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酶----生物化学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三章-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三章-酶

第三章酶教学要求(一)掌握内容1. 酶、核酶的概念;酶的专一性及分类;结合酶、辅酶与辅基、酶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的概念。

2. 酶促反应的特点;米氏方程式;Km和Vmax概念及意义;最适pH、最适温度的概念;不同类型可逆抑制作用的概念、特点及Km和Vmax的变化。

3. 关键酶、变构酶的概念;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同工酶的概念。

(二)熟悉内容1. 结合酶中辅酶、金属离子的作用。

2. 诱导契合假说;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

3. Km和Vmax的测定方法。

4. 不可逆抑制剂、激活剂的概念和特点。

(三)了解内容1. 酶的命名与分类。

2. 临近效应、多元催化、表面效应。

3. 米-曼氏方程式的推导过程;酶活性测定方法。

4. 酶共价修饰调节概念;蛋白合成诱导、阻遏和酶降解对酶活性的调控。

5. 酶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概述1. 酶和核酶的概念.2. 酶的分类与命名。

(二)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1. 酶的分子组成2. 酶的活性中心(1)概念;(2)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的概念。

(三)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1. 酶促反应的特点(1)极高的催化效率;(2)高度的特异性;(3)可调节性。

2. 酶促反应的机制(1)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2)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3)表面效应;(4)多元催化。

(四)酶促反应动力学1.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中间产物学说与米-曼氏方程;(2)Km值和Vmax的意义;(3)Km值和Vmax值的测定。

2. 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3.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4. 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5.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不可逆性抑制作用;(2)可逆性抑制作用。

6. 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7. 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五)酶的调节1. 酶活性的调节(1)酶原与酶原的激活;(2)变构酶与变构调节;(3)酶的共价修饰调节。

2. 酶含量的调节(1)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调节;(2)酶的降解调节。

生物化学-酶

生物化学-酶
C H 2O H O OH OH OH OH OH OH C H 2O H O C H 2O H OH
(6)
合成酶 (Ligase or Synthetase) Synthetase)
合成酶,又称为连接酶,能够催化C 合成酶,又称为连接酶,能够催化C-C、C-O、 以及C 键的形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与ATP ATP分 C-N 以及C-S 键的形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与ATP分 解反应相互偶联,即催化有ATP参加的合成反应; ATP参加的合成反应 解反应相互偶联,即催化有ATP参加的合成反应; H===Aㆍ A + B + ATP + H-O-H ===AㆍB + ADP +Pi CTP合成酶 合成酶; 如CTP合成酶;
谷丙转氨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CH3CHCOOH HOOCCH2CH2CCOOH NH2 CH3CCOOH O O HOOCCH2CH2CHCOOH NH2
水解酶(Hydrolase) (3)水解酶(Hydrolase)
水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应。 水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应。 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 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 例如,脂肪酶(Lipase)催化的脂的水解反应 例如,脂肪酶(Lipase)催化的脂的水解反应 (Lipase)
二、酶催化作用特性
1.高效性
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比非催化反应高10 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比非催化反应高108 比非生物催化剂高10 1020倍,比非生物催化剂高107 - 1013倍。
2、酶的高度专一性
酶对催化的反应和反应物有严格的限制。 酶对催化的反应和反应物有严格的限制。一种酶 往往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 往往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以促进一定的化学 变化,生成一定的产物。 变化,生成一定的产物。酶作用的专一性是酶最重要 的特点之一,也是和一般催化剂最主要的区别。 的特点之一,也是和一般催化剂最主要的区别。

生物化学课件第六章 酶(化学)

生物化学课件第六章  酶(化学)

相对专一性
酶的专一性
结构专一性
(表6-3)
绝对专一性
立体异构专一性
7
相对专一性(relative specificity)
①族专一性(基团专一性) A — B 作用于一类或一些结构很相似的底物。
②键专一性 CAH2—OHB
α-葡萄糖
5
OH
苷酶
OHO
O
1
O
R
+H2O
OH
酯酶:R—C—O—R′ + H2O
脂肪(:水)水解酶
16
(二)酶的命名
2、惯用名: 通常只取一个较重要的底物名称和作用方式。
乳酸:NAD+氧化还原酶
乳酸脱氢酶
对于催化水解反应的酶一般在酶的名称上省去反应类 型。如水解蛋白的酶称蛋白酶,水解淀粉的酶叫??
有时为了区分同一类酶还在前面加上来源。 如胃 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
17
氧转水 裂异合
12
(一)酶的分类:
1. 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
AH2 + B
A + BH2
(1)脱氢酶类:催化直接从底物上脱氢的反应。
(2)氧化酶类 ①催化底物脱氢,氧化生成H2O2: ②催化底物脱氢,氧化生成H2O:
(3)过氧化物酶
(4)加氧酶(双加氧酶和单加氧酶)
13
(一)酶的分类
1个 Fe3+ 每秒能催化6×10-4个 H2O2的分解
同一反应,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比一般催化剂的反应
速度要大106~1013倍(表6-1)。
6
2.酶的特性:——生物催化剂
(1)催化效率极高
(2)高度的专一性:
酶对底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称为酶的专一(特异)性。 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酯酶?? 淀粉酶??

生物化学PPT课件 酶

生物化学PPT课件 酶

2、非竞争性抑制
3、反竞争性抑制
七、酶活性测定:
难以测定,常用的衡量方式:
酶在最适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底 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酶的活性单位: 国际单位(IU):每分钟转化1μmol底物所需的酶 量为一个国际单位(1IU),即1μmol/min
Kat单位:每秒钟转化1mol底物所需的酶量 1 Kat=1mol/sec 1 IU=16.67×10-9Kat
(2)酶的储存形式
(二) 别构调节
催化部位(活 性中心)
EE
(激活或抑制) 酶活性改变
酶结构改变
调节部位
别构效应剂
(三)酶促化学修饰调节
类型:
(1)磷酸化与脱磷酸(最常见) (2)乙酰化与脱乙酰 (3)甲基化与去甲基 (4)腺苷化与脱腺苷 (5)SH与-S-S互变
2ATP
2ADP
磷酸化酶b激酶
P
磷酸化酶 b(二聚体)
无活性
磷酸化酶a磷酸酶
P
磷酸化酶 a(二聚体)
高活性
2Pi
2H2O
磷酸化酶的活性调节
cAMP信号与糖原降解
二、酶蛋白含量的调节
1. 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 (1)诱导剂、诱导作用 (2)阻遏剂、阻遏作用
2. 酶蛋白的降解 (1)溶酶体蛋白酶降解途径 (2)泛素参与的降解途径
六、抑制剂(inhibitor, I)
——使酶活性下降但又不使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与酶的必须基团结合,抑制酶的催化活性。去除 后,酶表现原有活性。
(一)不可逆抑制作用
• 概念: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共价 结合,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将其 除去恢复酶活性。
• 常见抑制剂:
巯基酶抑制剂(如某些重金属离子、路易士气等) ——解毒:二巯基丙醇

酶-生物化学

酶-生物化学

维生素D
维生素D具有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 素。已确知有4种,即维生素D2、D3、D4、D5, 均为类固醇衍生物,其中D2和D3较为重要。 功能: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液正常的钙、磷 浓度,从而促进钙化,使牙齿、骨骼发育正常。 缺乏症:维生素D摄食不足,不能维持钙的平 衡,儿童骨骼发育不良,产生佝偻病。孕妇 和授乳妇人的脱钙作用严重时导致骨质疏松 症,患者骨骼易折,牙齿易脱落。
化学本质
不饱和一元醇 类固醇衍生物 生育酚 奈醌衍生物
功能
缺乏得干眼病、夜盲症 与Ca、P代谢有关,佝偻病 与生育有关,抗氧化 促进血液凝固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 —硫胺(素)(抗神经炎V、抗脚气病V) 缺乏症:1. 脚气病 2. 中枢神经和肠胃患糖代谢失常 Cl NH
2
N—C—CH3 CH2 HC H3C S 焦磷酸硫胺素( 硫胺素(B1 ( 焦磷酸硫胺素) TTP) 硫胺素( ) 功能: 以辅酶方式参加糖的分解代谢。TPP是脱羧酶、脱 氢酶的辅酶。 分布:在米糠、麦麸、黄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 丰富。 C—CH2CH2OH P P
脱辅酶决定反应的特异性, 脱辅酶决定反应的特异性,辅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
自学) 维生素 (提一下,自学 自学
参见P184 参见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 分子化合物,它既不是生物体构成成分,也不是能 量物质,之所以对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是因为维生 素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代谢过程。 维生素的特点: 1、种类多 2、需要量少 3、常常需要从食物中获得 4、大部分充当辅酶
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类能促进血液凝固的萘醌衍 生物。1929年发现。有K1、K2、K3三种,K1、 K2为天然产物,K3为人工合成品。 功能:是促进血液凝固,因维生素K是促进 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重要因素。 缺乏症:动物缺乏维生素K,血凝时间延长。 成人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K。

---酶----生物化学ppt课件

---酶----生物化学ppt课件
四氢叶酸。
H
N NH
H2N
H
N
N
CH2 NH H
OH H
COOH
CH2
O
CH2
C NH CH COOH
四氢叶酸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基团,如-CH3, -CH2-, -CHO 等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
维生素B12和B12辅酶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维生素B12分子中与
Co+相连的CN基被5’-脱氧腺苷所取代,形成 维生素B12辅酶。 维生素B12辅酶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变位酶的辅酶, 催化底物分子内基团(主要为甲基)的变位反应。
立体异构专一性:这类酶不能辨别底物不同的立体异构体,只对其中的某一种 构型起作用,而不催化其他异构体。包括旋光异构专一性和几何异构专一性。
易变敏感性: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活细胞内受到精密严格的调节控制。
二、酶的化学本质及结构功能特点
1.发展史
(1)酶是蛋白质: 1926年,James Summer由刀豆制出脲酶结晶确立酶是蛋白质的观
(2) 转移酶 Transferase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 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例如,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
CH3CHCOOH HOOCCH2CH2CCOOH
NH2
O
CH3CCOOH HOOCCH2CH2CHCOOH
O
NH2
3) 水解酶 Hydrolase
2.酶的组成
单成份酶:脲酶、蛋白酶、淀粉酶、核糖核酸
(简单蛋白质)
酶等。

酶蛋白
(apoenzyme)
双成份酶
辅酶
(结合蛋白质) 辅因子 (coenzyme)

生物化学-酶

生物化学-酶

酶一级结构的差别也决定了催化性质的不同, 如胰蛋白酶、 胰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三种蛋白 酶的活性中心Ser残基附近都有一个在立体结构上 的“口袋”状结构。由于三种蛋白酶的口袋”状结 构不同,决定其与不同底物结合即有不同特异性。
酶的特异的三维空间结构是酶催化功能的基础。 酶的二、三级结构是维持酶的活性中心空间构象的 必需结构。
酶的命名包括习惯命名和系统命名,酶可分为六类。 酶与疾病发生、诊断、治疗等密切相关。
➢一、酶的概念 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催化功能
和高度专一性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又叫生物催化 剂•.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
酶的化学本 质是什麽?
酶的概念
• 一、相关概念 • 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 被酶的催化的物质称为底物(S) • 反应的生成物为产物(P) • 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酶的活性. • 酶失去催化能力称酶的失活.
第四章 酶 (Enzymes)
内容简介
酶是具有高度催化效率及高度特异性的蛋白质。 酶通过多种机制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增加。 酶分子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是催化功能的基础。 酶促反应速率受到[S]、[E]、pH、T、抑制剂及激活
剂的影响
酶活性可受到别构调节、共价修饰、酶原激活、关键 酶、多酶体系、同工酶等调节
H N C O
COOH CH
R6
氨基酸
氨基酸
消化道中各种蛋白酶的专一性
3.立体异构特异性:一些酶仅能催化一种立体异
构体进行反应,或其催化的结果只产生一种立体异
构体,酶对立体异构物的选择性称为立体异构特异
性(stereospecificity)。
L-乳酸
D-乳酸
H
H
C
OH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研究对象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及其相互作用;生物小分子(氨基 酸、脂肪酸、糖类等)及其代谢;生 物体内能量转化与传递等。
2024/1/26
4
生物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生物化学逐渐从生理学和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和深度不断 拓展。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胆固醇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胆汁酸的合成、 构成细胞膜、合成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等。
胆固醇代谢异常与疾病
胆固醇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对于预防 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6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2024/1/26
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2024/1/26
03
甘油代谢途径
甘油在体内可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分解产生能量
,或转化为葡萄糖等供能物质。
24
磷脂代谢途径探讨
磷脂的合成与分解
磷脂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肠黏膜细胞中,以甘油二酯为骨架,通过CDP-甘油二酯途径 合成不同种类的磷脂。磷脂的分解则通过磷脂酶的作用,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 产物。
2024/1/26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 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等。
四级结构
由多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 的亚基组成的复杂空间结 构。
10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催化功能
作为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运输功能
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等。
营养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专一性:这类酶对结构相近的一类底物都有作用。包括键专一性和簇(基团) 专一性。
立体异构专一性:这类酶不能辨别底物不同的立体异构体,只对其中的某一种构 型起作用,而不催化其他异构体。包括旋光异构专一性和几何异构专一性。
易变敏感性: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活细胞内受到精密严格的调节控制。
二、酶的化学本质及结构功能特点
OH CH3
辅酶A是生物体内代谢反应中乙酰化酶的辅酶,它 是含泛酸的复合核苷酸。它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传递 酰基,是形成代谢中间产物的重要辅酶。
CH3OH O
O
CH2 C CH C NH CH2 CH2 C NH CH2CH2SH
CH3
O
NH2
O P OH N
O
O
P
O
CH2
N O
OH
N N
O HO P O OH
条件温和:常温、常压、pH=7;
高效率:反应速度与不加催化剂相比可提高108~ 与加普通催化剂相比可提高107~1013;
1020,
专一性:即酶只能对特定的一种或一类底物起作用,这种专一性是由酶蛋白的立 体结构所决定的。可分为:
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只作用于一种底物,催化一个反应, 而不作用于任何其它物 质。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 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例如,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
NH2
CONH2
N
O- O-
N+ O
CH2OPOPOCH2
N O
OO
N N
OH OH
OH OH(OPO3H2)
⑤ 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CHO
CH2NH2
HO
CH2OH
H3C N
HO
CH2OH
H3C N
维生素B6在体内经磷酸化作用转化为相应的磷酸脂,参 加代谢的主要的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 醛是氨基酸转氨作用、脱羧作用和消旋作用的辅酶。
① 维生素A
维生素A分A1, A2两种,是不饱和一元醇类。维生素A1又称为视
黄醇,A2称为脱氢视黄醇。
主要功能:维持上皮组织健康及正常视觉,促进年幼动物的正常
生长。
CH2OH A1
CH2OH A2
②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D3, D4, D5。其 中D2,D3活性最高。
麦角固醇 7-脱氢胆固醇 22-双氢麦角固醇 7-脱氢谷固醇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维生素D4 维生素D5
维生素D的结构
R
HO
在生物体内,D2和D3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它们在肝脏 和肾脏中进行羟化后,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其中 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
主要功能: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液中钙、磷浓度正常, 促使骨骼正常发育。
OH
④ 维生素PP和辅酶I、辅酶II
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又称烟酸)和尼克酰胺 (又称烟酰胺)两种物质。在体内主要以尼克 酰胺形式存在,尼克酸是尼克酰胺的前体。
COOH N
CONH2 N
尼克酸
尼克酰胺
维生素PP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出 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
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 和NADP+(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又称为辅 酶II )是维生素烟酰胺的衍生物,它们是多种重要 脱氢酶的辅酶。
通常将酶的结合部位和催化部 位总称为酶的活性部位或 活性中心。
结合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 催化部位决定酶所催化反应的
性质。
调控部位(Regulatory site):酶分子中存在着一些可以 与其他分子发生某种程度的结合的部位,从而引 起酶分子空间构象的变化,对酶起激活或抑制作 用
(2)必须基团:酶表现催化活性不可缺少的基团。
(2)传递氢(递氢体):如 硫辛酸;
FMN/FAD、NAD/NADP、C0Q、
(3)传递酰基体:如 C0A、TPP、硫辛酸; (4)传递一碳基团:如 四氢叶酸;
(5)传递磷酸基:如 ATP,GTP;
(6)其它作用: 转氨基,如 VB6 ;传递CO2,如 生物素。
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类小分子 有机物质。
CH3 CH3
OH OH
OHOHOH O
CH2CHCHCHCH2OPOCH2 O N
NN
OH
CO
N
NH NC
O
N N
NH2
FMN
FAD
③ 泛酸和辅酶A(CoA)
维生素B3又称泛酸,是由,-二羟基---二甲 基丁酸和一分子-丙氨酸缩合而成。
CH3OHO
O
CH2 C CHC NH CH2 CH2 C COOH
(3)抗体酶(abzyme): 1986年,Richard Lerrur和Peter Schaltz运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了 具有酶活性的抗体(catalytic antibody)。
2.酶的组成
单成份酶:脲酶、蛋白酶、淀粉酶、核糖核酸
(简单蛋白质)
酶等。

酶蛋白
(apoenzyme)
双成份酶
辅酶
➢ 亲核性基团:丝氨酸的羟基,半胱氨酸的巯基和组氨酸的咪唑基。 ➢ 酸碱性基团: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羧基,赖氨酸的氨基,酪氨酸的酚
羟基,组氨酸的咪唑基和半胱氨酸的巯基等。
O
H 2N
CH
C
OH
OH
CH 2
OH O
H 2N
CH
C
OH
SH
CH 2
O SH
H 2N
CH
C
OH
N
CH 2 N H
N
NH
亲核性基团
O
辅酶Q的活性部分是它的醌环结构,主要 功能是作为线粒体呼吸链氧化-还原酶的 辅酶,在酶与底物分子之间传递电子。
O
CH3O
CH3
CH3O O
(CH2CH C CH2)nH CH3
n=6-10
4.酶结构与功能特点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根据结构不同酶可分为: I. 单体酶:只有单一的三级结构蛋白质构成。 II. 寡聚酶:由多个(两个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
(结合蛋白质) 辅因子 (coenzyme)
(cofacter) 辅基(prosthetic group)
全酶(holoenzyme)= 酶蛋白 + 辅因子
3.酶的辅因子
酶的辅因子是酶的对热稳定的非蛋白小分子物 质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作为电子、原子或某些基 团的载体参与反应并促进整个催化过程。
(1)传递电子体:如 卟啉铁、铁硫簇;
Co+相连的CN基被5’-脱氧腺苷所取代,形成 维生素B12辅酶。 维生素B12辅酶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变位酶的辅酶, 催化底物分子内基团(主要为甲基)的变位反应。
⑨ 维生素C
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在体 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应。人体不能合 成。
O C
HO C HO C O
HC
多数维生素维生素作为辅酶和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 的物质代谢。
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 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 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 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辅基)。
NH2 N
ClCH2 N+
H3C N
S
CH3 CH2CH2 OH
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的辅酶,催化丙酮酸或α–酮
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所以又称为羧化辅酶。
NH2
Cl-
N
CH2 N
CH2CH2 O P O P OH
OH OH
②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嗪
HO C H
C H2O H
O C
OC OC O
HC
HO C H
C H2O H
⑩ 硫辛酸
硫辛酸是少数不属于维生素的辅酶。硫辛酸是6,8-二硫 辛酸,有两种形式:即硫辛酸(氧化型)和二氢硫辛酸 (还原型)。
S CH CH2CH2CH2CH2COOH S CH CH2
11. 辅酶Q(CoQ)
辅酶Q又称为泛醌,广泛存在与动物和细 菌的线粒体中。
③ 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叫做生育酚,目前发现的有6种,其中,,, 四种有生理活性。
R1 HO
R2
O
R3
主要功能:具有抗氧化剂的功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还可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还有抗不育的作用。
④ 维生素K
维生素K有3种:K1,K2,K3。其中K3是人工合成的。维生 素K是2-甲基萘醌的衍生物。
两部分组成。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为口腔 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OHOHOH O
CH2CHCHCHCH2OPOH
NN
OH
CH3
CO
CH3
NH NC
O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MN(黄素单核苷酸)是核 黄素(维生素B2)的衍生物。它们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 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
亚基聚合而成。 III. 多酶复合体:由几个功能相关的酶嵌合而成的
复合体。
与催化作用相关的结构特点
(1)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 局限(部位)。
➢ 结合部位(Binding site):酶分子中与底 物结合的部位或区域
一般称为结合部位。
催化部位(Catalytic site): 酶分 子中促使底物发生化学变 化的部位称为催化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