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

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

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计计算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计算的具体方法和公式。

1.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是水处理设计中最基础、最常用的计算之一、根据给定的污水处理量或饮用水需求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管道的设计截面尺寸和水泵的需求功率等参数。

1.1.管道截面积计算在水处理系统中,流量通常通过管道输送。

为了确保管道能够满足给定的流量要求,需要计算管道的截面积。

根据管道的水流速度和流量要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管道的截面积:A=Q/V其中,A是管道的截面积,Q是流量,V是流速。

1.2.水泵功率计算当流量超过一定数值时,需要使用水泵来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流量。

水泵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Q×ρ×H)/η其中,P是水泵的功率,Q是流量,ρ是水的密度,H是扬程,η是水泵的效率。

2.化学计量计算在水处理设计中,经常需要用到化学计量计算。

这种计算主要用于计算化学药剂的投加量,以满足水质标准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化学计量计算方法:2.1.化学药剂计量计算在给定的流量和目标浓度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化学药剂的投加量:D=Q×C/η其中,D是化学药剂的投加量,Q是流量,C是化学药剂的目标浓度,η是投加系统的投加率。

2.2.化学药剂的稀释计算有时需要将高浓度药剂稀释为目标浓度以满足投加要求。

稀释液体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V2=(C1×V1)/C2其中,V1和C1分别是初始溶液的体积和浓度,V2和C2分别是目标溶液的体积和浓度。

3.沉淀池设计计算沉淀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用于去除悬浮颗粒的设备。

以下是沉淀池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3.1.沉降速度计算沉淀池通过引入沉降作用使悬浮颗粒沉淀到底部。

沉淀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d=(g×(ρp-ρw)×d^2)/(18×μ)其中,Vd是沉淀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ρp是颗粒的密度,ρw是水的密度,d是颗粒的直径,μ是水的黏度。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水处理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指标的数学公式。

水处理是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旨在改善水的质量,使其适用于特定的用途,如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水处理计算公式。

1.清洗水需求量(CWR)计算公式:CWR=[(Q×T)/C]×100其中,CWR为清洗水需求量(L),Q为每分钟进水流量(L/min),T 为清洗时间(min),C为清洗浓度(%)。

清洗水需求量是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清洗设备而需要的水量。

通过计算清洗水需求量,可以合理规划清洗水的使用量。

2. 混凝剂(coagulant)投加量计算公式:C=(V×M)/Q其中,C为混凝剂投加量(mg/L),V为混凝剂体积(mL),M为混凝剂质量(mg),Q为水样体积(L)。

混凝剂投加量的计算公式是为了确定混凝剂的适当投加量,以达到最佳的混凝效果。

混凝剂通常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3. 净水效率(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计算公式:E = [(Cin –Cout) / Cin] × 100其中,E为净水效率(%),Cin为进水浓度(mg/L),Cout为出水浓度(mg/L)。

净水效率是衡量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污染物的能力的指标。

通过计算净水效率可以评估水处理过程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消毒剂剂量计算公式:D=(C×V)/Q其中,D为消毒剂剂量(mg/L),C为消毒剂浓度(mg/L),V为消毒剂体积(mL),Q为水样体积(L)。

消毒剂剂量的计算公式是为了确定适当的消毒剂投加量,以达到对水中的病原体进行有效灭活的目的。

5. 溶解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计算公式:DO=(P–Pv)/H其中,DO为溶解氧浓度(mg/L),P为大气压力(mmHg),Pv为饱和水蒸气压力(mmHg),H为溶解氧浓度与溶解氧分压之间的线性关系。

纯水处理率计算公式

纯水处理率计算公式

纯水处理率计算公式纯水处理率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纯水的产率与原始水的产率之比。

在水处理行业中,纯水处理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水处理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纯水处理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处理设备的性能,从而选择合适的设备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纯水处理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纯水处理率 = 纯水产率 / 原始水产率。

其中,纯水产率是指经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得到的纯水的产率,原始水产率是指进入水处理设备的原始水的产率。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值,这个比值越大,表示水处理设备的性能越好,处理效率越高。

在实际的水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原始水和纯水的流量来得到产率,然后利用上述公式来计算纯水处理率。

这个计算过程相对简单,但是需要准确的测量数据和正确的公式运用,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纯水处理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从而选择最适合我们需求的设备。

在选择水处理设备时,我们通常会考虑到设备的处理能力、处理效率、成本等因素。

而纯水处理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设备的性能,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设备。

另外,纯水处理率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帮助我们监测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

通过定期测量原始水和纯水的流量,并计算纯水处理率,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运行异常,从而进行维护和调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除此之外,纯水处理率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水处理工艺。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水处理设备,我们可以提高纯水处理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纯水处理率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优化水处理工艺。

通过正确地使用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水处理设备,从而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水处理相关工艺计算公式

水处理相关工艺计算公式

水处理相关工艺计算公式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和设备对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使之达到特定的品质要求,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用途。

对于水处理工艺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流量计算、水质计算、反应速率计算和设备选型等。

1.流量计算:-平均流量计算:平均流量(Q)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液体体积与时间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Q=V/t,其中Q为平均流量,V为通过给定截面的液体体积,t为经过的时间。

-流速计算:流速(v)是指液体通过单位截面的速度。

计算公式为:v=Q/A,其中v为流速,Q为流量,A为给定截面的面积。

2.水质计算:-溶解氧计算:溶解氧(DO)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水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

溶解氧的计算公式为:DO=(C/P)*100,其中DO为溶解氧的浓度,C为溶解氧的含量,P为水的总压力。

-悬浮物浓度计算:悬浮物是指在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悬浮物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m/V)*100,其中C为悬浮物的浓度,m为悬浮物的质量,V为水的体积。

3.反应速率计算:-反应速率计算: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量。

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为:r=ΔC/Δt,其中r为反应速率,ΔC为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量的变化量,Δt为时间的变化量。

-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公式为:k=r/C,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r为反应速率,C为反应物的浓度。

4.设备选型:-净水设备选型:净水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水源的特性、处理效果要求、处理量等因素。

常用的净水设备包括过滤器、反渗透膜、离子交换器等。

选型公式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或计算公式,如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来确定所需的设备型号和数量。

-污水处理设备选型: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污水特性、处理工艺要求、处理量等因素。

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曝气池、沉淀池、MBR等。

选型公式一般采用设计原则和经验公式,例如根据污水COD浓度和处理效果来确定曝气池的尺寸和风量。

水处理计算公式

水处理计算公式
Sr——进出水BOD5浓度差,mg/L
ΔXv——每日排出挥发性活性污泥量(微生物),g(MLVSS)/d
1.42(c)——细胞的氧当量,(gO2/gMLVSS),取1.42,符号为c
ΔOa——每kg污泥日需氧量,kgO2/kgMLVSS·d
ΔOb——去除每kgBOD5需氧量,kgO2/kgBOD5·d
CS——清水中饱和氧浓度(对应某一温度),kgO2/m3
C——清水中氧的实际浓度,kgO2/m3
OTR——体积为V的液体中氧的转移速率,kgO2/h
V——曝气系统液体体积,m3
温度因素
T——设计的工艺温度,20为标准状态的温度,℃
KLa(T)——温度为T℃时氧的总转移系数,1/h
KLa(20)——温度为20℃时氧的总转移系数,1/h
Xr——剩余污泥/回流污泥浓度,mg/L
X——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mg/L
f——XV/X,挥发性污泥浓度/污泥浓度
XV——挥发性曝气池污泥浓度(MLVSS),mg/L
SV——污泥沉降比,mL/L(如28%,即代0.28)
r——二沉池中污泥综合系数,一般为1.2左右
污泥斗容积计算
此公式规定泥斗的储泥时间为2h
Sr——进出水BOD5浓度差,mg/L
Y——污泥理论产率,kg(VSS)/kg(BOD5)
Kd——污泥内源呼吸率,d-1
fb——可生物降解VSS占VSS的比例(与f不同)
好氧区容积
V1——好氧区有效容积,m3
Q——废水流量,m3/d
XV——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mg/L
Y——污泥理论产率,kg(VSS)/kg(BOD5)
q——有机物比降解速率,d-1,
有些手册上q=LS′(即kgBOD5/kgMLVSS·d)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1.流量计算公式:流量=速度×面积在水处理设备中,常常需要计算流量以确定设备的处理能力。

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测量流体通过一定面积的时间来确定。

其中,速度可以通过测量流体的速度来计算,而面积可以通过设备的尺寸来确定。

2.底部流速计算公式:底部流速=流量/(底部横截面积×空隙率)底部流速是指底部槽体过滤层中流体通过的速度。

在水处理设备中,底部流速的计算可以用来判断底部过滤层的流速是否过高或过低,进而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

3.清洗水量计算公式:清洗水量=过滤面积×清洗水流量×清洗水时间在水处理设备中,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清洗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清洗水量的计算可以帮助确定清洗所需的水量,并进一步优化清洗过程。

4.含氧量计算公式:含氧量=(溶解的氧气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含氧量是指水中溶解氧气的含量。

在水处理设备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确定水中的氧气含量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5.总固体含量计算公式:总固体含量=(溶解固体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总固体含量是指水中固体颗粒物的总含量。

在水处理设备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

6.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压力损失=摩阻力×每单位长度的管道长度压力损失是指水流通过管道时由于摩擦而造成的压力损失。

在水处理设备设计和操作过程中,确定压力损失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节能优化非常重要。

以上是一些水处理设备常用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设计,提高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果。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按顺序分别为碳源、除磷、反渗透、水泵和隔油池计算公式,建议选择性查阅。

碳源计算公式1、碳源选择通常反硝化可利用的碳源分为快速碳源(如甲醇、乙酸、乙酸钠等)、慢速碳源(如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等)和细胞物质。

不同的外加碳源对系统的反硝化影响不同,即使外加碳投加量相同,反硝化效果也不同。

与慢速碳源和细胞物质相比,甲醇、乙醇、乙酸、乙酸钠等快速碳源的反硝化速率最快,因此应用较多。

表1 对比了四种快速碳源的性能。

2、碳源投加量计算1)氮平衡进水总氮和出水总氮均包括各种形态的氮。

进水总氮主要是氨氮和有机氮,出水总氮主要是硝态氮和有机氮。

进水总氮进入到生物反应池,一部分通过反硝化作用排入大气,一部分通过同化作用进入活性污泥中,剩余的出水总氮需满足相关水质排放要求。

2)碳源投加量计算同化作用进入污泥中的氮按BOD5 去除量的5%计,即0.05(Si-Se),其中Si、Se 分别为进水和出水的BOD5 浓度。

反硝化作用去除的氮与反硝化工艺缺氧池容大小和进水BOD5 浓度有关。

反硝化设计参数的概念,是将其定义为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与进水BOD5 浓度之比,表示为Kde(kgNO3--N/kgBOD5)。

由此可算出反硝化去除的硝态氮[NO3--N]=KdeSi。

从理论上讲,反硝化1kg 硝态氮消耗2.86kgBOD5,即:Kde=1/2.86(kg NO3--N/kgBOD5)=0.35(kg NO3--N/kgBOD5) 污水处理厂需消耗外加碳源对应氮量的计算公式为:N=Ne 计 - NsNe 计=Ni - KdeSi - 0.05(Si-Se)式中:N—需消耗外加碳源对应氮量,mg/L;Ne 计—根据设计的污水水质和设计的工艺参数计算出能达到的出水总氮,mg/L;Ns—二沉池出水总氮排放标准,mg/L; Kde—0.35,kgNO3--N/kgBOD5;Si—进水BOD5 浓度,mg/L;Se—出水BOD5 浓度,mg/L;Ne 计需通过建立氮平衡方程计算,生化反应系统的氮平衡见图1。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用于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使其符合特定的水质要求。

水处理计算公式是描述各个步骤中的关键参数和计算方法的方程式。

本文将从常见的水处理过程入手,介绍一些常用的水处理计算公式。

1.硬度计算公式硬度是水中可溶解的钙和镁离子的浓度。

硬度的计算公式为:硬度(mg/L)= M(Ca2+)× 2.497 + M(Mg2+)× 4.118其中,M(Ca2+)和M(Mg2+)分别表示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mg/L)。

2.消毒剂投加量计算公式在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氯化物、臭氧、二氧化氯等。

消毒剂投加量的计算公式为:投加量(mg/L)= 工作浓度(mg/L)× 流量(L/s)× 时间(s)其中,工作浓度是消毒剂的稀释浓度,流量是水处理系统的进水流量,时间是消毒剂的接触时间。

3.胶体悬浮物计算公式胶体悬浮物是指在水中悬浮的微小颗粒,如泥土颗粒、有机物颗粒等。

胶体悬浮物的计算公式为:悬浮物浓度(mg/L)= (視傳導度1 - 視傳導度2)× 系数其中,視傳導度1和視傳導度2分别表示采集水样前后的水的电导率,系数是由实验测定得到的。

4.沉淀污泥计算公式在沉淀池中,通过物理沉降将悬浮物分离出来,形成污泥。

沉淀污泥的计算公式为:污泥量(kg)= 流量(m³/s)× 悬浮物浓度(mg/L)× 时间(s)× 污泥的浓度其中,流量表示进入沉淀池的水流速度,悬浮物浓度表示进入沉淀池的水中的悬浮物浓度,时间表示水在沉淀池停留的时间,污泥的浓度表示沉淀池中污泥的浓度。

5.滤池设计公式滤池是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滤池的设计公式包括滤料的体积计算公式和空气流量的计算公式。

滤料的体积(m³)=流量(m³/s)×滤速(m/h)×时间(h)其中,流量表示进入滤池的水流速度,滤速表示水通过单位滤料面积的流速,时间表示水在滤池中停留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负荷
Q——设计流量,m3/d
LS——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LS′——污泥负荷,kg(BOD5)/[kg(MLVSS)d]
V——曝气池容积,m3
X——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mg/L
XV——挥发性曝气池污泥浓度(MLVSS),mg/L
容积负荷
LV——容积负荷,g(BOD5)/(m3d)
污泥回流量
Q——设计流量,m3/d
Qr——回流污泥流量,m3/d
R——污泥回流比,此时按最大回流比100%算
污泥产量
及剩余污泥排放量
曝气池容积、污泥产量及泥龄的计算见前面曝气池部分
污泥由曝气池排放时
当污泥从二沉池排放时
W——剩余污泥排放量,m3/d
R——污泥回流比
θC——污泥龄即污泥停留时间,d
V——曝气池容积,m3
生物处理基本公式
项目
公式
说明
反应速度
S——底物
X——合成细胞
P——最终产物
y——又称产率系数,mg(生物量)/mg(降解的底物)
S——底物浓度,同ρS
X——合成细胞浓度或微生物浓度,同ρX
反应级数
k——反应速度常数,随温度而异
n——反应级数
零级反应
, ,
v——反应速度
t——反应时间
k——反应速度常数,随温度而异
θ——温度系数,取值范围~,一般取值为
C——T℃时工艺系统中污水的溶解氧浓度,mg/L,多数情况为2
CS(T)——T℃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平均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如未告知取值,则查三废P501
CS(20)——20℃时清水中氧的溶解度,L
空气量
GS——供气量,m3/h,注意单位换算
OS——供气量,kg/h,注意单位换算
→求得曝气池体积
→求得单座曝气池体积,及表面积
→求得单座曝气池长度,并验算宽深比、长宽比
→曝气时间
→求得需氧量,及最大时需氧量
→求得标态需氧量
→求得标态空气量
→求得二沉池表面积
→得出二沉池直径
需氧量计算公式
除碳需氧量
O2——需氧量,kg/d
a′——氧化每kgBOD5所需氧量,取值:生活污水~,有机工业废水~
T——计算温度,℃
DO——溶解氧的浓度,mg/L,一般按2mg/L计
KO2——氧的半速常数,mg/L,~L,15℃时为2
θCm——最小污泥龄,d
SF——安全系数,通常取~
θC——污泥龄,d,此值也可按经验取值
Sr——进出水BOD5浓度差,mg/L
Y——污泥理论产率,kg(VSS)/kg(BOD5)
Kd——污泥内源呼吸率,d-1
f——XV/X,挥发性污泥浓度/污泥浓度
Qw——每日排出污泥量,m3/d,即剩余污泥湿量
Xr——剩余污泥/回流污泥浓度,mg/L
Xe——二沉池出水污泥浓度,mg/L
Y——污泥理论产率,kg(VSS)/kg(BOD5)
Kd——污泥内源呼吸率,d-1
θC——污泥龄即污泥停留时间,d
x——去除每kgBOD5产泥量,(kgVSS/kgBOD5·d)
——氧在空气中的百分数
——20℃时氧的密度,kg/m3
EA——曝气器的氧利用率
二沉池
表面负荷法
A——二沉池面积,m2
Qmax——废水最大时流量,m3/d
q——水力表面负荷,m3/(m2·h)
H——澄清区水深,/m
t——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
Q——设计流量,m3/d
Kz——总变化系数
Kh——时变化系数
Kd——日变化系数
固体通量法
X——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mg/L
Gt——固体表面负荷值,kg/m2·d
Qmax——废水最大时流量,m3/d
回流污泥浓度
SVI——污泥容积指数,mL/g,取值范围约100左右
Xr——剩余污泥/回流污泥浓度,mg/L
X——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mg/L
f——XV/X,挥发性污泥浓度/污泥浓度
注: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从定义来说用S0正确,但规范中用去除量,考试中用去除量来计算
污泥容积指数
X——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mg/L
SV——污泥沉降比,mL/L(如28%,即代)
混合液污泥浓度
SVI——污泥容积指数,mL/g,取值范围约100左右
r——二沉池中污泥综合系数,一般为左右
污泥浓度
X——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mg/L
Nt——进水总氮,mg/L
Noe——出水总硝态氮,mg/L
ΔXv——排出生物处理系统的微生物含氮量,g/d
供氧量计算公式
曝气池供氧量
计算供氧量时单位折算成kg/h,注意除24
O2——计算需氧量,kgO2/h
OS——标态需氧量,kgO2/h
基本原理
dC/dt——单位体积清水中氧的转移速率,kgO2/m3h
稳态条件下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K2——动力学参数(参见上面公式,Se单位为mg/L)
Kd——污泥内源呼吸率,d-1
污泥产量
ΔX——每日排出污泥量即污泥产量(MLSS),gMLSS/d
ΔXV——每日排出挥发性污泥量即挥发性污泥产量(MLVSS),gMLVSS/d
Yobs——实际工程中,产率系数Y常以实际测得的观测产率系数Yobs替代
Kd——内源呼吸(或衰减)系数
ρX——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
μ′——反应器中微生物比净增长速度
θc——污泥龄,d
简化版
Yobs——实际工程中,产率系数Y常以实际测得的观测产率系数Yobs替代
活性污泥法
项目
公式
说明
处理率
S0——进水BOD5浓度,mg/L
Se——出水BOD5浓度,mg/L
Sr——进出水BOD5浓度差,mg/L
KLa——清水中氧的总转移系数,1/h
CS——清水中饱和氧浓度(对应某一温度),kgO2/m3
C——清水中氧的实际浓度,kgO2/m3
OTR——体积为V的液体中氧的转移速率,kgO2/h
V——曝气系统液体体积,m3
温度因素
T——设计的工艺温度,20为标准状态的温度,℃
KLa(T)——温度为T℃时氧的总转移系数,1/h
反硝化速率
T——计算温度,℃
rDN′——实际的反硝化速率,gNO3-N/gVSS·d
rDN——反硝化速率,gNO3-N/gVSS·d,温度15~27℃时城市污水取值~,20℃可取
DO′——反硝化时的溶解氧浓度,可取L
生物污泥产量
算法参见活性污泥法
ΔXV——每日排出挥发性污泥量即挥发性污泥产量(MLVSS),gMLVSS/d
Q——废水流量,m3/d
XV——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mg/L
Y——污泥理论产率,kg(VSS)/kg(BOD5)
Kd——污泥内源呼吸率,d-1
S0——进水BOD5浓度,mg/L
Se——出水BOD5浓度,mg/L
LS′——污泥负荷,kg(BOD5)/[kg(MLVSS)d]
注意此处为MLVSS,如为MLSS需对应X
y——每kg活性污泥日产泥量,(kgVSS/kgVSS·d)
负荷法
设定污泥负荷Ls,取值SVI、R、r、f
设定曝气池数量n、池深H
设定曝气池宽度B
取值a′、b′,及根据总系数KZ
取值α、β、ρ、Cst、Cs20、C
设定EA
设定二沉池表面负荷q
此表参见三废手册例题P527
→求得污泥浓度X/XV(注意统一用MLSS或者MLVSS)
b′——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d-1,取值:生活污水~,有机工业废水~
——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5计时,取,符号为a
Sr——进出水BOD5浓度差,mg/L
ΔXv——每日排出挥发性活性污泥量(微生物),g(MLVSS)/d
(c)——细胞的氧当量,(gO2/gMLVSS),取,符号为c
ΔOa——每kg污泥日需氧量,kgO2/kgMLVSS·d
CS′——污水中氧的溶解度,kgO2/m3
压力的影响
ρ——压力修正系数
PS——标准大气压,×105Pa
P——当地大气压,Pa
标态需氧量
鼓风曝气和表面曝气不同,应按给排水手册计算
OS/R0——标态下转移到曝气池中的总氧量,kgO2/h
O2/R——实际状态下转移到曝气池中的总氧量,kgO2/h
F——安全系数,不要求时取1
t——一个运行周期所需要的时间,h
tF——一个周期的进水时间,h
tR——一个周期的反应时间,h
tS——一个周期的沉淀时间,h
td——一个周期的排水时间,h
tb——一个周期的闲置时间,h
N——周期数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计算公式
硝化菌生长速率
泥龄算法一
μn——硝化菌的生长率,d-1
Nke——出水总凯氏氮或氨氮(TKN),mg/L
Sr——进出水BOD5浓度差,mg/L
Q——废水流量,m3/d
Kd——污泥内源呼吸率,d-1
Y——污泥理论产率,kg(VSS)/kg(BOD5)
除氮量核算
ΔXV——生物合成所需的氮,gMLVSS/d
Nt——进水总氮,mg/L
Noe——出水总硝态氮,mg/L
Nk——进水总凯氏氮(TKN凯氏氮=有机氮+氨氮),mg/L
Nke——出水总凯氏氮或氨氮(TKN),mg/L
XV——挥发性曝气池污泥浓度(MLVSS),mg/L
SV——污泥沉降比,mL/L(如28%,即代)
r——二沉池中污泥综合系数,一般为左右
污泥斗容积计算
此公式规定泥斗的储泥时间为2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