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物理每日一题(附答案)
2018年-2019年高中物理(课堂同步系列一)每日一题 每周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本选修3-1

每周一测关于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下列情况下所做的运动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以速率v0平行于磁感线方向射入匀强磁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带电粒子以速率v0垂直于磁感线方向射入匀强磁场,将做类平抛运动C.带电粒子以速率v0平行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带电粒子以速率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将做匀速圆周运动(2018·内蒙古赤峰市重点高中高二期末联考)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小球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该小球在此过程中A.一定带负B.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电势能减小(2018·河北省邯郸市高二期末)示波管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YY′之间加上如图(a)所示的电压,在XX′之间加上如图(b)所示电压,荧光屏上会出现的波形是A.B.C.D.(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 正对放置,两板间电压为U,一束完全相同的带电粒予以不同速率沿图中虚线平行于金属板射入板间,其速率介于v0~kv0(k>1)之间且连续分布,带电粒子射出金属板后打在右侧的一垂直于A、B板的荧光屏上,打在荧光屏上的长度为L,已知所有粒子均可射出金属板,且不考虑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若仅将金属板A、B间的电压减小至,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则打在荧光屏上的长度变为A.B.C.D.L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在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可以判定A.油滴在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B.油滴在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油滴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油滴运动到极板上的时间只取决于两板间距离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面内,仅在x≤0的区域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A、B是两个质量均为m、且均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电荷量的绝对值为q,B不带电,现让A、B在t=0时刻同时从位置P1(﹣L,0),P2(L,L)出发,A的初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B的初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两球刚好在位置P3(0,)处相碰。
物理日常竞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日常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1,000,000 km/sD. 1,000,000 m/s答案:B2.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会以相等大小的力反作用于第一个物体。
以下哪项描述正确?A. 力是单向的B. 力是双向的C. 力的大小不等D. 力的方向相同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大于水?A. 木头B. 铝C. 铁D. 塑料答案:C4. 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成正比,以下哪个因素与惯性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形状D. 物体的加速度答案:B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转移C. 能量可以被转化D. 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答案:A6.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7. 以下哪种力不是基本力?A. 重力B. 电磁力C. 强核力D. 万有引力答案:A8.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以下哪项描述正确?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D. 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A. 光的反射B. 光的衍射C. 光的色散D. 光的干涉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超导体?A. 铜B. 铝C. 铅D. 汞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或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______。
物理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物理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什么单位?A. 时间单位B. 长度单位C. 速度单位D. 质量单位答案:B2.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B. 物体运动需要力C. 物体静止不需要力D. 物体静止需要力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电磁波?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紫外线D. 声波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具有超导性?A. 铜B. 铁C. 铝D. 某些合金答案:D5.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能量守恒定律表述?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总量不变答案:D6.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相对论效应?A. 时间膨胀B. 长度收缩C. 质量增加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A.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低温物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答案:C8.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波动理论?A. 光是一种粒子B. 光是一种波动C. 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动D. 光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动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量子力学原理?A.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B.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C.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被精确预测D.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被精确计算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电磁感应定律?A. 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B. 恒定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C. 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D. 恒定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正确的光学现象?A. 反射B. 折射C. 衍射D. 干涉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正确的电磁学单位?A. 库仑(电荷)B. 安培(电流)C. 特斯拉(磁场)D. 欧姆(电阻)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正确的热力学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兰金答案:CD14. 以下哪些是正确的原子模型?A. 汤姆森的“布丁模型”B. 卢瑟福的“行星模型”C. 波尔的“量子化轨道模型”D.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是正确的相对论效应?A. 时间膨胀B. 长度收缩C. 质量增加D. 引力弯曲光线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米/秒。
初中物理每日测试题答案

初中物理每日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答案:C2.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B. 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C.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
D.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增加。
答案:B3. 以下哪个物理量是矢量?A. 质量B. 温度C. 速度D. 能量答案:C4. 关于功的定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功是力和力的方向的乘积。
B. 功是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C. 功是力和力的作用距离的乘积。
D. 功是力和力的作用速度的乘积。
答案:C5.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否相同?A. 是B. 否答案:B二、填空题1. 当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其加速度大小接近于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
答案:9.8 m/s²2.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
答案:3×10^8 m/s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安培(A)4.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________。
答案:增加5.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_________。
答案:浮力等于重力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10N的水平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a = F/m = 10N/2kg = 5 m/s²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电流为2A,求通过该电阻器的功率。
答案:P = I²R = (2A)² × 10Ω = 40W3. 一个高度为5m的灯塔,从海平面上观测到的角度为30°,求灯塔到海面的距离。
答案:tan(θ) = h/L,L = h/tan(θ) = 5m/tan(30°) ≈ 10m四、简答题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课堂同步系列一每日一题每周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

每周一测关于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下列状况下所做的运动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以速率v0平行于磁感线方向射入匀强磁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带电粒子以速率v0垂直于磁感线方向射入匀强磁场,将做类平抛运动C.带电粒子以速率v0平行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带电粒子以速率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将做匀速圆周运动(2024·内蒙古赤峰市重点中学高二期末联考)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始终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小球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该小球在此过程中A.肯定带负B.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电势能减小(2024·河北省邯郸市高二期末)示波管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假如在电极YY′之间加上如图(a)所示的电压,在XX′之间加上如图(b)所示电压,荧光屏上会出现的波形是A. B.C. D.(2024·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正对放置,两板间电压为U,一束完全相同的带电粒予以不同速率沿图中虚线平行于金属板射入板间,其速率介于v0~kv0 (k>1)之间且连续分布,带电粒子射出金属板后打在右侧的一垂直于A、B板的荧光屏上,打在荧光屏上的长度为L,已知全部粒子均可射出金属板,且不考虑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若仅将金属板A、B间的电压减小至,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则打在荧光屏上的长度变为A.B.C.D.L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在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可以判定A.油滴在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B.油滴在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油滴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油滴运动到极板上的时间只取决于两板间距离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面内,仅在x≤0的区域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A、B是两个质量均为m、且均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电荷量的肯定值为q,B不带电,现让A、B在t=0时刻同时从位置P1(﹣L,0),P2(L,L)动身,A的初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B的初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两球刚好在位置P3(0,)处相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课堂同步系列一)每日一题 每周一测3(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每周一测对于电源和电流,下陈述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一直等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压B.从能量转变的角度看,电源经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余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C.由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与经过它的电流成反比D.翻开教室开关,日光灯马上就亮了,表示导线中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靠近光速(2018·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高二期末考试)导体中的电流是5 μA,那么在3.2 s内经过导体的横截面定向挪动电荷量为q,相当于有n个电子经过该截面,则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q=1.6×10-5 C;n=1014个B.q=1.6×10-2 C;n=1017个C.q=1.6×10-5C;n=1015个D.q=1.6×10-2 C;n=1014 个某导线中的电流是7.5×10–3 A,则经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5 C所需要的时间为A.2.0×104s B.2.0×106sC.2.0×105s D.2.0×103s(2018·海南省昌江县矿区中学期末)同品牌的崭新1号碳锌干电池与5号碳锌干电池拥有同样的物理量是A.电能B.容量C.电动势D.内阻以下图的电路,已知R1=3 kΩ,R2=2 kΩ,R3=1 kΩ,I=10 mA,I1=6 mA,则a、b两点电势高低和经过R2中电流正确的选项是A.a比b高,4 mA B.a比b高,2 mAC.a比b低,7 mA D.a比b低,4 mA (2018·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期末)有A、B两个电阻,它们的伏安特征曲线以下图,从图线能够判断A.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B.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C.电压同样时,流过电阻A的电流强度较小D.两电阻串连时,电阻A耗费的功率较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特别资料制成的同样规格小灯泡,这类小灯泡的伏安特征曲线如图乙所示。
专题06: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解析版)

专题06: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一、单选题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形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A.力对受力物体产生作用效果B.力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效果C.力有时对受力物体产生作用效果,有时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效果D.力总是同时对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产生作用效果【答案】A【详解】力对受力物体产生作用效果,故选A。
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经常采用如图的甲、乙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甲中,弹簧的弹力可由所挂钩码的重力求出B.实验甲中,应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原长C.实验乙中,求合力过程体现了“控制变量”的物理思想D.实验乙中,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一定沿着AO方向【答案】A【详解】A.实验甲中,弹簧的弹力可由所挂钩码的重力求出,故A正确;B.实验甲中,应将弹簧竖直悬挂待静止时测量原长,故B错误;C.实验乙中,求合力过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故C错误;D.实验乙中,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存在一定误差,所以不一定沿着AO方向,故D错误。
故选A。
v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该物体在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10.5m,则它的加速度为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02m/s()A.0.5m/s2B.1.0m/s2C.1.5m/s2D.2.0m/s2【答案】B【详解】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代入数据解得21.0m/sa=故选B。
4.如图所示是户外运动软件显示的某长跑爱好者沿着云龙湖步道的一次长跑数据,图中的“2.08公里”及“00:13:13”分别表示()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C.路程、时间间隔D.位移、时间间隔【答案】C【详解】长跑数据中的“2.08公里”及“00:13:13”分别表示路程和时间间隔,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目前国内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管部门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也加大了管理力度,比如开车要系安全带已经被写入了交通规则,哪怕是后排乘客也要一视同仁。
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十月份每日一题试题 精品

高三物理上学期十月份每日一题试题1.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的DP 段为水平轨道,PQ 段为半径是R 的竖直半圆轨道,半圆轨道的下端与水平的轨道的右端相切于P 点.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2m 的小球A 和质量为m 的小球B ,质量为m 小球C 靠在B 球的右侧.现用外力作用在A 和C 上,弹簧被压缩(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这时三个小球均静止于距离P 端足够远的水平轨道上.若撤去外力,C 球恰好可运动到轨道的最高点Q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撤去外力前的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E 是多少?【答案】解析:对A 、B 、C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设B 、C 共同速度大小为v 0,A 的速度大小为v A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2v m m mv A +=①则v A =v 0由系统能量守恒有E =12 2mv A 2+12 (m +m )v 02②此后B 、C 分离,设C 恰好运动至最高点Q 的速度为v ,此过程C 球机械能守恒,则mg ·2R =12 mv 02-12mv 2③在最高点Q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Rm v m g 2=④联立①~④式解得E =10mgR高三物理上学期十月份每日一题试题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 相连,B 静止在水平导轨上的O 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另一质量与B 相同的块A 从导轨上的P 点以初速度v 0向B 滑行,当A 滑过距离l 时,与B 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 、B 粘在一起运动.设滑块A 和B 均可视为质点,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碰后瞬间,A 、B 共同的速度大小;(2)若A 、B 压缩弹簧后恰能返回到O 点并停止,求弹簧的最大压缩量.【答案】(1;(2)20168v l g μ- 解析:(1)设A 、B 质量均为m ,A 刚接触B 时的速度为v 1,碰后瞬间共同的速度为v 2,以A 为研究对象,从P 到O ,由功能关系22011122mgl mv mv μ=- 以A 、B 为研究对象,碰撞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1=2mv 2 解得2v (2)碰后A 、B 由O 点向左运动,又返回到O 点,设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 ,由功能关系可得221(2)2(2)2mg x m v μ=解得20168v lx g μ=-3.如图所示,质量M =4kg 的滑板B 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 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 =0.5m ,这段滑板与木块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自由端C 到弹簧固定端D 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A 以速度v 0=10m/s ,由滑板B 左端开始沿滑板B 表面向右运动.已知A 的质量m =1kg ,g 取10m/s 2 .求:(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 的速度;(2)木块A 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答案】(1)2m/s ;(2)39J解析:(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 与滑板B 具有相同的速度,设为V ,从木块A 开始沿滑板B 表面向右运动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 、B 系统的动量守恒,则mv 0=(M +m )V ①V =mM m+v 0②木块A 的速度:V =2m/s ③(2)木块A 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由能量守恒,得 E P =22011()22mv m M v mgL μ-+- ④解得E P =39J已知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用一轻质弹簧连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使B 物块紧挨在墙壁上,现用力推物块A 压缩弹簧(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外力F 做功为W ,待系统静止后,突然撤去外力.在求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 、B 的速度各为多大时,有同学求解如下: 解:设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系统动量守恒:0=m v A +3m v B系统机械能守恒:W =22B A 11322mv mv +⨯解得:A v =B v =“-”表示B 的速度方向与A 的速度方向相反) (1)你认为该同学的求解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也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解答.(2)当A 、B 间的距离最大时,系统的弹性势能E P =? 【答案】(1)不正确.A v =v B =0;(2)34W 解析:(1)该同学的求解不正确.在弹簧恢复原长时,系统始终受到墙壁给它的外力作用,所以系统动量不守恒,且B 物块始终不动,但由于该外力对系统不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即在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A 物块的动能.2A 12W mv =解得A v =v B =0 (2)在弹簧恢复原长后,B 开始离开墙壁,A 做减速运动,B 做加速运动,当A 、B 速度相等时,A 、B 间的距离最大,设此时速度为v ,在这个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A =(m +3m )v解得A 14v v ==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W =22P 11322mv mv E +⨯+ 解得P 34E W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4m 的小球A 和B 由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 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A 球,并在极短时间内嵌在其中.求:在运动过程中 (1)什么时候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2)A 球的最小速度和B 球的最大速度.【答案】(1)2245mv ;(2)V Amin 0145v =,V Bmax 029v =解析:子弹与A 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子弹质量为m ,A球、B 球分别都为M ,子弹与A 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 mv 0= (m +M )V ①(1)以子弹、A 球、B 球作为一系统,以子弹和A 球有共同速度为初态,子弹、A 球、B 球速度相同时为末态,则 (m +M )V = (m +M +M )V ′ ② 2211()()22P m M V m M M V E '+=+++ ③M =4m ,解得2245P mv E =④(2)以子弹和A 球有共同速度为初态,子弹和A 球速度最小、B 球速度最大为末态,则(m +M )V = (m +M )V A +MV B ⑤ 222111()()222A Bm M V m M V MV +=++ ⑥ 解得0145A V v =,029B V v = ⑦ 或A V =15v 0,B V =0⑧根据题意求A 球的最小速度和B 球的最大速度,所以V Amin 0145v =,V Bmax 029v =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上静止三个小木块A 、B 、C ,质量分别为m A =1kg ,m B =1kg ,m C =2kg ,其中B 与C 用一个轻弹簧固定连接,开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 和B 之间有少许塑胶炸药,A 的左边有一个弹性挡板(小木块和弹性挡板碰撞过程没有能量损失).现在引爆塑胶炸药,若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有E =9J 转化为A 和B 沿轨道方向的动能,A 和B 分开后,A 恰好在B 、C 之间的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追上B ,并且与B 发生碰撞后粘在一起.求: (1)在A 追上B 之前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A 与B 相碰以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答案】(1)3J ;(2)0.5J 解析:(1)塑胶炸药爆炸瞬间取A 和B 为研究对象,假设爆炸后瞬间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取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m A v A +m B v B =0爆炸产生的热量由9J 转化为A 、B 的动能222121B B A A v m v m E +=代入数据解得v A =v B =3m/s由于A 在炸药爆炸后再次追上B 的时候弹簧恰好第一次恢复到原长,则在A 追上B 之前弹簧已经有一次被压缩到最短(即弹性势能最大),爆炸后取B 、C 和弹簧为研究系统,当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时B 、C 达到共速v BC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为E p1. 由动量守恒,得m B v B =(m B +m C )v BC 由机械能守恒,得P Bc C B B B E v m m v m ++=22)(2121 代入数据得E P1=3J(2)设B 、C 之间的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B 、C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B1和v C1,则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m B v B =m B v B1+m C v C121212212121C C B B B B v m v m v m += 代入数据解得:v B1=-1m/s ,v C1=2m/s (v B1 =3m/s ,v C1=0m/s 不合题意,舍去.)A 爆炸后先向左匀速运动,与弹性挡板碰撞以后速度大小不变,反向弹回.当A 追上B ,发生碰撞瞬间达到共速v AB由动量守恒,得m A v A +m B v B1=(m A +m B )v AB 解得v AB =1m/s当A 、B 、C 三者达到共同速度v ABC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E P2 由动量守恒,得(m A +m B )v AB +m C v C1=(m A +m B +m C )v ABC 由能量守恒,得22212)(2121)(21P ABC C B A C AB B A E v m m m v m v m m +++=++ 代入数据得E P2 =0.5J如图所示,滑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与M ,且m <M ,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一根轻绳把两滑块拉至最近,使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后绑紧,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度v 0向右滑动,突然,轻绳断开,当弹簧恢复至自然长度时,滑块A 的速度正好为零,问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B 是否会有速度为零的时刻?试通过定量分析,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不可能出现滑块B 的速度为零的情况解析:当滑块A 的速度为零时,系统的机械能等于滑块B 的动能,设此时滑块B 的速度为v ,则212E Mv =①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 M v Mv +=②由①②解得220()12m M v E M+=③设以后的运动中,滑块B 可以出现速度为零的时刻,并设此时A 的速度为v 1,这时不论弹簧处于伸长或压缩状态,都具有弹性势能,设为E p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 M m E E mv P 20221)(2121+==+ ④ 根据动量守恒:10)(mv v M m =+⑤ 求得v 1代入④式得:M v M m E m v M m p 202202)(21)(21+=++⑥因为E p≥0,所以,Mv M m m v M m 202202)(21)(21+≤+ ⑦则m ≥M ,这与已知条件m <M 不符,可见滑块B 的速度不能为零,即在以后的运动中,不可能出现滑块B 的速度为零的情况.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 =2kg 的木板A ,其右端挡板上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在靠近木板左端的P 处有一大小忽略不计质量m =2kg 的滑块B .木板上Q 处的左侧粗糙,右侧光滑.且PQ间距离L =2m ,如图所示.某时刻木板A 以1m /s A v =的速度向左滑行,同时滑块B 以5m /s B v =的速度向右滑行,当滑块B 与P 处相距43L 时,二者刚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若在二者共同运动方向的前方有一障碍物,木板A 与它碰后以原速率反弹(碰后立即撤去该障碍物).求B 与A 的粗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滑块B 最终停在木板A 上的位置.(g 取10m/s 2)【答案】在Q 点左边离Q 点0.17m解析:设M 、m 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B A mv Mv M m v-=+,解得2m/sB Amv Mv v M m-==+ 对A ,B 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得2223111()4222A B mg L Mv mv M m v μ=+-+代入数据解得6.0=μ木板A 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假设B 向右滑行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当A 、B 再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两者的共同速度为u ,在此过程中,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Mv M m u -=+ 设B 相对A 的路程为s ,由能量守恒,有2211()()22mgs M m v M m u μ=+-+代入数据得2m 3s = 由于4Ls >,所以B 滑过Q 点并与弹簧相互作用,然后相对A 向左滑动到Q 点左边,设离Q 点距离为s 1,则110.17m 4s s L =-=高三物理上学期十月份每日一题试题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200N/m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 =8kg 的小车a ,开始时小车静止,其左端位于O 点,弹簧没有发生形变,质量为m =1kg 的小物块b 静止于小车的左侧,距O 点s =3m ,小车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0.2,取g =10m/s 2.今对小物块施加大小为F=8N 的水平恒力使之向右运动,并在与小车碰撞前的瞬间撤去该力,碰撞后小车做振幅为A =0.2m 的简谐运动,已知小车做简谐运动周期公式为T =2E p =221kx (x 为弹簧的形变量),求:(1)小物块与小车磁撞前瞬间的速度是多大?(2)小车做简谐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小车的最大速度为多大?(3)小物块最终停在距O 点多远处?当小物块刚停下时小车左端运动到O 点的哪一侧? 解析:(1小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到刚要与小车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Fs-μmgs= 21mv 1 ①解得v 1=6m/s(2)由于小车简谐振动的振幅是0.2m ,所以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x=A=0.2m根据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可知最大弹性势能E pm = 21kA 2③解得E pm =4J ④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车的最大动能应等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所以 21kA 2= 21Mv m 2⑤解得小车的最大速度v m =1m/s ⑥(3)小物块b 与小车a 碰撞后,小车a 的速度为v m ,设此时小物块的速度为v 1/,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1=mv /1+Mv m ⑦ 解得v 1/=-2m/s ⑧接着小物块向左匀减速运动一直到停止,设位移是s 1,所经历的时间为t 1,根据动能定理可知-μmgs 1=0- 21mv 1/2⑨解得s 1=1m ⑩物块作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a =2mmgμ=μg =2m/s 2⑾t 1=/10- v a=1s ⑿小车a振动的周期T =2 1.26 ≈s⒀由于T >t 1>34T ,所以小车a 在小物块b 停止时在O 点的左侧,并向右运动.高三物理上学期十月份每日一题试题如图所示,EF 为水平地面,O 点左侧是粗糙的,右侧是光滑的,一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墙壁上,左端与静止在O 点、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质量为2m 的物块B 在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C 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已知物块B 与地面EO 段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F,物块B 运动到O 点与物块A 相碰并一起向右运动(设碰撞时间极短),运动到D 点时撤去外力F .物块B 和物块A 可视为质点.已知CD =5L ,OD =L .求: (1)撤去外力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物块B 从O 点开始向左运动直到静 止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1)设B 与A 碰撞前速度为v 0,由动能定理,得21()5252F F L mv-=,则0v =B 与A 在O 点碰撞,设碰后共同速度为v 1,由动量守恒得011022(2)3mv m m v v v =+==碰后B 和A 一起运动,运动到D 点时撤去外力F 后,当它们的共同速度减小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为E pm ,则由能量守恒得21111323pm pm E FL mv E FL =+=(2)设A 、B 一起向左运动回到O 点的速度为v 2,由机械能守恒得222132pm E mv v =经过O 点后,B 和A 分离,B 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由动量定理得2025Ft mv -=-,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