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习题答案汇总
单元综合复习(六)第二章 机械制造装备 2.3 机床夹具

单元综合复习(六)2.3 机床夹具一、单向选择题:1、欠定位是(A)。
A、不允许的;B、允许的;C、不一定。
2、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即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B)。
A、欠定位;B、不完全定位;C、完全定位。
3、过定位是(C)。
A、不允许的;B、允许的;C、不一定。
4、锥度心轴限制(D)个自由度。
A、2;B、3;C、4;D、5。
5、在球体上铣平面,要求保证尺寸H(如左下图所示),必须限制(A)个自由度。
A、1;B、2;C、3;D、4。
6、在球体上铣平面,若采用如右上图所示的方法定位,则实际限制了(C)个自由度。
A、1;B、2;C、3;D、4。
7、过正方体工件中心垂直于某一表面打一通孔,必须限制(D)个自由度。
A、2;B、3;C、4;D、58、在车床上安装工件时,能自动定心并夹紧工件的夹具是(A)A、三爪卡盘;B、四爪卡盘;C、中心架。
二、多向选择题:1、以下属于工艺基准的有:(A、C、D)。
A、定位基准;B、设计基准;C、工序基准;D、装配基准。
2、定位结果不会使工件定位精度受到影响的定位现象是:(A、D)A、不完全定位;B、过定位;C、欠定位;D、完全定位。
3、机床夹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A、B、D)A、定位元件;B、夹紧机构;C、对刀及导向元件;D、夹具体。
三、判断题:1、夹具装夹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T)2、工件夹紧后,位置不会再变化,因而也就定位了。
(F)3、在工件的定位安装中,限制的自由度越多越稳定。
(F)4、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T)5、过定位系指工件实际被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
(F)6、工件装夹在夹具中,凡是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即为完全定位。
(F)7、工件装夹在夹具中,凡是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就不会出现欠定位。
(F)8、工件装夹在夹具中,凡是超过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是过定位。
(F)9、工件装夹在夹具中,凡是不超过六个定位支承点,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机械装备设计课后习题与答案

机械装备设计课后习题与答案第⼀章习题与答案1、柔性化指的是什么?试分析组合机床、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中⼼、柔性制造系统的柔化程度,其柔性表现在哪⾥?答:柔性化有两重含义,即产品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
其中产品结构柔性化是指产品设计时采⽤模块化设计⽅法和机电⼀体化技术,只需对结构做少量重组和修改,或修改软件,就可以快速地推出满⾜市场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新产品。
功能柔性化是指只需进⾏少量调整或修改软件,就可以⽅便的改变产品或系统的运⾏功能,以满⾜不同的加⼯需要。
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具有较⾼的功能柔性化程度。
1.要实现机械制造装备的柔性化,不⼀定⾮要采⽤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组合机床及其组合成的⽣产线也可以设计成具有⼀定的柔性,完成⼀些批量较⼤、⼯艺要求较⾼的⼯件;2.普通机床可加⼯不同尺⼨和形状的⼯件;3.数控机床具有较⾼的柔性化程度,由单主轴发展成具有两根主轴,⼜在此基础上增设附加控制轴C轴控制功能。
4.加⼯中⼼拥有较⾼的柔性化程度,体现如⾃动换⼑等;5.柔性制造系统也拥有很⾼的柔性化程度,不同⼯件可以同时上线,实现混流加⼯。
2、哪些产品宜采⽤系列化设计⽅法?为什么?应该遵循哪四化原则?答:各规格产品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和相似的结构形式。
为了缩短产品的设计、制造周期,降低成本,保证和提⾼产品的质量。
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化、标准化、结构典型化。
3、机床夹具的作⽤是什么?有哪些要求?答:作⽤:1.保证加⼯精度;2.提⾼⽣产效率;3.扩⼤机床使⽤范围;4.减轻⼈⼯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
要求:1.保证加⼯精度;2.夹具的总体⽅案应与⽣产纲领相适应;3.安全、⽅便、减轻劳动强度;4.排屑顺畅;5.机床夹具应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艺性。
4、机床夹具的组成成分有哪些?那些不可缺少?答: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2.夹紧原件及夹紧装置;3.夹具体;4.动⼒装置;5. 导向及对⼑元件;6.其他元件及装置。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1、机床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其理由是什么?(p57)(1)工艺范围(2)柔性:机床的柔性是指其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包括空间上的柔性(功能柔性)和时间上的柔性(结构柔性)。
(3)与物流系统的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指机床与物流系统之间进行物料(工件、刀具、切屑)流动的方便程度。
(4)刚度:加工过程中,在切削力作用下,抵抗刀具相对与工件在影响加工精度方向变形的能力,包括静刚度、动刚度、热刚度。
(5)精度:机床的精度主要是指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
(6)噪声(7)成产率和自动化(8)成本(9)生产周期(10)可靠性(11)造型与色彩7、工件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些?(p63)1)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2)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3)轨迹法: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4)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做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10、机床的主运动与形状创成运动的关系如何?进给运动与形状创成运动的关系如何?(p66)11、机床上的复合运动、内联系传动链、运动轴的联动的含义及关系如何?(p65)16、分析图2-14所示各种机床的运动功能图,说明各个运动的所属类型、作用及工件加工表面的形成方法。
(p67)17、机床的传动原理如何表示?它与机床运动功能图的区别是什么?(p70)常用一些简明的符号把传动原理和传动路线表示出来,这就是传动原理图。
23、机床主传动系都有那些类型?由那些部分组成?(p89)主传动系一般由动力源(如电动机)、变速装置及执行件(如主轴、刀架、工作台),以及开停、换向和制动机构等部分组成。
1.主传动系分类按驱动主传动的电动机类型:交流电动机驱动、直流电动机驱动按传动装置类型:机械传动装置、液压传动装置、电气传动装置以及它们的组合按变速的连续性:分极变速传动、无极变速传动24、什么是传动组的级比和级比指数?常规变速传动系的各传动组的级比指数有什么规律性?(p92)25、主变速传动系设计的一般原则1)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2)传动顺序与扩大顺序相一致的原则(前密后疏原则)3)变速组的变速要前慢后快,中间轴的转速不宜超过电动机的转速103、110、113例题机床类型:中型车床。
(完整版)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1-1 为什么说机械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科技技术发展的载体及使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工具和桥梁。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表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1-2 机械制造装备与其他工业化装备相比,特别强调应满足哪些要求?为什么?(需要看教材确认答案)1)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节材节能2)符合工业工程要求符合绿色工程要求1-3 柔性化指的是什么?试分析组合机床、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
其柔性表现在哪里?1)柔性化有俩重含义:产品机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
2)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具有较高的功能柔性化程度。
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不同工件可以同时上线,实现混流加工。
组合机床其柔性表现在机床可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
1-6机械制造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可获得什么好处?1)机械制造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体现在:其系统和产品的通常结构是机械的,用传感器检测来自外界和机器内部运行状态的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经控制系统,由机械、液压、气动、电气、电子及他们的混合形式的执行系统进行操作,使系统能自动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机器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2)好处:1.对机器或机组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巡查和控制;2.对机器或机组系统工作程序的控制;3.用微电子技术代替传统产品中机械部件完成的功能,简化产品的机械结构。
1-7 对机械制造装备如何进行分类?1)加工装备:采用机械制造方法制造机器零件的机床。
2)工艺装备:产品制造是用的各种刀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工具。
3)仓储运输装备:各级仓库、物料传送、机床上下料等设备。
4)辅助装备:清洗机和排屑装置等设备。
1-8工业工程指的是什么?如何在设计机械制造装备时体现工业工程的需求?1)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能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科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2版》课件习题思考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1章专机总体设计1.1 专机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答:专机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工艺范围; 2) 加工精度; 3) 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 4) 可靠性; 5) 操作方便、工作完全;6) 造型美观、减少污染。
1.2 专机设计的步骤是什么?答: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调查研究; 2) 总体方案设计; 3) 工作图设计; 4) 试制鉴定。
1.3 专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答:具体内容如下:1) 调查研究; 2) 专机的总体布局; 3) 工艺分析; 4) 确定专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4 总体布局的内容是什么?答:内容是按工艺要求决定机床所需的运动,确定机床的组成部件,以及确定各个部件的相对运动和相对位置关系,同时也要确定操纵、控制机构在机床中的配置,并作出机床的总联系尺寸图。
1.5 为何在总体方案设计中工艺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答:工艺分析首先确定该专机所采用哪一种的工艺方法,工艺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它对机床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很大。
工艺方法的改变将导致机床的运动、传动、部件配置以及结构等产生一系列变化。
不同的工艺方法,必然会使机床的结构、运动、传动等有所不同。
因此,在总体方案设计中工艺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的。
1.6 专机的运动有哪几种类型?运动分配的原则是什么?答:按其运动的功用可分为表面成形运动和辅助运动两大类。
表面成形运动又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类。
运动分配的原则应考虑下列几项:1) 简化机床的传动和结构; 2) 提高加工精度; 3) 缩小机床占地面积。
1.7 主轴转速数列有哪几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答:主轴转速数列采用等比级数、等差级数、对数级数等类型排列。
一般情况下,在主运动系统中主轴转速采用等比级数排列; 在进给运动系统中采用按等差级数排列的数列。
1.8专机的功率确定方法有哪几种?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什么?答:有3种方法:1) 类比法; 2) 实侧法; 3) 计算法。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 机床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什么是人机关系机床应具有的性能指标:1、工艺范围;2、加工精度;3、生产率和自动化;4、可靠性;人机关系:使机床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实现人机环境高度协调统一,为操作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可靠、高效的工作条件;能减轻操作者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
机床的信号指示系统的显示方式、显示器位置等都能使人易于无误地接受;机床的操纵应灵活方便,符合人的动作习惯,使操作者从接收信号到产生动作不用经过思考,提高正确操作的速度,不易产生误操作或故障。
机床造型应美观大方,色彩协调,提高作业舒适度。
另外,应降低噪声,减少噪声污染。
1-2 机床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机床设计大致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零件设计,样机试制和试验鉴定四个阶段。
1-3 机床的总体方案拟定包括什么内容机床总布局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总体设计:1、掌握机床的设计依据;2、工艺分析;3、总体布局;4、确定主要的技术参数机床总体布局:1、分配机床运动;2、选择传动形式和支承形式;3、安排操纵部位;4、拟定提高动刚度的措施。
1-4 机床分配运动的原则是什么驱动型式如何选择机床运动的分配应掌握四个原则:1、将运动分配给质量小的零部件;2、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3、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运动部件的刚度;4、运动分配应视工件形状而定。
机床的主传动按驱动电动机类型分为交流电动机驱动和直流电动机驱动。
交流电动机驱动又分为单速电动机、双速电动机及变频调速电动机驱动。
机床传动的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
机械传动靠滑移齿轮变速,变速级数一般少于30级,它传递功率大,变速范围较广,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广泛用于通用机床中,尤其是中小型机床中。
缺点是有相对转速损失,工作中不能变速。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频调速—多楔带—齿轮传动组合的传动已成为机床主传动的主导形式。
液压无级变速传动平稳,运动换向冲击小,易于实现直线运动,适用于刨床、拉床、大型矩台平面磨床等机床的主运动中。
02210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李庆余)

02210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李庆余)《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第⼀章习题参考答案1-1 机床应满⾜哪些基本要求?什么是⼈机关系?机床应具有的性能指标:1、⼯艺范围;2、加⼯精度;3、⽣产率和⾃动化;4、可靠性;⼈机关系:使机床符合⼈的⽣理和⼼理特征,实现⼈机环境⾼度协调统⼀,为操作者创造⼀个安全、舒适、可靠、⾼效的⼯作条件;能减轻操作者精神紧张和⾝体疲劳。
机床的信号指⽰系统的显⽰⽅式、显⽰器位置等都能使⼈易于⽆误地接受;机床的操纵应灵活⽅便,符合⼈的动作习惯,使操作者从接收信号到产⽣动作不⽤经过思考,提⾼正确操作的速度,不易产⽣误操作或故障。
机床造型应美观⼤⽅,⾊彩协调,提⾼作业舒适度。
另外,应降低噪声,减少噪声污染。
1-2 机床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机床设计⼤致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零件设计,样机试制和试验鉴定四个阶段。
1-3 机床的总体⽅案拟定包括什么内容?机床总布局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总体设计:1、掌握机床的设计依据;2、⼯艺分析;3、总体布局;4、确定主要的技术参数机床总体布局:1、分配机床运动;2、选择传动形式和⽀承形式;3、安排操纵部位;4、拟定提⾼动刚度的措施。
1-4 机床分配运动的原则是什么?驱动型式如何选择?机床运动的分配应掌握四个原则:1、将运动分配给质量⼩的零部件;2、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件的加⼯精度;3、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运动部件的刚度;4、运动分配应视⼯件形状⽽定。
机床的主传动按驱动电动机类型分为交流电动机驱动和直流电动机驱动。
交流电动机驱动⼜分为单速电动机、双速电动机及变频调速电动机驱动。
机床传动的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
机械传动靠滑移齿轮变速,变速级数⼀般少于30级,它传递功率⼤,变速范围较⼴,传动⽐准确,⼯作可靠,⼴泛⽤于通⽤机床中,尤其是中⼩型机床中。
缺点是有相对转速损失,⼯作中不能变速。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频调速—多楔带—齿轮传动组合的传动已成为机床主传动的主导形式。
第三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章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习题解答2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3版P94)2-1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在生产中起何作用?概念题,见教材P25.2-2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的主要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概念题,见教材P25.2-3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见教材P25-31.2-4试分析图所示零件有哪些结构工艺性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改进意见。
解:1)键槽设置在阶梯轴90°方向上,需两次装夹加工。
将阶梯轴的两个键槽设计在同一方向上,一次装夹即可对两个键槽加工。
2)车螺纹时,螺纹根部易打刀;且不能清根。
设置退刀槽,可使螺纹清根;操作相对容易,可避免打刀。
3)两端轴颈须磨削加工,因砂轮圆角而不能清根;设置退刀槽,磨削时可以清根。
2-7何谓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P34)经济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P35):根据零件表面、零件材料和加工精度以及生产率要求,考虑本厂现有的工艺条件,考虑加工经济精度等因素。
2-8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加工一批直径为,长度为58mm的光轴,其表面粗糙度,材料为45钢,试安排其加工路线。
答: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精密磨削。
2-9图4-71所示箱体零件的两种工艺安排如下:(1)在加工中心上加工:粗、精铣底面;粗、精铣顶面;粗镗、半精镗、精镗Φ80H7孔和60H7孔;粗、精铣两端面。
(2)在流水线上加工:粗刨、半精刨底面,留精刨余量;粗、精铣两端面;粗镗削、半精镗Φ80H7孔和60H7孔,留精镗余量;粗刨、半精刨、精刨顶面;精镗Φ80H7孔和60H7孔;精刨底面。
试分别分析上述两种工艺安排有无问题,若有问题请提出改进意见。
答:(1)应在先加工底面、顶面之后,加工两端面,因为底面、端面是定位表面,定位表面加工之后,再进行镗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1.机床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其理由是什么?答:机床设计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工艺范围,机床工艺范围是指机床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也可称之为机床的加工功能。
机床的工艺范围直接影响到机床结构的复杂程度、设计制造成本、加工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2)、柔性,机床的柔性是指其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分为功能柔性和结构柔性;3)、与物流系统的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指机床与物流系统之间进行物料(工件、刀具、切屑等)流动的方便程度;4)、刚度,机床的刚度是指加工过程中,在切削力的作用下,抵抗刀具相对于工件在影响加工精度方向变形的能力。
刚度包括静态刚度、动态刚度、热态刚度。
机床的刚度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5)、精度,机床精度主要指机床的几何精度和机床的工作精度。
机床的几何精度指空载条件下机床本身的精度,机床的工作精度指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加工精度(尺寸、形状及位置偏差)。
6)、噪声;7)、自动化;8)、生产周期;9)、生产率,机床的生产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机床所能加工的工件数量来表示。
机床的切削效率越高,辅助时间越短,则它的生产率越高。
10)、成本,成本概念贯穿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再利用和报废处理等的费用,是衡量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1)、可靠性,应保证机床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加工功能时,无故障运行的概率要高。
12)、造型与色彩,机床的外观造型与色彩,要求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宜人性好。
应根据机床功能、结构、工艺及操作控制等特点,按照人机工程学要求进行设计。
2.机床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是什么?答:一般机床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大致如下:(1)总体设计包括机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工艺范围运行模式,生产率,性能指标,主要参数,驱动方式,成本及生产周期;总体方案设计包括运动功能设计,基本参数设计,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图设计,总体结构布局设计,控制系统设计。
总体方案综合评价与选择;总体方案的设计修改或优化(2)详细设计包括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设计机床的传动系统,部件装配图,对主要零件进行分析计算或优化,设计液压部件装配图,电气控制系统等。
(3)机床整机综合评价(4)定型设计,可进行实物样机的制造、实验及评价。
根据实物样机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改设计,最终完成产品的定型设计。
3.机床系列型谱的含义是什么?答:每类通用机床都有它的主参数系列,而每一规格又有基型和变型,合称为这类机床的系列和型谱。
机床的主参数系列是系列型谱的纵向(按尺寸大小)发展,而同规格的各种变型机床则是系列型谱的横向发展,因此,“系列型谱”也就是综合地表明机床产品规格参数的系列性与结构相似性的表。
4.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材料,使工件具有要求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5.工件表面的形成原理是什么?答:任何一个工件表面都可以看是一条曲线(或直线)沿着另一条曲线(或直线)运动的轨迹。
这两条曲线(或直线)称为该表面的发生线,前者称为母线,后者称为导线。
6.工件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些?答:工件加工表面的发生线是通过刀具切削刃与工件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的。
有如下四种方法:(1)轨迹法(2)成型法(3)相切法(4)范成法7.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是什么?答: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是母线形成方法和导线形成方法的组合。
因此,工件表面形成所需的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也是形成母线和导线所需相对运动的组合。
8.机床的运动功能有哪些?答:为了完成工件表面的加工,机床上需要设置各种运动,各个运动的功能是不同的。
可以分为成形运动和非成形运动,或简单运动和复合运动。
9.机床的主运动与形状创成运动的关系如何?进给运动与形状创成运动的关系如何?答:主运动功能是切除加工表面上多余的金属材料,因此运动速度高,消耗机床的大部分动力,故称为主运动,也可称为切削运动,它是形成加工表面必不可少的成形运动。
形状创成运动的功能是用来形成工件加工表面的发生线(包括母线和导线)。
有些加工中主运动除了承担切除金属材料的任务外,还参与形状创成,而有些加工中,主运动只承担切削任务,不承担发生线的创成任务。
当形状创成运动中不包含主运动时,“形状创成运动”与“进给运动”两个词等价,这时进给运动就是用来生成工件表面几何形状的,因此无论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或主运动和形状创成运动来描述成形运动,两种描述都是一样的;当形状创成运动中包含主运动时,“形状创成运动” 与“成形运动”两个词等价,这时就不能仅靠进给运动来生成工件表面几何形状(如滚齿加工)。
10.机床上的复合运动、内联系传动链、运动轴的联动的含义及关系如何?答:复合运动即为运动之间有严格运动关系的运动。
如果一个独立的成形运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和)直线运动,按照某种确定的运动关系组合而成,则称此成形运动为复合成形运动。
传动链的两个末端件的转角或位移量之间如果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要求,这样的传动链称为内联系传动链。
对机械传动的机床来说,复合运动是通过内联系传动系来实现。
运动轴联动是指在一台机床上的多个坐标轴(包括直线坐标和旋转坐标)上同时进行加工,而且可在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的控制下同时协调运动进行。
对数控机床,复合运动是通过运动轴的联动来实现。
11.机床运动功能方案设计的方法及步骤如何?答:机床运动功能方案设计的方法及步骤如下:(1)工艺分析。
首先对所设计的机床的工艺范围进行分析;然后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
工件加工工序的集中与分散主要根据作业对象的批量来决定,应根据可达到的生产率和加工精度、机床制造成本、操作维护方便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进行机床的工艺范围选择。
(2)机床运动功能设置。
运动功能设置的方法有两类:分析式设计方法和解析式设计方法。
(3)写出机床的运动功能式,画出机床运动原理图。
根据对所提出的运动功能方案的评定结果,选择和确定机床的运动功能配置,写出机床的运动功能式,画出机床运动原理图。
12.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如何选取?答:为了进行机床运动功能式、机床运动原理图的描述,首先要建立机床基准坐标系与机床运动轴坐标系,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
(1)机床基准坐标系:机床基准坐标系(即机床总体坐标系)XYZ(2)机床运动轴坐标系:沿X,丫,Z坐标轴方向的直线运动仍用X,Y,Z表示,绕X,Y,Z轴的回转运动分别用A,B,C表示。
平行于X、丫Z的辅助轴用U、V、W及P、Q R表示,绕X, 丫的辅助回转轴用D E等表示。
与机床基准坐标系坐标方向不平行的斜置运动轴坐标系用加“-”表示,如沿斜置坐标系的Z轴运动用Z表示。
13.机床的运动功能式和运动原理图表达的含义是什么?答:运动功能式表示机床的运动个数、形式(直线或回转运动)、功能(主运动、进给运动、非成形运动,)及排列顺序,是描述机床的运动功能的最简洁的表达形式。
运动原理图是将机床的运动功能式用简洁的符号和图形表达出来,除了描述机床的运动轴个数、形式及排列顺序之外,还表示了机床的两个末端执行器和各个运动轴的空间相对方位,是认识、分析和设计机床传动原理图的依据。
14.虚拟轴机床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答:虚拟轴机床(Virtual Aixs Machine )是一种六个运动并联的设计。
基于让轻者运动,重者不动或少动的原则,虚拟轴机床取消了工作台、夹具、工件这类最重部件的运动,而将运动置于最轻部件一一切削头上。
六轴完全并联机构的优点是:各个杆不承受弯曲载荷,受力情况好。
运动件质量小、速度高、比刚度高、各个分支运动误差不累加、精度高;缺点是作业空间小(尤其是回转运动范围小),运动算法复杂。
15. 分析图2-14所示各种机床的运动原理图,说明各个运动的所属类型、作用及 工件加工表面的形成方法。
图2-4a 是车床的运动原理图,旋转运动C P 为主运动;直线运动乙和X f 为进给运 动。
对于一般的车床,C P 仅为主运动;对于有螺纹加工功能或有加工非圆回转面(如 椭圆面)功能的数控车床,则C p —方面为主运动,另一方面 C p 可与Z f 组成复合运动 进行螺纹加工,或C P 可与X f 组成复合运动进行非圆回转面加工,称这类数控车床 具有C 轴功能。
WfC r ZfXflT b) WiXf YfZfCp/T町叫斥比啊Fd) WfCfZfX^tC^T €> WiC^Z^ZfC^iT O Wi ^X^Z^Zf^C^fiTt) W r h) ^tCf^ZfCjifTj )般弓科虬召图2-4b是铣床的运动原理图,旋转运动C p为主运动;直线运动X、Y f和乙为进给运动。
图2-4c是平面刨床的运动原理图,往复直线运动人为主运动;直线运动Y为进给运动;直线运动乙为切入运动。
图2-4d是数控外圆磨床的运动原理图,旋转运动G为主运动;回转运动C、直线运动乙和X为进给运动;回转运动B a为砂轮的调整运动。
当X和乙组成复合运动时,用碟形砂轮可磨削长圆锥面或任意形状的回转表面;G和Z f组成复合运动时,可进行螺旋面磨削。
在进行长轴纵向进给磨削时,X f应改为乂,为切入运动,但在进行横向进给磨削端面时,X f为横向进给运动,Z f应改为乙,为切入运动。
若一个运动既可为进给运动又可为非成形运动,则用进给运动符号表示。
图2-4e是摇臂钻床的运动原理图,旋转运动C p为主运动;直线运动乙为进给运动;回转运动G、直线运动乙及人为调整运动,用来调整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图2-4f是镗床的运动原理图,旋转运动G为主运动;直线运动乙为镗孔加工时工件作进给运动,W为镗孔加工时镗杆作进给运动,在数控镗床或加工中心上,镗孔进给通常由工件完成,只有Z f 一个镗孔进给运动;W为刀具的径向进给运动,用于加工端面或孔槽;回转运动B a为分度运动、直线运动X,及Y a为调整运动,分别用来调整工件与刀具的相对方向及位置,用来加工不同方向和位置的孔。
在镗铣床上通常X,和Y a可改为进给运动X、Y f,用来铣削平面。
图2-4g是滚齿机床的运动原理图,旋转运动C p为主运动;回转运动C和直线运动Z f为进给运动。
C p与C f组成复合运动创成渐开线母线;直线运动Z f创成直导线,用于加工直齿轮,若乙与C组成复合运动,则创成螺旋导线,用于加工斜齿轮;回转运动B a为调整运动,用来调整刀具的安装角,使刀具与工件的齿向一致;直线运动Y为经向切入运动,当用径向进给法加工蜗论时Y a为径向进给运动;Z a为滚刀的轴向窜刀运动,为调整运动,用来调整滚刀的轴向位置,当用切向进给法加工蜗论时Z a为切向进给运动。
图2-4h是采用齿轮式插齿刀加工直齿圆柱齿轮的插齿机床的运动原理图,刀具和工件相当一对相互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往复直线运动Z p为主运动;回转运动G、G2为进给运动,并组成复合运动,创成渐开线母线;直线运动%为切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