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知识点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重点总结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重点总结
一、绘画基础知识
1. 色彩基础:
- 主要颜色有红、黄、蓝。
- 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
- 暖色调和冷色调。
2. 线条基础:
- 实线、虚线、粗细线。
- 直线、曲线。
- 画笔的运笔技法。
二、绘画技法
1. 素描:
- 基本素描技法,如描线、留白、遮挡。
- 素描中的明暗关系。
-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2. 水彩画:
-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干、湿画法。
- 调色、上色、过渡。
- 不同画面效果的表现方法。
3. 图示画:
- 物体的比例和形状。
- 透视和构图。
- 人物和动物的特点表现。
三、美术欣赏
1. 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
- 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
- 表现主题和情感的手法。
- 不同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
2. 著名艺术家和作品:
- 莫奈的《睡莲》,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等。
- 了解艺术家的背景和作品的主题。
- 欣赏并分析优秀艺术作品。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重点内容总结了绘画基础知识、绘画技法和美术欣赏的内容。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绘画能力,同时也能欣赏和理解艺术
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以在美术创作和欣赏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初中美术复习资料全

七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画画你我他》1、头部的形状:国,由,田,申,甲等2、五官表情特征:喜,怒,哀,乐部位的变化。
4、头部的比例三庭五眼:从额头发际线到下颚为脸的长度,将其分为三等分:由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到下颚为三庭。
五眼”是指眼角外侧到同侧发际边缘,刚好一个眼睛的长度,两个眼睛之间呢,也是一个眼睛的长度,另一侧到发际边是一个眼睛长度。
5、人体的比例:站约七头身,约5头长,席地坐 3.5头长,口诀:立七坐五盘三半《卡通故事》1、卡通英语为”cartoon”2、卡通形象的特征:简化,夸张,幽默,拟人3、张乐平:中国杰出漫画家,台湾人,创造了中国著名的“三毛”形象。
4、《大闹天宫》:彩色动画长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1964 年制片,是中国动画片经典之作,由中国动画片创始人万籁鸣导演。
《画家笔下的色彩》1、三原色:红、黄、蓝2、三间色:紫、绿、橙3、冷暖对比:人们根据经验,把色彩分为冷暖两大调子。
倾向红、黄、橙的色调为暖调子。
倾向蓝、绿的色调为冷调子。
冷色、暖色互为对比色。
冷暖是相对而言的。
如暖色调中的红、黄,红色相对黄色又暖一些。
4、补色对比:色轮中成180°相比两色的对比,是色彩对比中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关系。
如:黄——紫,橙——蓝,红——绿。
5、色彩三要素:色相:色彩的相貌名称。
(如红、黄、蓝)等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
(鲜艳程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1、剪纸在我国北方地区俗称“窗花” ,其寓意美好,构图完整饱满,造型大胆率真,常用移花接木手法,巧妙组合人物、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寓意:桃子——长寿石榴——多子牡丹——富贵松树——长青不老喜鹊登梅——喜事临门2、北方剪纸多以粗犷简约为特征,南方剪纸则以精巧秀美而著称。
3、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几何纹、锯齿纹、月牙纹、柳叶纹、水滴纹、漩涡纹、云纹4、剪纸的表现方法:分阴刻和阳刻、综合法(阴阳结合法)5、年画:民间天津杨柳青《万象更新》、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门神》过农历年时张贴的表现欢乐吉庆气象的图画。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美术知识点美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美术可以丰富我们的审美能力,养成我们细心观察、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美术》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美术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知识点吧。
一、基本造型1. 点、线、面:点是最简单的图形,它没有长度和宽度;线是由点组成的有长度没有宽度的形状;而面是由点和线相交组成的有长、宽、厚度的形状。
2. 形与形态:形是指物体的外形,而形态则是指物体的整体外观,包括形状、质感、颜色等。
3. 比例与构图:比例是指物体整体的大小关系,构图则是指将不同元素合理地组合,形成有意义的整体。
二、色彩基础知识1. 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是由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因素组成的,色相决定了颜色的种类,明度决定了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决定了颜色的纯净程度。
2. 原色、二次色、三次色: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混合得来的颜色,二次色是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三次色是由三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3. 冷暖色调:冷色调以蓝色、绿色为基调,体现出清新、冷静等感觉;暖色调以红色、黄色为基调,体现出温暖、活泼等感觉。
三、美术素养1. 观察力:美术是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良好的观察力是学习美术必备的素养之一,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处观察一件事物,从而准确地捕捉它的特点。
2. 创意力:创意力是指运用想象力,在已有的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观点或构思,是创作优秀美术作品的重要基础。
3. 纪律性:美术创作需要时间和耐心,而纪律性可以让我们坚持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学会规律性学习。
在学习《认识美术》这一课程中,我们了解了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素养。
这些知识和素养在日常生活和美术创作中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用美术这个工具塑造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美术知识点1.基础画法美术的基础建立在基础画法之上,包括点画法、线描法、构图、色彩、光影、透视等。
要达到优秀的绘画技能,基础画法是不可或缺的。
2.颜色的运用颜色是绘画中重要的元素。
通过颜色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掌握颜色运用的基本原理和颜色的基本搭配,能够使画作更加生动。
因此,学生需要多练习,加强对颜色的理解和掌握。
3.素描素描是美术基础中的重要部分,其通过勾勒物体的轮廓描绘物体的形态和造型。
在绘画中,素描作为一个重要表现手段,能够使画作更加细致、真实。
4.透视透视是指根据人眼的视觉习惯和物体的实际形态,通过画面构图和线条组织,以呈现真实感的技法。
学生需要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才能画出逼真的空间效果。
5.画材的选择和使用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所作画的题材和自己的创作意图选择合适的画材。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画材的使用方法和特点,确保作品的效果。
6.风景绘画风景画是美术创作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学生需要观察大自然的景色,掌握其基本构成和色彩特点,通过绘画手法将其表现出来。
7.人物绘画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题,展现出人物身体和心灵特征的绘画。
学生需要深入研究人物形态和肌肉结构,加强人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展现人物的个性和特征。
总之,七年级美术需要掌握基础画法和颜色搭配、透视、素描、画材的选择和使用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学生成为优秀的画家和设计师的基础,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加深理解和掌握。
初中美术知识点

初中美术知识点七年级上1.三庭五眼: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半规律。
2.站七坐五盘三半:以一个头长为单位,衡量出一般成年人身体比例关系。
3.重心线:人体重心由人的头.躯干.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的作用下形成的点,由此点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4.动态线:人体运动产生的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紧的部位。
5.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
6.视平线: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的变化而变化。
7.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叫平行透视。
只有一个消失点。
8.成角透视: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的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俩个消失点。
七年级下9.因材施艺: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质材质自然属性的特质,进行巧妙的加工和制作;出现如天成般的独特艺术效果。
如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10.三原色: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各种颜色,但是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出其他颜色,它们是红黄蓝。
11.三间色:是指三原色中俩俩相加得到的颜色。
黄+红=橙;蓝+红=紫;黄+蓝=绿。
12.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3.色相;不同色彩的相貌;如深红色,浅蓝色,中黄色,橙红色。
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纯度:色彩的饱和程度。
14.对比色:色相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
互为对比色的颜色有红对绿;紫对黄;蓝对橙。
色调:色彩总的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暖色调:带有红色或橙色调的色彩,给人温暖的感觉;如红\橙\黄。
冷色调:带有蓝色或青色调的色彩,给人寒冷的感觉;如绿\蓝\紫。
_15.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认识,象征和审美的功能。
称标志。
标志设计的要素:构思,构图,色彩。
标志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
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文字,图文组合。
16.招贴又名海报,宣传画。
按题材分类/主题:有政治,文化,公益,商业,娱乐类,比赛等。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的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美术经过典型的形象反响生活,欣赏者从不同样的美术作品中能够认识不同样时代、不同样国家、不同样名族的详尽生动的生活情况、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2)教育功能: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帮助欣赏者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欣赏者对人、对生活采用正确的看法和态度。
美术作品中,形象与看法水乳胶交融结合在一起,起着教育人的作用。
(3)审美功能:美术作品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还能够调动人的情绪,令人产生美的感觉与感情,这种特其他功能即审美功能。
2、美术的分类及主要艺术特点主要种类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
(1)中国画:我国传统的造型艺术之一,它是用毛笔、墨、中国画颜料早特其他宣纸、皮纸、绢等资料上作画。
大体可分为人物、山川、花鸟等画科;有工笔、写意、工笔兼写意等技法。
艺术特点: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皴、擦、染、点、浓、淡、干、湿、虚、实、疏、密等表现手法来描绘对象,并与诗、书、印章巧妙结合,加之独到的装裱形式使之相辅相成。
(2)油画:是西洋绘画中的主要画种之一,它是用油调停油质颜料在特制的布、木板、厚纸和墙壁等上面作画。
艺术特点:油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运用焦点透视、解剖等知识塑造形象,油画颜料拥有较强的掩饰力,色彩丰富。
能充分地表现出物体的色彩变化,极富饶真实感。
油画干后坚固长远,便于长远保存。
(3)版画:版画是一种以“版”作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制作作品的绘画形式,可印制出多幅原作。
版画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漏版(丝网版)等。
艺术特点:由于工具资料的特点,版画艺术概括、精髓,形象塑造强烈、鲜亮,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笔触、刀法以及不同样材质的肌理等都是艺术家个性的表现。
(4)雕塑: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总称。
雕塑一般分为圆雕、浮雕两大类。
艺术特点:雕塑是可观而且可触的立体艺术形象,是唯一能够如实再现于三维空间的艺术种类。
初一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初一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以下是初一《美术》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
1. 线条与造型:
- 线条的分类与运用:直线、曲线、折线等线条类型的运用
- 造型的基本形态:平面造型、立体造型等基本形态的表达
2. 色彩与色调:
- 基本颜色的认识与运用:红、黄、蓝等颜色的表达和组合
- 色调与明暗效果:明暗关系的运用,如阴影、高光等
3. 画面构图与透视:
- 画面构图与平衡:画面的布局、大小比例、重点等要素的运用
- 远近透视与空间感:通过透视法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4. 素描与绘画技法:
- 素描:线条与阴影的运用,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 水彩、油画、粉笔等绘画技法: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技巧
5. 名画欣赏与艺术知识:
- 名画的观赏与解读:了解一些知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 艺术史与艺术流派:认识不同的艺术流派和其特点
以上是初一《美术》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精华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培养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了解基本的绘画技法和构图原则,掌握基本的素描和绘画技巧,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如果你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七年级美术课本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美术课本知识点总结在七年级美术课本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知识。
通过课本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逐渐掌握了绘画中的基本要素和原理,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色彩1. 色彩基本概念在美术中,色彩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它可以使作品更加鲜活、生动、表现感情。
色彩由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方面组成。
2. 基本色和补色基本色指的是红、黄、蓝三原色,它们是调配各种颜色的基础。
而补色是指三原色中没有使用的另外三种颜色,即青、品红和黄绿。
3. 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是在色彩的基础上进行的,用来达到更完美的色彩效果。
常见的调和方式有类似、对比、渐变等。
二、素描1. 素描基本概念素描是指在画布上用线条和阴影描绘物体形态和结构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必须突出物体的轮廓和体积感。
2. 素描的构图原理素描的构图原理是指素描画面的安排和组织。
一般分为三个要素:主体、构图形式和构图比例。
3. 素描的线条分类线条在素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形态和质感,主要分为实线、虚线和粗细变化线。
三、色彩填充1. 色彩的填充方法填充方法是指用颜色填绘线条勾勒的图形的技巧和方法。
主要有单色填充、色块填充、渐变填充等。
2. 色彩的表现效果色彩的表现效果是指不同的色彩填充方法可以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比如利用色彩反差可以表现出光影效果,而使用渐变填充则可以表现出深度和立体感。
四、造型变形1. 造型基本概念造型是指将三维物体表现在平面上的一种绘画手段。
造型要注重透视和比例,表现出正确的空间感和对象的大小关系。
2. 造型的变形造型的变形是指在正确表现物体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
通过变形可以产生新的想象和艺术效果,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3. 造型的类型造型的类型包括写实、半抽象和抽象。
写实的造型以真实为基础,半抽象和抽象的造型则更加强调形式感和想象力。
总结在七年级美术课本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包括色彩、素描、色彩填充和造型变形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王式廓
2、格尔尼卡(壁画西班牙)毕加索
3、向往(木雕现代)张德华
4、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5、竹节毛驴(竹雕现代)胡振昆
6、三猴(黏土捏塑现代)张希和
7、翠玉白菜(玉雕清代)
8、四羊图(中国画南宋)
9、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
10、杂画册之一(中国画清代)虚谷
11、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
12、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
13、斑猫(版画现代美国)雅克
14、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西班牙)毕加索
15、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
16、“一家人”椅(现代家具设计德国)
17、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南宋)马远
18、秋天的田野(版画乌克兰)里特维年科
19、李白诗意图(中国画山水册页之一清代)石涛
第二单元知识点
1、白色的果园(油画荷兰)凡高
2、原色:理论上绘画中用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
3、三原色:包括红、黄、蓝三种颜色。
三原色等量相加为黑色。
4、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5、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6、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7、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8、对比色:色相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9、对比色: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
10、互补色:间色与对立的原色关系称色彩的互补关系。
如橙——蓝。
对比色不一定是互补色,互补色一定是对比色。
11、类似色:色相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12、相邻色:在色相环中邻近的色相,也叫类似色,如红、红橙。
13、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一般分为冷色、暖色。
画面主要的色相为主色调。
14、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紫色是由
红和蓝组成。
15、间色:也称第二次色,由三原色当中的某二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
三原色的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16、暖色: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
17、冷色:带有蓝色色调或青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一般称为冷色。
18、梅石溪凫图(中国画南宋)马远
19、春如线(中国画现代)吴冠中
20、初春(油画现代俄罗斯)彼得季莫菲耶维奇福明
21、春风(雕塑现代)张德峰
22、初春的阳光(水彩现代)赵云龙
23、桥之春(版画现代)邬继德
24、桃花谷(油画现代)王克举
积累美术知识点
1、卡通画最早起源于欧洲
2、白描: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
3、如何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答: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美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现实生活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但美术作品不是机械的反映社会生活,而是经过画家的提炼加工,能
动地反映生活,因而美术作品又高于生活,并充实丰富了生活的内涵。
4、颜色中最亮的是黄色,它是高明度色。
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
是中国美术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
6、美术学习的四大领域:1欣赏评述2造型表现3设计应用4综合探索
7、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8、美术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有: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素描、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等。
9、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
10、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11、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大调子。
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
五大调子是亮面、灰面、明暗交接线、暗面、反光。
12、擅长画马的画家是徐悲鸿,擅长画虾的画家是齐白石,擅长画竹的画家是郑板桥。
13、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14、中国画用墨方法有焦、浓、重、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