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山水田园诗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优秀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优秀课件

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5.本诗表达了作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 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 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 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 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 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3分 答案要点缺失
真相只有一个
①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记叙夏日游 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借此 表现对自然地热爱;
②厌倦世俗,渴望归隐的情感。“一遣樊笼累” 集中体现了诗人的苦闷压抑,希望归隐田园的心志。
1、审清题意,看清要求(全诗or某一联); 2、分条答题; 3、一句话总结; 4、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夜,短松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以景结情
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春望 》杜甫
触景生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以乐写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酒器。③晋朝 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 林:此处指读书人。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高中语文备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方法一、诗歌体裁及情感1、山水田园诗内容情感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2、边塞军旅诗内容情感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3、怀古咏史诗内容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5、羁旅思乡诗内容情感①天涯漂泊羁旅愁。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

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6、送别怀人诗内容情感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7、爱情闺怨诗内容情感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③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8、即事(景)抒怀诗①寄情山水,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高中语文 高三一轮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28张PPT)

高中语文 高三一轮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28张PPT)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B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 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 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21
七、链接高考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 么不同?(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 ,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 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 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23
七、链接高考
【2018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点一、了解山水田园诗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三、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歌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歌课件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
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21
【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纪村事 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
15
【常用修辞手法】
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手法
•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
【常见意象】
• 1、景物:野径、古木、农田、墟落、炊烟、孤云、清泉、草屋、 柴门、荆扉、三径、东篱、空林、空山、禅房、古寺、暮钟、
• 2、人:邻人、野老、樵夫、渔夫、山客、隐士、山中人、松下 客、牧童、渔翁、浣女、农夫、
• 3、农具:耒、耜(si)、锸、锄头、犁 • 4、植物:五谷(黍)、栗、菊花、柳、竹、桑麻、桑榆、桃李、
《归园田居》(节选) 陶渊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 (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 望江南【宋】李纲 •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 画若为工。 •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 有儿童。 •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 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 (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 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 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 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 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 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 “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 (1)词中所写的春天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3分)
• 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 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黄莺才刚刚懂得开 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 刚冒出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向往自由
渴望归隐
• 生活闲适 悠然自得
• 志趣高远 寄情山水
淡泊宁静
遗世独立
• ……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 质朴 绚丽 洗练 浅显
华美绚丽
明快
• 清新自然

高中语文《隐逸诗(山水田园诗)》课件

高中语文《隐逸诗(山水田园诗)》课件
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
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
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2.下面诗句与“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中 心境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孟浩然《万山潭作》) C.渔翁持鱼扣舷卖,炯炯绿瞳双脸丹。(陆游《渔浦》) D.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
1.什么叫隐逸诗(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 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些文人对现实不满,又无力改变, 于是隐居山林,往往寄情山水,于是就形成了隐逸诗。
这类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2.隐逸诗的主要内容: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①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 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 ②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 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 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京还赠张维 孟浩然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1.下面对诗歌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BC ) A.“拂衣”就是拂袖而去,表明了诀别仕途的决心。 B.“七不堪”用典,点明自己不想做官而坚决归隐

高中语文古诗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共61页)

高中语文古诗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共61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石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问:第三四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参考:三四句摹写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 叠嶂中,皓月当空,皎洁的清光,把整个大千世界 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为寂静 的人间带来了风雨交加的萧萧秋声。 (手法: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 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 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 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 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 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 意境。 答案: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 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 阴”,状夏木之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 映衬,动静结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 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表现了诗人隐 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等
如何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意象意境诗
要品景物真氛围,化身作者诗中游。
眼耳口鼻手齐用,声形色香加动静。 远近高低正侧面,点面虚实析手法。 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田园诗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根据诗歌的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二、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一)题材特征
1.内涵: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一般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

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2.标志:
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

(二)内容情感
1.内容:主要描写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2.情感: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闲适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常用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
①白描与工笔;
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触觉的运用;
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静为动与化动为静)。

3.抒情方法: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境;
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规律总结】
常见考查题型及答题步骤
一、分析意境型
(一)提问方式:
1.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
2.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二)答题步骤:
1.描图景;2.点氛围;3.抒感情。

例1: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1.描图景: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2.点氛围(景特点):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3.抒感情: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景和情的关系
(一)提问方式:
1.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二)答题步骤:1.点手法;2.析意境(通过……景,营造……氛围);3.说情感。

例2:
南湖早春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答题步骤:
1.点手法:全诗歌采用了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反衬)
2.析意境:通过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图。

3.说情感:反衬了诗人遭贬谪后衰病不堪,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之情。

三、分析写景手法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是怎样写景的?
2.请分析诗歌写景的特点。

(二)答题步骤:1.点手法;2.分析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3.明确效果(包含情感的抒发)。

例3: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颈联在写景上手法多样,请就其中一种手法加以分析。

答题步骤:
1.点手法:虚实结合;
2.分析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黄牛”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3.明确效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行程艰难的担忧以及因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