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017--2020年初试考研真题
宁波大学84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018年考研真题

五:论述题(30分)
请例举常见小学教学方法,并结合你所教学科某一节课的内容举例说明其中一至两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并论述具体运用时的注意点。
问题:结合以上案例请回答: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材料2:小王老师刚参加工作,分配到某小学任教担302班数学课并任副班主任。班上有一男生王某某,成绩很差,行为问题多,上课无法安静听讲,一会儿做小动作、做鬼脸,一会儿搞恶作剧、作弄女生,一会儿又在课堂上走来走去,不管上什么课,天天如此。搞得老师头疼无法正常上课。班主任老师在采用多种手段无效的情况下,最后采用的是惩罚的方法,每次上课就让他站在教室的角落里,而且不许同学们去关注他。小王老师刚上课时觉得很奇怪,班上学生都告诉她:“王老师,我们何老师(班主任)说,他是神经病,让我们都不要去理睬他,你也不用去管他的。”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5、简述小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四、材料分析题(共40分每题20分)
材料1: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5、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即。
二、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1、课程标准
2、经验课程
3、先行组织者
4、范例教学模式
5、班级授课制
6、成长记录袋评价
三、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1、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2017年宁波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宁波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白板说”正确答案: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他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
白板说是一种典型的“外铄论”,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否定了遗传的作用。
2.《爱弥儿》正确答案:《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写的一部作品。
在这本书中,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奠定了其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
自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3.教育正确答案: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阶级或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教育目的正确答案: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它不仅标志着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5.程序性知识正确答案: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它相当于技能。
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智慧技能、运动技能)包括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弱方法)和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强方法),前者适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后者适用于某一特殊的领域。
在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中又分为自动化技能和特殊策略知识。
宁波大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017--2020年初试考研真题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科目代码:841 总分值:150 科目名称: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 1 页共3 页(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科目代码:841 总分值:150 科目名称: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 2 页共3 页(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科目代码:841 总分值:150 科目名称: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第 3 页共3 页宁波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B卷)(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科目代码:841科目名称:小学课程与教学论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格1分,共15分。
1.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
2.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本质的一对关系。
3.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的价值在于、、。
4.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
5.行动研究的特点是、、。
6.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
7.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课程2.教学3.有效教学行为4.隐性课程5.对话教学6.课程开发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9分,共45分。
1.小学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2.简述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3.简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
4.简述小学课程评价的功能5.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案例请谈一谈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认识。
2.试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并结合所教学科举例说明如何运用。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共20分。
材料:一位语文老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时,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啊?”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事多,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就行了。
宁波大学《84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和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即
。
二、名词解释(共 30 分每题 5 分)
1、课程标准 2、经验课程 3、先行组织者 4、范例教学模式 5、班级授课制 6、成长记录袋评价
三、 简答题(共 30 分每题 6 分)
1、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2、小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简答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有哪几种,并选择其中一种进行阐述。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5、简述小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和学习经验。
5. 按照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小学的课程与教学资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三种形态是相关课程、广域课程和( )
A. 融合课程 B. 潜在课程 C. 活动课程 D.基本课程
2.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 )
A. 课程方案、课程编制和教材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
2.
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本质的一对关系。
3.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的价值在于
、
、
。
4.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
了
。
5.行动研究的特点是
、
、
。
6.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
、
、
。
7.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
海天课堂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知名品牌
宁波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84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2017 年《84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8 年《84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9 年《84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真题试卷 2020 年《84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真题试卷
课程与教学论2020年10月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20年10月历年真题及答案答题时间:90分钟总题数:38题总分:100分1【单选】(总分1分)开启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A泰罗B博比特C查特斯D麦克尼尔[结果]正确答案是:B[解析]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2【单选】(总分1分)邀请社区代表、教师、学生、社会专家、课程专家等人士参与讨论具体教育实践的问题,这种课程组织被称为()A进步教育协会B立法会C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D课程集体[结果]正确答案是:D[解析]施瓦布建议以学校为基础建立“课程集体”,该集体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
3【单选】(总分1分)提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而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的教育家是()A拉特克B夸美纽斯C卢梭D坦纳[结果]正确答案是:B[解析]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提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
”4【单选】(总分1分)持“外烁说”的教学观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杜威D福禄倍尔[结果]正确答案是:A[解析]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教学须依靠从外部提示的教材,通过建立内容的种种联合或联结从外部构造心灵。
这种教学观可简说为“外烁说”。
5【单选】(总分1分)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A知识B能力C兴趣D品德[结果]正确答案是:C[解析]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指出,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
6【单选】(总分1分)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目标模式B范例模式C过程模式D回应模式[结果]正确答案是:A[解析]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
7【单选】(总分1分)为了促进学生学习,需要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宁波大学84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017--2020年考研真题

A. 融合课程 B. 潜在课程 C. 活动课程 D.基本课程
2.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 )
A. 课程方案、课程编制和教材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C. 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和教材 D. 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教材
3.主张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是( )的主张。
A. 学科中心课程论
4. 请简述课程管理的几种模式。
5.请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价的改革发展趋势。
四、材料分析题(24 分)
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 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 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 美术)等课程”。请基于你对综合课程概念和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以上述材料中提到的 某一门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是如何体现综合课程理念?并谈谈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要强调以综合课程为 主?
别教学为主
7.下列课程论学者中,哪位学者不属于“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 )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派纳 D.泰勒
8. 我国当代“情境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李吉林 B.于漪 C.李镇西 D.窦桂梅
9. 2001 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性质上不属于( )
、
。
3. 小学教学组织的基本类型是
、教学组织的发展类型有:分组教学、
、
。
4.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范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塔巴(H.Taba)将选择范围概括为
和学习经验。
5. 按照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小学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划分为
2017年《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圣才出品】

第8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8.1 要点解析一、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从研究内容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1)“课程开发”研究“课程开发”研究将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作为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是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
(2)“课程理解”研究课程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课程开发的程序的论争,而是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而寻找课程的意义,这种研究取向被概括为“课程理解范式”。
(3)“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①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课程开发是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课程理解是对课程现象、课程“文本”、课程事件之意义的解读过程。
②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又是内在统一的课程开发过程总包含着对课程意义的某种理解并建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课程理解的最终目的是对课程与课程事件赋予新的意义。
2.从研究方法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1)“量的研究”及其局限性①含义量的研究是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情境。
②量的研究的局限性。
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具有虚假性甚至欺骗性,将研究者的价值参与排除在外,并不能反映研究的全部。
(2)“质的研究”的兴起质的研究受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理论的影响而产生,这种方法论揭示了“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欺骗性,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主观性)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之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了“多数”对“实在”的专断。
(3)“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质一量为基础,量是质的升华;质脱离量则丧失可靠性,二者不可偏废。
课程论的研究内容是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统一.这意味着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因此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应当是多元化的,使“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互补、整合。
宁波大学数学教学论考研真题试题2015年—2019年

宁波大学201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科目:数学教学论科目代码:835适用专业: 学科教学(数学) 第 1 页共 1 页一、名词解释(3×5=15分)1.数学观2.数学教育观3.数学“四基”二、简答题(6×10=60分)1.简述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2.简述数学活动经验。
3.你认为数学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5.阐述数学语言及其特点。
6.谈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三、分析论述题(3×25=75分)1.为什么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过程的教学?2.在教学了无限循环小数有关概念和性质后,学生对.0.91的结论仍表示怀疑,总觉得应该是.0.91;在教学概率时,学生问:投掷一枚飞镖,根据几何概型,可算得投中飞镖盘圆心的概率为0,而实际中却可能投中,这是为什么?你将如何回答上述两个问题?由此反映出当代数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3.试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做一评价。
宁波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科目:数学教学论科目代码:835适用专业:学科教学(数学)第1页共1页一、名词解释(3×5=15分)1.数学观2.数学教学评价3.数学“四基”二、简答题(6×10=60分).1.简述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2.建构数学活动经验的要义是什么?3.你认为数学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简述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步骤与特点。
5.阐述数学语言及其特点。
6.何为“翻转课堂”?现阶段在中小学实施数学课的翻转课堂有何积极意义和困惑?三、分析论述题(3×25=75分)1.为什么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过程的教学?2.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了无限循环小数有关概念和性质后,学生对.0.91=的结论仍表示怀疑,总觉得应该是.0.91<;在教学概率时,学生问:投掷一枚飞镖,根据几何概型,可算得投中飞镖盘圆心的概率为0,而实际中却可能投中,这是为什么?你将如何回答上述两个问题?由此反映出当代数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3.试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做一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践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0. 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不属于个别化教学( )
A.程序教学 B.特朗普制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凯勒式教学制
三、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请简述何为“螺旋式课程”。
2. 请简要陈述古德莱德的课程实施的五个层次。
3.请谈谈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2页共2页
宁波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B 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科目代码: 841 总分值: 150 科目名称: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 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美国教育家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的经验论,反对
认为,所谓课程,
即
。
2. 课程开发的模式主要有:目标模式 、
立起了关于课程开发的“泰勒原理”。该原理突显了教育目标在课程开发中所占有的核心地位,它又被称 之为“ (3) 模式”。
3. 学术界一般把 (4) 一书视为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把 (5) 一书视为教学论学科 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4. 在 20 世纪前期,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和杜威教学理论两大阵营相互对立,左右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 大局,两大体系的竞争,有时被称之为“传统派”和 (6) 的竞争。
、
。
3. 小学教学组织的基本类型是
、教学组织的发展类型有:分组教学、
、
。
4.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范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塔巴(H.Taba)将选择范围概括为
和学习经验。
5. 按照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小学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划分为
和
两大类。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三种形态是相关课程、广域课程和( )
B. 活动中心课程论
C. 社会中心课程论
D. 实践中心课程论
4.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别教学为主
7.下列课程论学者中,哪位学者不属于“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 )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派纳 D.泰勒
8. 我国当代“情境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李吉林 B.于漪 C.李镇西 D.窦桂梅
9. 2001 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性质上不属于( )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批判泰勒原理并提出“实践性课程观”和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的学者是( ) A. 查特斯 B. 斯腾豪斯 C. 施瓦布 D. 舒伯特 2. 下列几种教学模式中,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范畴的是( ) A.支架式教学 B.抛锚式教学 C.随机进入教学 D.程序教学 3. 提出“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我国当代学者是( ) A.魏书生 B.黎世法 C.卢仲衡 D.邱学华 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学生学业成就质性评价的范畴( ) A.学绩测验 B.研究报告 C.表现性测验评价 D.成长记录袋 5. “范例教学”理论是下列中哪个学者提出来的( ) A.巴班斯基 B.罗杰斯 C.阿莫纳什维利 D.瓦根舍因
五、论述设计题(第 1 题 15 分,第 2 题 25 分,共 40 分)
1.试分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并结合你对现代教学要求的理解,谈谈如何进一步完善班级授课制。 2.请根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式、探究式等教学理念,结合你熟悉的一门小学学科,进行教 学设计。内容至少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 书设计。
A. 融合课程 B. 潜在课程 C. 活动课程 D.基本课程
2.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 )
A. 课程方案、课程编制和教材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C. 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和教材 D. 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教材
3.主张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是( )的主张。
A. 学科中心课程论
5. 著名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规 范与指导的目标是 (7) 目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是 (8) 目标。
6. 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以著名教育哲学家 (9) 的经验课程为典型代表。 7. 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等人提出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分别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 向、 (10) 、 (11) 。 8. (12) 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结构课程论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9.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13) 、 (14) 、 (15) 。 10.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16) 。
宁波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科目代码: 841 总分值: 150 科目名称: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 1918 年,美国学者 (1) 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2.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的 (2) 一书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该书确
4. 请简述课程管理的几种模式。
5.请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价的改革发展趋势。
四、材料分析题(24 分)
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 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 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 美术)等课程”。请基于你对综合课程概念和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以上述材料中提到的 某一门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是如何体现综合课程理念?并谈谈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要强调以综合课程为 主?
第1页共2页
宁波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 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科目代码: 841 总分值: 150 科目名称: 6.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A.强调要有理论指导 B.以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 C.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D.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