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模拟生物(解析版)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模拟生物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某植物已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结种子,它应归为(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A、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产生孢子。
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符合题意。
C、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不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不符合题意。
答案:B2.老鼠对人类有害并被列为“四害”之一,我们对它应( )A.想尽办法赶尽杀绝B.顺其自然不加控制C.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D.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老鼠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
可见D符合题意。
答案:D3.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抑制细菌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山东省德州市生物答案解析卷第Ⅰ一、选择题B1【答案】.、切断传播途【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
开窗通风、、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注射防疫针、服用药丸等)径(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B。
对教室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因此选【考点】传染病预防D2【答案】.【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的需要时,其余的氧气就会以气体的形式排D。
放到大气中,氧气被动物及人类消耗利用。
因此选【考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C3【答案】. C。
【解析】贮藏粮食时;为了降低其呼吸作用的强度,应保持低温和干燥的环境。
因此选【考点】呼吸作用A4【答案】.AA的叙述【解析】选项,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因此选项错误。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5【答案】.DAC,图中的食物,图中的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
选项【解析】选项,图中的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
选项主要提供脂肪。
【考点】营养物质B6【答案】.A,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解析】选项B,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人另一种生物的设备,这就是仿生,不符合题意。
选项CB,组。
选项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符合题意,因此选18 / 1织培养技术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不符合D,传统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细胞与组织的相关内容,该选项描述过于笼统,不符合题意。
题意。
选项【考点】生物技术A7【答案】.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解析】选项B,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符合题意。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果实、种子,不符合题意。
【考点】植物结构特点
&【答案】A
【解析】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骨骼肌。其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起支点 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考点】运动系统
9.【答案】D
项B,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一一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该选项描述错误。选项C,节肢动
物是由原始的环节动物进化而来的,该选项描述错误。选项D,现代类人猿和大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该选项描述正确。
【考点】生物进化
20.[答案】D
【解析】选项A;鸟卵中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卵白中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 胎发育的需要,该选项描述错误。选项B,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该选项描
【考点】花和果实
14.【答案】D
【解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剩下
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因此,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病变的肾小管 无法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因此选D。
【考点】尿的形成
15.【答案】B
【解析】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被动扩张,肺内气压下降,气体进入肺。选项B描
选项C,描述的是生物适应环境,符合题意。选项D,描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与环境关系13.【答案】B
【解析】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理,能结出果实的花是能自花传粉的两性花。异花传粉的两性花无法完
成授粉,不能结出果实;雌花因为没有接受雄花的花粉,所以不能结出果实;雄花不能结出果实。因此选 项B描述错误。
2018年德州中考试题解析——生物

一、围绕课程标准,重点考察核心概念,发挥命题的导向作用。
命题以2011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为命题依据,着重考察《课标》中明确提出的50个重要概念,本次命题共涉及一半以上,引导教学要围绕核心概念,方向准确,不盲目拔高和随意删减;不能仅靠机械记忆在短时间内获取分数,更要注重概念的生成过程,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生活做出明确有效的指导。
二、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心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生物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了解自身、研究自身更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有特征。
生命科学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试题以“巨型稻”、“中中”和“华华”等为命制情境,能达到学习知识、培养兴趣的目的;以亲子鉴定为命题情境,让同学们关注生活,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道德情感;关注青少年心理、生理变化,帮助同学们建立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情感,让他们顺利、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独特作用。
三、明晰生物学学科观点,引导教学中生物学科观点的渗透。
教学中生物学观点的渗透和认可,有利于同学们对生物学科的学习,遇到问题能进行科学的思辨和质疑。
但多数老师教学中不是渗透观点,而是记忆观点,导致学习中产生太多疑问,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造成生物学科的学习不入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命题中,注重学生对生物学观点的渗透和认可情况的考察,引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只是去记忆观点,而是要切实做到理解、认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四、注重对阅读能力、识图能力的考察命题中,注意设置情境,将信息科学合理的融入到文本、模式图、表格中,考察同学们在文本、图例、表格中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能力,模拟重现科学发现的历程,培养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发现能力。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内容的阅读量,借以引导初中生物教学中,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与高中教育要去和高考动向接轨。
五、试题结构、命题范围及难易度符合《考试说明要求》要求。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某校的多位同学患上流感后,该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对教室消毒。
该措施属于()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强机体免疫力【解析】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2.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它们是()A. 水二氧化碳B. 水氧气C. 葡萄糖二氧化碳D. 有机物氧气【解析】由上分析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
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被植物自身利用,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
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人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营养物质)、氧气和能量的源泉。
可见D符合题意。
【答案】D3.小麦是我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你认为贮藏小麦的最佳环境条件应该是()A. 高温、潮湿B. 低温、潮湿C. 低温、干燥D. 高温、干燥【解析】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种子的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多,不利于种子的贮藏;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易造成种子发霉;因此贮藏小麦种子的最佳环境应该是干燥、低温、空气流通。
【答案】C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二者都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 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无法进行C. 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无法进行D.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解析】光合作用必需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B正确。
山东中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

⼭东中考⽣物试卷真题及答案 中考⽣物的试卷真题⼤家都做了吗?快来校对中考⽣物试卷的答案吧。
下⾯由店铺整理的关于2018年中考⽣物试卷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东中考⽣物试卷真题:选择题 1.在草原⽣态系统中,⽜与野兔之间的关系是( )A.捕⾷B.竞争C.寄⽣D.共⽣ 2.⼈体的结构层次与绿⾊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相⽐多了(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 3.裸⼦植物和被⼦植物都属于种⼦植物,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长环境不同B.种⼦外⾯是否有果⽪包被C.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不同D.分布的范围不同 4.绿⾊植物参与⽣物圈中⽔循环的⽣理作⽤主要是( )A.光合作⽤B.呼吸作⽤C.蒸腾作⽤D.吸收作⽤ 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说明光合作⽤的产物主要是( )A.淀粉B.蛋⽩质C.脂肪D.⽆机盐 6.呼吸作⽤彻底分解有机物后,产⽣的物质是( )A.⽆机盐和⽔B.⽔和淀粉C.氧⽓和淀粉D.⼆氧化碳和⽔ 7.胎⼉在母体内的⽣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胎⼉与母体之间进⾏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A.卵巢B.输卵管C.胎盘D.⼦宫内膜 8.⼈体每天需要消耗⼤量的能量,下列物质中能为⼈体⽣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B.糖类C.⽆机盐D.维⽣素 9.⼈体与外界进⾏⽓体交换的器官是( )A.⿐B.肺C.喉D.⽓管 10.⼈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 11.对下列动物进⾏分类,其所属动物类群不正确的是( )A.⽔螅⼀腔肠动物B.华枝睾吸⾍⼀扁形动物C.蚯蚓⼀环节动物D.章鱼⼀鱼类 12.⽣命在于运动,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关节、关节⾯、肌⾁B.⾻、关节、肌⾁C.⾻、关节头、肌⾁D.⾻、关节⾯、关节窝 13.从⾏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为⼤致可以分为先天性⾏为和学习⾏为两类,下列属于学习⾏为的是( ) A.刚出⽣的⼩袋⿏就会爬到母袋⿏的育⼉袋中吃奶 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 C.⼤⼭雀偷喝⽜奶 D.菜青⾍取⾷⼗字花科植物的叶⽚ 14.细菌与真菌相⽐,在细胞结构上,细菌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15.许多⾷品在制作过程中要利⽤到细菌或真菌.下列⾷品的制作利⽤到细菌的是( )A.泡菜B.⾖豉C.腐乳D.酱油 16.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活 B.病毒个体很⼩,要⽤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C.某些病毒可以携带某些基因进⼊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的 D.病毒⼀旦侵⼊⼈体,就会使⼈患病 17.在进⾏植物分类时,⼩刚将⽟⽶、向⽇葵、油松归为⼀类,将肾蕨、葫芦藓、⽔绵归为另⼀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A.是否有根B.是否有茎和叶C.能否产⽣种⼦D.能否形成果实 18.⾦花茶被誉为“茶族皇后”,是⼀种珍稀植物,保护⾦花茶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禁⽌采摘、利⽤B.建⽴⾃然保护区C.建⽴种质库D.⼤规模⼈⼯种植 19.为了保持柿树的优良特性,⼜能加快开花结实,最常⽤的繁殖⽅式是( )A.嫁接B.扦插C.⽤种⼦繁殖D.压条 20.在研究⽣命起源的过程中,⽶勒的实验可以说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命 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构成⽣物体的有机物 C.⽣命起源于原始⼤⽓ D.在紫外线等⾃然条件的长期作⽤下形成原始⽣命 21.地球上的⽣物是不断进化的,⽣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 )A.从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等C.从⽔⽣到陆⽣D.从⼩个体到⼤个体 22.李⼤爷患了尿毒症,医⽣为他进⾏了肾脏移植,从免疫学的⾓度来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B.抗体C.抗原D.过敏原 23.2017年5⽉10⽇,某市发⽣⼩学⽣溺⽔⾝亡事故,共造成6⼈死亡,教训惨痛,警钟长鸣.在抢救溺⽔者时,下列各项急救措施中,不正确的⼀项是( ) A.⾸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B.发现溺⽔者⽆呼吸和⼼跳时,要对其进⾏⼼肺复苏 C.胸外⼼脏按压的部位是在胸⾻下段约三分之⼀处 D.进⾏胸外⼼脏按压和⼈⼯呼吸的⽐例是90:2 24.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对以下系统危害最⼤的是( )A.消化系统B.循环系统C.神经系统D.呼吸系统 25.⼉童青少年⼼理健康的核⼼是⼼情愉快.⽇常⽣活中,当我们遇到⼀些不顺⼼的事情时,要⽤恰当的⽅法来调节⾃⼰的情绪,图中的做法属于转移注意⼒的是( ) A. B. C. D. ⼭东中考⽣物试卷真题:⾮选择题 ⼆、判断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真题生物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真题生物一、选择题(本大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校的多位同学患上流感后,该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对教室消毒。
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增强机体免疫力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2.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根本物质,它们是( )A.水二氧化碳B.水氧气C.葡萄糖二氧化碳D.有机物氧气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由上分析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
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被植物自身利用,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
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应了动物、人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营养物质)、氧气和能量的源泉。
可见D符合题意。
答案:D3.小麦是我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你认为贮藏小麦的最正确环境条件应该是( )A.高温、潮湿B.低温、潮湿C.低温、枯燥D.高温、枯燥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种子的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多,不利于种子的贮藏;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易造成种子发霉;因此贮藏小麦种子的最正确环境应该是枯燥、低温、空气流通。
答案:C4.以下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二者都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无法进行C.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无法进行D.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注射防疫针、服用药丸等)。
开窗通风、对教室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因此选B。
【考点】传染病预防2.【答案】D【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的需要时,其余的氧气就会以气体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氧气被动物及人类消耗利用。
因此选D。
【考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答案】C【解析】贮藏粮食时;为了降低其呼吸作用的强度,应保持低温和干燥的环境。
因此选C。
【考点】呼吸作用4.【答案】A【解析】选项A,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因此选项A的叙述错误。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5.【答案】B【解析】选项A,图中的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
选项C,图中的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
选项D,图中的食物主要提供脂肪。
【考点】营养物质6.【答案】B【解析】选项A,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不符合题意。
选项B,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人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符合题意,因此选B。
选项C,组织培养技术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不符合题意。
选项D,传统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细胞与组织的相关内容,该选项描述过于笼统,不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技术7.【答案】A【解析】选项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又被称为绿色开花植物,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某校的多位同学患上流感后,该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对教室消毒。
该措施属于()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强机体免疫力【答案】B【解析】解: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B。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2.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它们是()A. 水二氧化碳B. 水氧气C. 葡萄糖二氧化碳D. 有机物氧气【答案】D【解析】解:由上分析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
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被植物自身利用,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
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人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营养物质)、氧气和能量的源泉。
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可知,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据此作答。
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才能灵活的分析、解决问题。
3.小麦是我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你认为贮藏小麦的最佳环境条件应该是()A. 高温、潮湿B. 低温、潮湿C. 低温、干燥D. 高温、干燥【答案】C【解析】解: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种子的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多,不利于种子的贮藏;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易造成种子发霉;因此贮藏小麦种子的最佳环境应该是干燥、低温、空气流通。
故选:C。
种子是幼小的植物体,具有生命力,在贮藏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要消耗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在种子的贮藏过程中要设法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要设法减弱种子的呼吸作用,以减少种子内有机物的消耗。
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二者都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 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无法进行C. 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无法进行D.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答案】A【解析】解:A.光合作用必需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 错误;B.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B正确。
C.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C正确。
D.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D正确。
故选: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部位含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生活细胞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转换制造有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做此题要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
并会把所掌握是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的题目。
5.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A、番茄、黄瓜等蔬菜主要提供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米饭、馒头、土豆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C、牛肉、鸡蛋的蛋清中主要是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色拉油、花生中含油脂比较多,故选项错误;故选:B。
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
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等都属于糖类。
有关食品问题是中考的主要考点之一,基础性比较强。
食品在现实生活中种类繁多,应该好好选择。
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
6.2018年3月30日,广东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将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导入猪的DNA中,培育出患“享廷顿舞蹈病”的猪。
这项成果会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最终造福于人类。
患“亨廷顿舞蹈病”猪的培育,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 仿生技术B. 转基因技术C. 组织培养技术D. 传统生物技术【答案】B【解析】解: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性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导入猪的DNA中,培育出患“享廷顿舞蹈病”的猪,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项成果会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最终造福于人类,这是利用改变基因的方法,用显微注射技术将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导入猪的DNA中,培育出患“享廷顿舞蹈病”的猪,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转基因技术就是人们研究的成果。
7.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寒冷的土卫二(星体)上可能存在开花植物这样的生物。
若土卫二上真有这样的植物,按照地球上的植物分类它应该属于()A. 种子植物B. 藻类植物C. 苔藓植物D. 蕨类植物【答案】A【解析】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能开花,依靠孢子繁殖;种子植物能开花,产生种子。
故选:A。
根据能否产生种子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掌握植物的分类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
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A. 支点作用B. 动力作用C. 调节作用D. 润滑作用【答案】A【解析】解: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
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明确在运动中,运动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即能正确解答。
9.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A. 含锌、氮、钾的无机盐B. 含钙、氮、钾的无机盐C. 含硼、磷、钾的无机盐D. 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答案】D【解析】解: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
故选:D。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多种无机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10.下面是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A。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管壁管腔血流速度动脉最厚,弹性大较小最快静脉较厚,弹性小较大较慢毛细血管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非常慢关键点: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 跳跃、爬行B. 奔跑、蠕动C. 飞行、游泳D. 行走、跳跃【答案】C【解析】解: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
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鹰的运动方式是飞翔,鱼的运动方式为游泳。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关于动物的运动方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结合着具体的例子理解。
12.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B. 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C. 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D. 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答案】C【解析】解:A、植被密布的山中空气清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A错误B、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出现高原反应。
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错误C、浮水植物睡莲的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
这是因为一方面浮水植物下表皮接触水面,不利于透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C正确D、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严重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错误故选: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