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合集下载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篇一: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在患者的静脉中插入一个针头,以便输液、输血、给药或监测血流等。

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静脉留置针的主要应用包括输液和输血。

通过静脉留置针,医护人员可以将药物或液体直接注入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实现快速、准确的治疗。

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输液、需要频繁输液或输血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流,通过观察血液回流速度和质量,了解患者的体征和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常见的穿刺部位有手背静脉、前臂静脉、股静脉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部位。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保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

在插入静脉留置针前,应洗手并戴上手套,使用无菌棉球或酒精棉球擦拭穿刺部位,确保无菌操作。

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维持良好的穿刺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壁。

插入完成后,需要固定好留置针,以防止脱落或移位。

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还需密切观察留置针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

这包括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或疼痛等征象,以及观察留置针是否堵塞或漏液。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更换留置针或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护理指导和教育。

包括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如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和清洁,避免用力碰触留置针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解释留置针的拔除过程,并告知患者在留置针拔除后的护理事项,如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感染等。

总的来说,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使用和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感染控制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篇二: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常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临床操作中。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于对照组 , O治疗在防治一氧化碳 中毒性脑病方面也显示出 HB 特有的疗效 , 这与国内外相关报道相符。 B H O治疗作用机制为l 1 ] : HB O治疗可 以提高血氧分压 , 增加脑组织氧贮备量 ; B H O下增 加氧 的弥散距离 , 提高脑组 织 内供氧 能力 ; 加脑组织 内有氧 增 氧化和能量物质( T ) A P 的产生 , 速脑 组织修复 , 加 改善脑 血管 壁 的营养 , 促使血管 内膜 的修 复 , 加强小血管 出血及微血工作能力。
4 讨论
患者 及其 家属 , 在使 用燃气热水器 及煤炉时要 注意安全 , 加强
通风 , 燃气热水 器及 室 内火炉均要 安装外排 烟囱 , 不要把煤炉 放在休息室内 , 少用煤炉取 暖, 提高防范意识 , 要 学会简单 的急 救知识和技术 , 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 中毒后 , 帮助患者及家 属认识到 HB O在防治 C O中毒方 面的特殊疗 效 ,能使每一位 中毒患者都得到及时 、 彻底 、 有效 的治疗 , 降低 C 中毒性脑病 O
吸收, 减轻或避免大脑闭塞性血管内膜炎 、 血栓形成或出血等
不 良后果 ; B H O下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减退 , 减轻 自身免疫反应 ; 促进脑组织 内侧支循环建立和毛细血管新生 , 改善组 织血液供 应; 加速神经纤 维髓鞘生成。 另外 。 B H O治疗的时机及疗 程也 非常重要 ,发 现 C O中毒 患者首先帮助患者脱离 中毒环境 , 6 h内尽早给予 HB O治疗效
■ 汐国臼嘧回
患者 , ,0岁 , 女 3 因使用燃气热水器沐浴后 昏迷 , 被家人发 现后送 当地 医院给予常规治疗 , 2d后病情无明显好转 , 仍处 于 昏迷状态 , 遂来 我院求治 。头颅 C T扫描显示 : 中毒性脑病改 有 变。 给予 HB O治疗配合常规治疗 。 B H O治疗 1次后 , 患者意识 障碍程度减轻 , 表现为谵语 、 躁动 ; B H O治疗 3次后 , 意识恢复 , 但 记忆力丧失 , 表现 为失忆 、 失读 、 失认 , 无生活 自理能力 , 治疗 不 配合 ; B H O治疗 1 次后 ,可主动配合治疗 ; B 1 H O治疗 2 0次 后 已恢复部分记忆力及部分 自理能力 ,可记住工作人 员姓名 , 并 简单交谈 ; O治疗 3 HB 4次后可阅读报刊杂 志, 并能记住部分 内容 ; B H O治疗 4 6次后可较完整叙述 阅读 过的文章。此患者 果最好p 对 于中 、 度中毒患者应采 用多阶段长疗 程治疗 , ; 重 尤 其是 昏迷 时间较长 的患者。 HB 在 O治疗组 中, 2 有 例患者在接 受 HB O治疗 2次后 因经 济原 因 自动放 弃治疗 ,目前并 发 C O 中毒性脑病 ,而另 1 例患者 由于未能及时进行 H O治疗而导 B 致了中毒性脑病改变 , 由于坚持 了 HB 却 O治疗 ( 6 共 4次 ) 而达 到了痊愈 。这 3例患者 的不 同结局再一次告诉大家 , 患者由昏 迷转清醒绝不等于 H O治疗可以结 束 ;即使 患者出现了中毒 B 性脑病改变 , 坚持 治疗仍可达到满意疗效 。 C O中毒多发 于气温较 低时节 , 每年 1 O月至次年 4 月为 高 发期 , 作为医护人员 , 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卫生宣教 , 帮助人们 提高对 C O中毒危 害性 的认识 , 改善生 活和工作 环境 ; 要告诫

体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体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 脉 留置 针 , 般 成 人 输 液 宜 用 1~ 0 儿 童 宜 用 2 — 4 , 一 8 2G, 2 2 G 输 血 宜 用 1 G 6.
33 封管后注意观察管腔 内有无 回血 ,若有少量 回血可 - 穿刺前 先将输液器 空气排至过 滤器 , 检
注入生理盐水 1 , 0mL 再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 。切忌用注射器 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 内, 以免发生堵塞。留置针在 留置过程 中, 2 每 d更换 1 留置针贴膜 , 次 如护贴 内有渗液 、 渗血 、 出汗 、 空气等即予更换。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 、 、 肿 热、 痛及静脉炎发生 , 问患者有无不适 。 询 如出现 以上这些异常 情况 , 应立 即拔除 留置 针 , 并给予 5 %硫 酸镁持续热敷 2 ~ 0 4h 3 , 6 局部涂抗生素软膏。长期应用留置针 , h 留置针导管刺激血 管壁 , 时间较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 的化学反应 , 可导致静 脉炎 。
[ 卢艳丽 , 4 】 张嘉美 . 留置针 的护理现 状【 . 静脉 J 中国实 用护理 杂志 , 1
2 0 ,3 3 :3 7 . 0 7 2 ( )7 — 4
治医学院, 主管护师。
( 收稿 日期 :0 9 1— 5 20—02 )
40 8
基层医学论坛 2 1 00年第 1 4卷 5月下旬刊
7 8例患者年龄 1 岁 一 6岁 , 8 7 一氧化碳 中毒 1 , 6例 脑梗死
2 例, 8 肺气肿 1 , t 1 例 , 7例 肺 病 3 晚期癌症 4 。 l , 例
2 操 作 方 法
21 选择血管及 留置针 .
性强 、 于固定 的静 脉 , 开神经 、 便 避 关节 、 韧带及 皮肤感染 、 瘢 痕、 创伤部位。在满足治疗需要 的情况下根据 患者选择合适的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经过严格消毒、无菌包装、符合医疗器械标准的针头,由于其操作简便、便于留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少的并发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为护士,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接触到浅静脉留置针,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常用于输液、输入药物、血液采集等方面。

在输液方面,浅静脉留置针主要用于患者需要长时间持续输液的情况,比如化疗、液体补充等。

在输入药物方面,浅静脉留置针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患者的静脉系统中,可以快速起效,适用于紧急情况。

在血液采集方面,浅静脉留置针可以用于采集血液标本,方便快捷,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留置针前,护士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并告知患者留置针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并发症。

在留置针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操作、注意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在留置针后,护士需要及时观察留置针周围的情况,注意留置针是否滑脱、渗血、肿胀等情况。

护士还需要定期更换留置针,保持留置针的通畅和清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想分享一些护理体会。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浅静脉留置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留置针的质量和操作的严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在操作留置针时,护士需要保持专注、细心和细致,做到每一个环节都不马虎。

护士还需要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护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疼痛感受,及时进行干预和安慰,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护士在操作和护理上需要格外小心和细致。

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增加大家对浅静脉留置针的了解,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安全静脉留置针是指通过皮肤和血管间隙,在静脉内留置一根管状设备,用于输液、输血、药物注射等,是医疗机构常用的一种静脉通路。

本文将从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两个方面探讨安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内容。

1. 围手术期:在手术前,为患者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以满足手术期间输液、输血等治疗需求。

手术结束后,可将留置针拔除。

2. 重症监护室:安全静脉留置针可以用于监护室内重症患者的输液、输血等治疗,减轻患者需频繁插针的痛苦。

3. 科室门诊:对于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如需要长期输液、长期抗生素治疗等,可以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方便治疗并减轻患者痛苦。

4. 急诊科及内科病房:对于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如需大量输液、抢救、急诊手术等,可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以快速输液,提高治疗的效果。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中,护士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保证操作区域的无菌。

操作前应洗手并戴上手套,仔细清洗留置点周围皮肤,用适当的消毒液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定期巡视留置点: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后,护士应该定期巡视留置点,观察留置点周围有无红肿、皮肤受损、渗出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3. 定期更换留置针:安全静脉留置针一般建议72小时更换一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更换留置针时,要用消毒棉球清洁周围皮肤,并注意操作轻柔,避免疼痛和引起感染。

4. 确保留置点固定:留置针留置后,应使用透明敷料或者其他适当方式进行固定,以防留置针移位。

护士在固定时应注意不要勒紧留置点周围区域,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5. 提供病患教育:护士在为病患留置安全静脉留置针后,应向病患及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告知留置针的常见问题、拔除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并提醒病患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异常情况。

总结:安全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静脉通路,可以满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输液、输血等需求。

护士在操作留置针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定期巡视留置点,定期更换留置针,确保留置点固定,提供病患教育等,以提高留置针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器械,它能够方便护理人员进行给药、输液、采血等操作。

下面将介绍一下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给药:浅静脉留置针可以用于给予液体药物、生理盐水等,用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2. 输液:浅静脉留置针可以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液,保证药物的准确输送和流速的控制。

3. 采血:浅静脉留置针可以作为采集血液标本的通道,方便护理人员进行常规血液检查。

4. 监测:浅静脉留置针可以通过连接监护仪,进行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1. 消毒:在操作前需要对留置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保证留置部位的清洁和无菌。

2. 插入:护理人员需要准确选择插入的位置,并将留置针插入至浅静脉,注意插入的深度和角度。

3. 固定:留置针插入后需要将其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以防止留置针移位或脱落。

4. 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定时观察留置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是否有红肿、出血等异常情况。

5. 检查:护理人员需要经常检查留置针的通畅情况,如留置针是否有堵塞、漏液等问题。

6. 使用:护理人员在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给药、输液、采血时需要注意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通过实际的护理工作,我对浅静脉留置针有了一些体会。

留置针的插入需要一定的手法和技巧,操作时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并严格掌握插入的深度和角度。

在使用留置针进行给药、输液、采血时需要注意不同药物和液体的配制和使用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反应或输液事故。

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细致,避免出现疏忽和差错。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方便患者治疗有重要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留置针的正确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以保证留置针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护理人员还需要继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标签: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患者,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静脉,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

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方法均利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22G),上海(3M)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6x7cm敷贴。

操作过程如下:将静脉输液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常规排气,选择前臂静脉血管消毒皮肤后,将穿刺针与皮肤成15-30°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将外套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至留置针跟部后,左手拇指置丫型软管根部固定,右手将针芯拔出,敷膜贴固定。

2.相关问题;2.1 感染性静脉炎;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少数可有发热症状。

2.2 局部红肿;由于护士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臂形成皮下血肿,还由于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甘露醇或氯化钾易造成局部皮肤红肿,肿胀,甚至形成溃疡坏死。

2.3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进入血管内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局部出现肿胀,痛疼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2.4 导管堵塞:常见堵塞原因,药物的配伍,封管穿刺技术和疾病有关外,封管液浓度和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等,还有留置针放置的时间。

3.护理措施:3.1 在应用静脉留置针前,中,后均严格无菌操作,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选择粗且直,弹性好的血管,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液前后均须用生理盐水冲管。

3.2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进针时直刺血管,减少皮下穿行距离,若发现皮肤红肿,针眼发红,应立即拔出留置针,重新更换,对针眼发红者及局部皮肤红肿者及早用硫酸镁及酒精湿敷,用白多邦软膏涂抹红肿处。

3.3 为了避免液体渗漏,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要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应嘱咐病人在洗漱时避免肢体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上方衣服不宜过紧,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作者单位 :2 40辽宁省朝 阳市建平县医院 12 0 通讯作者 : 李玉梅
护理 理论 、 技术水 平 , 使患 者在 住 院期 间得 到更 好 的心 身 也
治疗 和护理。
( 收稿 日期 :0 9— 1 8) 2 0 0 —0
( 文 编辑 : 旭 然 ) 本 程
严 密观察局部有无肿胀 、 疼痛 、 渗血 现象 , 日更换 输液 每 器及贴膜 。掌 握正 确 的封管 方 法 输 液结 束 时 , 头 皮针 拔 将
出 , 5~ l 水 或 肝 素 盐 水 ( Om 生 理 盐 水 加 15 肝 用 8m 盐 5 l 20U
素配制 ) 边推边退边拔针头 , 确保正压 封管 , 盐水封 管液 间隔
李 玉梅
【 关键 词】 静脉 留置针 ; 护理
近年来 静 脉 留置 针 已普 遍 应用 于临 床 , 能 够 为大 手 它 术、 化疗 、 禁食 、 危重 患者 , 其是 神 志不 清及 抽搐 患 者提 供 尤 良好 的静脉通道 , 证各 种 药物 及 时、 保 安全 、 靠地 应 用 , 可 减 轻护士 的重复操作 , 使护理人员有 更多 的时 间投入 到病情 观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笔者所在 医院内科病 区 20 2 0 0 7— 0 8年共约 2 0例患者使用静脉 留置针 。年 龄最 大 8 , 0 2岁 最小 l 8岁 ; 留 置部位 : 上肢浅静脉 10余 例 , 5 下肢浅 静脉 2 0余例 , 大隐静脉 2 0余例 ; 留置天数最长 7d 最短 2d , 。
中国医学创新
20 0 9年 4月 第 6卷 第 1 0期
Mei Inv i f hn ,p l2 0 , o 6N .0 de n o ̄o o ia A r.0 9 V 1 o 1  ̄ n C 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发表时间:2018-03-16T14:59:29.7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4期作者:胡桂英
[导读]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输液工具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所承受的痛苦。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中心卫生院重庆 409106)
【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体会。

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5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75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平均留置时间为(5.56±1.28),穿刺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结论:静脉留置针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有助于相应治疗计划的顺利开展,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280-0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输液工具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住院费用、治疗效率等,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套管针”,具有不易损伤血管、反复穿刺、操作简单方便等一系列优点[1]。

本文笔者为了辩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体会,特收集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75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查究,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收集本院收治的75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女性32例,占42.7%(32/75),男性43例,占57.3%(43/75),年龄区间是10~70岁,平均年龄为(40.07±29.28)岁。

1.2 护理方法
1.2.1选择留置针以及血管:血管穿刺应尽量选择易于固定、远离关节、无静脉瓣、血流丰富、有弹性、粗直的血管。

首选手肘静脉、手腕静脉、手背静脉、前臂中静脉、头静脉。

尽可能的避开感染、受伤、韧带、关节、神经周围的静脉,例如大隐静脉、足背静脉、桡静脉。

小儿则一般选用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等相对粗大的血管穿刺。

1.2.2预防留置针管脱落护理:及时的对穿刺部位、透明敷贴进行更换,例如透明敷贴如果出现脱落或者破损,需要及时更换;由于患儿与针头的摩擦、抓脱、出汗过多、活动过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留置针极易脱落;对于反应剧烈的患儿,患肢可用弹性绷带、袜套或者手套进行固定,头皮留置针的患者,固定后可用输液胶布将分叉处缠绕一圈,避免由于活动而导致针管脱落[2]。

1.2.3穿刺皮肤护理:穿刺皮肤每天都要进行碘消毒,导管和穿刺点用无菌敷贴覆盖,密切观察穿刺皮肤是否出现发热、疼痛、红肿等,对于发热、发冷,并且体温突然升高的患者,则发生导管感染的概率极高。

1.2.4健康教育:护士要主动告知患者静脉留置针的重要性及其弊端,对于存在皮肤病以及配合度较差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和关注;详细告知家属、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必要性,注意事项、目的等,增强家属、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认识,纠正其错误观念,并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防止留置针受到摩擦或者压迫。

1.2.5避免留置导管栓塞护理:留置导管必须用透气胶带进行固定,肝素帽与末端连接,防止细菌的侵入,提高导管的通畅性,输液之前,对肝素帽要常规消毒2遍,将调节器打开,判断输液是否通畅,确定未发生堵塞而且局部没有肿胀时,可将输液速度调至正常,结束输液之后,将1ml的肝素液注入管腔[3]。

1.2.6静脉炎以及局部渗液的护理:一切穿刺操作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部分套管脱落,增加了血管的脆性、通透性,降低了血管壁的弹性,极易发生渗漏,此时应及时将穿刺针拔出,严格消毒皮肤,用50%的硫酸镁进行局部的湿敷,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对于穿刺部位出现发热、疼痛、红肿以及发红的患者,应及时将留置针拔出,同时予以抗生素等对症治疗。

2.结果
75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留置时间是3~8天,平均留置时间为(5.56±1.28)天,穿刺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3.讨论
静脉留置针是当前临床新型的一种输液工具,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的减少了静脉输液对血管的损伤,减轻了患者静脉输液的痛苦,有助于及时的进行抢救以及其他临床治疗,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一定程度上显著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普通针头要求的消毒范围在5cm左右即可,而留置针的消毒范围要控制在8cm左右,有效的避免了细菌的感染和侵入;普通针头输液完成之后,要将针头拔出,后续治疗需要再次穿刺;而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束之后,只需要封管保留,下次输液用生理盐水冲洗即可,用肝素进行封管处理,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导管堵塞,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4]。

静脉留置针大大提高了患者静脉输液的舒适度,降低了渗液、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护理的工作效率,安全可靠,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本研究中,75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留置时间是3~8天,平均留置时间为(5.56±1.28)天,穿刺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证实了综合护理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在静脉留置针之前,需要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年龄、病情、输液量以及静脉情况,备好无菌透明敷贴以及肝素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留置针;静脉留置针期间对于躁动剧烈的患者,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固定。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期间予以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利用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涂菲.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4-215.
[2]曲艳丽.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83-83.
[3]常晓丽,刘海英.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307-308.
[4]冯园园.浅谈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07(5):238-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