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生物的进化3课时
《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高中生物教材《生物科学》第十章“生物的进化”展开,详细内容涵盖第1节“进化论的概念与证据”、第2节“物种形成机制”及第3节“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 学习物种形成的基本机制,分析导致物种分化的原因。
3. 了解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物种形成机制、进化生物学应用。
难点: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颈鹿的进化漫画,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奥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阐述物种形成机制(如突变、基因流、自然选择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新冠病毒变异的案例,探讨病毒进化的原因。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问题,如“为什么说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不同物种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探讨其进化关系。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作物品种改良等。
六、板书设计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2.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3. 物种形成机制突变基因流自然选择4. 进化生物学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2)分析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结合实际案例,谈谈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1)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在长时间内逐渐变化、发展的过程,具有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意义。
(2)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通过筛选适应环境的个体,使其繁殖后代,从而改变物种的遗传特征。
(3)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作物品种改良、疾病防控等。
《生物的进化》教案14篇

《生物的进化》教案14篇《生物的进化》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ⅱ——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
本节主要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动画、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形成“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内容了解很少,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素材,来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2、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观看bbc演化之旅、未来狂想曲片段,设问:地球上是如何产生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类型的?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共同进化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分析事例一: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生存时时处于危险之中。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和证据。
o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o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和物种灭绝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过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生物进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难点:理解自然选择如何驱动生物进化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准备•生物进化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相关的生物进化实验材料或视频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o引入生物进化的概念,强调生物进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地位。
2.新课讲解o讲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和证据,包括达尔文的理论和化石记录的支持。
o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作用、自然选择的影响以及隔离和物种形成的机制。
o讨论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和物种灭绝的原因,包括适应性辐射、生态位分化和环境变化等因素。
3.观察与分析o展示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证据如何支持生物进化的理论。
o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或视频资料,观察和分析生物进化的现象和原理。
4.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提升o总结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o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在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形成中的意义,以及生物进化理论在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生物的进化教案

生物的进化教案教案标题:《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进化的定义和重要性;2. 了解进化的证据和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3. 掌握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应性等;4. 能够解释不同物种的共同祖先和物种形成的过程;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导入:- 利用生物进化的简单实例(如鸟类的鸟嘴形状适应食物类型)引发学生对进化的思考,并与他们一起讨论观察到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2. 理解进化:- 提供生物进化的定义,并与学生共同探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 介绍进化的证据,如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学等,引导学生理解进化的科学基础。
3. 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简要介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他的进化理论,包括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 引导学生了解达尔文以后科学家们对进化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如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等。
4. 进化的基本原理:- 介绍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然选择、变异和适应性等,并通过案例讲解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 利用游戏、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探究各个原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5. 共同祖先和物种形成:- 通过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共同祖先和物种形成的过程。
-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史,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
6.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进化对生命的重要性。
- 提出进化与人类的关系和生物技术在进化研究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有关的课题。
三、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 生物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籍;- 多媒体资源,如图表、动画、视频等;- 生物进化相关的实物标本或图片。
2. 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 小组或个人探究项目报告;- 针对生物进化知识的问答和解释性问题。
《生物的进化》教案

《生物的进化》教案《生物的进化》教案(通用3篇)《生物的进化》教案篇1第二节生物的进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本领目标3.德育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一书的意义2.识记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中心学说及中心内容 3.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四点内容之间的关系4.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与不足5.敏捷应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教学重难点 1.自然选择四点内容之间的联系 2.应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和生物进化的原因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实例2.挂图3.引导理解教学教具挂图投影仪教学布置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内容备注导入新课叙述: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在不同的地层中,以现有不同的马化石的存在。
(问)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答)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时间进化而来(问)是不是只有马才有这种进化现象呢?(答)不是叙述:前面讲的生物进化的证据,已经证明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那么,生物为什么要进化呢?即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涉及生物进化的学说尖丛多生物进化的学说里其最紧要的当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里首先介绍达尔文这个人。
介绍达尔文 1.英国的博物学家2.1831-1836年随英国海军勘探船“内格尔”作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
其间,对动植物及地质作广泛察看,手记大量标本。
3.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发表 4.意义:以极其丰富的料子,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理论,即提出自然选择学说依据情况可祥可略板书自然选择学说过渡该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的重要内容可以分为四点,即: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对中心论点适当解释板书 1.自然选择学说中心: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学说重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阅读理解四点内容思考:自然选择学说四点内容之间的联系(5分钟)重点引导理解四点内容由例子帮忙理解例:在钱充分的情况下,我想到某商埸选择一台电视机,问我能买到电视机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商埸中有可供选择的电视机的存在对比自然选择得出有可供选择的料子是自然选择的取基本的条件,是基础联系自然选择引导得出被选过渡:问:生物自然选择的料子应当是什么呢?答:同种生物的不同变异类型问:生物的不同变异类型如何产生呢?答:由变异产生问:只有变异行不行呢?答:不行?(为什么?)帮忙理解能够稳定遗传的不同类型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料子。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能力目标:通过对化石及化石挂图的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的事例及其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三、教学难点:化石所证明的四个结论。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1.由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1:学生阅读课本53页资料分析1。
学生讨论分析: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生物化石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教师归纳总结:说明生物是在不断地进化的,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3.案例分析2学生观察分析始祖鸟的一些形态特点。
学生讨论得出:始祖鸟具羽毛、有翅、有牙齿、翅尖有趾爪、具有脊椎骨的长尾这些特点。
讨论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鸟的特点?哪些不是?是哪一类生物的特点?象分析马的变化一样来分析归纳出始祖鸟是处在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过度类型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共同祖先。
说明现代生物间有亲缘关系。
4.案例分析3出示若干恐龙化石挂图。
(1)介绍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不少恐龙化石和恐龙蛋的化石。
指出恐龙属于古代的爬行动物,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研究得出恐龙生活在大约1亿至2亿年前,遍布海、陆、空,陆地上有的恐龙体形巨大。
(2)教师放事先录好的恐龙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自我介绍磁带。
(3)学生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
接下去教师放恐龙灭绝原因的磁带(恐龙的自我介绍)。
5.案例分析4:比较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节: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2. 第2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
2. 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解其主要内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化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教学重点:1. 生物进化的证据2.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化石标本、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化石标本,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思考。
2. 第一环节:生物进化的证据介绍化石证据,展示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分析化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讲解比较解剖学证据,以脊椎动物的四肢为例,说明同源器官的概念。
简述胚胎学证据,展示不同生物的胚胎发育过程,探讨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3. 第二环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介绍达尔文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兴趣。
详细讲解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等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4. 随堂练习:分析一些生物进化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生物进化的三种证据。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 答案:生物进化的三种证据: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使学生了解了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课后反思如下:1. 是否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2. 是否讲解清晰,使学生能够掌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 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进行生物进化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7篇

《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7篇《生物的进化》生物教案1教案课前检测: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距今越近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教学目标: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重点难点: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读P58页图24:18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读P58页图25,100年后的1950年,曼彻斯特已成为一个工业城市,树皮被熏成黑色,结果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
思考:它们的数量为什么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保护色:1、生物进化的原因: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内因:可遗传的变异外因:环境的变化生物的后代会发生不同的变异,若变异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则具有此种变异的后代就能生存下来;若变异不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则具有此种变异的后代就不能生存下来,将会被自然界淘汰。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巨著。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来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从遗传、变异、人工选择、生存斗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的起源。
该书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给神创论以沉重的打击。
《物种起源》是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著作,是生物学研究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①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②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
达尔文指出,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10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 900万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请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狼的凶猛、善跑 请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狼的凶猛、 狡猾的性格的形成过程。 狡猾的性格的形成过程。
狼群中本来就有个体差异,有的善跑, 狼群中本来就有个体差异,有的善跑,有的不善 跑,有的凶猛,有的不凶猛,有的狡猾,有的愚笨; 有的凶猛,有的不凶猛,有的狡猾,有的愚笨; 另一方面因食物、空间的有限引发了生存竞争。凶猛、 另一方面因食物、空间的有限引发了生存竞争。凶猛、 善跑、狡猾的狼容易得到食物,在生存竞争中能够适 善跑、狡猾的狼容易得到食物, 应环境而生存下来,并繁殖更多的个体,将该性状遗 应环境而生存下来,并繁殖更多的个体, 传给后代,相反不凶猛、不狡猾、不善跑的狼则会在 传给后代,相反不凶猛、不狡猾、 生存竞争中被淘汰。 生存竞争中被淘汰。
应用: 应用:
如图所示,由于某些真菌的感染, 如图所示,由于某些真菌的感染,几年里使某森林中 几乎所有树木的树皮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 几乎所有树木的树皮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 不同颜色的蛾增长率发生变化。 不同颜色的蛾增长率发生变化。
⑴其中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D ; ⑵这是生物对周围环境的 适应 ; 决定的。 ⑶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自然选择 决定的。
人类的演化历程
英国 赫胥黎 “人猿同祖论” 人猿同祖论”
南方古猿
420万——100万年 万 万
20万——5万年 万 万年
1.达尔文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 1.达尔文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 常刮暴风,岛上树木花草大多都很低 常刮暴风, 矮,许多昆虫翅退化、很弱、不能飞, 许多昆虫翅退化、很弱、不能飞, 少数昆虫能飞,但翅都异常发达。那 少数昆虫能飞,但翅都异常发达。 么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 自然选择的作用 用叫_________________ 用叫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在自然界中,蛾的天敌,如鸟类, 在自然界中,蛾的天敌,如鸟类,是靠视觉来识 别和捕捉猎物的,这样, 别和捕捉猎物的,这样,体色与环境不一致的蛾被捕 杀的概率远高于那些与环境背景色接近的蛾!! 杀的概率远高于那些与环境背景色接近的蛾!!
1、在1850年前,为什么浅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 、 年前, 年前 黑色尺蛾? 黑色尺蛾? 2、到了 、到了1900年,什么原因使黑色尺蛾的数量远 年 多于浅色尺蛾? 多于浅色尺蛾? 3、今天这片树林周围的工厂污染减少了,请预 、今天这片树林周围的工厂污染减少了, 测不同体色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 测不同体色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 4、根据自然选择理论,不适应环境者将淘汰, 、根据自然选择理论,不适应环境者将淘汰, 也就是在1900年时,应当只剩下黑色尺蛾。可是 年时, 也就是在 年时 应当只剩下黑色尺蛾。 浅色尺蛾仍生活在树林中,只是数量减少了。 浅色尺蛾仍生活在树林中,只是数量减少了。难 道达尔文错了? 道达尔文错了?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回
顾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有哪四点?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有哪四点? 你会如何解释下面的现象? 你会如何解释下面的现象?
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刮大风的海岛上
情 景 展 现
19世纪,树林里的一群尺蛾中,大部分 世纪,树林里的一群尺蛾中, 世纪 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几只是黑色的。 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几只是黑色的。 1850年前后,事情发生了变化。随着工 年前后, 年前后 事情发生了变化。 业的发展,树林周围新建的工厂越来越多, 业的发展,树林周围新建的工厂越来越多, 工厂冒出的滚滚黑烟,染黑了树干。 工厂冒出的滚滚黑烟,染黑了树干。到1900 黑色尺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浅色尺蛾。 年,黑色尺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浅色尺蛾。
2、请用达尔文学说解释害虫的抗药性的形成过程。 请用达尔文学说解释害虫的抗药性的形成过程。 害虫种群中存在着___________,有具有抗药性的, 害虫种群中存在着___________,有具有抗药性的, ___________ 个体差异 有不具有抗药性的。 有不具有抗药性的。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 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的害虫被 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的害虫被 自然选择 作用 不具有抗药性 杀死,________________的害虫能够生存、繁殖, 杀死,________________的害虫能够生存、繁殖, 具有抗药性 的害虫能够生存 并将抗药的性状_________给后代。 并将抗药的性状_________给后代。 _________给后代 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