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必背篇目的变化汇总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_新课标卷考试大纲规定背诵篇目表(修改) (1) - 副本

高考语文_新课标卷考试大纲规定背诵篇目表(修改) (1) - 副本

新课标卷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表(共64篇段)(一)7-9年级(50篇)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马说(杂说4)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掩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17.关睢(关关睢鸠) 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25.行路难(金蹲活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吾茎折)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蜀水凄凉地)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衬(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通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任斜) 龚自珍(二)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14篇)1.劝学荀子2.逍遥游(北溟有鱼……圣人无名) 庄子3.师说韩愈4.阿房宫赋杜牧5.赤壁赋苏轼6.氓诗经27.离骚(长大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8.蜀道难李白9.登高杜甫10.琵琶行白居易11.锦瑟李商隐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1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14.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高中语文高考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共64篇段)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50篇)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017版高考语文新增背诵篇目汇编

2017版高考语文新增背诵篇目汇编

2017版高考语文新增背诵篇目汇编2017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必背篇目变化部分汇编一、背诵总篇目由64篇增加到75篇,段,。

二、高中14篇背诵课文不变。

三、初中45篇背诵课文不变~删1篇换2篇增13篇~具体如下: 1(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换:《论语十则》换成《论语》12章~《孟子二章》换成《孟子三章》《论语》十二章,《论语十则》换成《论语》12章~其中~1、2、4、5、7、9为《论语十则》原文内容, 原文、注释和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 习~复习或者实习, 说~同~愉快, 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愠~生气~发怒, 悦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曾子~曾参, 吾~我,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注释:有: 同?又? 立:站的住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版高考语文必背篇目75篇段

版高考语文必背篇目75篇段

伯牙善鼓琴 ,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
水,
钟子期曰:“善哉 ,
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
钟子期必得①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
卒②逢暴雨 ,
止于岩下;心悲 ,
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③ ,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 ,
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
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
,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 ,(只
有)七里的外城 , 包围起来攻打它 ,却不能取胜 .包围进攻它 ,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与时令 ,这样却不能取
人!”拉余同饮。余强 (qi ǎng) 饮三大白而别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必背篇目的变化
一、背诵总篇目由 64 篇增加到 75 篇(段)。
二、高中 14 篇背诵课文不变。 三、初中 45 篇背诵课文不变 ,
删 1 篇换 2 篇增 13 篇 ,
具体如下:
1. 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2. 换:《论语十则》换成《论语》 12 章 ,
《孟子二章》换成《孟子三章》 ;
拥毳 (cu ì)衣炉火 ,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 (s ōng) 沆砀 (h àngd àng) ,
天与云与山与
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 与余舟一芥( ji 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
有两人铺毡( zh ān )对坐 ,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2024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大纲有哪些

2024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大纲有哪些

2024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大纲有哪些文言课文要认真阅读,争取做到“逐字逐句”会翻译;积累文言的常用实词、虚词;准确把握词类的活用;善于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大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4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大纲文言文(32 篇)一、必修(10 篇)1、《论语》2、《劝学》(《荀子》)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 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4、《礼运》(《礼记》)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三、选修(12 篇)1、《老子》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3、《大学》(《礼记》)4、《孟子》5、《逍遥游》(《庄子》)6、《谏逐客书》(李斯)7、《兰亭集序》(王羲之).8、《滕王阁序》(王勃).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古代文论选段诗词曲(40 首)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离骚》(屈原).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琵琶行》(白居易)19、《李凭箜篌引》(李贺)220、《菩萨蛮》(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3、《望海潮》(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7、《登快阁》(黄庭坚)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0、《声声慢》(李清照)31、《书愤》(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高考文言文考试阅读答题技巧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2020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大纲

2020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大纲

2020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大纲2020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大纲2020年已经开始啦,高三的学子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学习,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文言文篇目由64篇增加到75篇,整理了2020高考必背古诗文,欢迎阅读2020高考必背篇目大纲2020高考必背古诗文新增最新消息2020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必背篇目的变化一、背诵总篇目由64篇增加到75篇段。

二、高中14篇背诵课文不变。

三、初中45篇背诵课文不变,删1篇换2篇增13篇,具体如下1.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换论语十则换成论语12章,孟子二章换成孟子三章;3.增1庄子一则2礼记一则虽有佳肴3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4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5湖心亭看雪6河中石兽7十五从军征8登幽州台歌9木兰辞10黄鹤楼崔颢11卖炭翁12满江红秋瑾13南乡子何处望神州2020高考必背篇目大纲2020高考必背古诗文满江红清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注释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

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

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烈刚烈。

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

肝胆指真诚的心。

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24高考语文新高考背诵篇目

2024高考语文新高考背诵篇目

2024高考语文新高考背诵篇目一、2024新高考必背古文1.《论语》十二章2.劝学3.屈原列传4.谏太宗十思疏5.师说6.阿房宫赋7.六国论8.答司马谏议书9.赤壁赋10.项脊轩志11.侍坐《论语》12.过秦论(上篇)13.陈情表14.归去来兮辞15.种树郭橐驼传16.五代史伶官传序17.石钟山记18.登泰山记二、2024新高考必背古诗词1、《静女》先秦·佚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无衣》先秦·佚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3、《离骚(节选)》先秦·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4、《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短歌行》两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词篇目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词篇目

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初中50篇)1.《论语》【整体把握】本文选自《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精辟言论及见解。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第一则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第二则讲个人修养,“三省吾身”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第三则讲学习态度和方法,强调为人师者要在广博的知识和创造的精神。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第四则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实事求是、虚心求教。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第六则讲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第七则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第八则讲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第九则讲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第十则讲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默写指导】(黑体字为易错字,后面各篇皆同)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点拨】本句阐释人要以学习知识、温习知识并与人交流为乐事,不必为他人不了解自己而怨恨。

【易错】“说”易错写为“悦”;“愠”易错写成“温”“运”。

高考语文新课标背诵篇目

高考语文新课标背诵篇目

高考语文新课标背诵篇目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背诵篇目(2023届高考语文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及复习建议)语文01单元变化旧的语文教材主要是按文体单位组成的。

以前必修一的第一单元是诗歌,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现代诗歌。

但新教材采用了双线成分,一是人文主题,二是任务小组学习。

每个单元体裁多样,多篇文章组成一节课,这也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

这种编辑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梳理和比较中进行深度学习。

02新增内容另一个突出变化是,新教材要求考生阅读整本书,体现了对深阅读的重视,引导考生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前不要求背诵的的课文,新教材要求背诵,例如【过秦论】;在高考补习阶段有两本书是必读的:《乡土中国》、《红楼梦》;选择性必修1阅读经典文学名著节选【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2023年高考背诵篇目江苏、辽宁、山东、海南、湖南、湖北、河北、广东、福建、重庆10个省份。

范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背诵篇目为60篇,包括文言文必修10篇,文言文选择性必修10 篇和诗词曲40首。

具体篇目如下(2023年广东高考60篇):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2.《劝学》(《荀子》)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选修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报任安书》(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4.《礼运》(《礼记》)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诗词曲40篇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氓《诗经》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潜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石头城》(刘禹锡)19.《李凭箜篌引》(李贺)20.《菩萨蛮》(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3.《望海潮》(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7.《登快阁》(黄庭坚)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0.《声声慢》(李清照)31.《书愤》(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统编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实践课件03语文生活新教材更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开设了实践课和活动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必背篇目的变化汇总一、背诵总篇目由64篇增加到75篇(段)。

二、高中14篇背诵课文不变。

三、初中45篇背诵课文不变,删1篇换2篇增13篇,具体如下:1.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换:《论语十则》换成《论语》12章,《孟子二章》换成《孟子三章》;3.增:(1)《庄子》一则(2)《礼记》一则(虽有佳肴)(3)《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4)《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5)《湖心亭看雪》(6)《河中石兽》(7)《十五从军征》(8)《登幽州台歌》(9)《木兰辞》(10)《黄鹤楼》(崔颢)(11)《卖炭翁》(12)《满江红》(秋瑾)(13)《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江红(清)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注释:①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

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

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刚烈。

⑥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

⑦肝胆:指真诚的心。

⑧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庄子》一则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④声哉?”注释: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释义:1.选自《孟子》。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2.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

3.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4.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5.居天下之广居:居(1):居住。

居(2):住所。

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6.得志:得,实现。

7.与民由之:由:实行。

之:代志向。

8.独行其道:道:原则,行为准则。

9.富贵: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淫:使······扰乱。

指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

10.贫贱不能移: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操守。

形容意志坚定。

移:使······改变。

11.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

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

形容不畏强暴。

威武:威胁暴力。

屈:使……屈服。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丈夫(或这样才叫做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之:的。

.美:美景。

共:都。

高峰:高耸的山峰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林。

四时:四季。

俱:都备:长久存在晓雾:早晨的雾.将:将要。

歇:消散乱:此起彼伏。

欲界: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实:确实,的确。

是:这自:从。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奇:指奇山异水。

湖心亭看雪(清)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字词注释【绝】:消失,停止【拏(ná)】:撑(船)【拥】:抱,持【毳(cuì)】:鸟兽的细毛【沆砀(hàng d àng)】:严寒天气,空中的白茫茫的空气。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全,满【痕】:印迹,痕迹【芥】:原意指小草,这里比喻船及其微小【痴】:痴迷【者】:……的人【强(qiǎng)】:尽力,勉强【强(qiǎng)饮】尽力地喝。

强:痛快。

强饮:痛快的喝。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士人的敬称。

【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傻,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河中石兽(清)纪昀(纪晓岚)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â)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âi),岂能为暴涨携(xiã)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â)沙为坎(kǎn)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ì)坎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