轮廓所形成的。

形状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形状的变化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特征,通过形状的组合、变换和重复,艺术家们可以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

第四章:光影的表现光影是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可以赋予作品以立体感和逼真感。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根据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通过绘制出不同的明暗部分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光影的表现不仅仅是在绘画中重要,在雕塑、摄影等其他艺术领域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纹理的表现纹理是表面粗糙或者光滑的感觉,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手法来表现。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绘制出不同的线条、笔触和色彩来表现出物体的纹理特征,例如木纹、石纹、纺织品纹理等。

通过对纹理的细致描绘和创造,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真实感。

第六章:构图的原则构图是作品整体结构的安排和布局,它是美术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构图的原则包括对称、平衡、对比、重复、重点等。

通过这些构图原则的灵活运用,可以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和谐、稳定和富有节奏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章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一章线条概念与基本练1.1 线条的概念* 线条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基本元素,是由点连接而成的有长度的形象。

1.2 线条的分类* 按方向分类:水平线、竖直线、斜线、曲线等。

* 按粗细分类:粗线、细线、粗细线。

* 按线条的自由度分类:直线、曲线、任意线。

1.3 线条的表示方法* 线的粗细、同心环、交叉结、夹角等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表达。

1.4 线条的基本练* 直线、曲线、任意线的课堂练,掌握线条的基本技法和造型技巧。

第二章线描的基本形式和运用2.1 线描的基本形式* 线描是用线条对物象的描绘,可以表现出物象的外形和形态等要素。

2.2 线描的分类* 按照描绘的对象分为人物线描、动物线描、静物线描等。

2.3 线描的基本运用* 线描的基本技法包括笔画、笔锋与点等。

第三章素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3.1 素描的概念和运用* 素描是用平面的图形来表现三度空间的形象生活。

3.2 素描的基本技法* 素描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的运用、灰度的掌握、形象的构建等。

3.3 素描的分类* 按照素描的表现形式分为轮廓素描和立体素描。

第四章色彩基本概念的认识4.1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是人们认识事物最直观的感觉,是由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方面构成。

4.2 色彩系统的分类* 现在常用的有RGB色彩系统、CMYK色彩系统。

4.3 色彩的作用* 色彩的作用包括表现物象的色调、气氛、情绪、时代特色等。

第五章色彩共性和差异的认识5.1 色彩共性和差异* 色彩共性是指同类事物之间所具有的色彩表现特征。

* 色彩差异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色彩表现的差异性。

5.2 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可以产生视觉效果,主要包括冷暖色对比、明暗对比、色彩互补对比等。

第六章中西方绘画的风格特点6.1 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方式、审美取向、创作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6.2 中西方绘画的共同特点* 中西方绘画在形式美学、表现手法、艺术修养等方面存在共性。

七年级期末美术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期末美术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期末美术考试知识点在七年级美术考试中,学生需要熟悉以下美术知识点。

一、线条的基础知识在美术中,线条是画面构成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以下三种线条类型:1. 实线:用来表示物体的边缘和轮廓。

2. 虚线:用来表示物体的内部结构和轮廓。

3. 点线:用来表示物体的质感和表面细节。

此外,学生需要了解线条的粗细和长度对画面构成的影响。

较粗的线条和短的线条可以表现出简洁和力量感,而细长的线条则可以表现出柔和和流畅感。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在美术中,色彩是画面构成的另一要素。

学生需要了解以下色彩基础知识:1. 基本颜色:红、黄、蓝是三种基本颜色。

所有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2. 互补色:互补色是指在彩色轮上正好相对的颜色。

例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补色。

当互补色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3. 色彩饱和度:颜色的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度和纯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比饱和度低的颜色更鲜艳。

三、基本绘画技巧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基本绘画技巧:1. 素描:素描是通过线条和阴影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运用线条和阴影表现深度和透视关系。

2. 涂色:涂色是通过颜色的运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光泽和形态。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色彩混合时的效果,以及如何运用橡皮擦和刮刀等工具创造不同的绘画效果。

3. 比例和构图:比例是指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关系,构图是指通过安排物体的位置和大小来组织画面。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选择适当的比例和构图来表现画面的意境和视觉效果。

总之,在七年级美术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线条、色彩和基本绘画技巧,同时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来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七年级版美术知识点全书

七年级版美术知识点全书

七年级版美术知识点全书
一、线条的基本概念
- 线条的定义和特征
- 线条的分类和功能
- 线条的表现方法
二、色彩的基本知识
- 色彩的基本属性
- 色彩的基本分类
- 色彩的表现方法
三、形状的基本认识
- 形状的定义和特征
- 形状的分类和功能
- 形状的表现方法
四、质感的基本概念
- 质感的定义和特征
- 质感的分类和表现方法
- 如何运用质感表达艺术作品的效果
五、构图和透视的基本原理
- 构图和透视的定义和作用
- 常见的构图和透视方法
- 如何运用构图和透视创作出立体感的作品
六、各种绘画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 铅笔、彩铅、水彩、油画等绘画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 各种绘画材料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七、艺术中的元素和原理
- 光影、比例、节奏、对比等艺术元素的作用和表现方法- 平衡、重复、韵律、重点等艺术原理的运用
八、艺术欣赏和批评的基本方法
- 艺术欣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艺术批评的基本要素和标准
九、著名艺术家和作品欣赏
- 近现代著名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 分析和欣赏著名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十、美术常识和实践技巧
- 环保意识与绘画实践
- 视觉保护和艺术创作的关系
- 如何培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版美术知识点全书的内容概要,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您在美术领域的发展与提高。

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归纳一、色彩知识1. 颜色的基本构成颜色是由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相对应的补色——青、品红、黄绿构成的。

这六种颜色称为彩轮。

2. 色彩搭配①红、黄、蓝为三原色,它们可以相互搭配;②青、品红、黄绿为三个补色,它们也可以相互搭配;③三原色和补色组合在一起,可以搭配出更多的颜色。

3. 色彩的运用①色彩的冷暖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气氛;②色彩的明暗调可以表达出画面的深浅变化和距离感;③色彩的对比可以强调画面中某些元素。

二、线条知识1. 线条的种类①直线: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②曲线:没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具有流畅的变化;③条状线:有明显的长短变化,常用于描绘物体的纹理和装饰等。

2. 线条的运用①线条的粗细可以表达出画面的明暗变化和距离感;②线条的弯曲可以表达出画面中的动态感和节奏感;③线条的变化可以刻画出不同物体的特征。

三、形态知识1. 实体形态实体形态是指有三维空间感的物体形态。

2. 平面形态平面形态是指没有三维空间感的物体形态。

3. 空间关系在画面中要注意物体的前后、大小、位置和形状等空间关系,以保证画面透视效果的合理。

四、构图知识1.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对称分为两部分,左右两侧对称的一种构图方式。

2. 平衡构图平衡构图是将画面的元素通过变换形状、位置、大小等方式达到平衡的一种构图方式。

3. 运动构图运动构图是通过细节,如线条、和谐的色彩、柔和的形体、特殊的角度等,来体现出画面中物体运动的一种构图方式。

以上就是七年级美术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色彩、线条、形态和构图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希望此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的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的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的美术知识点一、线条的表现形式线条是美术创作中的基本元素,它可以表现形体的轮廓、纹理等特征。

在美术教育中,常见的线条表现形式包括实线、虚线、粗细线、曲线、直线等。

实线:实线是指由连续的线条构成的线条形式,常用于表现形体的轮廓或者阴影等。

虚线:虚线是指由间断的线条构成的线条形式,常用于表现形体的边缘或者虚实交替的阴影效果。

粗细线:粗细线是指通过线条的宽度来表现形体不同部位的结构和材质。

曲线:曲线是指由弧线或者波浪线构成的线条形式,常用于表现人物、动物等形体的柔和感和流动感。

直线:直线是指由笔直的线条构成的线条形式,常用于表现人物、建筑等形体的刚硬感和稳定感。

二、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色彩是美术创作中最为鲜明和富有感染力的元素之一。

在美术教育中,常见的色彩基本概念包括色相、饱和度、亮度等。

色相:指颜色的种类和名称,包括红、橙、黄、绿、蓝、紫等。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和强度,越饱和的颜色越鲜艳。

亮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越亮的颜色越明亮,越暗的颜色越沉重。

在美术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主要包括色彩的对比、搭配和渲染。

色彩对比:指通过对比明暗、冷暖、饱和度等方面的差异,来表现画面中不同形体之间的差异和关系。

色彩搭配:指对不同颜色进行搭配和配合,形成具有美感的色彩组合,常用于表现情感和气氛。

色彩渲染:指通过层层重叠、渐进渲染,使画面中的色彩呈现出递进、渐变的效果,常用于表现细节和纹理。

三、线性透视的表现线性透视是指通过线条的收敛和图形的等比例缩小来表现空间的远近和深度,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构图元素之一。

线性透视包括单点透视和多点透视两种形式。

单点透视:是指通过一个固定的点来进行透视,产生形体在远近中的大小变化,常用于表现远近关系。

多点透视:是指通过多个固定的点进行透视,产生图形在三维空间中复杂的远近对比和倾斜变形,常用于表现建筑和城市空间。

四、立体表现技法立体表现技法是指通过点、线、面的运用,使平面画面具有立体的效果,常用于表现人物、动物和建筑等三维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美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1、美术学习的四大领域:
①欣赏·评述②造型·表现③设计·应用④综合·探索
2、美术作品产生需要的条件:
①生活经验和感受②画家提炼、加工的创造激情③艺术技巧和物质材料
3、再现性美术作品:真实;表现性美术作品:抽象。

4、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1、原色:不能与任何其他两种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彩,颜料中的三原色为红黄蓝,是混合成
其他一切色彩的原料,本身不能再分解,三原色等量相加为黑色。

2、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而成;三原色的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3、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4、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5、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6、对比色:色环中180°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7、类似色:色环中30~90°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8、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一般分为冷色、暖色。

(冷色:带有蓝色色调或青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一般称为冷色。

暖色: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


9、美术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等。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标志设计、吉祥物设计、奖杯奖牌设计)
1、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起着识别、示意和传达信息的
作用。

2、标志的特点:表现形式——简练、传达信息——明确、艺术形象——独特美观
3、标志的种类:国家标志、团体标志、商品标志、会议标志、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标志的设计要素:构思、构图、色彩
5、标志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
6、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
7、校运动会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①选题②构思③构图④定稿⑤着色
8、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含期盼成功的愿望。

9、吉祥物设计的基本特征:
①吉祥、成功的寓意;②形象的拟人化、亲和力;③地域特征;
④主题活动的特征;⑤独创性
10、吉祥物的设计步骤:①确定原型②进行卡通造型③赋予活动特征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招贴设计、请柬设计、面具设计)
1、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区、机场、码头、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

2、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3、招贴的表现方法主要有:绘画(水彩、水粉、麦克笔等),摄影,剪切拼贴,电脑制作等。

4、招贴的构成要素:
①图形;②文字(主标题、副标题、说明文字、广告词等);③色彩
5、请柬:又称为请帖、柬帖。

是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种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6、请柬的表现形式有: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
7、请柬的表现方法有:镂空、异形
8、请柬的构成要素: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
9、请柬的写作格式:首先在上方写上被邀请者名称
其次交待活动内容、时间
最后署名邀请人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10、面具——
指在文娱表演或化妆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

11、我国传统的面具形式包括:傩舞面具、社火面具、藏戏面具等。

其共同特征:①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角色塑造典型化;②造型装饰一半采用夸
张变形的手法;③色彩饱和、对比强烈。

12、面具的设计制作过程:①构思造型;②选择材料;③工艺制作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1、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像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
广告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

备注:1、掌握第一单元作品与作者等连线信息。

2、能分别说出至少2个外国和中国的画家以及作品。

3、能说出本学期课堂上上了哪些手工课,用过什么工具箱,能说出工具箱内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纸工工具:蛇形尺、直尺、花边剪、剪刀、打孔器、订书机、笔刀、垫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