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干货分享!竹节纱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纱线粗细的换算方法

纱线粗细的换算方法

纱线粗细的换算方法纱线的粗细常用计量单位是“纱支”,它表示单位长度纱线的粗细程度。

纱支的计算方法是基于给定长度下纱线重量的比值。

纱线粗细的换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纤维的种类,以及纺纱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纱线粗细换算方法。

1.美标纱支(NEC,或称"Nm")美标纱支是纺织行业中常用的计算纱线粗细的单位。

它表示一磅(454克)纱线可以纺织成的长度,单位为码数。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NEC=(1/平方根(纱线密度/840))*590.5其中,纱线密度是指纱线长度1磅对应的纱线长度,纱线密度越大,纱线越细。

NEC的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2.英国纱支(NeL)英国纱支是英国常用的计算纱线粗细的单位。

它表示一磅(453.6克)纱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尺(Feet)。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NeL=768/克重其中,克重是指每磅纱线的克数。

NeL的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3.德国纱支(Nm)德国纱支是德国常用的计算纱线粗细的单位。

它表示一千克纱线的长度,单位为公里(Kilometer)。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Nm=1000/克重其中,克重是指一千克纱线的克数。

Nm的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纱线粗细计量单位,所以在进行换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和公式。

此外,在实际的纺纱生产中,还有一种常用的纺纱指标是“纱线配数”。

纱线配数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总纤维长度,通常用“支数(count)”表示。

支数是纱线粗细的倒数,例如支数为40的纱线比支数为20的纱线更细。

纱线配数的计算公式为:支数=纺纱长度(m)/克重(g)在计算纱线配数时,纺纱长度通常是指1000克纱线的长度。

总之,纱线粗细的计量单位有多种,如美标纱支、英国纱支和德国纱支等,每种计量单位对应的计算公式不同。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可以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和公式进行换算。

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

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

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在纺织行业中,纱线的重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织物的质量和成本。

因此,准确地计算纱线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纱线生产和纺织加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来计算纱线的重量。

本文将介绍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纱线的细度和密度来计算的。

细度是指纱线的粗细程度,通常用“支数”或“纱线号”来表示,而密度是指纱线的紧密程度,通常用“捻度”来表示。

根据这两个参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纱线的标准重量:纱线重量(克)= (纱线长度(米)×纱线细度(支数)×纱线密度(捻度))/ 9000。

在这个公式中,纱线长度通常是以米为单位,纱线细度通常是以支数为单位,纱线密度通常是以捻度为单位。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纱线的标准重量,从而为纱线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纱线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纱线时,通过这个公式可以预先计算出纱线的标准重量,从而为生产计划和原料采购提供依据。

其次,它可以用于纺织加工过程中。

在纺织加工中,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纱线的实际重量,从而为织物的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数据。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纱线的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纱线重量与实际称重的结果进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纱线质量问题。

除了上述应用外,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纱线的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

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纱线重量可以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从而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提供依据。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确定纱线的销售价格,通过计算出纱线的标准重量和成本,可以合理地确定纱线的销售价格,从而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优势。

总之,纱线标准重量计算公式是纺织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计算工具,它在纱线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纱线生产和纺织加工企业都应该重视并合理地应用这个公式,以提高纱线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和质量。

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

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

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竹节纱是一种以竹节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纺织品,它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柔软度,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而竹节纱的产量计算公式是指根据一系列相关因素来确定竹节纱的生产量。

本文将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设备投入和人工成本等方面介绍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

一、原料选择竹节纱的原料主要是竹节,竹节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竹节纱的产量。

一般来说,新鲜、无病虫害的竹节是制作竹节纱的首选。

此外,竹节的大小、纤维质量也会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选择质量较好的竹节可以提高竹节纱的产量。

二、生产工艺竹节纱的生产过程包括竹节的剥离、纤维的提取、纤维的加工等多个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对竹节纱的产量有很大影响。

例如,在竹节的剥离过程中,如果采用了高效的机械剥离设备,可以提高剥离效率,从而增加竹节纱的产量。

此外,纤维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也会直接影响到竹节纱的产量。

三、设备投入竹节纱的产量还与设备投入有关。

生产竹节纱需要一系列设备,包括剥竹机、纤维提取机、纤维加工机等。

这些设备的性能和数量决定了竹节纱的产量。

如果投入更多的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增加竹节纱的产量。

四、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也是影响竹节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竹节纱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操作和管理。

人工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和产量。

如果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改进工作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从而增加竹节纱的产量。

竹节纱的产量计算公式可以表达为:产量 = 原料选择因素× 生产工艺因素× 设备投入因素× 人工成本因素。

其中,原料选择因素包括竹节的质量和选择方式等;生产工艺因素包括剥竹、提取纤维、加工纤维等过程的工艺控制;设备投入因素包括设备的性能和数量;人工成本因素包括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等。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竹节纱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竹节纱及其他环锭

竹节纱及其他环锭

赛络纺(P131)
在细纱机上,两根保持一定距离的粗纱—— 欠伸后输出两根单纱条 加捻使两根单纱条带少量捻回 两纱条汇合后进一步加捻成的纱线类似股线 毛羽少,强力高,耐磨好,条干好。毛纱可单纱织造
粗纱1 粗纱2 后罗拉 中罗拉 前罗拉 两短纤维须条交捻
赛络菲尔(P135)
在赛络纺上发展而来,将其中一根粗纱改为长丝,与另 一根欠伸后的粗纱交捻成纱 由于长丝的支撑,可降低纤维细度要求加工高支纱,降 低成本。
的纱
技术难点 :(1)批量小、品种多、变化大—
分批分色管理难度大;(2)保持色光一致技术 难度大
技术要点:(1)原棉染色后色牢度、弹性等
的保持;(2)混棉方法——确保混合均匀,色 光保持;(3)优化纺纱工艺(轻定量,慢速 度);(4)严控回料的使用
谢谢!!
赛洛纺特点
经济效益显著:省去络筒、并纱、捻线,节约设备、 占地、能耗,产量高;单锭比环锭高一倍) 纱线质量好:同向同步加捻,截面呈圆形(普通纱呈 扁形),凶观似单纱,无股线单捻纹路;表面纤维整 齐、顺直、纱线结构紧密,毛羽少,抗磨性好,起球 少,手感柔软光滑;条干CV值接近或稍低于环锭纱; 适用范围广:虽起于毛纺,但也可用于中长纺、棉纺 以及不同类型纤维条的捻合; 设备改造简单:只需在原有环锭细纱机上附加部分部 件即可,关键是断头自停装置; 不足:细节多,易出现长细节,必须优先原料;单纱 与股纱捻向相同,股线打结多,回丝多。
4 .轮系系数的计算
竹节纱控制面板输入参数
1 。输入前罗拉转速N前(r/min); 2。输入轮系系数F01
3。各段竹节与间距长度(mm) 与竹节倍率(%)(倍率 相同 只需输入第一个倍率即可)
4。输入末段后的循环标签:L???+1=0

纱支的计算

纱支的计算

纱支的计算:取10同长度的经纱或纬纱(根数越多越精确),用专用仪器称出10的纱的克重.经纱支=经纱长度(CM)*根数/100/克重*系数(0.5905)——其中除100是把CM换成M纬纱支数也是相应的计算方法.支数(S)和旦尼儿(D)的换算方法:旦尼儿(D)=590.5*9/支数(S)成分的计算方法:A=经纱密度/经纱纱支B=纬纱密度/纬纱纱支A的含量=A/(A+B)B的含量=B/(A+B)比如:120*60//N70D*C20首先把N70D换算成支数:N70D=590.5*9/70=75.92(S)N=120/75.92=1.58C=60/20=3N的成分=1.58/(1.58+3)*100%=34%C的成分=3/(1.58+3)*100%=66%缩水率最大的织物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

D是表示化纤的粗细的单位。

数值越大则表示纱越粗。

即70D要比50D的粗。

密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每英寸有多少根,一种每10厘米多少根,国际上通用后一种。

但对棉织物则前一种用的多。

这与英国的历史有关系。

Tencel纤维Tencel纤维Tencel纤维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浆、水和溶剂氧化胺混合,加热至完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衍生物和化学作用,经除杂而直接纺丝,其分子结构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Tencel纤维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环境无污染;另外,生产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几乎完全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生产中原料浆粕所含的纤维素分子不起化学变化,无副产物,无废弃物排出厂外,是环保或绿色纤维。

该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悬垂性和硬挺度且染色性好,加之又能与棉、毛、麻、腈、涤等混纺,可以环锭纺、气流纺、包芯纺,纺成各种棉型和毛型纱、包芯纱等。

天丝(Tencel)是一种溶剂型纤维素纤维,是英国Acordis公司通过十年开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完成商业应用,是最典型的绿色环保纤维。

纱支原理及计算方法

纱支原理及计算方法

纱支原理及计算方法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即特数越大,纱线越粗。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即旦数越大,纱线越粗。

公式: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即公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公式:Nm=L/G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即英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 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 den=9×Ntex二、捻度与捻系数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棉纱线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号数)制捻度Ttex,是以纱线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精纺毛纱线及化纤长丝的捻度Tm,是以每米的捻回数表示,以上表示方法的的关系为:Ttex=3.937Te=Nm/10 T e=0.254 Ttex=0.0254Tm捻回分Z捻和S捻两种。

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

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

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竹节纱是一种以竹节为原料制成的纱线,被广泛应用于纺织业。

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是用来估算竹节纱的产量的数学公式。

本文将介绍竹节纱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使用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来预测产量。

一、竹节纱的制作过程竹节纱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竹节的采集:首先需要采集新鲜的竹节作为原料。

竹节应选择直径适中、质地坚韧的竹子,以确保制作出的竹节纱质量优良。

2. 竹节的处理:采集回来的竹节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制成竹节纱。

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去皮、切割成适当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晾晒至竹节干燥。

3. 竹节纱的加工:将处理好的竹节放入纺纱机中进行加工。

纺纱机会将竹节拉伸并制成细长的纱线,同时还会进行纱线的捻合,以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

4. 竹节纱的整理:纺纱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工序,包括对纱线的清洗、整齐、剪短等,以便于后续的纺织加工。

竹节纱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竹节纱产量 = 纱线长度× 纱线密度× 单位面积的竹节纱重量其中,纱线长度指的是纺纱机在一定时间内制成的纱线的长度,通常以米为单位;纱线密度指的是单位长度上的纱线重量,通常以克/米表示;单位面积的竹节纱重量指的是一定面积内的竹节纱的重量,通常以克/平方米表示。

三、如何使用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要使用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来预测竹节纱的产量,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纱线长度:在一定时间内测量纺纱机制成的纱线长度,通常可以通过纺纱机上的计数器来获取。

2. 确定纱线密度:通过称重一定长度的纱线,然后计算出单位长度上的纱线重量,即可得到纱线密度。

3. 确定单位面积的竹节纱重量:通过称重一定面积内的竹节纱,然后计算出单位面积内的竹节纱重量。

4. 带入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将上述三个参数带入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竹节纱的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竹节纱产量计算公式只是一个估算值,实际的竹节纱产量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竹节的质量、纺纱机的性能、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纱线定长定重制计算公式

纱线定长定重制计算公式

纱线定长定重制计算公式纱线是纺织品生产中常用的原材料,它的质量和长度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的重要参数。

纱线定长定重制计算公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纱线的长度和重量的计算方法。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生产者精确控制纱线的质量和长度,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纱线的质量和长度是通过纱线的密度和长度来确定的。

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质量,通常用克/米或克/公斤来表示。

长度是指纱线的实际长度,通常用米或公斤来表示。

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纱线的长度和重量,然后根据这个需求来确定纱线的密度和长度。

纱线的密度和长度之间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密度 = 质量 / 长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生产者根据需要确定纱线的密度和长度。

例如,如果生产者需要生产一种质量为100克/米的纱线,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需要的长度。

同样地,如果生产者需要生产一种长度为1000米的纱线,也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需要的密度。

在实际生产中,纱线的密度和长度是通过纱线的质量和长度来确定的。

生产者首先需要确定纱线的质量,然后根据这个质量来确定纱线的长度。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表示:长度 = 质量 / 密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生产者根据纱线的质量和密度来确定纱线的长度。

例如,如果生产者需要生产一种质量为100克/米的纱线,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需要的长度。

同样地,如果生产者需要生产一种密度为0.1克/米的纱线,也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需要的长度。

纱线的质量和长度是纺织品生产中需要精确控制的重要参数。

通过纱线定长定重制计算公式,生产者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纱线的长度和重量,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生产者精确控制纱线的质量和长度,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者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纱线的长度和重量,然后根据这个需求来确定纱线的密度和长度。

通过纱线定长定重制计算公式,生产者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纱线的长度和重量,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干货分享!竹节纱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
1 竹节纱简易计算公式的推导众所周知,竹节纱有粗有细,参数包括基纱号数、竹节号数(倍率)、平均号数、竹节长度(节长)、竹节间距(节距)等,由于竹节纱的特殊结构,布面风格与其参数密切相关,通过竹节纱不同的竹节纱参数的变化,可开发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竹节纱品种。

根据竹节纱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将竹节纱相关参数的相互关系简化如图1所示。

图1 竹节纱各参数示意图
图1中的红线代表基纱号数,是竹节纱中较细的部分;蓝线代表竹节号数,是竹节纱中较粗的部分;绿线代表平均号数,是竹节纱的平均纱粗细。

由此可知,图1中粉红色阴影部分的面积应与黄红色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而粉红色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简化为竹节号数和平均号数的差与平均节长的积,黄色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简化为平均号数和基纱号数的差与平均节距的积,于是可以推导出竹节纱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 ——(1)
2 竹节纱参数简易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例如:竹节纱平均号数为18.5tex,节长为12~26cm,节距30-46cm,竹节倍率2,求基纱号数。

设基纱号数为T,则竹节号数为2T,平均节长为(12+26)
/2=19cm,平均节距为(30+46)/2=38cm,故19/38=(18.5-T)/(2T-18.5),T=13.9tex。

同理,只要知道竹节纱的其它几个参数,使用这个公式也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平均节长、平均节距、倍率、竹节号数等参数。

3 竹节纱参数简易计算公式的拓展应用利用竹节纱参数相互关系简化图得原理,不但可以推导出竹节纱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而且还可以拓展应用范围,推导出段彩纱的相关参数,比如根据客户提供的段彩纱比例等参数,就可以利用这个图推导出段彩纱的相关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
基纱比例/段彩比例=[基纱号数×(节长+节距)]/[ 基纱号数×(倍率-1)×节长]= ——(2)
或:段彩部分纤维占有的比例= ——(3)
例如:客户要求生产两种原料(基纱/辅纱)比例为80/20的20tex段彩纱,平均节长要求为10cm,平均节距要求为30cm,那么怎么设计基纱和辅纱才能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段彩纱?
我们可以利用公式(2)来进行计算出倍率:因为:40/20=(10+30)/[(倍率-1)×10]所以:倍率=2在利用公式(2)来进行计算出基纱号数:因为:20%=[(2-1)×基纱号数×10]/ [20×(10+30)]所以:基纱号数=16tex
4 结语竹节纱、段彩纱等新型纱线需要设计的参数较多,
有些工艺人员在初次进行工艺设计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但只要认真分析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够根据客户给定的条件,自己推导出相关工艺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从而提高工艺设计的一次成功率。

(白丁中国纱线网网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