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实验
【五年级】有趣的实验

【五年级】有趣的实验五年级的学生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喜欢自己动手进行各种实验,来探索科学的奥秘。
下面是一些有趣的实验,适合五年级的学生进行。
实验一:魔法变色剂材料:杯子、酸奶、红茶包步骤:1. 将杯子倒放在桌子上。
2. 把酸奶倒入杯子里,填满一半。
3. 把一个红茶包放在杯子里,不要搅拌。
4. 静静观察几分钟,你会发现酸奶变成了红色。
实验原理:红茶里有一种叫做“酸性红”的物质,它会改变酸奶的颜色。
实验二:魔法吸管材料:吸管、水、玻璃杯步骤:1. 在桌上放一个玻璃杯,并向里面倒入一些水。
2. 把吸管插入玻璃杯中,使其几乎完全浸没在水中。
3. 用手指捏住吸管的一端,保持吸管与水中的接触。
4. 小心慢慢松开手指,你会发现水不会流出来。
实验原理:由于吸管里的空气被水封住了,水无法进入吸管,因此水不会从吸管中流出来。
实验三:风力车材料:纸、吸管、牛皮夹子、图钉、铅笔步骤:1. 用纸折一个风车的形状,并固定在吸管的一端。
2. 用牛皮夹子夹住吸管的另一端。
3. 用图钉将风车插在铅笔上。
4. 吹气,看风车是否能够转动。
实验原理:吹气产生的风力使风车转动。
实验四:彩虹瓶材料:清洁的矿泉水瓶、食用油、水、食用色素步骤:1. 在矿泉水瓶中倒入一些水。
2. 加入几滴食用色素,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 慢慢倒入一些食用油,注意不要使水和油混合。
4. 静静观察几分钟,你会看到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
实验原理:由于水和油密度不同,所以它们不能混合在一起,水在下面,油在上面,产生了一种模仿彩虹的效果。
实验五:胀气苹果材料:一个新鲜的苹果、一瓶汽水步骤:1. 把苹果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容器不要盖紧。
2. 把汽水倒入容器中,把苹果完全浸泡在汽水中。
3. 静静观察几小时,你会看到苹果膨胀了。
实验原理: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渗透进苹果,使其膨胀。
这些实验既有趣又简单,可以帮助五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通过亲手操作,他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5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5篇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5)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教学准备]“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二、探究过程(一)感知呼吸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学生活动, 相互质疑,汇报.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
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
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二)体味呼吸1. 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上下全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浮力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浮力实验观察材料的浮沉情况,了解产生浮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小玻璃瓶、水、铅球、木块、小铁钉、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小玻璃瓶,将其放在水中,观察玻璃瓶的情况。
2.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玻璃瓶的浮沉情况。
3.往玻璃瓶中分别放入铅球、木块、小铁钉和塑料袋,观察它们的浮
沉情况。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当瓶中没有加水时,玻璃瓶沉入水中;当瓶中加水后,玻璃瓶能够漂浮在水中;往瓶中加入铅球、木块、小铁钉和塑料袋后,它
们都能够浮在水中。
实验原理:
浮力是产生物体漂浮的力。
实验中,瓶中加入水后,水会对玻璃瓶产
生向上的浮力,使得玻璃瓶能够浮在水中。
而当往瓶中加入其他物体时,
它们也能够浮在水中,是因为它们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受到浮力的
作用而浮在水中。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了浮力的原理,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
浮力时,它就能够浮在液体中。
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很大
的影响,比如船只能够漂浮在水中,风筝能够飞翔等。
同时,我也学会了
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研究科学现象,培养了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小心操作,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
五年级科学小实验

五年级学生能够做的科学小实验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 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 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4 带电的气球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1张操作: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1实验内容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筑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洁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预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看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2实验内容9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看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3实验内容10光与热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实验步骤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实验现象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局部,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看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枯燥,一边湿润。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单一、实验名称:水的循环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水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并学习水的相关概念和现象。
2. 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杯- 饮用水- 冰块- 黑色塑料袋- 食盐3. 实验步骤:步骤一:在透明塑料杯中倒入一些饮用水,约占杯的三分之一。
步骤二:将杯子放在室外阳光下的窗户边,观察水的变化。
步骤三:在另一个透明塑料杯中倒入一些饮用水,然后放入冰块。
步骤四:使用黑色塑料袋将第二个杯子完全覆盖。
步骤五:观察并比较两个杯子中水的变化。
4. 实验观察和结果:通过观察,可以得出以下观察结果和结论:- 在第一个杯子中,饮用水会逐渐蒸发,杯子内的水位会下降。
- 在第二个杯子中,覆盖黑色塑料袋后,冰块上的水蒸汽会冷凝形成小水滴,然后滴入杯中。
5. 实验原理:该实验模拟了水的循环过程。
在第一个杯子中,饮用水受到室温和太阳光的作用,其中的水分会蒸发,形成水蒸汽。
而在第二个杯子中,冰块的冷温度使得饮用水中的水蒸汽冷凝为水滴。
6. 实验扩展:通过对水的循环实验的观察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可以扩展实验:- 使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实验,观察蒸发和冷凝的速度有何不同。
- 使用盐水进行实验,观察盐水与普通水的蒸发和冷凝过程有何不同。
二、实验名称:物体沉浮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密度和体积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关系,学习物体的浮力。
2. 实验材料:- 透明容器(如水杯)-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小纸球、玩具、小木块等)- 水3. 实验步骤:步骤一:在透明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
步骤二:选择一个物体,将其轻轻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表现。
步骤三:反复尝试其他物体,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表现。
4. 实验观察和结果:通过观察,可以得出以下观察结果和结论:- 物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到容器底部。
- 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 物体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时,物体可以悬浮在水中。
(2024修订)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精选

(2024修订)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精选实验一:探究水的溶解能力实验目的1. 理解溶解的概念。
2. 学习使用量筒、烧杯等基本实验器材。
3. 探究不同温度下,同质量的水溶解食盐的能力。
实验材料1. 量筒2. 烧杯3. 温度计4. 食盐5. 水6.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在量筒中加入200mL水,读数并记录。
2. 称取20g食盐,加入量筒中的水中。
3. 用计时器记录食盐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4. 分别在20℃、40℃、60℃的水中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 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保持量筒稳定,避免水溅出。
2. 称取食盐时要准确,避免误差。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热水烫伤。
实验二:制作风力发电机实验目的1. 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
2. 学习使用剪刀、胶带等基本工具。
3. 动手制作风力发电机,并观察其发电效果。
实验材料1. 塑料瓶2. 硬纸板3. 电线4. 灯泡5. 磁铁6. 剪刀7. 胶带实验步骤1. 将塑料瓶剪去底部,倒立放在桌面上。
2. 在塑料瓶顶部剪一个孔,穿入电线,并将电线固定在塑料瓶内部。
3. 在硬纸板上画出风力发电机的形状,剪裁后固定在塑料瓶顶部。
4. 将磁铁固定在硬纸板上,与电线相连接。
5. 将灯泡与电线相连接,放置在塑料瓶旁边。
6. 用手扇动塑料瓶顶部,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注意事项1. 制作风力发电机时,要确保各部分连接牢固,避免脱落。
2. 剪裁硬纸板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时要小心。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
实验三: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点。
2. 学习使用蜡烛、火柴等基本实验器材。
3.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1. 蜡烛2. 火柴3. 透明塑料袋4. 水5. 桌布(或黑色纸张)实验步骤1. 在桌布上点燃蜡烛,观察火焰。
2. 将透明塑料袋套在蜡烛上,使其覆盖火焰。
3. 慢慢向塑料袋内注入水,观察火焰的变化。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大集合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大集合一、实验目的:通过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实验材料:1. 清洁透明的塑料杯2. 塑料小勺3. 纸巾4. 盐5. 温水6. 蝴蝶结7. 纸板8. 黏土9. 桔子10. 红色染料11. 白色花朵(可以使用白色织物或纸花)12. 水杯13. 蓝色粉笔三、实验1:分离混合物1. 将一些盐加入塑料杯中。
2. 加入温水,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
3. 将纸巾折叠成矩形形状,将其中一端浸入溶液中。
4. 将另一端悬空,让溶液以重力作用下滴入另一个杯子中。
5. 观察结果,盐被分离出来,留在纸巾上。
四、实验2:制作蝴蝶结音叉1. 用纸板剪出一个蝴蝶结的形状。
2. 将蓝色粉笔涂抹在蝴蝶结的中心。
3. 用线将蝴蝶结系在水杯上,确保其悬空。
4. 用塑料小勺轻轻敲击水杯的边缘。
5. 观察并记录产生的声音。
五、实验3:发电机1. 将一个小块黏土放在桌子上。
2. 将一根金属针插入黏土中。
3. 用手摩擦一只桔子,并将桔子靠近金属针。
4. 观察金属针是否被吸引。
六、实验4:染色花朵1. 将水杯中注满温水。
2. 在水中加入红色染料,并搅拌均匀。
3. 将白色花朵的茎放入水杯中,确保花朵的顶端不被水淹没。
4. 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花朵并观察。
七、实验5:建造纸飞机1. 制作纸飞机。
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将一张纸折叠成飞机的形状。
2. 进行纸飞机比赛,看谁的飞机飞得最远。
八、实验6:观察自然界1. 到户外进行自然观察。
可以是花园、公园等环境。
2. 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昆虫和天空等,记录自己的发现。
九、实验7:浮力实验1. 在塑料杯中倒入水,填满一半的杯子即可。
2. 将一块小塑料片放入杯子中。
3. 慢慢加入更多的水,观察塑料片的变化。
十、实验8:水的被吸收1. 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小圆。
2. 在纸圆周围撒上一些水滴,并观察发生的变化。
十一、实验9:光的折射1. 填满一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小苗的诞生实验名称: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实验目的:种子萌发需要的哪些外界条件?实验材料:三个杯子、水、黄豆种子实验现象:1号不好,因为温度低。
2号不好,因为空气少。
3号不好,因为缺水。
4号发芽。
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空气、水分这三个必须的条件。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2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实验名称:不同土壤的渗水实验实验目的: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情况实验材料:三只一样的矿泉水瓶、纱布、三个支架、三只烧杯、水、三只一样的水杯、三种不同的土壤实验现象:沙质土渗水最多,然后是壤土,粘土渗水最少。
实验结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粘土、壤土、沙土。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
2注意土壤的选择。
3对比实验中的条件要相同3 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实验名称:阳光对植物的影响实验目的:阳光对植物的影响实验材料:两杯同样的黄豆芽、纸或布、水实验现象:没有盖纸或布的豆芽长得好。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4 根和茎实验名称:根的作用实验目的:根有什么作用?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实验中,杯子里的水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贮藏养分和水分,以及繁殖等作用。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实验名称:茎的作用实验目的:茎有什么作用?实验材料:杯子、水、红墨水、一小棵带根的芹菜实验现象:芹菜的茎是红色的实验结论: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6 葵花向阳实验名称: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目的: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材料:盆栽植物实验现象:植物的茎尖和叶子都向窗外倾斜。
实验结论:植物都有向光性。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实验名称:植物的定向运动实验目的:探究根的向水性实验材料:几棵豆芽、鞋盒、小碟、水、竹签、细线实验现象:观察发现豆芽的根都伸向小碟里。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都有向水性。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8仙人掌的刺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实验目的:叶的蒸腾作用实验材料:盆栽阔叶植物、塑料袋实验现象:观察发现塑料袋里边有许多小水珠。
实验结论:说明植物的叶子有蒸腾作用。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13 冷水和热水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的变化实验目的:测量水温的变化实验材料:大一点的烧杯,小一点的锥形瓶,两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实验现象:热水越来越凉,冷水越来越热。
最后温度一样。
实验结论:热水越来越凉,冷水越来越热。
最后温度一样。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温度计的使用。
14 传热比赛实验名称:热传递实验目的: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材料:长条形金属片,凡士林、火柴、酒精灯或蜡烛实验现象:距离火源最近的火柴最先掉下,然后依次掉下。
实验结论: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实验名称:传热比赛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速度实验材料:同样大小的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棒,凡士林、小豆子,杯子、热水实验现象:金属棒的豆子最先掉下来,其他材料上的豆子有先有后掉下来。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不同。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15 衣服的颜色实验名称:颜色与吸热实验目的: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的性能一样吗?实验材料:黑色、红色、白色的纸或布,三只小瓶,三支温度计实验现象:黑色的温度高,然后是红色,白色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能力不同。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16 风的形成实验名称:空气受热实验目的:空气受热后会怎样?实验材料:铁架台、蜡烛、“纸蛇”、细线实验现象:看见“纸蛇”旋转起来。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实验名称:风的形成实验目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实验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实验现象:没有点着蜡烛时,蚊香的烟直接上升;点着蜡烛之后,蚊香的烟进入实验箱。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17 保温和散热实验名称:热水变凉实验目的:怎样让热水变凉实验材料:两杯热水、冷水、冰块、不同的容器实验现象:放在有冰块的凉水中,热水凉得更快。
实验结论:放在有冰块的凉水中,热水凉得更快。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18 地表探秘实验名称:山脉形成的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山脉是怎么形成的实验材料:多色橡皮泥实验现象:中间拱起来了实验结论:中间拱起部分,即山脉的形成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19 地震实验名称:地震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实验材料:毛巾、木棍等实验现象:竹棍断裂实验结论: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20 火山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目的:探究火山喷发的奥秘实验材料:报纸、铝盘、小口瓶、小勺、漏斗、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实验现象:瓶子中的混合物急剧上升,从瓶口喷出,爆炸。
实验结论:火山喷发就是地下岩浆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从地表喷出。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实验名称: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分组实验)第6页实验目的:能设法归纳总结出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一个钩上挂两个钩码时,在杠杆尺右边第二个钩上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尺会处于平衡状态。
(多种挂法)。
实验结论: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2、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
(分组实验)第15页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说出斜面的作用。
实验材料:斜面、测力计,木块。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时,斜面的坡度不同,所用的力也不同。
2、坡度越小,(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作用。
3、实验名称:定滑轮的实验(分组实验)第11页实验目的:验证定滑轮的优点和不足实验材料:铁架台、定滑轮、测力计、重物、线绳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定滑轮优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足是不省力。
4、实验名称:动滑轮的实验(分组实验)第11页实验目的:验证动滑轮的优点和不足实验材料:铁架台、动滑轮、测力计、重物、线绳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动滑轮的优点省力;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动滑轮自身也有重量。
5、实验名称:滑轮组的实验(分组实验)第12页实验目的:验证滑轮组的优点实验材料:铁架台、动滑轮、定滑轮、测力计、重物、线绳实验步骤:实验结论:滑轮组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定滑轮和动滑轮自身也有质量。
6、实验名称:齿轮的作用(分组实验)第13页实验目的:验证齿轮的作用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论:齿轮传动可以有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作用。
7、实验名称:植物扦插实验(压条、嫁接)(分组活动)第30页实验目的:学习植物扦插的方法实验材料:柳枝、杨枝、月季枝条、小刀、花盆、土、喷壶实验步骤:8、实验名称:模拟化石的形成实验(分组实验)第48页实验目的:模拟化石的形成实验材料:沙子、熟石膏、纸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骨等)一个碗、肥皂水实验步骤:9、实验名称: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实验(分组实验)第57页实验目的:验证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实验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玻璃一次比一次碎得厉害实验结论: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10、实验名称:模拟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分组实验)第58页实验目的:验证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材料: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前石膏完好,实验后石膏冻裂。
实验结论:结冰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11、实验名称:沙洲形成实验(分组实验)第62页实验目的:模拟沙洲的形成过程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喷水前石子是分散的,喷水后石子都集聚在“下游”。
实验结论:水流将沙石搬运后,堆积下来形成沙洲。
12、实验名称:卵石形成实验(分组实验)第64页实验目的:模拟卵石形成的原因实验材料:带盖的玻璃瓶、有棱角的小砖块若干、沙子、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一次比一次小砖块的棱角变小,最后砖块变圆了。
实验结论:岩石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由于收到河水的冲刷、以及岩石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圆圆的卵石。
13、实验名称:钟乳石的形成实验(分组实验)第68页实验目的:模拟钟乳石的形成实验材料: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蒸馏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碟子里逐渐有晶体析出,而且越来越多。
实验结论:溶解岩石的水在洞壁洞低沉积下来,并且连接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钟乳石。
14、实验名称:研究常见矿石的性质(观察活动)第76页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矿石的性质实验材料:矿石样本验步骤:15、实验名称:金属性质实验(分组实验)第81页实验目的:了解铜、铁、铝等常见的金属的主要性质实验材料: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酒精灯、小灯泡、电池等实验步骤:实验结论:金属的共同性质是有金属光泽,导电性良好,传热性能好,具有一定柔韧性或延展性等。
16、实验名称:煤的燃烧实验(分组实验)第87页实验目的:了解煤的成分实验材料: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管的试管塞、棉花、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玻璃管口产生蓝色的火焰;试管里有年初的油状物产生;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变成黑色的碳状物实验结论:煤在分离过程中产生煤气,煤焦油,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