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动物学

合集下载

医学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医学实验动物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养素。
饮水管理
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确保实 验动物的水分摄入。
实验动物的健康管理
健康检查
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 检查,包括体重、体温、 呼吸、食欲等指标的监测 。
预防接种
根据需要为实验动物接种 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疾病治疗
一旦发现实验动物患病, 应及时进行治疗,以保障 其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
01
02
03
相似性原则
选择与人类生理、疾病特 征相似的动物,以便更好 地模拟人类情况。
实用性原则
选择容易获得、繁殖快、 饲养成本低的动物,以提 高实验效率和降低成本。
法律与伦理原则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 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伦理。
实验动物的福利与伦理
尊重动物生命
确保实验动物不受不必 要的痛苦和虐待。
合理使用
实验动物在诊断技术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影像诊断技术
实验动物用于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如X光、CT、MRI等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影像表现,评估诊断技术的效果和 可行性。
生物标志物检测
利用实验动物研究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为临床疾病的 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病理学诊断技术
通过实验动物对病理学诊断技术进行研究,提高病理学诊 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在治疗方法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手术治疗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手术 治疗的研究,探索新的 手术方法和技术,提高 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药物治疗
通过实验动物对药物进 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 参考。
基因治疗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基因 治疗的研究,探索基因 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为 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治 疗提供新的途径。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件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件
《医学实验动物学》PPT 课件
欢迎来到《医学实验动物学》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索医学实验 动物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它们在实验中的应用,并讨论它们的饲养、伦理规 范和病理学诊断。
医学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医学实验动物是指在医学研究和实验中使用的非人类生物。
分类
根据实验目的和特性,医学实验动物可以分为实验小鼠、实验大鼠、实验兔等多个类别。
总结
通过本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医学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学习了它们在实 验中的应用,探讨了饲养、伦理规范和病理学诊断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这个 课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并提高医学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饲养
不同种类的医学实验动物在饲养环境和方式上有所差异,需要严格控制好饲养条件以确保实 验结果的准确性。
医学实验动物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生理学研究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反应,研究器官功能和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3
疾病模型构建
通过模拟人类疾病,研究病因和疾病机制。
疾病处理
根据病理学诊断,制定相应 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确保实 验的顺利进行。
医学实验动物的常见疾病处理
实验小鼠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小鼠常见的疾病,提供 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实验大鼠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大鼠常见的疾病,提供 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实验兔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兔常见的疾病,提供相 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医学实验动物的伦理规范
1 动物福利
保障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福利,尽量减少实验 中的痛苦和压力。
2 实验伦理
遵循伦理准则,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医学实验动物的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检查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第一章引言医学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在医学实验中使用的动物的学科,它对于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程旨在介绍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医学实验动物的选择在医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将介绍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包括常用的实验动物种类、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第三章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动物的饲养和管理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动物的饲养环境要求、饲料配制、饲养密度、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良好的动物饲养和管理体系。

第四章动物实验的伦理与法律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必须遵守伦理和法律的规定。

本章将介绍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第五章动物实验的技术方法医学实验动物学涉及到多种技术方法的应用。

本章将介绍常用的动物实验技术,包括动物的体内注射、手术操作、采血、组织取样、动物行为观察等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实验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医学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实验结果解读和科学论证的基础。

本章将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和呈现实验结果。

第七章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案编写良好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编写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撰写规范的实验方案,帮助读者提高实验设计和方案编写的能力。

第八章实验结果的报告与论文写作实验结果的报告和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本章将介绍实验结果的报告方式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实验报告的结构、论文的撰写规范等内容,帮助读者提高实验结果的呈现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结语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相信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提高医学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现状
03
目前,医学实验动物学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医学研究和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医学实验动物种类与选择
常见医学实验动物种类
小鼠
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包括基因敲除、药 物筛选、疾病模型建立等。
树鼩
用于研究人类病毒性脑炎和艾滋病等。
大鼠
与小鼠类似,也是医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 ,尤其在药理、生理和病理模型研究方面 。
疾病模型的局限性
实验动物通常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饲养,难以完全模拟人类疾病的自然过程,因此建立的疾 病模型具有局限性。
伦理问题
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医学研究涉及到伦理和道德问题,不符合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与尊重。
替代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体外实验
计算机模拟
基因敲除技术
组织工程
利用组织、细胞、分子等体外实 验模型,模拟生物体的生理病理 过程,以替代实验动物进行研究 。
01
标准化和规范化
随着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未来将更加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包括
动物模型的标准化、实验方法的标准化、数据报告的规范化等,以确
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02
精细化管理和操作
随着对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未来将更加注重实验
动物管理的精细化,包括动物设施的改善、动物福利的保障、实验操
医学科学研究的支撑
实验动物在医学科学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实 验动物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新的 手术方法和新的医疗器械等,为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提供 重要的支撑。
05
医学实验动物的局限性及替 代方法
医学实验动物的局限性
生物差异
不同种系的实验动物在基因、生理、代谢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实验结果难以推广到 人类。

医学动物实验学

医学动物实验学

医学动物实验学进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AEIR:动物、设备、信息、试剂。

实验动物:是指经过人工定向培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并在相应的环境设施内饲养,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统称为实验用动物。

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区别:实验动物具有一下特点:1实验动物是遗传限定的动物;2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人工控制;3实验动物的目的用于科学研究。

实验动物的研究方向:1推广“3R”实验(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2转基因动物研究;3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和利用;4动物组织器官的克隆研究;5实验动物福利。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分类、概念、环境要求和应用范围:1普通动物CV;2清洁动物CL;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4无菌动物GF和悉生动物GN。

1无菌动物GF:是指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隔离系统)。

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较独特的作用;微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放射医学研究、营养代谢研究、老年病学研究、药理和毒理学研究、心血管病研究、肿瘤、寄生虫学、口腔医学研究。

2悉生动物GN:也称已知菌动物,指在动物体内带有明确的微生物种类的动物。

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隔离系统)。

应用:在多种研究中可代替无菌动物。

微生物、免疫、微生物和寄生虫相互关系等的研究。

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指动物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饲养条件:屏障环境。

应用: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是目前国际标准级的实验动物。

各种疫苗生产所采用的动物应为SPF动物。

4清洁动物CL:除普通的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定的等级动物。

关于医学实验动物学的书籍

关于医学实验动物学的书籍

关于医学实验动物学的书籍
关于医学实验动物学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部分推荐:
《医学实验动物学》(作者:刘民、朱孝荣等):这本书从实验动物科学
绪论、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医学常用实验动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与技术、实验动物科学相关热点技术和实验动物常用生物学数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提高动物实验研究人员选择和应用实验动物的水平。

《实用医学实验动物学》(作者:郑振辉等):这本书从实践和应用的角
度对医学实验动物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技术、不同类型实验动物的特性和应用、比较医学等内容。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实验动物学》(作者:汪海):这本书作为中华
医学百科全书的分支,系统介绍了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动物的分类、遗传学和繁殖、微生物和寄生虫、营养和饲料、疾病控制和保健、实验动物设施和设备等内容。

《医学实验动物操作基本技术》(作者不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医学实
验动物操作的基本技术,包括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注射和给药、血液和组织采集、手术操作等内容,适合作为医学实验动物学教材或参考书。

此外,还有《The Use of Animals in Medical Research》、《Animal Liberation》、《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等书籍也是关于动物实验的经典之作,但它们更多地从伦理和哲学角度探讨了动物权利和动物实验的问题。

以上书籍仅作参考,具体选择哪一本还需根据您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来决定。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 实验动物 (laboratory animal)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年) 实验动物是指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 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 源清楚,而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 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新修订,未公布)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遗传背景明确或来 源清楚,对其质量实行控制、用于科学实验及 产品生产的动物
• 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十分复杂,要深入 探讨其疾病的发病及防治机理是不能也不应 该在病人身上进行的,但可以通过对动物各 种疾病和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
• 医学生物学的科研课题有60%以上需要用实验 动物,许多课题的研究离开实验动物就寸步 难行
制药工业方面
• 新的药品必须以大量的动物实验进行严格的安全性、 有效性评价,包括动物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 验、三致试验(致畸、致癌、致突变),包括以啮 齿类动物、犬或猴等不同进化程度动物进行试验, 证明对人体安全可靠后,方能呈有关部门审批,申 请生产批号
多个近交系杂交而成
杂交群 (Cross Breeding colony) 两种不 同品系杂交,利用杂交一代 F1杂交优势
突变系(Mutant strain)具有特殊突变基因 的品系动物,正常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并具有各 种遗传缺陷的动物
• 按微生物控制的程度,目前我国将实验动物 分为四个等级
• 1 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 2 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s) 3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al Pathogen Free Animals, SPF) 4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s)、悉生动物 (Gnotobiotic Animals)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第一章引言医学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和应用动物模型进行医学实验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程将介绍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实验动物的选择和管理、实验动物的养殖和繁殖、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环境控制等内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医学实验动物的选择和管理2.1 实验动物的选择在医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实验目的和研究对象需要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

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家兔、猪、狗等。

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其生理特征、解剖结构、发育周期、易感性等因素。

2.2 实验动物的管理实验动物的管理包括实验动物的登记、标识、饲养和健康监测等内容。

实验动物应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进行登记和标识,以确保实验动物的追溯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实验动物的饲养应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适宜的环境温湿度和光照条件。

实验动物的健康监测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养殖和繁殖3.1 实验动物的养殖方法实验动物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两种。

自然繁殖是指实验动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自然交配繁殖。

人工繁殖是指通过人工控制交配和妊娠过程来进行繁殖。

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可以提高实验动物的繁殖效率和繁殖质量。

3.2 实验动物的繁殖管理实验动物的繁殖管理包括选配、配对、妊娠监测和分娩等内容。

选配是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优良的实验动物进行配对繁殖。

配对是指将雄性和雌性实验动物配对放在一起进行交配。

妊娠监测是指通过观察和检测实验动物的妊娠状态来确定妊娠期和分娩时间。

分娩是指实验动物产下幼仔的过程。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环境控制4.1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和饮水的供应、饲养环境的控制和日常观察等内容。

为了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并定期更换和清洁。

饲养环境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噪声等因素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鳍 豚

丝 猴
朱 鹮
麋 鹿
黄石公园
ELK
野牛
鹿
“火山鸟”
水禽

1.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
通过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对动物 携带的微生物,及其遗传质量,饲育环 境等实行严格控制,提供适用于科学 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 学实验的动物。
动物实验中的 替代、减少和优化 (“3R”原则)
1. 替代(Replacement)
——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 物代替活体动物实验
2. 减少(Reduction)
—— 用 较 少 的 动 物 获 取 同 样多的实验数据、同样好的实验 结果。
3. 优化(Refinement)
——通过改进、完善 实验程序和硬件设施,尽 可能减轻或减少动物的疼 痛和不安。

两部分。
7.“3R”原则是指



8.实验用动物包括:




结束;谢谢!
2015年9月17日
姚一康yaoyikang@
1994年,继卫生部颁发《医学实 验动物标准》之后,国家技术监督 局颁发了 7 类47 项实验动物国
家标准( GB14920-14926/T),确保
实验动物质量。2001年,在修订补充 原国标基础上,颁发了12 项强制性
标准和71 项推荐性标准。
目前,由科学技术部 负责全国的实验动物管理 的领导工作;科技厅(科 委)负责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实验动物管理。
科研人员有按照自己独特的 方法开展研究的权利,但必须在动
物权利法规的框架范围内享有学术 自由和最优化地使用动物。
(二)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
实验动物的性状表现主 要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决定。
遗传控制:
包括纯化,
改良,复合 和转基因等
发育环境:
包括母体内
的环境和哺 乳期环境
遗传型 表现型
周围环境:
医学实验动物学
上交医学院 实验动物科学部
主要参考书
1. 《实验动物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秦川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出版
2.《动物暨实验动物福利学法规进展》
王禄增等主编 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3.《Guide To The Care And Use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人们期望借助于实验动物科学
来探索生命的起源,揭示遗传的奥 秘,研究各种疾病的机理,攻克各 种疑难疾病。
实验动物作为人的替身,主要承
担安全评价和效果实验两大任务。
早年医学研究
研究发现 血液循环 醚麻醉 细菌与疾病 减毒菌诱发免疫 狂犬病免疫 虫媒传播疾病 蚊传播疟疾
年份 1628 1846 1878 1880 1885 1898 1898
物学,营养学,医学,兽医学,环境科学,
管理科学,高新生物技术等);又能作为 支撑条件,为其他各学科服务;并为 许多涉及人类健康与安全的国民经济 部门或产业(如医学,航天,潜水,环境, 质检等)服务的科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 物遗传 学基础
实验动 物微物 学基础
比较 医学 研究
实验动 物环境 控制
动物 实验 技术
4.确保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 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免受恐惧和不 安的自由)
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 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表 达所有自然行为的自由)
《动物福利法》
1.该法的出发点: 2.动物福利法的核心——
“善待活着的动物, 减少死亡的痛苦。”
实验动物还是世界各国间
学术交流,成果比较的科学 标准。
共同认识:污染的动物产 生污染的科学!
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 对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 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实验动物标准化 和法制化管理
(一)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 (二)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
(一)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科委宋健主任签发颁 布了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 法制化管理的文件
4. 观赏动物
作为人类观赏和公园里供游 人观赏而饲养的动物,如家庭 宠物,动物园黑猩猩、狮和虎, 马戏团表演动物等。
野生动物演变为 实验动物的过程
1.野生动物家畜化 2.家畜动物实验动物化 3.实验动物标准化
三.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意义
处于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 的当今世界,人类已步入应的严格的繁 殖制度和遗传质量检测。
环境因素的控制
物理
化学
生物
居住
因素
因素
因素
因素
物理因素
温 湿 空气 气 光 噪 度 度 洁净 流 照 声

化学因素
有害气体 饲料 饮水 杀虫 消毒
(NH3浓度)
剂剂
生物因素
异种 生物
同种 生物
各种病原体包 括病毒,细菌 和寄生虫等
① ②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92年,卫生部由陈敏章部长签 发颁布了《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 则》和《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并; 在京, 沪两地率先成立了医学实验动物管理 委员会,执行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环境 设备合格证制度,从而把我国实验动物 工作,从自发管理、自然发展,引向制度 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脊髓灰质炎疫苗 1954 索尔克
猕猴
病毒性变性脑病 1965 格丹斯克 猩猩
心脏移植 1967 伯纳德

实验动物服务领域
1.生命科学研究平台 2.人类健康与疾病动物模型 3.生物制品原料 4.生物监测工具 5,转基因动物生物发生器
6.异种器官移植供体
善待活着的动物, 减少死亡的痛苦。
—动物福利的核心
1997年,成立了国家级实验动 物质量检测中心,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成立了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站, 承担有关检测技术工作;以利于贯 彻执行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监督测 试实验动物的质量;贯彻落实《实 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上述法规和标准的 目的在于提高实验动物的质 量,虽然没有动物保护或动 物福利的字样,但这些文件 客观上起到了对动物保护与 福利的保障作用。
实验动物 三大特点 和专门用途
遗传: 背景明确 来源清楚 特征显著
微生物和寄生虫: 无特定疾病 无特定病原体
环境控制: 物理、化学、 生物、居住环境 达到国家标准
3.动 物 实 验
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 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动物实验研 究,对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反应,表
现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寻 找有价值的结果, 着重解决实验动 物如何应用到各个科学领域中去, 为生命科学和国民经济服务。
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基础和条
件的实验动物科学,已普遍受 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科学家的 关注。
卫生部蒋作君部长在中国实验 动物学会学术年会上指出:
生命科学的发展是踏着实验动 物的阶梯前进的,实验动物是生命 科学研究的必备的重要支撑条件之 一,实验动物的质量直接影响生命 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 复性,从而影响人类的安全和健康。
野生实验用动物举例
无脊椎动物(蛤蜊类,墨鱼类,蟹类,海胆类
蝇类,蚊类,蟑螂等);
脊 椎 动
两栖类(青蛙,蟾蜍); 爬行类(蝾螈,龟等); 鱼类(鲫鱼,泥鳅等);

鸟类(鸽、火鸡等);
啮齿类(如黑线仓鼠、黑线姬鼠等);
非人灵长类等。
这些野生动物中,有少数直接 从野外捕获,经驯养繁殖生产, 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并具有一 定经济价值。如狨猴已从野生到 家养,繁殖生产,提供甲肝研究 等成为重要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化举例
小鼠(Mouse)和大鼠(Rat)是 首先按实验要求,严格进行培育的 实验动物,其次如仓鼠(Hamster), 豚鼠(Gueania Pig) ,及其它的啮 齿类动物,兔,犬,猴,及鹌鹑等 已实验动物化。
2.经济动物(家禽家畜)
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如肉 用,乳用,蛋用,皮毛用等)而驯 养,培育,繁殖生产的动物;常 作实验用的有:产业家畜(猪,马, 羊,牛,鸡,鸭,鹅,鸽,兔, 鱼类)和社会家畜(犬,猫,金鱼 等)。
包括气候,物 理,化学,居 住和微生物等 因素。
实验技术:包 括保定,麻醉, 采血,给药,手
术和采集标本 等
演出型
实验结果
种 品种 品系
胚胎期
哺乳期 环境
饲养 生活 环境
实验 处理
动物实验需要其结果具 有良好的重复性,就必须 要求实验动物具有稳定的 演出型。
因此,实验动物标准化的 内容主要是对实验动物的遗 传型和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 控制,以达到标准的要求。
发现人 哈维 玛登 科赫 巴斯德 巴斯德 史密斯 罗斯
所用动物 鱼,蛇,蛙等
鸟类等 牛,羊等
鸟类 鸟、家兔
牛 鸟类
近代医学研究
研究发现 年份 发现人 所用动物
病毒性肿瘤 1910 洛斯

胰岛素
1921 颁丁

休克治疗 1927 博莱罗克

抗菌药百浪多息 1935 多麦克
小鼠
心肺体外循环 1953 葛明
动物福利法的研究和 贯彻;“3R”原则实 施
二.实验用动物的分类
是动物实验中按实际使用 动物的分类方法。
实验用动物
实验 动物
经济 动物
野生 动物
观赏 动物
1.实验动物
是经人工培育和人为加工,对其携 带微生物和生活环境实行控制, 遗传 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为满足科学研究,
教学,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 及其他科学实验的需要而驯养,繁殖, 育成的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