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应急预案
产科十大应急预案

产科十大应急预案维持孕妇健康与宝宝平安是每个产科医生和护士的首要任务。
然而,由于生育过程的复杂性,孕妇很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
为了应对这些紧急情况,产科医生和团队需要准备好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产科领域十大最常用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及时有效的响应。
1. 剖宫产战略剖宫产是产科中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适用于高风险产妇或紧急情况。
在紧急剖宫产的情况下,医生团队需要确保手术室设备齐备,手术刀具消毒良好,并且有足够的人手和资源来支持迅速的手术。
2. 产妇心肺复苏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困难。
产科医生和护士应该定期接受心肺复苏培训,以保持技能的熟练。
同时,确保产房内有心脏监护仪和呼吸支持设备,并建立紧急呼叫系统,以便在需要时立即呼叫急救团队。
3. 先兆早产处理先兆早产是指在孕期的28周到37周之间出现宫缩和胎膜早破等征兆。
医生和护士应该能够迅速判断先兆早产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和卧床休息,以延缓早产的发生。
4. 胎儿窘迫处理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缺氧或受到其他不良影响而导致心率异常。
当发现胎儿窘迫的迹象时,医生和护士应尽快采取措施,如改变孕妇体位、给予氧气支持或进行紧急剖宫产。
5. 产妇出血应对产妇在分娩后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产科团队需要迅速评估出血原因,并采取止血措施,如压迫、缝合伤口、输血等,以保证产妇的安全。
6. 私密暴力和妇科暴力预防在产科医院,护理团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患者遭受私密暴力或妇科暴力。
制定和执行安全措施,如提供私密病房、安保人员巡逻、保护隐私等,以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7. 突发感染处理分娩时,孕妇容易感染,尤其是剖宫产或产妇免疫系统较弱时。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确保设备和环境的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8. 新生儿窒息抢救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的情况。
产科医生和护士需要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包括通气、胸外按压和氧气吸入等,以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呼吸。
妇产科各种应急预案与流程

(一)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科护士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即将向分管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二)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三)启动护理急救小分队和护理急救梯队。
(四)重大意外伤害急救程序1、院内急救程序( 1 )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2 )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 3 )急诊科人力不足时,由医务科、护理部或者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急救工作。
【应急预案】(一)就诊病人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应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即将送相应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同时对诊疗用品进行消毒、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时限报社会卫生科。
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时,即将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二)病房办公室护士热情接待病人,根据病种安排床位(同一病种住同一房间) ,即将通知责任护士,向病人介绍有关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限制人员探视制度、活动范围规定等) ,并通知医生。
(三)病房应布局简单、便于消毒,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四)根据不同的病种执行不同的隔离措施,即将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体重,病情危重时积极参加抢救,必要时由专人进行监护.(五)遵医嘱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对用过的物品严格进行消毒、清洁、灭菌,必要时进行焚烧。
(六)急性期病人卧床歇息,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床档以防坠床。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时,即将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八)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
(九)对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与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十二)认真及时的做好各种记录,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染,防止病菌扩散。
产科十大应急预案

产科十大应急预案一、胎儿窒息应急预案胎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缺氧、窒息等原因引起的紧急情况。
产科医生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产妇的血氧饱和度:确保产妇通气顺畅,保持血氧饱和度正常。
2. 给予产妇氧气:通过面罩、鼻导管等方式给予产妇氧气,提高胎儿血氧水平。
3. 切忌胎盘早剥:如发现胎儿窒息,切忌过早剥离胎盘,以免加重胎儿窒息。
4. 迅速采取产钳或胎头吸引器操作:在保证医生技术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等器械来加快分娩进程,解救窒息胎儿。
5. 应急剖宫产:如胎儿窒息情况较为严重,考虑立即进行剖宫产,确保胎儿安全。
二、产后出血应急预案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产妇在24小时内阴道分泌物超过500毫升,或生育后2小时内出血超过1000毫升。
产科医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 监测血压和心率: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定期检查出血量:记录产妇每小时的出血量,掌握出血情况的变化。
3. 建立静脉通道:如产妇出血过多,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4. 使用药物进行子宫收缩:通过应用催产素或其他药物,促使子宫收缩,减轻出血情况。
5. 实施子宫刺激:采取手动刺激子宫的方法,促使子宫收缩,控制出血。
三、胎位异常应急预案胎位异常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正常,如臀位或横位。
产科医生在应急情况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确认胎位异常:通过产妇体检和超声波检查等方式,准确判断胎位是否异常。
2. 尝试手工调转胎儿位置:在先天性妊娠髋关节功能不全或盆腔狭窄等情况下,产科医生可尝试手工调转胎儿位置,使其转为头位。
3. 考虑进行剖宫产:如手工调转无效,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产科医生应及时考虑剖宫产,确保母婴的安全。
四、胎膜早破应急预案胎膜早破是指胎儿水囊在分娩前破裂,导致羊水过早排出。
产科医生在应急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1. 确认胎膜早破:测定阴道分泌物pH值,如pH值大于7.1,则可确定为胎膜早破。
产科门诊孕妇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孕妇在产科门诊就诊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产科门诊所有孕妇,包括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分娩期孕妇。
三、应急预案1. 孕妇跌倒(1)发现孕妇跌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迅速评估孕妇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对受伤孕妇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固定骨折等。
(4)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急诊科进行抢救。
(5)稳定孕妇情绪,给予心理安慰。
(6)做好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
2. 急性腹痛(1)发现孕妇急性腹痛,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迅速评估孕妇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询问孕妇腹痛原因,必要时进行妇科检查。
(4)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急诊科进行抢救。
(5)稳定孕妇情绪,给予心理安慰。
(6)做好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
3. 急性出血(1)发现孕妇急性出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迅速评估孕妇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处理。
(4)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急诊科进行抢救。
(5)稳定孕妇情绪,给予心理安慰。
(6)做好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
4. 急性妊娠高血压(1)发现孕妇妊娠高血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迅速评估孕妇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给予孕妇吸氧、降低血压等治疗措施。
(4)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急诊科进行抢救。
(5)稳定孕妇情绪,给予心理安慰。
(6)做好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
5. 急性胎儿窘迫(1)发现胎儿窘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医护人员迅速评估孕妇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给予孕妇吸氧、调整胎位等治疗措施。
(4)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急诊科进行抢救。
(5)稳定孕妇情绪,给予心理安慰。
(6)做好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
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

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为了更好地应对妇产科突发事件,在此制定了应急预案,以确保医疗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一、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目的本预案是为了科学、快速、有序地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小损失,保障医院妇产科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妇产科常见突发事件类型及处理方法1、严重出血:处理方法:迅速停止出血,保持患者体位平卧,输血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手术。
2、意外孕产妇疾病爆发:处理方法:迅速隔离患者,派遣专业护士进行护理,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转院治疗。
3、产妇突然晕厥:处理方法:保持产妇通畅呼吸道,给予氧气,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输液。
4、胎儿窘迫:处理方法:加强监测,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
5、产后出血:处理方法:迅速止血,输血,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手术。
6、术中意外事件:处理方法:迅速调集力量,停止手术并处理意外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7、婴儿窒息:处理方法:迅速进行婴儿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
三、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执行程序1、值班医师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指挥相关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2、与病情情况做出评估,并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3、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协调其他科室人员及时支援。
4、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处于工作状态。
5、对于无法满足的情况,应及时寻求外援并报告医院领导。
6、突发事件结束后,及时总结、分析出现问题,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提升1、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2、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汇报。
3、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4、找准医院的薄弱环节,并加强完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五、结语妇产科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只有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医院妇产科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我们的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能够为各位医护人员提供一份有力的帮助,带领大家应对突发事件。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

产科急救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产科急救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产科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救治,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
通过科学、规范的急救流程,减少事故伤害,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医疗质量。
二、应急预案内容1.突发病情识别和应对流程(1)产妇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第一时间进行观察,并立即通知专业产科医生进行诊断。
(2)发现产妇有严重出血、高血压、心悸等情况时,应马上向领导汇报情况,并立即启动急救措施。
(3)胎儿窒息或羊水栓塞等情况发生时,应立即通知产科医生、呼吸科医生等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2.急救设备和物资准备(1)产科急救包必须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包括止血带、医用垫、气囊、氧气瓶、输液器等急救用具。
(2)急救车辆和通道需要保持畅通,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转运到医疗点进行救治。
3.人员配备和分工(1)产科急救团队应包括产科医生、护士、呼吸科医生等专业人员,按照分工合作,快速处理急救病例。
(2)设立急救值班制度,保障24小时内有专业人员进行急救响应。
4.应急处置流程(2)到达患者现场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和诊断,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急救措施。
(3)在进行急救过程中,要保持通畅的沟通,协调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事故后续处理(1)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对急救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医护人员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不足的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应急处理的水平。
三、应急预案实施1.定期开展产科急救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
2.经常组织模拟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3.制定科学的急救演练计划,保证医护人员在平时就熟悉急救流程,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效率。
四、应急预案总结产科急救应急预案是医院产科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是保障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产科应急预案及演练

一、引言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承担着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产科工作中,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如产后出血、子痫等,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为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母婴安全,我院特制定产科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
二、产科应急预案1.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1)预警分级:根据出血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预警。
(2)应急措施:一级预警:查找出血原因,检查软产道、宫颈、子宫收缩情况;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开通第二静脉通路、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备血、留置尿管。
二级预警:启动二线医生到位,输血科、医务科、超声科、介入治疗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相关科室共同参与,紧张有序地完成抢救。
三级预警:启动三线医生到位,全力抢救产妇。
2. 子痫应急预案(1)预警分级:根据患者病情,分为一级、二级预警。
(2)应急措施:一级预警:立即给予患者硫酸镁4g快速静点,采集血标本,使用开口器及舌钳防止患者咬伤舌部、舌后坠,高流量吸氧,加床档,建立静脉通路,连接监护仪。
二级预警:根据血压值使用盐酸拉贝洛尔降压,内检,考虑患者短时间内分娩困难,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3. 孕妇跌倒应急预案(1)应急措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为孕妇测量生命体征、评估基础情况并迅速通知产科医生、外科医生。
经医生查体并结合相关检查诊断孕妇无大碍,遵医嘱留观30分钟后完善后续产检项目。
三、产科演练方案1. 演练目的(1)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2)检验产科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加强科室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2. 演练内容(1)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2)子痫应急预案演练;(3)孕妇跌倒应急预案演练。
3. 演练步骤(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等;(2)组织参演人员学习应急预案,熟悉应急处理流程;(3)进行实地演练,包括应急处理、抢救、转诊等环节;(4)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医院产科急救应急预案

医院产科急救应急预案一、背景与目的在医院产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急救情况,如孕妇突发疾病、胎儿窘迫等。
为确保产科急救的高效、准确和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以指导医院产科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响应,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应急人员1. 急救组成员:产科主任、副主任,产科护士长,急诊科医生,麻醉科医生等。
2. 配备合适的急救设备和器材,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急救准备与培训1. 定期组织急救培训,包括产科人员和其他参与急救的科室人员,使其掌握正确的急救程序和技巧。
2. 急救设备和器材应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以确保其完好可用。
四、急救流程在采取急救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对病情进行评估并确定急救级别。
1. 生命威胁急救如果孕妇出现严重的生命威胁,例如呼吸停止、心跳骤停等情况,急救人员应立即执行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措施,并及时联系麻醉科医生和儿科医生。
2. 孕妇突发疾病急救例如,孕妇出现羊水栓塞、子痫前期重度子痫等疾病,急救人员应迅速与相关科室协调,给予适当治疗。
3. 胎儿窘迫急救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胎儿期或分娩期的任何时间出现危险迹象。
医务人员应迅速开始胎儿监护,并及时与新生儿科医生进行联络,以提供相关的急救措施。
五、急救记录与报告1. 每次急救事件都要详细记录,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以便后续分析及改进。
2. 每个急救事件发生后,相关负责人应评估急救效果,及时报告,并查找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六、定期演练与复盘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急救队员的应对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并根据模拟演练情况进行复盘,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七、风险预测与管理通过风险预测和管理,及时评估可能的急救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风险。
八、文化与倡导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增强医务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倡导医院产科急救的重要性。
九、总结医院产科急救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和响应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训、演练和整体协同等措施的落实,将有效提升医务人员应对急救情况的能力,保障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为医院产科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应急预案(-)科室急危重病人抢救报告程序1.及时报告医生、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报告医务科、总值班。
2.科室抢救小组成员到位,组织抢救。
3.科室人员每人电话随时保持通畅状态。
(二)新生儿抢救应急预案1.接生前检查新生儿吸痰器、供氧设备、呼吸气囊、气管插管等各种抢救设备是否完整。
2.新生儿吸痰器突然坏了,马上换上吸痰管连接50ml针筒,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新生儿辐射抢救台下备用新生儿吸痰器一套,新生儿给氧头罩一套。
(三)胎心监护仪及心电监护仪应急程序1.胎儿监护仪或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产房共有12套胎心监护仪和4套心电监护仪,可马上更换另一台。
2.改用胎心多普勒、听诊器、血压计等人工监测方法。
(四)防止孕妇摔伤的应急程序1.病房擦地板时应有明显的防滑标志。
2.嘱病人住院时应穿防滑鞋子。
3.产后或使用镇静剂的孕妇上厕所时应有专人照顾。
4.躁动,行动不便等应用约束带或床档。
5.病房所有推车每月检查一次,车轮及时上油,保持正常运行。
(五)防新生儿烫伤预案1.产房按规范使用新生儿辐射台,应随时观察使用效果,如温箱发出报警信号,应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
严禁骤然提高辐射台温度,以免患儿体温突然上升造成不良后果。
2.严禁新生儿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3.新生儿沐浴或游泳时,护士准备水时应先放冷水再加热水,用水温计调整到所需的温度,并用手腕部内侧皮肤再次测一下水温。
5.婴儿室的用水使用温控器进行自动调温。
(六)预防新生儿摔伤应急预案1.推婴儿车前先检查两侧护栏有否拉上。
2.定期检查一次婴儿车车轮,护栏。
3.婴儿车车轮及时上油,损坏及时维修。
4.新生儿转科时,要求护士应手抱婴儿,不能用推车护送婴儿。
5.新生儿与母亲同床时应注意新生儿安全。
(七)预防先产应急预案1.加强孕妇分娩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2.加强孕妇巡视,严密观察产程。
3.宫口开3cm左右进入待产室观察。
4.发生先产应防止新生儿窒息,保证母婴安全,条件允许将母婴送进产房处理。
(八)胎儿宫内窘迫抢救应急预案1. 立即通知医生,改变孕妇体位,采取左侧卧位,如胎心率无好转,应考虑可能脐带受压,可进一步采用右侧卧位或膝胸卧位。
2.吸氧,高流量给氧,最大流量可达到15L/分.3.如系缩宫素引产病人,立即停用缩宫素。
4.及时结束分娩,考虑紧急剖宫产或阴道助产。
(九)胎儿窘迫、脐带脱垂等急诊手术应急预案1.改变体位:胎儿窘迫取左侧卧位,脐带脱垂立即抬高臀部,上推先露部防止受压,在转运途中及在手术台上也应保持该体位。
2.立即更换手术衣,由产房医护人员平车送入手术室,通知手术室做好相应抢救准备,并电话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协助抢救。
3.产房护士在手术室进行留置导尿术后,由二线医生与麻醉医生决定麻醉方式,立即行剖宫产。
(十)防止病人血尿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未及时送检应急预案1.采集完标本置于固定处后,应注意保洁运送员是否将标本送往检验科。
2.急查或抢救医嘱应立即采集,采集前先通知保洁运送员,以便及时送检。
3.如遇有病人在两次采集时间均不在病房时,当班护士应电话通知督促返回采集,如未返回,应与下一班护士做重点交班。
4.新入院病人或病人外出标本未及时采集,需急诊手术时或抢救时,应让医生注明“St”,以免延误时间。
(十一)产科停电应急预案1、备好应急灯、手电。
2、备好心电监护仪储电,一旦停电启用该监护仪或改为手动测量。
3、胎心多普勒提前充好电,以备停电使用。
4、做好病人解释工作,并给病人每人发放两把蒲扇,以缓解炎热困扰。
5、与后勤保障部门协调好停电时间,做好新生儿沐浴室蓄水工作,以免影响新生儿沐浴的正常运行。
6、加强巡视,安抚病人,及时解决病人需求。
7、一旦接到停电通知,立即启动以上停电准备。
(十二)产科出血抢救应急预案1、通知医生同时,开放2条以上静脉通道,给氧,心电监测生命征,留置导尿,记出入量。
2、询问病史,必要时检查血尿常规、血细胞比容,准确估计出血量3、产前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监测腹部体征及胎儿情况。
4、前置胎盘患者,孕34周前抑制宫缩、止血;大于等于34周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终止妊娠。
5、胎盘早剥患者,应迅速分娩,防治产后出血。
6、产后出血者,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十三)先兆子宫破裂与子宫破裂应急预案1、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先兆子宫破裂应用镇静药抑制宫缩。
2、尽快行剖宫产术。
3、子宫破裂者立即输血、输液、给氧、抢救休克。
4、尽力手术治疗,根据子宫破裂的程度和部位,手术距离破裂的时间长短,以及有无严重感染而定不同的手术方式。
手术原则为力求简单、迅速,能达到止血目的。
5、严重休克者应尽可能就地抢救,若必须转送,应输血、输液、包扎腹部后方可转送6、足量有效的抗生素防止感染。
(十四)羊水栓塞应急预案1、一旦怀疑羊水栓塞,报告医生同时立刻进行抢救。
2、一般处理,开放静脉,监测生命体征,记出入量,留置尿管。
完善化验检查。
3、缓解肺动脉高压、支气管痉挛、抗低氧血症。
给氧,遵医嘱应用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治疗。
4、抗过敏。
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药物治疗。
5、抗休克。
遵医嘱补充晶体、胶体,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必要时输血。
6、护心、护肾。
遵医嘱应用毛花苷、呋塞米等治疗。
7、监测各脏器功能,及早诊断及处理多脏器衰竭。
8、纠正酸中毒。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遵医嘱给予5%碳酸氢钠治疗。
9、抗感染。
遵医嘱大剂量广谱抗生素。
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遵医嘱应用肝素治疗,补充凝血因子。
产科处理。
空口开全,产钳助产;宫口未开全,剖宫产,预防及纠正产后出血。
(十五)急性心力衰竭抢救应急预案1.半卧位或坐位,高流量吸氧(6-8L/分)或者加压供氧。
2.镇静剂:吗啡10mg肌肉注射,或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
3.洋地黄药物的应用:对充血性心衰效果好,如心瓣膜病、先心、高血压心脏病;对阵发性室上速和快速性心房颤动或扑动并发心衰时有明显疗效,对肺心病、心肌炎等心衰疗效较差。
4.对低排高阻型心衰,给予强心利尿;多采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如西地兰0.2-0.4mg加入25%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注射,4-6小时后重复给药,总量不超过0.8-1.0mg。
然后改用口服维持,与此同时可给予速尿20-40mg,静脉注射,对合并肺水肿者,效果更好。
5.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可给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解除支气管的痉挛,缓解肺水肿。
6.及时终止妊娠。
7.产后7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每4小时一次;心功能Ⅲ-Ⅳ级每2小时一次,严防心衰及感染的发生。
8.产后4小时内要绝对卧床休息,其后继续保证充分休息,根据心功能情况,产后至少2周后方可出院。
9.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自临产至产后1周,无感染方可停药,尤其是预防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主要用要为青霉素等。
10.心功能级Ⅰ-Ⅱ者可以哺乳,但应避免劳累,心功能Ⅲ-Ⅳ者,不宜哺乳,及时退奶。
11.不宜再妊娠者,产后心功能良好且稳定者,可于产后1周行绝育手术,如有心衰,带心衰控制后再手术。
12.产后如果心率超过100次/分,仍需继续应用强心药。
(十六)急产应急预案【应急预案】1.对有急产史应提前1-2周住院待产,告知产妇怎样寻求帮助。
2.家属呼救,医护人员立即到场,推送产妇进产房。
3.备好各种抢救器械、药品、备好产包。
4.做好待产接产记录,及时发现异常。
5.临产后慎用缩宫素及其他促宫缩的产科处置,包括灌肠、人工破膜等。
6.有强制性宫缩的,应给予吸氧,应用宫缩抑制剂。
7.严密观察胎儿宫内情况,了解胎儿有无宫内窘迫情况。
8.防止新生儿坠地的发生,预防新生儿窒息。
9.仔细检查产道,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程序】家属呼救,医护人员到场→推送产妇进产房,一人先行进入产房准备接产物品及抢救物品→进入产房,一人消毒产妇外阴,助产士上台接生→产后检查新生儿是否有颅内出血等症状,检查产妇的产道是否有裂伤,一定要仔细检查产道,防止产后出血,必要时予以缝合裂伤处→遵医嘱给药监测生命体征,产后观察2小时→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处理要点】1.推送产妇过程中,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或做吹蜡烛动作,同时指导产妇夹紧双腿,助产士一定要用手堵住产妇会阴部,不能松手。
2.婴儿头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部,注意千万不能硬拉或扭动。
当婴儿肩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和身体,慢慢地向外提出。
等待胎盘自然娩出。
3.入已发生急产而未来得及消毒者,应重新消毒外阴,再娩出胎盘,无菌技术处理新生儿脐带,并根据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将婴儿包裹好以保暖。
用干净柔软的布擦净婴儿口鼻内的羊水。
急产应急预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