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课件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课件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 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状态和外部条件 没有关系。例如,一种放射性元素,不管是 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是与其它元素形成化 合物,或者对它施加压力、提高温度。都不 能改变它的半衰期。这是因为压力、温度、 或与其它元素的化合等,都不会影响原子核 的结构。
1、衰变 原子核放出α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
23892U→23490Th+42He
4、衰变方程式遵守的规律: (1)质量数守恒 (2)核电荷数守恒
α衰变规律:AZX→A-4Z-2Y+42He
基本粒子的衰变
原子发生衰变
粒子发生α衰变
在α衰变中,新核的质量数与原来的核 的质量数有什么关系?相对于原来的核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新核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应当 向前移还是向后移?要移动几位?你能概括 出α衰变的质量数,核电荷数变化的一般规 律吗?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 原子核放出α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
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 种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 变。 2、实质:
真实的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原 来就是原子核的衰变。
3、α衰变
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核的质量数 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变成新核-----钍234 核。那这种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 用衰变方程式来表示:
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 一种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 的衰变。
真实的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原 来就是原子核的衰变。
2、α衰变 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
3、β衰变 当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同时要产生一个电
子 10n→11H+0-1e 这个电子从核内释放出来,就形成了β衰变。 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少了一个中子,却增加了

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共32张PPT)

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共32张PPT)

〔二〕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
当光子的能量远大于壳层电子的 结合能时,γ光子将其局部能量传给被 作用物质原子核的核外电子,使其脱离 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自由 电子称为康普顿电子,γ射线失去局部 能量改变运动方向射出,称为康普顿散 射光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三)电子对生成效应(pair production): 能量超过1.02Mev的γ射线与物质相
半衰期和其出厂到使用时的间隔时间〔t〕计 比方125I(碘)衰变式如下:
(三) 湮没辐射:β+与物质相互作用会受到原子核电场的吸引,正负电子结合成为一对能量各为0.
算出使用时的放射性活度。 一、衰变规律:对大量放射性核的群体进行研究,发现其衰变遵循一种普遍的衰减规律,即各种放射性核的群体〔样品〕其总的放射性核的数目
二、衰变类型
(一)α衰变(alpha decay):指母核放出一 个α粒子〔氦原子核〕的过程。
比方226Ra(镭)衰变式如下:
226Ra→222Rn+α+4.86Mev
α粒子的质量大且带电荷,故射程短,穿透 力弱,在空气中只能穿透几厘米,一张纸就可 屏蔽,因而不适合作核医学显像用。但α粒子 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对开展体内恶性组织的 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
射线通过低原子序数物质时以康普顿效 应为主;而高能γ射线通过高原子序数 物质时以电子对生成效应为主。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光 电子、康普顿电子、生成电子对等次 级电子可以进一步引起物质的电离和 激发。
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弹性散射〔碰撞〕:中子将一局部能 量传给被碰撞的原子核,使其脱离电子层而 运动形成反冲核,反称为弹性散射。实验说明: 中子与其质量相近的原子核碰撞时损失的能 量最多〔如氢核〕,所以,中子易于被含氢 多的物质如水、石蜡等减速吸收,这在中子 防护上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ppt)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ppt)
放大了1000倍的铀矿石
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出的射线 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铅盒
照相底片 射 线
放 射 源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型物质发出的射线有三种:
二、三种射线
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射线
射线
射线
成分
氦原子核
高速 电子流 高能量 电磁波
速度
1/10光 速
接近光 速
光速
贯穿能力 电离能力

很容易
较强
较弱
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 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
2.衰变原则: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U238在 衰变时产生的钍234也具有 放射性,放出 离子后变为(镤)Th234, 上述的过程可以用下面的衰变方程表示:
U 238
234 90
Th

4 2
He
234 91
Pa

人们认识原子 核的结构就是 从天然放射性 开始的。
一、天然放射现象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 1、放射性: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2、放射性元素:具有发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 素.
3、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 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 发现,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所有元素, 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 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1.半衰期: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 时间用T表示。
注意: (1)每种放射性元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不同元素半衰期不同。 (2)半衰期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而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 或化学状态无关。 (3)半衰期是一个宏观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对 少数原子核是不适用的. 2.半衰期公式:N=N0(1/2)t/T 或 m=m0(1/2)t/T 说明式中各量的意义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课件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课件
关键。
能级跃迁,放出γ光子。
②γ射线是伴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γ辐射并不能独立发生,所
以,只要有γ射线必有α衰变或β衰变发生。
③γ粒子不是带电粒子,因此γ射线并不影响原子核的核电荷数,故
γ射线不会改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特别提醒(1)衰变方程的书写:衰变方程用“→”表示,而不用“=”表
示。
(2)衰变方程表示的变化:衰变方程表示的是原子核的变化,而不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
2.衰变有几种类型?写出其衰变规律。
-4
答案:(1)α 衰变: X→-2 Y+42 He(新核的质量数减少 4,电荷数减
少 2)。

(2)β 衰变: X→+1
Y+-1 0 e(新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 1)。
)
222
A.目前地壳中的 86 Rn 主要来自于其他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222
B.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壳中元素 86 Rn 的含量足够高
218
222
C.当衰变产物 84 Po 积累到一定量以后,218
84 Po 的增加会减慢
Rn 的衰变进程
D.222
86 Rn 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
(2)当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核电荷数相对于原来增加了1个。
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后移动了1个位次。
1.衰变规律
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2.衰变方程
-4
(1)α 衰变: X→-2 Y+42 He(新核的质量数减少 4,电荷数减少 2)。

放射性衰变PPT课件

放射性衰变PPT课件
D.加速向左运动
19
12、如图是一类磁悬浮列车直线电动机的原理图,在水平面上,
两根平行直导轨间有竖直方向且等距离间隔的匀强磁场B1和B2 ( B1=B2=1T),导轨上有金属框架abcd。当匀强磁场同时以速度 v=5m/s向右运动时,金属框也会眼导轨运动。设直导轨间距为
L=0.4M,,金属框电阻R=2,
(2)相E关物n理量: =2n
t
e=Emsin t、
Em=nBS 、
E、
(3)有效值和平均值 2、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3、变压器(1)工作原理:互感 (2)基本关系 4、电能输送:电路图,各物理量的关系
18
4、在匀强磁场中放一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 跟大线圈M相接,如图4所示.导轨上放一根导线ab,磁 感线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欲使M所包围的小闭合线圈N 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则导线的运动可能是 () A.匀速向右运动 B.加速向右运动 C.匀速向左运动
3.3《放射性衰变》
1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 (1)理解什么是“天然放射现象”,掌握天然放射线的性
质; ❖ (2)掌握原子核衰变规律,理解半衰期概念; ❖ (3)结合天然放射线的探测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
知识的能力. ❖ (4)在复习过程中,适当介绍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过程,
以及有关科学家的事绩,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与唯物史观 的教育. ❖ 二、重点、难点分析 ❖ 1.重点. ❖ (1)衰变规律; ❖ (2)用电场和磁场探测天然射线的基本方法. ❖ 2.难点:用力学和电学知识如何分析天然射线的性质.
2
复习
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课件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课件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2)决定因素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 核内部自身
的因素决
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不同的 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不同 .
(3)应用 利用半衰期非常稳定这一特点,可以测量其衰变程度、 推断时间. 2.思考判断 (1)半衰期可以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 (2)半 衰期是放射性元 素的大量原子核 衰变的统计规 律.(√) (3)半衰期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控制.(×)
2.α 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结合 在一起发射出来的,α 衰变方程为:AZX→AZ--24Y+24He,实质是: 211H+201n→42He.
3.β 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 电子,放出高速电子流,β 衰变的方程为:AZX→Z+A1Y+-10e, 实质是:10n→11H+-10 e.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原子核的衰变
1.基本知识 (1)定义 原子核放出 α粒子 或 β粒子 ,则核电荷数变了, 变成另一种 原子核 ,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衰变分类
放出 α 粒子的衰变叫 α衰变
叫 β衰变

.放出 β 粒子的衰变
(3)衰变方程
29328U→29304Th+ 42He
29304Th→29314Pa+ -01e.
3.探究交流 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 4 天,若有 100 个这样的原子 核,经过 4 天后还剩 50 个,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半衰期是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时所 遵循的统计规律,不能用于少量的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情况, 因此,经过 4 天后,100 个原子核有多少发生衰变是不能确 定的,所以这种说法不对.
.
(4)衰变规律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
(2)α 衰变:放射性元素放出 α 粒子的衰变叫作 α 衰变. (3)β 衰变:放射性元素放出 β 粒子的衰变叫作 β 衰变. 2.(1)衰变规律:原子核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 质量数都守恒. (2)衰变方程:α 衰变:AZX→AZ--24Y+24He; β 衰变:AZX→Z+A1Y+-0 1e.
个质子结合得比较紧密,有时会作为一个整体从较大的原子核中抛
射出来,这就是放射元素的_α_衰___变___现象;原子核里虽没有电子, 但核内的___中__子___可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核内发射出 来,这就是__β_衰__变___.
(4)γ 射线产生的本质:原子核的能量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数
值,当原子核发生 α 衰变、β 衰变后,新核往往处于高能级.这时
2.公式.
N
余=N
原21Tt ,m
余=m
1 t 原2T
式中 N 原、m 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或质量,N 余、
m 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或质量,t 表示
衰变时间,T 表示半衰期.
注: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
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环境)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原子核的衰变. (1)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放出 α 粒子或 β 粒子,由于 _核__电__荷__数_ 变 了 , 它 在 周 期 表 中 的 位 置 变 了 , 变 成 另 一 种 ___原__子__核_.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___衰__变___. (2)衰变规律:原子核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 量数都___守__恒___. α 衰变:质量数减少 4,电荷数减少 2,衰变方程为:AZ
解析:原子核的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 的,与一般外界环境无关.原子核的衰变有一定的 速率,每隔一定的时间即半衰期,原子核就衰变了 总数的一半.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其半衰期也不 同.若开始时原子核数目为 N0,经时间 t 剩下的原 子核数目为 N,半衰期为 T,则有如下关系式:N= N012Tt .若能测定出 N 与 N0 的比值.则就可求出时间 t 值,依此公式就可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或考察 出土文物存在年代等.

放射性衰变的种类和规律ppt课件

放射性衰变的种类和规律ppt课件
6
二、基本衰变类型
1. 衰变
+ +
+
++
+
+
+ +
放射性母核
238U → 234Th + 4He + Q 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 粒子含2个质子,
2个中子
238U4He + 234Th
从母核中射出 的4He原子核
7
AX AY 4 Z X ZY -2
α衰变表达式:
元素周期表 左移2格
A Z
X
21
α 衰变 β+ 衰变
β- 衰变 衰变
22
第二节 衰变纲图
Decay scheme用以综合反映某核素放射性衰变的主要特征和数的示意图
23
第三节 衰变的基本规律
➢ 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 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放 射性核素衰变是随机的、自发的按一定的速率进行,各种放射性核素都 有自己特有的衰变速度。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其 表达式为: N=N0e-λt
λ: decay constant t: decay time e: base of natural logarithm
24
1、衰变规律
指数衰减规律 N = N0e-t
N0: (t = 0)时放射性原子 核的数目
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 数目
: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单位时间内一个原 子核衰变的几率)
正电子衰变 137N → 136C + β+ + υ + 1.190MeV
β射线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自由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 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整个原子呈电中 性的。核外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不吸收也不辐 射能量的状态称为定态(Stationary state); 能量最低的定态称为基态(Ground state); 能量较高的定态称为激发态(Excited stat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同位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四、同质异能素( isomer) 核内质子数 和中子数均相同,但所处能量状态不同的 核素。如99Tc与99mTc,99mTc是处于激发态 的原子核,激发态向基态过渡时将放出多 余的能量。
§3 核衰变规律
一、衰变规律:对大量放射性核的群体进
行研究,发现其衰变遵循一种普遍的衰减
规律,即各种放射性核的群体(样品)其
总的放射性核的数目N都随时间t按指数规
律衰减。
衰变公式:
N=Noe-λt
该式是表示核衰变的基本公式,适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β-粒子穿透力弱,例如2Mev的β-粒子在软组 织中的射程约为2cm,不能用于核医学显像。 某些β-核素可用于核素治疗,例如:131I用于 治疗甲亢和甲状腺癌,32P可用于血液和皮肤 病的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β衰变(beta decay) (1)β-衰变:指母核放出一个负电子的过程
。β-衰变发生在中子过剩的原子核。 比如:32P(磷)衰变式如下:
32P→32S+e-1+ υe +1.711 Mev β-衰变时放出一个β-粒子பைடு நூலகம்反中微子 ,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因而子核比母 核中子数减少1,原子序数增加1,原子质量 数不变。β-射线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β-衰变时,衰变能随机分配给β-粒子和 反中微子,因而β-粒子的能量分布形成连续 能谱。
(3)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 decay, EC)核内的一个质子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 并发射一个中微子而转变为一个中子,所 形成的子核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少1。
比如125I(碘)衰变式如下: 125I+e-→125Te(碲)+υ+0.0355 Mev。 原子核发生电子俘获后,外层电子留
出一个α粒子(氦原子核)的过程。 比如226Ra(镭)衰变式如下: 226Ra→222Rn+α+4.86Mev
α粒子的质量大且带电荷,故射程短, 穿透力弱,在空气中只能穿透几厘米,一 张纸就可屏蔽,因而不适合作核医学显像 用。但α粒子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对开 展体内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潜 在的优势。
(2)β+衰变:指母核放出一个正电子的过 程。发生在中子相对缺乏的核素,也可认为 是质子过剩。比如:13N(氮)衰变式如下:
13N→13C+β++υ+1.190 Mev 衰变时放出一个β+粒子和中微子,核内一 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正电子的射程仅1-2mm 即发生湮灭辐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原子核是由质子(p)和中子(n)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nucleon),质子带 正电,其电量与电子的电量相等,中子不带电。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原子核的质量数(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核素(nuclide) 具有特定的质量数、 原子序数和核能态的原子,统称为核素。 可用通式AX表示,目前已知的元素虽仅100 多种,但已知的核素却有2700多种。核素 可分为稳定性核素与放射性核素二种,其 中绝大多数为放射性核素。 三、同位素(isotope)凡原子核内质子 数相同(原子序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 一类原子,彼此互称为同位素, 比如:1H 、2H、3H互称为同位素。每种同位素也是 一种核素。
1、同质异能跃迁(isomeric transition):原子核 发生α衰变、β衰变后的子核吸收衰变能处于激发 态,激发态的子核向基态过渡时将多余的能量以电 磁辐射或光子流的形式释放出去,这种电磁辐射或 光子流称为γ射线,这个过程称为γ衰变。99mTc( 锝)衰变式如下:
99mTc→99Tc+γ
2、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激发态的原子 核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不放出γ射线,而将多余 的能量直接交给核外壳层电子,使轨道上的电子获 得足够能量后脱离轨道成为自由电子称之为内转换
§2 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衰变 一、原子核的稳定性:取决核子之间的 引力和短程核力。只有当核子总数以及中 子数和质子数的比例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 使这两种力平衡,原子核才是稳定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衰变类型 (一)α衰变(alpha decay):指母核放
下一个空轨道,更外层电子填补空轨道, 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或光子流的形式 释放出去,这种电磁辐射或光子流称为“ 标识X线”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三)γ跃迁(γ trans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