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比较考点
中西哲学精粹知识点

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 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从西方 哲学史上看,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 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著名哲学 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代表作为《梦的解析》、《精 神分析引论》等,他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 。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 哲学关键词: “强力意志”,其的载体就是“生 命”,“生命”是一种不断自我表现, 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活动过程。 “超人”,超人是具有鲜明的个性、 超强的创造力、坚韧的意志、超群的 智等特点。
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主义的主题: 理性与科学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欧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并于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文学、 建筑、艺术、音乐、社会学、哲学、教育和 科学等广泛领域的思潮(思想运动),其要 旨在于放弃和批判现代主义的基本前提及其 规范内容,并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规定原则。
韩非子“法”的思想包括“法”、“术”、“势” 三者合一。 “法”(就是法律、法令,是要求臣民必须遵守 的); “术”(术就是权术,是君王控制驾驭臣民的手 段和策略); “势”(势就是权势,包括地位和权利,是君临 臣民的客观条件)。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 重术,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
后现代主义的具体表现:
“解构”相对于“结构 (construction)”来讲的,又称为 “后结构”。解构主义的宗旨是“打破 一切旧秩序” 。 波普主义在艺术领域中倡导简单化、 大众化、通俗化的设计风格,是一 种通俗艺术或者大众化艺术形式。
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

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一、方法论中西方哲学在方法论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哲学注重逻辑和理性,追求通过分析和推理来寻找真理。
例如,亚里士多德通过推理和归纳总结形成了他的“十类”理论。
而中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式有所不同。
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分析,而中国哲学则更加注重细观世界、观察现象和对其规律的总结。
中国哲学常采用对自然观察的方法,如道家的“观天下之道”和儒家“观察法”。
这两种方法在寻求智慧和真理上有所不同。
二、观点差异中西方哲学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
西方哲学倾向于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注重理性推理和争论。
他们更加关注个人和个体的思考,注重逻辑和规范性的论证。
例如,康德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了“谷底”,认为道德规范应该通过理性思考而不是感性倾向确定。
而中国哲学则强调的是整体和宇宙的思考。
他们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社区之间的和谐。
中国哲学在道德和伦理思考中也更加强调的是集体和社会群体的规范。
例如,儒家强调的是个人责任和家庭关系的道德理念,而不是个人的自由意志。
三、价值观差异中西方哲学还在价值观上有所差异。
西方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意志、权利和博爱。
他们追求个体的利益和权益,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障。
而中国哲学更加强调的是和谐、忍让和社会秩序的价值观。
中国哲学注重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角色,强调个人责任和义务,认为个体的行为应符合社会道德。
总结起来,中西方哲学在方法论、观点和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哲学注重理性和分析,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权益,强调个人自由意志和权利。
而中国哲学注重细观数天地之间的和谐和整体,关注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强调个人责任和义务。
这种差异使得中西方哲学在思考方式、研究方法和价值观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

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1.历史与发展:中西方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方哲学起源于中国古代,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学派。
这些学派关注人类行为、社会伦理和宇宙观念等问题。
而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主要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
西方哲学注重探讨真理、知识和存在等问题。
2.方法论:中西方哲学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方哲学注重直观、体验和内心感知,强调“道”与“理”的悟性。
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逻辑、证明和分析,采用严谨的推理和辩证思维。
3.价值观与人性观:中西方哲学对于价值观和人性观有着不同的理解。
中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倡“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观念,并将人的本性视为本善。
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个体自由和权利,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将人的本性视为自私和自利。
4.社会与政治:中西方哲学在社会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中方哲学关注社会稳定和秩序,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和谐发展,提倡君主专制的政治模式。
西方哲学则更加倡导个人自由和民主,追求法治和平等的政治制度。
5.影响与传播:中西方哲学在思想的传播和影响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方哲学主要由儒家学派在整个东亚地区传播,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哲学通过古希腊哲学传入欧洲,并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而传播到全世界。
对于中西方哲学研究的比较,可以从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行分析。
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关注人类存在、真理追求和伦理观念等共同问题。
而差异之处在于其起源、方法论、价值观和人性观、社会与政治观念以及影响与传播等方面。
通过中西方哲学研究的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两种哲学传统的不同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对话。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各自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并丰富自己的哲学思考和研究方法。
河南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河南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重点知识点解析在河南省考研哲学复习中,了解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重点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中国哲学重点知识点解析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理念包括仁爱、孝道、礼仪等。
儒家学派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和谐社会和家庭关系。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无为而治,尊重自然规律,主张追求内在的道德境界。
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兼爱,主张取消战争、抑制权力等,追求社会公平和和谐。
4.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以法律来管理社会,追求社会秩序和效率。
5. 唯物主义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注重物质的决定性和历史的发展规律,认为社会现象是物质基础的反映。
二、西方哲学重点知识点解析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
柏拉图关注形而上学,认为真理和理念存在于理性之中;亚里士多德则关注形而下学,强调通过感性经验来获得知识。
2.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强调知识的来源是通过感觉经验来获得的,认为人的思维是通过感官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所形成。
3.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主观意识的重要性,认为真理是在人的思维中建构出来的。
4. 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实际行动来检验和验证真理。
5. 现象学:现象学关注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强调主观意识和经验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都是哲学复习中的重点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对于考试的顺利通过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本文的解析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中西方哲学对比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Origin 起源
The origin of Western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originated from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Origin 起源
பைடு நூலகம்
• In view of the world, Chinese philosophy focuses on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focuses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在世界观方面,中国 哲学侧重于人生观,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
Condition of production 产生的条件
The producing conditions of Western Philosophy: 西方哲学的产生条件:
There are many mountains in ancient Greece , the traffic on land is inconvenience, her development must rely on the s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economy,the ancient Greece contacted with other advanced civilizations, learnt and absorbed their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s and the essence of the culture , thus forming a philosophy of ancient Greek characteristics - scientific culture.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对比关于中西方哲学的分析与对比摘要:中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已经开始的比较早,但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起源的不同,中西方哲学在天、人的方面的比较,中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相异性的方面进行阐释,得出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出发点所得出的伦理意识的不同,进而导致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起源、天、人、仁、义、利一.中西方哲学起源的不同1.1西方哲学的起源探索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是个海洋国家,其境内土地贫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但古希腊有许多肥沃的山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海岸曲折而且有很多天然良港。
这个地理环境为手工业活动和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手工业生产的兴起要求对加工对象及各种矿石等自然物的属性有较多的了解,由此逐渐形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思维倾向;航海事业的需要导致了天文和气象知识的产生,而这种活动又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并思索到更多的未知事物;商业往来则拓宽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并由于得失成败导致“审慎”与推理思维的发展。
这宏大开放的视角环境及其社会生产方式,促使人们不得不注重对自身之外的自然物的思考和研究,并由具体困惑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形成了解茫茫宇宙及其本质的求知欲望,从而决定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向对自然知识的追求和立足于自然及社会进行理性探索的轨道。
另一方面,西方哲学直接源于古希腊神话。
那些被早期自然哲学阐述宇宙生成的思想在神话诗篇中早已出现。
神话通过想像把天空和大地、日、月、星系、河、海、火、土、水、气和金属进行神化,于是,混沌成了卡俄斯神,天变成乌兰诺斯天公,地成为该亚地母……,这种对诸神各自代表一种自然力量的想像,表明希腊人对宇宙结构种种自然性质的关注。
公元前8世纪时,赫西俄德的《神谱》就是一部以神话语言、形象方式编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论,它可以说是西方具有思辨色彩的早期哲学认识宇宙结构及其属性的范本。
古希腊神话的思维倾向是在人之外有一种巨大、普遍的本质和力量主宰着人间祸福、事物变幻。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一、引言哲学作为一门反思人类存在、认知、价值等问题的学科,承载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东方和西方作为两大不同文化体系,孕育了各自独特的哲学思想。
本文将就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些核心观点和特色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以及相互影响。
二、东方哲学思想东方哲学以中国和印度的哲学思想为主要代表。
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念,注重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例如,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孝道,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道家思想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佛家思想则关注生死轮回、解脱生命之苦。
三、西方哲学思想西方哲学源自古希腊哲学,强调理性思辨和个体的独立性。
柏拉图哲学提倡理念世界的存在,主张超越感性认识,追求永恒真理;亚里士多德哲学注重人的实践和经验,强调幸福的实现与自我完善;康德哲学关注理性和道德的原则,强调人的自由与尊严。
四、比较与思考东方哲学强调整体性、平衡、仁爱,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哲学注重独立性、理性、个体权利,重视人的自由和理性。
二者在价值观、人生观、社会伦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也有相通之处。
东方哲学的平和谦逊与西方哲学的探索创新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
五、结语比较东西方哲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拓宽视野,理解不同文化下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更能促进哲学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东西方思想的对话与融合将为人类哲学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活力。
通过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理念,也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相信在不断的交流与对话中,东西方哲学思想能够取长补短,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注入更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重点考点梳理

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重点考点梳理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存在、认识和价值的学科。
在全球范围内,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是两大主要流派。
虽然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差异。
本文将重点梳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重点考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流派。
一、西方哲学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的两大重要派别。
2. 伦理学:伦理学研究道德和价值观念。
关键考点有伦理学的不同派别,如德行伦理学、功利主义和康德的义务论,以及伦理决策的理论框架,如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和康德的普遍化原则。
3. 社会政治哲学:社会政治哲学探讨权力、正义和社会组织。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政治理论,如托马斯·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约翰·洛克的自然权利论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
4. 知识论:知识论研究认识和知识的本质。
常见考点包括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争论,如大卫·休谟的经验主义和勒内·笛卡尔的怀疑主义思想。
5.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探讨存在和实在的本质。
关键考点包括实体论和本质论,如亚里士多德的物质形式二分理论和笛卡尔的二元论。
二、中国哲学1. 儒家哲学: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流派,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
重点考点包括孔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性善论,以及儒家经典如《论语》和《大学》。
2. 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考生需要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和道德经的核心理念,以及庄子的自由泛化和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3. 墨家哲学:墨家哲学提倡兼爱和非攻的理念,主张消除社会不公。
关键考点包括墨子的兼爱和非攻思想,以及与儒家和道家的比较。
4. 理学哲学:理学强调天人合一和心性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
考生需要了解朱熹的心学理论和程朱理学的核心观点。
5. 佛教哲学:佛教哲学介绍佛陀的教义,主张解脱和慈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西哲学的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
中:天人合一,合二为一
形象思维
西:主客二分
逻辑思维
2.中西哲学的宇宙论与本体论
中:道生论整体论
有机宇宙论
西:神创论本质论
机械宇宙论
3.比较中西哲学的方法论
中:天人合一直觉悟
西:天人相分逻辑思
4.中国的礼制与西方的法制
中:礼制克己复礼人性善先君子后小人义务本位清心寡欲专制
西:法制维权奉法人性恶先小人后君子权利本位自然人
性民主
5.经济地理对中西哲学的影响
中:封闭的大陆国家农耕与自然经济从商必奸,等级制度埋没女性西:开放的海洋国家商业文明孟德斯鸠有商业的地方就有道德,男女平等6.中西哲学的认识论
中:经验直觉求实
实用理性
西:逻辑实践求真
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理论理性
7.雅斯贝尔思的轴心时代理论
理性道德宗教
8.中西辩证法的差异
中:主观辩证法
西:客观辩证法
9.纯统中国逻辑思维的缺陷
概念不清晰,概念模糊
不证而论,无依据和根据
乱用类比推理(低级形式)(西方发展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