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校正

合集下载

zeta电位电导率校准

zeta电位电导率校准

zeta电位电导率校准
1、打开zeta电位仪主机,启动电脑,进入控制程序窗口ZetaProbe Main Panel;
2、PH探针校正:将PH计放入缓冲液中边搅动,点zeta电位仪主机控制面板上Calibrate→PH→Acid/Neutral/Base→调节pH酸碱度到标准值(右下旋钮)→Acid Set/Neutral Set/Base Set;
3、电导率校正:将标准液倒入容器中盖好,调节转速~100r/min,点Zeta电位仪主机控制面板上Calibrate→Cond→Cell K→调节Cond值到标准值(右下旋钮)→Cell Set;
4、主探头校正:将KSiW溶液倒入容器内盖好,调节转速~100r/min,点菜单Calibrate,进入Calibrate ZetaProbe窗口,点Calibrate,即自动运行;
5、将被测粉体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要求液面高度在容器的两条线之间(250~280ml),调节转速进行搅拌;
6、按照《ZetaProbe TM使用说明书》进行zeta电位等测试。

注意测试前按要求输入正确的颗粒和溶液性质参数;
7、保存所创文件(包括实验数据、参数等),关机。

注意事项
1、若要进行酸碱滴定测等电点或测pH酸碱度,则每次实验前须校正PH探针;若要测试溶液电导率,则须校正电导率。

主探头可每周校正一次;
2、每次更换样品均需清洗主探头、PH探针以及容器,最好擦干,以免前面残留粉末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主探头、PH探针和容器,并将PH探针放回酸性缓冲液中;
4、若进行酸碱滴定则每次关机前需将酸碱滴定管清洗3~5次。

电导率仪校正的正确方法

电导率仪校正的正确方法

电导率仪校正的正确方法电导率仪的校正,其中校正液应各厂家生产不同,固校正液需向仪器生产厂家订购。

一般电导率仪校正保持在一个月一次,ORP一般情况下不用校正,PH校正则需要2次。

电导率仪的校正,其中校正液应各厂家生产不同,固校正液需向仪器生产厂家订购。

一般电导率仪校正保持在一个月一次,ORP一般情况下不用校正,PH校正则需要2次。

一、校正规范1)校正步骤a开始校正通过按cal键开始校正,在测量电导,TDS或pH时,如显示cal图标时,表明校正可以继续更改。

通过上下键来更改读数,4种类型的溶液的校正均可在电导或TDS模式下校正。

当cal变成“accept”时,按住cal键,确认新的校正值,并进入下一步操作(如没有下一步,则退出校正)如要跳过一步,只要按一下cal键就可以确认zui近一次的值。

b退出校正当cal图标消失表明校正结束,按任一测试键不仅确认更改数据,而且退出校正模式。

2)电导率仪校正范围校正有一定的范围,正常的“fac”值是工厂出厂时存储的一个理想值,试图校正的限度太大,会导致显示“fac”,如果确认,按cal键,将得到zui初工厂设置的默认值,如校正远远超出“fac”显示值,说明程序出错,标准溶液选择不当,测试杯太脏或pH/ORP 电极失效。

二、校正步骤1)电导或TDS校正a用适当的标准溶液(KCl,NaCl,或442)润洗电导测试杯三次;b用相同的样品重新填满电导率测试杯;c按cond键或TDS键,再按cal键,屏幕上将显示“cal”;d按上下键调节到标准值或按住一个键,滚屏显示到测定值;e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并退出校正程序。

如要测定另一种溶液,则改变溶液类型,重复上述测定步骤。

2)USER模式下的电导/TDS校正模式置于USER下,显示“sectionv,solutionselection”a用标准溶液润洗电导率测试杯三次;b再电导率测试杯中填满相同的溶液;c按Cond或TDS键,再按cal键两次,(校正TDS按三次)屏幕显示“cal”字样;d按上下健将显示的值调节为标准值,或按住一个键,滚屏显示测定值;e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并退出校正程序。

电导率操作规程

电导率操作规程

电导率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电导率是衡量溶液中电离物质浓度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保证电导率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导率操作规程的内容和步骤。

一、准备工作1.1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电导率溶液校准电导率计,确保仪器的准确度。

1.2 清洁容器:使用纯水清洗电导率测量容器,并用纯水漂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干扰测试结果。

1.3 准备样品:根据需要测试的溶液类型,准备样品,并确保样品的温度与测试时的温度一致。

二、仪器操作2.1 打开电导率计: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打开电导率计,并等待其稳定。

2.2 放置样品:将准备好的样品倒入电导率测量容器中,注意不要溢出。

2.3 测量电导率:将电导率计的电极浸入样品中,确保电极与样品充分接触,等待电导率计显示稳定的数值。

三、结果记录3.1 记录样品信息:记录样品的名称、批号、采样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比对。

3.2 记录电导率数值:将电导率计显示的数值记录下来,并标明测试时的温度。

3.3 备注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浮现,如样品浑浊、电导率计显示不稳定等,需记录下来并标注原因。

四、数据处理4.1 校正温度:根据电导率计的温度系数,对测量结果进行温度校正,以获得准确的电导率数值。

4.2 比对标准值:将测得的电导率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判断样品的电导率是否符合要求。

4.3 分析结果:根据比对结果,对样品的电导率进行评估和分析,并记录下来。

五、清洁与维护5.1 清洁电导率计:使用纯水清洗电导率计的电极,并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5.2 存放仪器:将电导率计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5.3 定期维护: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总结:电导率操作规程是保证电导率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准备工作、仪器操作、结果记录、数据处理以及清洁与维护等五个部份的详细阐述,可以确保电导率测试的准确性,并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

电导率仪的校准和测量方法

电导率仪的校准和测量方法

电导率仪的校准和测量方法
校准方法:
1. 准备一个已知电导率的标准溶液,并确保其浓度在电导率仪的可测量范围内。

2. 将电导率仪插入标准溶液中,确保电极完全浸入溶液中,并等待数分钟,使其稳定。

3. 通过调节电导率仪上的校准旋钮或按下校准按钮,将电导率仪的读数与标准溶液的已知电导率值相匹配。

4. 重复以上步骤,至少使用两个不同的标准溶液来校准电导率仪,以提高校准的准确性。

测量方法:
1. 先将电导率仪插入待测溶液中,确保电极完全浸入溶液中,并等待数分钟,使其稳定。

2. 读取电导率仪上的测量值。

如果是数字显示屏,确保读数稳定后记录结果。

3. 根据需要,可以用测量值进行一些计算,如将电导率转换为溶液浓度或其他相关参数。

4. 如果需要测量不同样品的电导率,应在每个样品之间彻底清
洗电导率仪,以避免交叉污染。

注意事项:
1. 在校准和测量过程中,应避免触碰电极,以防止伤害或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2. 校准前后应检查和清洁电导率仪的电极,确保其表面干净和无损。

3. 校准液和待测溶液的温度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很重要,应尽量保持稳定,或根据温度进行校正。

4. 如果电导率仪长时间未使用或使用环境发生改变,应重新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2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2.电导电极
(1)常用电极:
260型电导电极,是将两片面 积为5×10mm2的光滑铂片或 镀铂黑的铂片熔贴在环形玻璃 上而成,极间距离为6mm。
3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2)不同型号电极的适用情况
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可调正表头上的缧丝,使表针指零;
9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4.1开机前准备
(2)选定合适电导电极后,将电极接口 插入电极插口(电导池处CELL)内,旋紧 插口上的紧固螺丝,用电极夹夹紧电极 的胶木帽,并固定在电极杆上。 (3)将仪器的“常数”旋钮调至与选定 电导电极标注的常数值相等的位置处。
Ks Kt 1 t 25
式中:Ks——25℃时的电导率,μ S/cm; Kt——t℃时测得的电导率,μ S/cm; t—— 测电导率时的实际温度,℃; α ——各种离子电导率的平均温度系数,一般取0.022。
17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5.DDS-307型电导率仪使用方法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2)DDS-11A型电 导率仪示意图:
7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3)DDS-307型电导率仪及电极:
8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电导率仪及使用方法
4.DDS-11型电导率仪使用方法
4.1开机前准备
(1)D-11A型电导率仪功能旋钮分布见下图,开电源前,观察表

ec=电导电极常数乘以温度校正系数乘以电导度__解释说明

ec=电导电极常数乘以温度校正系数乘以电导度__解释说明

ec=电导电极常数乘以温度校正系数乘以电导度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环境监测和工业过程控制中,电导度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参数。

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性,可以获得有关溶液中离子和溶质浓度的信息。

而计算电导率时,我们通常使用一个由三个因素相乘组成的公式——“ec = 电导电极常数×温度校正系数×电导度”,其中ec代表电导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以上公式中所涉及到的三个概念:电导电极常数、温度校正系数和电导度。

首先,我们将解释这些概念分别代表什么,并且讨论它们对于准确计算电导率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会探讨每个概念内部的机制和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最终结果的。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ec = 电导电极常数×温度校正系数×电导度这个关系式,并且提供足够的知识来正确应用该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我们将具体阐述每个因素在该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并讨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个因素,以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和可靠。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这个关系式并在相关领域中灵活运用。

2. 正文:2.1 电导电极常数(ec):电导电极常数是一种衡量固体物质导电能力的参数。

它表示的是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内的物质对于电流通过的阻力大小。

电导电极常数越大,说明该物质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通常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静态条件下的标准化测量来确定特定物质的电导电极常数,并利用这个值来进一步计算该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的电导度。

2.2 温度校正系数:温度校正系数是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量时需要考虑到的修正因素。

由于温度会影响到物质内部离子或分子的移动速率,从而影响了其导电性能。

因此,在进行电导度测量时,我们需要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温度校正,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3 电导度(conductivity):通过上述两个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具体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电导度。

电导度是一个描述物质在给定条件下传导能力强弱程度的指标。

哈希电导率校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哈希电导率校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哈希电导率校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哈希电导率校正是一种用于修正哈希电导率测量结果的方法。

在电导率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环境因素或仪器本身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为了准确地获取电导率数据,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正处理,以消除这些误差。

本文将介绍哈希电导率校正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通过对哈希电导率校正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导率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哈希电导率校正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探讨哈希电导率校正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整体的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哈希电导率校正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哈希电导率校正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3 目的哈希电导率校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导率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电导率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于识别材料、测量溶液浓度、监测水质等领域。

然而,由于环境和仪器的影响,电导率测量中常常存在误差。

通过哈希电导率校正,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哈希电导率校正也有助于优化仪器性能,提高测量效率,促进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哈希电导率校正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哈希电导率校正的概念哈希电导率校正是一种用于修正哈希导数的过程。

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中,哈希导数是一种常见的电性质,描述了材料对电流的导电性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哈希导数可能存在误差,影响电导率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哈希电导率校正的概念是通过一系列校正方法,对测量得到的哈希导数进行修正,使其更加接近真实值。

电导率仪的校正

电导率仪的校正

电导率仪的校正A 校正间隔一般情况下,电导率仪或TDS一个月校正一次,pH校正两次,ORP一般不需校正。

B 校正规范1)校正步骤a开始校正通过按cal键开始校正,在测量电导,TDS或pH时,如显示cal图标时,表明校正可以继续更改。

通过上下键来更改读数,4种类型的溶液的校正均可在电导或TDS模式下校正。

当cal变成“accept”时,按住cal键,确认新的校正值,并进入下一步操作(如没有下一步,则退出校正)如要跳过一步,只要按一下cal键就可以确认最近一次的值。

b退出校正当cal图标消失表明校正结束,按任一测试键不仅确认更改数据,而且退出校正模式。

2)电导率仪校正范围校正有一定的范围,正常的“fac”值是工厂出厂时存储的一个理想值,试图校正的限度太大,会导致显示“fac”,如果确认,按cal键,将得到最初工厂设置的默认值,如校正远远超出“f ac”显示值,说明程序出错,标准溶液选择不当,测试杯太脏或pH/ORP电极失效。

C校正步骤1)电导或TDS校正a用适当的标准溶液(KCl,NaCl,或442)润洗电导测试杯三次;b用相同的样品重新填满电导率测试杯;c按cond键或TDS键,再按cal 键,屏幕上将显示“cal”;d按上下键调节到标准值或按住一个键,滚屏显示到测定值;e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并退出校正程序。

如要测定另一种溶液,则改变溶液类型,重复上述测定步骤。

2)USER模式下的电导/TDS校正模式置于USER下,显示“sectionv,solution selection”a用标准溶液润洗电导率测试杯三次;b再电导率测试杯中填满相同的溶液;c按Cond或TDS键,再按cal键两次,(校正TDS按三次)屏幕显示“cal”字样;d按上下健将显示的值调节为标准值,或按住一个键,滚屏显示测定值;e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并退出校正程序。

3)电阻率的校正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对同一种溶液来说,校正电导率也就是校正电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情况下,恒龙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建议电导率仪或TDS一个月校正一次,ph计校正两次,ORP计一般不需校正。

1、校正规范
1)校正步骤
a 开始校正
通过按cal键开始校正,在测量电导,TDS或pH时,如显示cal图标时,表明校正可以继续更改。

通过上下键来更改读数,4种类型的溶液的校正均可在电导或TDS模式下校正。

当cal变成“accept”时,按住cal键,确认新的校正值,并进入下一步操作(如没有下一步,则退出校正)如要跳过一步,只要按一下cal键就可以确认最近一次的值。

b 退出校正
当cal图标消失表明校正结束,按任一测试键不仅确认更改数据,而且退出校正模式。

2)校正范围
校正有一定的范围,正常的“fac”值是工厂出厂时存储的一个理想值,试图校正的限度太大,会导致显示“fac”,如果确认,按cal键,将得到最初工厂设置的默认值,如校正远远超出“fac”显示值,说明程序出错,标准溶液选择不当,测试杯太脏或pH/ORP电极失效。

2、校正步骤
1)电导或TDS校正
a用适当的标准溶液(KCl,NaCl,或442)润洗电导测试杯三次;
b用相同的样品重新填满电导率测试杯;
c按cond键或TDS 键,再按cal 键,屏幕上将显示“cal”;
d按上下键调节到标准值或按住一个键,滚屏显示到测定值;
e 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并退出校正程序。

如要测定另一种溶液,则改变溶液类型,重复上述测定步骤。

2)USER模式下的电导/TDS校正
模式置于USER下,显示“section v,solution selection”
a用标准溶液润洗电导率测试杯三次;
b再电导率测试杯中填满相同的溶液;
c 按Cond或TDS 键,再按cal键两次,(校正TDS按三次)屏幕显示“cal”字样;
d按上下健将显示的值调节为标准值,或按住一个键,滚屏显示测定值;
e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并退出校正程序。

3)电阻率的校正
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对同一种溶液来说,校正电导率也就是校正电阻率。

4)重新进行出厂校正
如校正过程不正确,并且没有标准校正溶液,则用出厂设定值代替该溶液的校正值,如测试杯中没有溶液,则“fac”值对所有参数一致。

“fac”内部的electronics校正不能代替用标准溶液进行电阻校正,如测定其他溶液,则更改测试液类型,重复上述测定步骤。

a 按cond或TDS 键;
b 按cal键,(如在USER模式下,按cal 键两次,测电导按两次,测TDS按三次,以忽略温度和比率校正);
c按住向上键至“fac”显示并消失;
d按cal键,确认出厂校正设置。

5)pH 校正
注意:在用pH为4 或10的酸碱缓冲溶液调节测试量程时,必须用pH为7的缓冲溶液调零。

a pH零点校正
i 用pH=7的缓冲溶液润洗电极三次;ii 测试杯中装满pH=7的缓冲液;iii 按pH键进行pH 校正,如屏幕显示值为“7”,不需进行pH零点校正,直接进行b部分的定点校正;
iv 按cal键进入校正模式,屏幕显示“cal,buffer”和“7”字样;
注意:如果加错缓冲液,“7”和“buffer”将闪动,不能进行校正。

步骤4中pH值的校正误差将决定pH电极的精确度,如缓冲液的pH=7,而显示值超过8,则电极需重新润洗,或电极已坏,需更换。

v按上下键至显示值为“7”;
注意:出厂校正值如没有>1屏幕将显示“fac”,需要更换电极或缓冲液,“fac”的内部electronic 校正不能代替用pH缓冲液进行校正,如显示“fac”则需要进行出厂值校正,(如用pH=7的酸碱缓冲液)可按cal键显示出厂校正值,也可按上下键缩小测定范围;
vi 按cal键确认新的测定值,pH零点校正结束,可继续进行pH量程校正,或按住任一个键退出。

b pH量程校正
注意:在用如pH=4或10的酸碱缓冲液进行调节前,必须先用pH=7的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酸碱液都可用于第二点值的校正。

同理,可进行另外的量程校正,加入缓冲液后,屏幕将显示相应的“acd”或“bas”。

i结束pH值零点校正后,或pH测定模式下确认pH=7的缓冲液后,按cal键两次,进入pH 校正模式;ii此时,屏幕显示“calbuffer”和“acd”或“bas”;
注意:如“acd”或“bas”闪亮,则说明有错误发生,或测试杯中需要添加酸或碱溶液。

iii 用酸或碱缓冲液润洗电极三次;iv用缓冲液注满电极池;v 按上下键至显示值与缓冲液实际值相等;vi 按cal键确认第二定点的校正,屏幕显示下次校正所用的缓冲液类型;
第二点校正结束后,可继续进行第三点的校正或按住一个键退出,并确认待测酸或碱缓冲溶液的值。

如第二定点校正用酸性缓冲液,则第三定点校正碱性缓冲液,反之,亦然。

相同步骤至显示值与已知缓冲液值相等,后面的按下面步骤操作。

vii重复步骤3-6;viii按cal键确认第三点校正,并退出校正程序,电极充满Myron l 保护溶液,并盖上电极保护盖。

6)ORP校正;如参比电极正常,则ORP电极读数很少发生错误,由于ORP的校正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仪器具有electronicorp 校正,这使得pH进行零点校正后,还需进行参比电极的零点校正。

7)温度校正;仪器可进行温度校正。

DDS-11A型电导仪的使用维修
一:仪表指针无反应
仪器送电后,将测量开关置校正端,电表指针无变化,调节各旋钮无反应。

从线路原理分析知道,当开关置校正位置时,输人放大器的信号是由仪表本身的转换器提供的,根据原理图分析可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稳压电源无输出。

首先,电源正常时,稳压电源各点电压值:BG1的C极端电压22V~24V;DW1两端电压6.8V;电容C2两端电压14.3V。

所以,如果稳压电源无输出电压,可分别检查稳压电源的各部分及电源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是否断路等。

b稳压电源正常,则检查多谐振荡器电路,为此可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变压器B2的初、次级绕组有无交变电压,同时进一步检查和确定多谐振荡器中哪个元件发生了故障,也可测试BG2BG3的工作电压值,可参见表1。

c当稳压电源与多谐振荡器两部分的工作都正常,则可检查放大器电路,用万用表检查放大器各级的直流电压值,如果某一级的数值与表1的参考数值差别很大,则可判断故障元件就在该级中。

例如,当第二级的集电极电压Uc接近电源电压13V时,则说明这级的BG管击穿或管脚有虚焊等现象,从而使信号不能传人下一级而造成电表指针无反应。

二:仪器测量不准确
a DDS-11A型电导仪是按串联开环形式组成的,它的指示正确与否与仪器中的转换器、放大器和检波指示等性能有关,其中任一个环节的性能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指示值的准确性。

例如,多谐振荡器输出电压ED 的幅值或频率发生变化或分压电阻Rm变质引起阻值改变等,则输人放大器的信号电压也将发生变化,因而造成读数不准确。

b放大器任一级晶体管的性能发生变化(如口值大为降低)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从而影响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大小,而使读数不准确。

c测量时必须把电极电位器常数置于所用电极的电极常数处,需对电极常数进行检定,如测定时只要用未知常数的电极测量已知电导率的溶液。

其中已知电导率的溶液可用KCl溶液,各当量KC1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可详见标准物质证书。

所用KC1溶液的电导率为K,用未知常数的电极测得其电导为G,则电极常数J=K/G 。

d正确使用测量频率,当测量电导率低于300μs/cm的液体时,使用低周,当测量电导率在300μs/cm~1000000μs/cm范围内的液体时,使用高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仪器应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2)所使用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外表干燥,电极引线不能潮湿,否则测量不准。

(3)测量低电导溶液时,如蒸馏水或浓度极低的溶液,如果测量时有不稳定现象,可使用光亮电导电极。

(4)高纯水被盛人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因为空气CO2溶入水后,其电导率会快速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