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生命的进化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的演化历程从古代到现代

海洋生物的演化历程从古代到现代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群体之一,其演化历程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
通过数亿年的进化,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海洋环境的变化,并发展出了各种多样的形态和生物特征。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索海洋生物的演化历程。
1. 古生代:海洋生物的起源古生代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漫长时期,大约从5.4亿年前至2.5亿年前。
在这个时期,最早的海洋生物出现了。
最早的海洋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如原始的藻类和细菌。
这些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中生代:海洋生物的多样化中生代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二个主要时期,大约从2.5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
这个时期,海洋生物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多样性。
海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类群,如海藻、浮游生物、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在这个时期,海藻逐渐壮大并形成了庞大的海藻床。
浮游生物也开始出现,并扮演着重要的环境角色。
软体动物则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外壳形态,以保护自身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同时,鱼类也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并逐渐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3. 新生代:海洋生物的全球扩散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的最近一个时期,大约从6,600万年前至今。
在这个时期,海洋生物逐渐扩散到了全球各个海域,并形成了现代海洋生态系统。
随着板块运动和气候波动,海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导致了生物群落的重组和演化。
在新生代,哺乳动物逐渐出现,并在海洋中取得了重要地位。
海豚、鲸鱼等哺乳动物成为当今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新生代也是多种多样化的海洋生物群体出现的时期。
不同种类的珊瑚、海葵、海星等生物在新生代中大量繁衍和进化。
这些生物通过与其他生物的互动,构建起了复杂的海洋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4. 现代:海洋生物面临的挑战现代海洋生物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
气候变化、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物种受到威胁,甚至濒临灭绝。
海洋生物的进化历程与物种形成

海洋生物的进化历程与物种形成海洋生物的进化历程与物种形成是一个漫长而精彩的过程,它涉及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海洋。
在数亿年的演化过程中,海洋生物逐渐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发展成为多样性繁盛的生物群体。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的进化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物种。
1.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海洋生物的进化历程始于远古时代,最早的海洋生物是单细胞生物。
这些微小的生物适应了水中的环境,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单细胞生物开始形成多细胞生物,从而使得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增加。
这个过程中,一些关键的进化事件如细胞内共生、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物种形成与海洋生物的迁徙和适应物种形成是海洋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物种形成主要是由于迁徙和适应的过程。
海洋生物在寻找食物、繁殖或逃避捕食者的过程中,不断迁徙到新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这可能导致物种在基因和形态上的差异。
时间的推移和隔离的影响使得这些差异变得更加显著,逐渐形成了新的物种。
3. 海洋生物的生态位分化与物种形成在海洋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态位分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的海洋生物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以避免直接竞争,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物种。
例如,浅海生物和深海生物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这导致了它们在形态和生理上的显著差异,从而分化成为不同的物种。
4. 海洋生物的扩散与改变环境海洋生物的进化和物种形成也受到了海洋环境的影响。
海洋环境的变化可以促使生物迁徙和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物种分化和形成。
例如,在过去的几百万年中,海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对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和地理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些环境的变化促使了一些物种的迅速适应和进化,也加速了物种形成的过程。
5.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影响最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的活动对海洋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第5讲 生命的进化 - 海洋生物

不过,随着海水中氧含量的增加,细菌
在有氧条件下代谢时,产生大量有杀菌作用
的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
游离羟基(OH-)等,面临灭顶之灾。
困境之二
如何避免氧气的杀灭作用?
太阳光
CO2+H2O →(CH2O)+O2↑
叶绿素
生物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原核生物(古细菌)演化为真核生物 (藻类),历经了17亿年之久,可见,跨越 两者之间鸿沟的难度非常之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5亿年前 古细菌
25亿年前 蓝细菌(原核)
18亿年前 甲藻(真核)
1、从原核到真核生物之漫长?
真核生物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第 二个里程碑,现代生命都是从18亿年前真 核生物出现的原点上辐射进化而来的。
代
新生代
纪
第四纪 第三纪
开始时距今时间(年)
300万 7000万 1.35亿 1.8亿 2.25亿 2.7亿 3.5亿 4亿 4.4亿 5.1亿 6亿 18亿 35亿 46亿
动物界
人类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植物界
被子植物
中生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裸子植物 两栖类 昆虫类 鱼类 蕨类植物
古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量流动的开放系统得以构建,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竞争更为有序。
2、植物与动物为何分家?
大约在10亿年前,不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 原始的鞭毛藻(虫)发展而来。现今的眼虫就是 鞭毛虫的活化石。
● 若叶绿体丧失,趋向异养性和运动性生活,则
成为原生动物。 ● 若鞭毛和眼点丧失,趋向 自养性和固定性生活,则 成为原生植物。
海洋生物进化史

海洋生物进化史引言: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形成了多样而繁盛的生物种类。
其中,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
海洋环境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海洋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
本文将从早期海洋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开始,探讨海洋生物的进化史。
一、早期海洋生物的起源海洋是地球上最早形成的环境之一,早期的海洋中没有氧气,却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条件。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最早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它们在海洋中繁衍生息,逐渐演化出更加复杂的细胞结构。
二、生命的多样化和适应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生物逐渐多样化和适应化。
一方面,海洋环境的多样性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存条件,不同的生物通过适应环境的不同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生物为了适应海洋环境的多变性,逐渐演化出各种适应性结构和功能。
三、进化的驱动力海洋环境的变化是海洋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地球的气候、海洋的温度、盐度、流动等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在这种环境下,适应环境变化成为海洋生物进化的关键。
那些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在进化的过程中得以繁衍生息,而那些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则可能被淘汰。
四、海洋生物的进化分支海洋生物的进化分支非常丰富,包括了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等。
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为丰富的群体之一,它们通过漂浮在海水中进行生存和繁衍。
底栖生物则倾向于生活在海底的各种底质中,通过各种方式获取食物。
游泳生物则具备了更好的运动能力,能够在海洋中自由游动。
五、进化的奇迹——海洋哺乳动物在海洋生物的进化史中,海洋哺乳动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
它们起源于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逐渐进化成能够在水中生活的形态。
从古老的鲸类到现代的海豚、海狮等,海洋哺乳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适应海洋环境的特殊结构和行为。
六、人类对海洋生物进化的影响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海洋生物的进化历程

海洋生物的进化历程一、前生命时代的海洋生物在地球的演化历程中,早期的海洋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在约35亿年前出现。
这些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和蓝藻,根据化石记录和遗传学证据,被认为是海洋生物的起源。
在约6.5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经历了一次重要的爆发,这被称为寒武纪爆发。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如海绵、腔肠动物和软体动物。
这些生物通过进化逐渐增加了它们的复杂性,拓展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二、海洋生物的适应性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并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各种适应性特征。
1. 水下呼吸器官的演化海洋生物适应在水下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呼吸器官的演化。
最早的有脊椎动物是鱼类,它们通过鳃呼吸获取氧气。
随后,在进化过程中,鱼类逐渐演化出了肺,使它们能够在水和陆地上生活。
2. 海洋生物的骨骼和壳的演化为了适应海洋环境的挑战,海洋生物进化出了各种骨骼和壳。
例如,贝类和螺类拥有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伤害。
另一方面,鲨鱼和鲸类进化出了灵活的软骨骨骼,使它们能够在水中迅速移动和捕食。
3. 海洋生物的色彩和伪装适应性为了能够在水中生存和繁殖,一些海洋生物具有出色的色彩和伪装能力。
例如,珊瑚和鱼类通过色彩斑斓的外观吸引伴侣或迷惑捕食者;章鱼和鳗鱼等海洋生物通过伪装自己的外观和姿态来躲避捕食者。
三、海洋生物的进化分支随着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环境的差异,海洋生物逐渐分化为不同的进化分支。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进化分支:1. 海洋哺乳动物的进化随着陆地动物进化为海洋生物,一些哺乳动物也逐渐适应了海洋环境。
海豚、鲸鱼和海狮等海洋哺乳动物通过进化出适应海洋生活的特殊体型和呼吸系统,成功地适应了海洋环境,并成为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成员。
2. 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进化海洋生物中最丰富多样的类别之一是无脊椎动物。
这包括珊瑚、海星、海胆等。
他们在海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构建者,还起到滤食和捕食等重要的生态角色。
海洋生物的进化从单细胞到多样性生物

海洋生物的进化从单细胞到多样性生物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在这个浩瀚的海洋世界中,海洋生物经历了漫长而精彩的进化历程,从最早的单细胞生物逐渐发展演化为多样性生物。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的进化过程及其成就。
一、原始的生命形态——单细胞生物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最早出现的生命形态当属单细胞生物。
由于海洋环境对生物的包容性较强,单细胞生物得以繁衍生息,并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这些早期的海洋生物主要包括原核生物和原生动物,它们通过自身的代谢和分裂维持生命活动,并在进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遗传信息。
二、多细胞生物的崛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单细胞生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和合作。
这种合作使得它们能够形成多细胞生物,这是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海洋环境中,多细胞生物的兴起表明生物体内的细胞分工和合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在海洋生物界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形态和结构。
例如,海藻和珊瑚虽然都属于多细胞生物,但它们的外形和结构却截然不同。
这多样性的出现,标志着海洋生物开始朝着更高级的生物体组织层次发展。
三、鱼类的出现与进化鱼类是海洋生物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也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一环。
早期的鱼类通过不断的进化和适应,逐渐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物种,为今天的鱼类多样性打下了基础。
海洋环境的不同地域创造了独特的生态条件,这也为鱼类的进化提供了机会。
例如,深海中常见的深海鱼类,它们通过长时间的进化,适应了特殊的环境条件,形成了与浅海鱼类截然不同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四、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海洋生物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群落。
在广阔的海域中,不同类型的生物体根据其所处的生态位、捕食习性和生活方式而逐渐分化和繁衍。
例如,各种不同类型的浮游生物在海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此外,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海洋生物,也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多样性。
不仅有丰富的珊瑚物种,还有各种不同的鱼类、贝类和其他底栖生物。
第5讲生命的进化海洋生物

1、从原核到真核生物之漫长? 2、植物与动物为何分家? 3、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 4、大地何时披上绿装? 5、动物何时和如何登陆?
6、恐龙为何会灭绝?
7、人类起源之谜? 8、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
原始生命古细菌经过漫长的演化,发展 为真细菌,至今广泛分布在地球上,代代相 传。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需放大 1000倍左右方可看到。
细胞色素
叶绿素
能量
葡萄糖
经过10亿年的演化,产生了蓝细菌,从 利用地表热能转为直接摄取太阳能,通过光
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成为光能“自
养”生物,解决了能源和营养危机。
太阳光
CO2+H2O →(CH2O)+O2
叶绿素
在原始海洋中,由 “自养”的蓝细菌 (生产者)和“异养”的细菌(消费者)组 成二极生态系统,突破了生存环境限制,出 现第一次生命大繁荣,继续统治地球达7亿 年之久。(“细菌的世界”)。
三、氧气的出现,促进了地球地形和地 貌的变化。例如,氧气的腐蚀作用促成了对 岩石侵蚀,形成了河流,塑造了海岸线,有 助于生命的繁衍。
蓝细菌改变了地球!反过来,地球也为 生命的加速进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利人者, 人必从而利 之。”(墨子)
佛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随着海水中氧含量的增加,细菌在有氧 条件下代谢时,产生大量的具有杀菌作用的 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 游离羟基(OH-)等,面临灭顶之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代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纪 开始时距今时间(年)
动物界
第四纪
300万
人类
第三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了解海洋生物的独特进化之路

了解海洋生物的独特进化之路海洋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它们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适应策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海洋生物的独特进化之路,并揭示它们是如何适应海洋环境的。
一、浮游生物与漂浮生活浮游生物是海洋中最基本的生物群体之一。
它们通常是微小的,比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通过漂浮的方式在海洋中生活。
这些生物通过独特的进化过程,发展出了适应海洋环境的特殊结构。
首先,浮游生物通常具有小巧轻盈的身体结构,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中保持浮力,从而能够自由地漂浮。
其次,它们具有光合作用或摄食的能力,能够利用海水中的养分维持生存。
此外,浮游生物还进化出了丰富多样的生存策略,例如形成硬壳或具有刺状的结构,以提供防御和保护。
二、深海生物的适应策略深海是地球上最黑暗、最寒冷的环境之一,而深海生物则通过独特的进化过程,形成了适应这种极端环境的特殊特征。
首先,深海生物通常具有发光的能力,这被称为生物发光现象。
这种能力有助于它们在黑暗的深海环境中进行捕食、繁殖和交流,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
其次,深海生物通常具有特殊的压力适应能力。
深海中的压力极大,普通生物无法承受,而深海生物通过进化发展出了强壮的骨骼结构和压力适应的鳃片等特征,以应对这种极端环境。
此外,深海生物还进化出了特殊的食物获取方式。
由于深海环境中养分稀缺,深海生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食物,如利用死亡物体和沉降的有机物,或者通过肉食性捕食等。
三、鲨鱼的演化之谜鲨鱼是海洋生物中最顶级的捕食者之一,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捕捉技术和行为特征。
首先,鲨鱼的身体结构十分适应高速游泳。
它们拥有流线型的体型和强健的肌肉,使得它们能够迅速穿梭于海洋中,追逐猎物。
此外,它们的鳍部以及尾部都经过特殊设计,提供了更好的推进力和灵活性。
其次,鲨鱼具有锐利的牙齿和强大的嘴部肌肉,使得它们能够迅速地撕裂和摄取猎物。
同时,鲨鱼具有高度敏锐的嗅觉和电感应器官,能够精确地探测到病猎物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 2+H2O →(CH 2O)+O2↑
叶绿素
细菌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制造营养之时, 不可避免地产生具有毒性作用的氧气。
叶绿体:专营光合作用。 线粒体:专营有氧呼吸,通过氧化磷酸化产
生ATP ,成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线粒体
细胞核出现核膜与核仁之分,演变为 真核细 胞。各组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利共赢,生存 能力远比原核细胞(生物)强。
在雷电作用下,大气层中氧气(O2)转 变为臭氧(O3),形成臭氧层,有效地阻挡 太阳紫外线等致命的宇宙射线的直接辐射, 为生命的登陆创造了安全环境。
三、氧气的出现,促进了地球地形和地 貌的变化。例如,氧气的腐蚀作用促成了对 岩石侵蚀,形成了河流,塑造了海岸线,有 助于生命的繁衍。
历经数亿年,默默无闻的小小 蓝细菌改 变了地球!反过来,蓝色地球也为生命的加 速进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困境之一
细菌如何解决能源和营养危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 “地球上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最强 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对环境变化作出快 速反应的” (达尔文) 只有当你知道自己在哪里、是谁、想要什 么,才能成为真正适合社会的生存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赢者通吃”
“世界从来没有救世主”。为了在浩瀚的原 始海洋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原始细菌必须学会:
● 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 ● 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当地球趋于平静时,阳光可直接照射到 海面,细菌细胞色素铁卟啉中的铁原子被镁 原子置换,转化成叶绿素,可吸收太阳能, 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色素
叶绿素
能量
葡萄糖
太阳光
6CO 2+6H2O → C6H12O6+6O2+ATP
叶绿素
经过10亿年的漫长演化,空气、水和阳光的 完美结合,产生了全新的生命: 蓝细菌。
在原始海洋中,“自养”的蓝细菌突破 了生存空间的限制而迅速发展,产生第一次 生命大繁荣,并继续统治地球达7亿年之久。
为何生物进化如此长时间处于停滞?
“细菌的世界”
小小蓝细菌的出现和繁荣,是生物进化 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从此彻底改变了整个 地球!使之成为生命的伊甸园。
直径:数微米
12000千米
一、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使原始大气 中的CO 2(温室气体)大量转化为有机物, 束缚于岩石圈中,从而减少温室效应,地球 表面的温度逐渐冷却,更适宜生物的生长。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利人者, 人必从而利 之”(墨子)。
佛曰:“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不过,随着海水中氧含量的增加,细菌 在有氧条件下代谢时,产生大量有杀菌作用 的超氧阴离子(O 2-)、 过氧化氢( H 2O 2)、 游离羟基(OH -)等,面临灭顶之灾。
困境之二
如何避免氧气的杀灭作用?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之启示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生命的解读 宇宙的诞生(137亿年前) 地球的诞生与神奇(46亿年前) 生命的起源(35亿年前) 生命的进化
35亿年前,原始海洋中有了原始生命 —古细 菌,地球上的生命从此迈进生机勃勃、充满艰辛 的生物进化时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
从利用地表热能转为直接摄取太阳能,通过 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成为 光能“自养” 生物 ,解决了能源和营养危机。
“日出江花红胜Biblioteka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蓝细菌(藻)就像一个油葫芦,比油菜 籽、花生的含油量高7至8倍,比玉米高十几 倍,是未来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之一。
2007年,江苏太湖蓝藻爆发,导致自来 水污染。
生存竞争压力迫使单细胞真核生物向两种 不同的摄食方向分化:
● 演化为动物: 加强运动器官和运动机能, 更有利于争夺有机食物 (消费者) 。
● 演化为植物: 加强光合作用器官和机能, 自己制造更多的有机食物 (生产者)。
之后,二者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继续在 生命进化中向高级阶段发展,形成了千姿百态 的动物界和植物界。
真核生物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第 二个里程碑,现代生命都是从18亿年前真 核生物出现的原点上辐射进化而来的。
困境之三 单细胞生物如何有序竞争以维持物质循环?
由于协调了光合作用与氧气杀灭作用之间的 矛盾,具备了更强劲的“动力”( ATP ),在原 始海洋中,单细胞生物的数量迅速增多,营养争 夺的生存之战日趋激烈,物质循环面临新的严重 挑战。
当大气中含氧量超过 1%时,“好氧”的 真核 生物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原核生物(古细菌)演化为真核生物 (藻类),历经了17亿年之久,可见,跨越 两者之间鸿沟的难度非常之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5亿年前 古细菌
25亿年前
18亿年前
蓝细菌(原核) 甲藻(真核)
1、从原核到真核生物之漫长 ?
原始生命古细菌经过漫长的演化,发展 为真细菌,至今广泛分布在地球上,代代相 传。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需放大 1000倍左右方可看到。
螺旋菌
球菌
杆菌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始核为裸露的 DNA分子,无核膜和核仁之分。
细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距今35亿年前,原始细菌可能诞生于 海底热泉喷口,利用热能(化学能)维持 生命所需,直接摄取原始海洋中的营养物 质。久而久之,其发展必然受到限制,面 临生存压力。
动物与植物的分家是生物体系的最大演变, 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和微生物(分 解或还原者) 组成三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 量流动的开放系统得以构建,生存竞争更为有序。
太阳光
CO 2+H2O →(CH 2O)+O2 叶绿素
叠层石
二、蓝细菌释放氧气,氧化原始海洋中
丰富的二价铁,形成四氧化三铁后沉入海底
(磁铁矿)。历经15亿年,二价铁被全部氧
化,红色海洋从此变成蓝色海洋。
太阳光
CO 2+H2O →(CH 2O)+O2↑
叶绿素
之后,蓝细菌源源不断地向大气层中释 放氧气,黑压压的天空终于变成了蓝色,一 个蓝色星球产生了!为好氧的真核生物的出 现创造了气体条件。
迄今地球上生存过的生物可能多达 10亿种, 现存却只有 100多万种,只不过是生命长河的沧 海一粟。
1、从原核到真核生物之漫长? 2、植物与动物为何分家? 3、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 4、大地何时披上绿装? 5、动物何时和如何登陆?
6、恐龙为何会灭绝?
7、人类起源之谜? 8、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