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重点总结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重点总结
一、绘画基础知识
1. 色彩基础:
- 主要颜色有红、黄、蓝。
- 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
- 暖色调和冷色调。
2. 线条基础:
- 实线、虚线、粗细线。
- 直线、曲线。
- 画笔的运笔技法。
二、绘画技法
1. 素描:
- 基本素描技法,如描线、留白、遮挡。
- 素描中的明暗关系。
- 颜料和工具的运用。
2. 水彩画:
-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干、湿画法。
- 调色、上色、过渡。
- 不同画面效果的表现方法。
3. 图示画:
- 物体的比例和形状。
- 透视和构图。
- 人物和动物的特点表现。
三、美术欣赏
1. 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
- 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
- 表现主题和情感的手法。
- 不同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
2. 著名艺术家和作品:
- 莫奈的《睡莲》,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等。
- 了解艺术家的背景和作品的主题。
- 欣赏并分析优秀艺术作品。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重点内容总结了绘画基础知识、绘画技法和美术欣赏的内容。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绘画能力,同时也能欣赏和理解艺术
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以在美术创作和欣赏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2、1959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创作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中国画,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
赏析:《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
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整幅画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图中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也包括春夏秋冬,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
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脑美术也归入美术的范围之内。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题材。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赏析: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
当中的《万山红遍》高131 公分,宽84公分,为此系列作品中较大的一帧,甚具收藏价值。
3、雕塑是利用各种可雕可塑性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
依照所用材料和工艺,雕塑有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泥雕、玻璃钢塑等之分。
依照表现形式,有浮雕、圆雕和透雕之分;依照功能、性质,有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等之分。
▲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北魏)▲弓箭手(雕塑现代英国)亨利•摩尔4、设计是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美术活动与审美教育
- 美术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 美术活动的重要性和目的
- 审美教育的概念和作用
- 发展审美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单元色彩基础知识
- 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分类
- 色相、明暗、冷暖、纯度的含义和表现
-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线的表现与构图
- 线的形式和特点
- 线的种类和用途
- 线的表现方法和技法
- 构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构图在绘画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物象的表现与空间的塑造
- 物象形状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及表现方法
- 空间在绘画中的表现和塑造方法
第五单元套印艺术与中国民间艺术
- 套印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套印艺术
- 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 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第六单元中华古代建筑艺术
- 中华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 古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
- 古代建筑的基本构造和形式
- 古代建筑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第七单元中华书画艺术
- 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 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体
- 中国绘画的特点和发展
- 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第八单元视觉艺术与现代艺术
- 视觉艺术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 现代艺术的特点和流派
- 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 视觉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以上是七年级美术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上册美术重点知识总结

初一上册美术重点知识总结一、线条的表现力线条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能够表现事物的形态和结构。
在初一上册的美术课程中,我们研究了以下与线条相关的知识点:1. 直线和曲线直线是由许多相互连接的点组成,它具有稳定、坚强的特点。
曲线则有弯曲、柔和的形态,能够表达出更多的变化和感情。
2. 线条的类型除了直线和曲线之外,我们还研究了其他类型的线条,如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
不同类型的线条能够传达不同的感觉和意义。
3. 线条的粗细和长度线条的粗细和长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
粗细不同的线条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力度和变化,长度不同的线条则能够表达出不同的距离和深度感。
二、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它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
在初一上册的美术课程中,我们研究了以下与色彩运用相关的知识点:1. 基本色彩我们研究了红、黄、蓝这三个基本色彩,它们是其他所有颜色的基础。
我们通过混合基本色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中间色和辅助色。
2. 色彩的明暗明暗是我们在给作品上色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调整颜色的明度和暗度,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和色彩层次。
3. 色彩的搭配正确的色彩搭配能够使作品更具有视觉效果和美感。
我们研究了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冷暖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三、造型的表现方式造型是美术作品中表达事物形态和结构的方式之一,它能够给作品赋予形象和立体感。
在初一上册的美术课程中,我们研究了以下与造型相关的知识点:1. 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合理地安排各种要素的位置和大小。
通过运用对称、重复、层次等构图原则,能够创造出有序和平衡的作品。
2. 立体感的表现在给作品增加立体感时,我们研究了一些技巧,如透视、明暗表现等。
这些技巧能够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立体感。
以上是初一上册美术重点知识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美术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美术知识点美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美术可以丰富我们的审美能力,养成我们细心观察、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美术》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美术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知识点吧。
一、基本造型1. 点、线、面:点是最简单的图形,它没有长度和宽度;线是由点组成的有长度没有宽度的形状;而面是由点和线相交组成的有长、宽、厚度的形状。
2. 形与形态:形是指物体的外形,而形态则是指物体的整体外观,包括形状、质感、颜色等。
3. 比例与构图:比例是指物体整体的大小关系,构图则是指将不同元素合理地组合,形成有意义的整体。
二、色彩基础知识1. 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是由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因素组成的,色相决定了颜色的种类,明度决定了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决定了颜色的纯净程度。
2. 原色、二次色、三次色: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混合得来的颜色,二次色是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三次色是由三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3. 冷暖色调:冷色调以蓝色、绿色为基调,体现出清新、冷静等感觉;暖色调以红色、黄色为基调,体现出温暖、活泼等感觉。
三、美术素养1. 观察力:美术是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良好的观察力是学习美术必备的素养之一,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处观察一件事物,从而准确地捕捉它的特点。
2. 创意力:创意力是指运用想象力,在已有的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观点或构思,是创作优秀美术作品的重要基础。
3. 纪律性:美术创作需要时间和耐心,而纪律性可以让我们坚持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学会规律性学习。
在学习《认识美术》这一课程中,我们了解了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素养。
这些知识和素养在日常生活和美术创作中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用美术这个工具塑造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
七年级上册美术全书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美术全书知识点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心性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七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我们涉及了很多基础的美术知识,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一、线条与造型1. 线条的分类实线、虚线、粗线、细线、曲线、直线、弯曲线、对称线、斜线、垂直线等。
2. 造型的分类形态结构、简单造型、复杂造型、抽象造型、具象造型等。
3. 造型的构成要素点、线、面、色、形等。
二、色彩基础1. 色彩搭配理论颜色的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等是决定色彩搭配的三个基本因素,还需要考虑在实际应用中的配合和运用。
2. 基本色彩红、黄、蓝三原色与它们的衍生物,如橙、绿、紫等。
3. 运用色彩表现情感色彩再现的情感、气氛等方面都可以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三、素描基础1. 素描的基础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基础技法,既有技艺训练的要求,也有艺术语言的表达。
2. 素描的分类素描可以分为静物素描、肖像素描、场景素描等。
3. 素描的技法包括线条的勾画、印象的反映和形式的呈现等。
四、水彩基础1. 水彩画的基础水彩画是一种以水为溶剂,颜料与水充分混合后在纸面上表现出来的画种。
2. 水彩的分类水彩画也可以分为静物、人像、风景、舞台等。
3. 水彩的技法水彩在表现上需要注意淡墨重色等颜色效果的掌握和调和。
五、版画基础1. 版画的种类版画有木刻、铜版画、石版画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性质。
2. 版画的制作版画的制作需要依靠特定的技艺和工具完成。
3. 版画的评价好的版画作品需要具有先进的技艺和较高的欣赏价值。
在七年级上册的美术学习中,以上这些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它们是学习更高级美术知识的基础。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出美术的艺术魅力。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第一课《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双钩法线条细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④题款:瘦金体(3)《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荃②时代:五代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双喜图》①作者:崔白②时代:宋代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8)《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9)《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②题款:八大山人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10)《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②绘画特色:没骨法(11)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③《静物》:法国马蒂斯(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一、什么是美术?美术是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1、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2、需要创造力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三、为什么说《江山如此多娇》是一幅富于创造力的绘画作品?1、作品概括了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风貌。
2、体现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四、作品《江山如此多娇》1、作者:傅抱石、关山月。
绘画形式:中国画现代2、描绘的景物:近景的青松翠石、长城;中景的黄河、长江;远景的雪山、云海、红日。
3、红日象征:新中国如朝阳,跃然升起在世界东方。
雪山象征:体现山河的雄伟与壮美。
云海象征:体现祖国山河的博大广袤。
二、填空题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2、绘画按工具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画种。
3、绘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
4、绘画按功能、用途,分为: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体裁。
5、雕塑按表现形式,分为:浮雕、圆雕、透雕。
6、英国亨利·摩尔的雕塑《弓箭手》属于圆雕作品。
7、北魏时期的《帝后礼佛图》属于浮雕作品。
8、现存的传统建筑有: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等。
9、北京天坛祈年殿属于坛庙建筑。
北京故宫属于宫殿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
法国的凡尔赛宫属于宫殿建筑。
10、现代建筑有: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等。
11、《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绘画形式油画,现代作品。
12、《万山红遍》作者李可染,绘画形式中国画,现代作品。
13、《松谷》作者晁楣,绘画形式版画,现代作品。
14、《千里江山图》作者北宋的王希孟,绘画形式中国画15、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列关系的一般规律是:三庭五眼。
眼睛占面部的比例为1/2.16、我国民间画诀将头部的外形特征概括为八格,分别为申、甲、由、田、用、国、目、风。
17、人体正立时肩胛带与骨盆带呈水平状。
人体动作时肩胛带与骨盆带呈倾斜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2、1959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创作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中国画,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
赏析:《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
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整幅画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图中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也包括春夏秋冬,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
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脑美术也归入美术的范围之内。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题材。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赏析: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
当中的《万山红遍》高131 公分,宽84公分,为此系列作品中较大的一帧,甚具收藏价值。
3、雕塑是利用各种可雕可塑性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
依照所用材料和工艺,雕塑有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泥雕、玻璃钢塑等之分。
依照表现形式,有浮雕、圆雕和透雕之分;依照功能、性质,有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等之分。
▲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北魏)▲弓箭手(雕塑现代英国)亨利•摩尔4、设计是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广告、标志、书籍装帧、商品包装及空间外环境设计。
5、建筑是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要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成的构筑体,建筑也是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学科。
现存的传统建筑有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等;现代建筑则分为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等。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第一课小伙伴1、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特的,人物的相貌特征和表情变化可以用以线造型或明暗造型的不同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2、“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
从发际线到眉心,从眉心到鼻头,从鼻头到下巴,分别称之为上庭、中庭和下庭;人脸的宽度大约是五个眼睛的长度。
3、表情:人有丰富的表情,我们常以喜怒哀乐来概括。
4、头部“八格”:我国民间画诀将头部的外形特征概括为“八格”,以“申、甲、由、田、用、国、目、风”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八种头部基本形。
5、头像写生方法:具体作画时,用简练的线条起稿,确定头像在画面中的基本位置,注意头、颈、肩的衔接关系以及头发、脸部、颈部的比例位置,进一步明确五官的比例和特征。
深入刻画时,重点突出人物的形象和表情特征。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1、“站七坐五盘三半”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以一个头长为单位,衡量出的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关系。
直立时大约七个头长,坐着时大约五个头长,盘坐时大约三个半头长。
2、脊柱是人体最关键的动态线,它将头部、胸部、骨盆三大体块联系起来。
3、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和四肢重力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成为重心线。
4、动态线: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的较紧的部位。
5、全身速写方法:整体观察人物的动作,通过找出头部、胸部、骨盆三大体块的方向,确立人物的基本动作关系。
画轮廓时,用虚线条画出人物的基本形态和比例关系。
然后,仔细观察四肢的位置,明确人物的动作特征。
同时,明确头部与全身的比例关系,强化姿态的外形特征。
以线造型时,注意线条的疏密关系,五官刻画不宜过于细致,衣褶的表现要线条流畅,符合人体结构。
6、在多人物的场景速写中,应注意人物的安排要主次分明、疏密结合,主要人物安排在画面的突出位置。
第三课我们的风采1、学生装就是指学生穿着的服饰。
学生装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与学生年龄、气质相吻合,以展现新时代学子充满朝气、活波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服装设计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
3、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三要素。
4、以学生装为例。
款式——学生装主要分为两类: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学生装;运动式学生装以T恤衫、针织运动套装为主;制服类学生装一般为西装、衬衫、百褶裙。
颜色——学生装应以柔和、沉稳的颜色为主,搭配小面积跳跃的颜色,达到既稳重又明快的效果;(浅色给人凉爽的感觉,深色给人稳重、温暖的感觉)面料——学生装的面料应具备舒适、吸湿透气、耐脏、耐磨等特点和功能。
5、服装设计效果图主要有淡彩表现法、水粉表现法、彩色铅笔表现法、麦克笔表现法、材料拼贴等表现方法。
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第一课有创意的字1、字体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字体设计主要从字形、结构、字义等方面变化,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表现形式。
2、字体设计要易读耐看,追求视觉美感;符合使用目的,增强观赏效果和内涵;富有时代感,获得最佳视觉传达效果;有鲜明的个性。
3、字体: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
从图文角度看字体就是笔形及组合。
宋体:源于宋朝雕版字。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黑体:字形方正,基本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是方形的,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4、象形文字:中国古代为了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依据大自然的物象设计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形态符号,称为“象形文字”。
5、中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派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书体和风格。
出现了“篆、隶、楷、行、草”等书体。
第二课精美的报刊1、版式指的是在一个版面空间里,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将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使其产生感官上的美感。
版式设计的范围涉及报纸、刊物、书籍、画册、挂历、招贴、网页设计、唱片封套等各个领域。
2、版式设计离不开网格,网格由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构成网格单元,为设计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3、版式设计基本法则:对称与均衡、变异与秩序、空白与疏密、比例与分割、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
4、手抄报的组成部分:1.报头紧跟报名的一幅画,与报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报头绘制要醒目,而不刺眼。
2.插图 3.标题 4.花边 5.文字5、手抄报的格式:对称式、均衡式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第一课描绘我们的校园1、取景时主体景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才更符合视觉美感。
实际操作时可将画面纵横分成三等份,主体景物放在任一分割线交会点上即可。
2、视平线高低不同,所取的景物构图也就不同。
3、霍贝玛的《村道》成功地表现了平行透视的风景画,给观众以舒畅的美感。
4、视平线——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
5、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叫做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6、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两个消失点。
7、描绘时一般将景物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
近景、中景一般是主体景物,要着意刻画;远景一般是背景,起衬托作用,为次要景物,刻画时应当概括、简练。
8、线描写生方法:首先选择自己要表现的主体景物,然后明确近景、中景、远景的基本关系,对于那些影响景物特征的细节应予以取舍,要整体把握画面的疏密层次。
第二课设计我们的校园1、雕塑艺术对校园空间文化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校园雕塑设计不仅要考虑雕塑与环境相协调,而且要考虑雕塑与校园文化的一致性。
2、立体造型具有三维空间特点,从四周各个角度都可以欣赏。
3、纸造型可以借助以下方法制作:(1)切割与接合——直线切割、曲线切割、挖切等方法(2)折叠与弯曲——折叠的方法包括直线折叠、折线折叠、曲线折叠4、自然万物再复杂的形象都可以简化归纳成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等基本几何体。
5、校园沙盘模型制作:(1)在校园平面设计草图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制作比例,分配选择制作的内容;(2)按小组分别制作;(3)初步组合,从模型整体的空间、造型和色彩关系上进行修改;(4)添加环境装饰,完成制作。
第五单元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我们使用的日用产品,处处都有美术设计的影子,我们应学会观察和分析日用产品,认识设计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培养设计素质。
2、产品设计首先要考虑它的用途(功能),同时也要考虑人对物质产品还有精神方面的审美要求。
3、优秀的产品设计都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