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第一课时导学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版

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化石图片,能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学习重点: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学习难点: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课堂导学: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起源的大致内容,那么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呢?阅读课本P7-P8,依据P7的活动要求对图12-5到图12-9中的几种几种不同年代化石进行仔细观察,播放课件,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图上的各种化石生物与现存的哪类生物可能有亲缘关系?2.你能根据上述化石生物对生物进化的可能进行推理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内容,明确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展示始祖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始祖鸟像鸟类吗?2.它有跟鸟类相似的特征吗?它有跟鸟类不同的特征吗?3.这些特征跟哪类动物相似?你从始祖鸟身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等的研究基础上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比较法。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的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那些进化的环节呢?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11-P13内容,仔细观察每个时期地球上生物的化石特征,展示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里程表,播放课件及视频,对每个时期的生物特点进行总结。
三、总结:1.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2.前寒武纪时期(始于约35亿年前):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3.古生代时期(约始于5.44亿年前):植物:(真核)藻类→裸厥类→厥类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有翅的昆虫4.中生代时期(始于2.45亿年前):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5.新生代时期(始于6640万年前):被子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说明:约400~6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初中科学生物的进化的教案

初中科学生物的进化的教案年级:初中科目:生物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了解进化的证据和方式;3. 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4.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进化的证据和方式;3.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4. 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1. 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进化的证据和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2.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
教具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生物进化的图表和图片;3. 教材相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和教师简要介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进化。
二、讲解进化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 讲解进化的定义和重要性;2. 介绍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三、探究进化的证据和方式(20分钟)1. 分组讨论进化的证据和方式;2.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四、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10分钟)1. 讲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意义和作用;2. 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
五、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和提问,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对生物进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和作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进化的证据和方式,探究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讨论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的进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和意义;
2. 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3. 理解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的干系;
4. 能够分析生物进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二、导学内容:
1. 生物进化的观点和意义;
2. 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3. 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的干系;
4. 生物进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三、导学步骤:
1. 生物进化的观点和意义:
- 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进化,为什么生物会进化;
- 引导学生讨论生物进化对生物种群的意义和作用。
2. 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 介绍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种形成、种群演化、生物多样性等;
- 分析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突变等。
3. 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的干系:
- 诠释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之间的干系,引导学生理解这三者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中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4. 生物进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 探讨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 分析生物进化的机制,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流动、自然选择等。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对生物进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生物进化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和过程,理解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的干系,分析生物进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同时,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物进化相关的问题,并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生物进化 导学案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1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3.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4.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不同的物种,箭头表示物种间的演化关系。
请依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能与C物种杂交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最新版-《生物的进化》教案【优秀10篇】

《生物的进化》教案【优秀10篇】生物进化的历程篇一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
(2)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是“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本节设计了一个材料分析过程和一个模拟探究过程,这两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获得。
因此,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一部分。
课程进行的方式可以通过活动、讨论、谈话的方式完成。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提高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2.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事例的分析,形成环保意识,以及环保的重要意义。
三、重点难点重点:1.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难点: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媒体有关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颜色变化的图片及资料的多媒体课件;有关保护色的多媒体课件;彩色布料或彩纸(单色);彩色小纸片(大量)。
六、教学策略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的分析,首先让学生阅读英国蔓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分析:1.在1850年,为何浅色桦尺蠖的数量多?这于环境有何关系?2.在1950年,深色的桦尺蠖为何占多数?这时环境有何特点?与环境有什么关系?然后结合科学家的实验,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活动时:1.组织同学严肃认真、相互配合,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2.彩色布料最好采用单一的布料,有利于结果的分析。
3.彩色小纸片的选择应该多样化,其中之一最好与彩色布料的颜色一致或相近。
高中生物的进化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的进化教案设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的证据以及自然选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进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进化的证据、自然选择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其在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2. 进化相关的实例及图片3. 小组讨论问题和活动指导材料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进化的实例,引起学生对进化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提出“进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听取学生的回答。
2.理论阐释(15分钟)通过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向学生介绍进化的定义、进化的证据以及自然选择的概念和作用。
解释在不同环境下,生物种群经过自然选择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化。
3.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回答以下问题:1)自然选择是如何影响生物种群的?2)为什么进化被认为是生物学的核心原理?4.活动指导(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演示自然选择的过程。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环境,模拟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适应和变化。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对进化的影响。
5.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进化的重要性以及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
同时对进化的定义和证据进行强调。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进化的知识,并写一篇对进化理论的总结和思考。
扩展阅读:安德斯·拉伦斯·萨门的《进化论》<实施教学反思>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听取他们的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的进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认识进化的原因和方式,掌握进化的基本观点和重要理论,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想一下,你们所知道的关于生物的进化的知识,有哪些?2. 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此刻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3.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生物的进化这一主题。
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进化?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遗传变异,导致种群结构和性状发生变化的过程。
2. 为什么生物会进化?进化是由于环境变化、种群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进化的方式: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和基因突变等。
三、重要理论1. 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强调了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2. 孟德尔的遗传学:孟德尔钻研了豌豆杂交和自交的遗传规律,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原理。
3. 摩登进化综合学说:结合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摩登进化综合学说强调了进化的遗传基础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四、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1.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水平,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适应性变异,以适应环境的生存和繁殖。
五、思考与讨论1. 你认为生物的进化对我们有什么启迪?2. 生物的进化是如何影响我们平时生活的?3. 你对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有什么新的认识?六、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生物的进化的读后感。
2. 搜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案例,分享给同砚们。
七、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生物的进化的基本观点、重要理论和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

《生物的进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了解进化的证据和机制,以及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意义。
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2. 什么是进化?你对生物进化有什么了解?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代际间遗传变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种群、新的物种和新的群落的过程。
2. 进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包括遗传变异、选择压力和适应性。
3. 进化的驱动力是什么?自然选择和性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证据和机制1. 什么是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物化石、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证据。
2. 进化的机制有哪些?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和隔离机制等。
四、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3. 什么是适应性?适应性是指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
五、教室练习1. 请同砚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为什么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适应性会逐渐提高?2. 请同砚们思考:进化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还是突变的过程?为什么?六、教室总结1. 请同砚们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生物的进化是如何发生的?2. 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性是什么?七、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进化论的历史和主要观点。
2. 请同砚们思考:人类的进化史是怎样的?我们人类与其他物种的进化有何不同?八、课后作业1. 请同砚们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小结,包括进化的观点、证据和机制,以及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习目标】
1.重点:能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3.简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或。
2.始祖鸟的化石证实了鸟类起源于。
3.下列各类物体中,不属于
...化石的是()
A.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龙蛋
B.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丝绸
C.德国巴伐利亚省发现的始祖鸟
D.西伯利亚冰土层发现的猛犸象
4.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各地层中的化石,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越;越是新近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越。
由此可以推测,现在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是由进化来的。
知识点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原始藻类发展为原始的和,进而发展为原始的裸子植物和。
2.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逐渐进化成原始的,包括、、、、和等,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以后进化成原始的、、和。
知识点三:我国科学家在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
1996年8月,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区1.3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带羽毛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进一步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
于。
【合作探究】
1.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
(1)进化树是科学家用来显示他们所认为的不同物种间的一种图表。
(2)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3)分析上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到陆生。
2.下表是脊椎动物出现的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分析。
地质年
代
纪距今年数(百万年) 脊椎动物出现的顺序中生代侏罗纪65~248
鸟类和高等哺乳类相继出
现
古生代
石炭纪286~360 爬行类兴起
泥盆纪360~408 古代两栖类兴起
志留纪408~438 低等鱼类出现
奥陶纪438~505 高等无脊椎动物出现
(1)地层形成的顺序和在该地层所形成的化石种类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揭示的生物进化的历程是。
3.蛋白质结构如何揭示出不同生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实验步骤:
(1)仔细看下面这张表,它显示了同一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的某个区域在5种不同动物中的氨基酸序列。
不同字母代表不同的氨基酸。
(2)先预测一下,哪一种动物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哪一种最远?
(3)比较黑猩猩和罗猴的氨基酸序列。
这两种动物的氨基酸序列之间有几个氨基酸不一样?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数字。
(4)再比较一下黑猩猩和其余动物的氨基酸序列,然后记录有差异的氨基酸数目。
各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的部分区域
氨基酸位置表(示第x位)
动物名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称
黑猩猩T G Q A P G Y S P T A A N K
罗猴T G Q A P G Y S Y T A A N K
狗T G Q A P G F S Y T D A N K
龟T G Q A E G F S Y T E A N K
鲸T G Q A V G F S Y T D A N K
分析与结论:
(1)哪一种动物的氨基酸序列和黑猩猩的最为相似?其他动物的氨基酸序列和黑猩猩相比又如何?
(2)基于这些数据,哪一种动物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哪一种最远?
(3)对于整个细胞色素C来说,黑猩猩和其他动物之间有差异的氨基酸数目如下:与罗猴相比的差异数为1个,与狗相比的差异数为11个,与龟相比的差异数为15个,与鲸相比的差异数为10个。
由整个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得出的亲缘关系与你得到的结果相比有区别吗?
(4)为什么氨基酸序列能为确定生物的进化关系提供线索?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遗体遗物遗迹。
2.古代爬行动物
3. B
4.简单低等复杂高等原始生命
知识点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2.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知识点三:我国科学家在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
中华龙鸟古代爬行动物
【合作探究】
1.(1)亲缘关系
(2)哺乳类被子植物两栖类
(3)复杂高等水生
2. (1)越是古老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是新近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
(2)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 (1)罗猴(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狗、龟、鲸与黑猩猩的氨基酸差异数分别为3、
4、4个。
(2)基于这些数据,罗猴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龟和鲸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远。
(3)有差异,如由整个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发现黑猩猩与龟的亲缘关系要比与鲸的亲缘关系远。
(4)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物质,它也经历了进化的历程,因此可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数来推断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