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梳理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梳理型教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青藏地区)知识梳理型教案教学目标①通过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树立辩证思想,获得正确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地理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②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与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③分组自学,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

掌握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方法启发读图、分组自学、探究讨论、分析比较、讲授。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电子课件等。

学生教科书、地图册等。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教师:中国分为哪四个区域?学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简要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学生指图回答)教师:通过学习北方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今天就让我们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青藏地区区域的学习。

引导学生,切入主题(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分若干小组,每小组四人。

点击电脑课件,大屏幕展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图片,读图思考、讨论,进行研究性学习)自学提纲如下:青藏地区:①读图指出本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理界线。

②找出本区所包括的省区。

③读图说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

④通过以上分析概括出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⑥举例说明这种自然地理特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完整word版)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完整word版)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通过地图和自然景观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掌握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及农业区的分布。

3.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区和优良畜种。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

【使用说明及指导】1.学案发放后,认真、快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5分钟)2.口头展示预习成果,教师纠正强调(5分钟)3.分组讨论并展示,老师追问引导(25分钟)4.达标检测(5分钟)【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山脉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的大高原,素有“”之称,青藏地区就位于其之上。

3.青藏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所以呈现出“”的地形特征。

4.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同时又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

由于海拔高,,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生长有耐寒的高山,以及能适应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7.青藏高原的农业大多分布在海拔的地区,这里气温,土质,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雅鲁藏布江中游,海拔在3000-4000米,相对高差在1500-2000米。

这里河流流速缓慢,河谷宽阔,土地肥沃,击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

这里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油菜籽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甜菜比北方地区的甜菜平均单根重20%-30%。

1.读图9.5,以拉萨为例概括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发展农业所具备的热量条件。

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水源条件。

3.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达标检测→我成功我自豪】1.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A.日照强、生长期长B.地势高、气候寒冷C.高山峡谷分布广D.降水和冰雪融水多2.下列地理现象或事物,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域高原B.“日光城”拉萨C.羊八井地热发电站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3.制约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B.地形C.气温D.土壤4.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A.灌溉农业B.河谷农业C.绿洲农业D.基塘农业5.下列特产属于青藏地区的是()A.人参、鹿茸、貂皮B.柑橘、茶叶、甘蔗C.青稞、牦牛D.长绒棉、哈密瓜【小阅读→我知道我博学】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

学案8: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案8: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A.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B.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3.下列有关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干旱是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C.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D.有“世界屋脊”之称4.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A.热量充足B.水资源丰富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5. 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6. 暑假,周周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B.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C.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D.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7.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①传统服饰藏袍②主食米饭③耐寒的滩羊④农业区在河谷地带⑤藏人脸上的“高原红”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⑤8. 纺织工业是我国最早兴起的部门之一。

根据原料产地与布局关系,你认为西藏林芝适宜发展哪类纺织工业()A. 棉纺织工业B. 毛纺织工业C. 麻纺织工业D. 化纤工业9.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和省。

(2)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西藏与(国家名)的边境上。

(3)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为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湖面海拔约为-158米.计算得出我国陆地上相对高度最大达米。

(4)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以业为主,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有“高原之舟”之称的。

六、感悟成功颗粒归仓1、知识归纳:2、感悟生成:参考答案1.C2.A3.B4.C5.C6.C7.A8.B9.(1)青海(2)世界屋脊尼泊尔(3)9002.43 (4)畜牧业牦牛。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导学案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导学案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知道本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本区青藏自然环境特征。

3、记住本区农业区的分布与主要农产品4、运用地图、资料等,学会分析并归纳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自学提纲:一、位置与范围: (课本P85)位于我国__________部,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____以南,南至国界;主要包括__________自治区和__________省。

(P85图9.3标注)。

二、自然环境特征(课本P85)1、地形:青藏地区地势_____,平均海拔_____以上,是世界上最____的高原,有__________之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主要地形区:________高原,__________盆地。

2、河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_____广布,青藏地区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P85图9.3标注)注意:黄河支流---湟水3、气候:读图分析拉萨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1239小时(1)拉萨1月均温_____,7月均温_____;成都1月均温_____,7月均温_____;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

(图片不清,可参考P86图9.5)(2)青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85)(3)对比两地日照时数差异,并分析原因。

(P85)三、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课本P88-89)1、青藏高原是我国_____牧区,草原上生长着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的牲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88)2、青藏地区的农业分布在_____________谷地和_________谷地,被称作是_______农业。

居民的日常主食为________,爱喝________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青藏地区)知识梳理型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青藏地区)知识梳理型教案1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青藏地区)知识梳理型教案一、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a、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b、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及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交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本区是科研旅游的宝地。

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学生分析:1、教学对象:普通中学初二学生。

2、特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对地理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青藏地区》是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三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的西北地区》,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将为下一步省级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本章内容中,在教材知识体系中占据承上启下的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一切地理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

高寒牧区、“谷地”农业是本区农牧业生产特征。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本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引言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农业情况,并能够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2.1 高原地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其地貌以广阔的高原和错综复杂的山脉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青藏地区特色。

2.2 气候条件青藏地区属于高寒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降水稀少,热量和水分的不均衡分配导致青藏地区干旱和草地退化的问题。

2.3 植被分布由于气候和地形的特殊性,青藏地区的植被分布呈现多样性。

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是其主要的植被类型,而冰川、河流和湖泊等水域也是其独特的植被景观。

2.4 动物资源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包括藏羚羊、野牦牛、藏狐等珍稀野生动物。

这些动物资源的独特性和保护的重要性为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三、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受限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但由于近年来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的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1 农业发展现状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包括牛、羊、马等牲畜的养殖。

由于高寒气候和地形的限制,农作物的种植比较有限,主要是青稞、马铃薯等寒区作物。

3.2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气候变化、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诸多挑战。

然而,青藏地区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农业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3.3 农业发展的前景及关键措施为了促进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包括改善水利设施、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

四、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2.理解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3.了解青藏地区的高寒牧业及农业的分布,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活方式。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的高寒牧业及农业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

2.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降雨稀少,内部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3.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地区。

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天然气的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左右。

著名的工程就是把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

5.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源时要注意避免破坏,并加强的环境保护。

二、自主学习读课本P84—89内容,完成下列填空:【世界屋脊】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山脉以西,山脉—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上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是青藏地区地形的显著特征。

3.主要河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青藏地区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特征: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

5.青藏地区的能源主要有:、、。

“日光城”是指。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高寒牧区:在独特的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发育良好,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2.河谷农业:(1)主要农业区:在一些海拔较的地区,如南部的、东部的,分布着河谷农业。

(2)主要农作物:河谷地带气温,土质较,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

3.居民与习俗:(1)民族:青藏地区人口稀少,少数民族以族为主,该族多信奉教。

(2)主食:藏族人民的主食是,也是常见的食物。

(3)服饰:藏族的传统服饰是,可以适应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第一篇: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分析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特色,认识坎儿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灌溉农业、畜牧业、坎儿井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教学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法指导】1.重要知识点在书上、图上做好标记,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2.认真阅读图文资料,仔细分析,同学间互助合作。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新疆细毛羊等课外资料。

学生:1.复习我国降水的分布、干湿地区2.查找坎儿井的资料。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大家学过王之涣的《凉州词》吧,谁还记得?学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诗人在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同时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边疆壮美景色的画卷。

画卷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呢?学生:西北地区。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广袤、苍凉的西北地区。

【设计意图】《凉州词》同学们在小学就学了,很熟悉。

用这首诗导入很容易唤起学生的记忆,增加对地理的亲近感。

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二)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视频资料)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这首歌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优美景色?学生:西北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看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识记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2、看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3、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复习流程
一、知识整理,要点识记。

图(一)图(二)
1、自然特征
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_部,C 山以西、A 山脉——B 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见图二)
地形:青藏地区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是世界最_______的大高原,素有“”之称,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气候:受地形、地势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自然特征是高寒。

河流:江河之源(青藏高原是、、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资源:资源、地热资源、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等独特的区域特征。

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畜牧业(高寒牧业):
①主要牧区:牧区、牧区
②代表牲畜:“高原之舟”——
③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

④生产条件:气温较低,日照较长
种植业(河谷农业):
①分布:河谷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_______谷地。

原因: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水源充足。

②主要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豌豆等。

民俗:
传统服饰:
饮食:主食,爱喝青稞酒
民居:帐篷或碉房
民族及宗教信仰:藏族,佛教
二、综合比较,能力提升。

1、填表比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地形气候类型植被河流
西北地区以、为主典型的
气候
自东向西依次
为:、

河流稀少,水量小,
流程短,多内流河、
湖,我国最长的内
流河
青藏地区以为主高原山地气

高寒草地江河之源
2、填表比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差异。

牧场类型主要牧区和优良畜种农业分布地区主要农作物、农产品
西北地区大型优质牧场(分
布在内蒙古高原)和
高山牧场(分布在
天山等)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宁夏滩羊
在、、

发展农业
瓜果(哈密
瓜、葡萄)、

青藏地区牧场
青海牧区:牦牛
西藏牧区:、藏
绵羊、藏山羊
在、
分布
河谷农业


豌豆等
三、核心要点,聚焦突破。

1、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

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相应空格。

A、江河之源
B、高寒气候
C、光照强烈
D、喜凉作物
E、耐寒动物
2、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② ,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③低温延长了农作物的生长期,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制造和积累。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

四、巩固提升,冲刺中考。

一、选择题。

1、影响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能源
2、有人说:“假如没有青藏高原,新疆的浩瀚沙漠将披上绿装。

”支持该说法的依据是
青藏高原阻挡了()
A、印度洋北上的水汽
B、太平洋西进的水汽
C、北冰洋南下的水汽
D、大西洋东进的水汽
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
A、热量充足
B、水资源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4、下列与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气候特点相似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关于图中、乙两大高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大高原表面起伏较大,农田以小块水田为主
B、两大高原气候温暖湿润,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C、甲图高原降水丰沛,植被茂密;乙图高原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D、甲图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乙图高原气温低,植物生长缓慢
二、非选择题。

1、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A是,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2、城市B是,图中的铁路线是铁路,如果沿线旅游可以观赏到全国最大的湖泊,参观到拉萨著名的藏传佛教建筑。

3、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省。

4、本区是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影响因素是。

5、青藏地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主要粮食作物是和小麦。

6、小玲在西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