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地质学是一门钻研地球的学科,其中岩石是地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岩石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质构造特征。

因此,让学生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盒来进修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二、设计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及其特征;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

三、设计内容:1.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岩石及其形成过程;2.学生自行收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3.学生制作岩石标本盒,包括标本的编号、名称、产地、性质等信息。

四、设计步骤:1.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岩石及其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对岩石进行观察和分析;2.学生在户外或矿石市场收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并记录相关信息;3.学生在教室上用标本盒装载岩石样本,编写标本信息,并制作标本盒的外观。

五、评判方式:1.通过观察学生在收集和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判学生对岩石的了解水平;2.通过学生制作的岩石标本盒,评判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通过学生的自我评判和讨论,评判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和认识。

六、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和引导;2.学生自主收集和制作;3.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教学资源:1.岩石样本;2.标本盒;3.笔记本和笔。

八、预期效果:1.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及其特征;2.学生培养了观察和分析能力;3.学生对地质学产生兴趣,增加对地球的认识。

九、总结: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盒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修地质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个设计方案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为地质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最新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套教案

最新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套教案

最新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套教案
第01课种番茄教案
第02课开花和结果教案
第03课种子的传播教案
第04课专题探究可以不用种子繁殖吗教案
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
第06课母鸡生蛋了教案
第07课胎生动物教案
第08课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
第0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案
第10课岩石与矿物教案
第11课岩石碎裂了教案
第12课保护矿产资源教案
第12课探究技能分类教案
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第14课声音的强弱教案
第15课声音的高低教案
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案
第17课声音的传播教案
第18课生活中的噪声教案
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案
第20课电路的研究教案
第21课控制灯泡的亮与灭教案
第22课灯泡不亮了教案
第23课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
蚕的一生卵→幼虫→蛹→成虫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1课时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2课时。

《制作岩石标本盒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制作岩石标本盒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制作岩石标本盒》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及其特征;2. 进修如何制作岩石标本盒;3. 提高观察和分类能力。

导学内容:1. 什么是岩石?2. 岩石的分类及特征;3. 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步骤。

导学步骤:一、导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岩石,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

二、进修1. 什么是岩石?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固体物质,由矿物和其他物质组成。

岩石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 岩石的分类及特征- 火成岩:由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浆凝固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其特征为晶粒明显,质地坚硬。

- 沉积岩:由风化、冲刷、沉积等过程形成,如石灰岩、砂岩等。

其特征为层理明显,质地松软。

- 变质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片岩、云母片岩等。

其特征为片理明显,质地坚硬。

3. 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步骤- 准备材料:盒子、岩石、标签、放大镜等。

- 观察岩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纹理、晶粒等。

- 分类整理:根据岩石的特征将其分类整理,并贴上标签。

- 放入盒子:将分类整理好的岩石放入盒子中,可以按照不同类别分层摆放。

三、总结学生回顾今天的进修内容,总结不同类型岩石的特征及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步骤。

四、拓展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户外或岩石博物馆观察更多不同类型的岩石,并尝试制作更多岩石标本盒。

导学案结束。

注: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岩石的基本知识及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方法,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和分类能力。

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学设计

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学设计

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岩石”的第2课。

通过第8课的学习,学生已收集了各种岩石,并初步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表面特征的方法。

本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的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岩石。

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我的岩石标本盒”、活动2“制作岩石‘身份证’”、实践“身边的石材”等四个教学环节。

本课以参观岩石博物馆的生活情景引起学生思考“能否将收集的岩石做成标本”,驱动学生探究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

活动1引导学生完成岩石标本盒的初步制作。

活动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特征,制作岩石标本的标签。

“实践身边的石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石材,了解岩石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盒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岩石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观察和描述更多的岩石。

本课是前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的应用和延伸,也为本单元后续课《岩石与矿物》《保护矿产资源》等课起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制作岩石标本盒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设计和制作岩石标本盒的任务,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

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做事情方面往往缺乏统筹意识,也经常出现考虑不周的现象,例如,容易忘记事先应将岩石洗干净、晾干备用,或在给盒子做收纳格子时不会考虑岩石的大小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提醒和引导学生在制作岩石标本盒前,先做好周全的计划,以保证制作活动能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1.了解岩石标本标签的基本要素,并能尝试利用标本标签的形式描述岩石标本的信息。

2.能完成岩石标本盒的设计和制作。

3.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4.知道岩石在人们的生活中和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岩石标本制作“身份证”。

教学难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制作岩石标本盒,利用卡纸制作岩石标本盒的纸格子。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制作岩石标本盒》教案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制作岩石标本盒》教案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制作岩石标本盒》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节课《制作岩石标本盒》,主要内容是制作岩石标本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岩石的特点和分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盒,并能够识别不同的岩石。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岩石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识别不同的岩石;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岩石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识别不同的岩石。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岩石的基本知识,对岩石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于动手实践活动比较感兴趣,喜欢亲自动手制作东西。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出示一些不同的岩石样本,例如一块黑色的玄武岩、一块白色的石灰岩等,引发学生对岩石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岩石样本的特点,例如颜色、质地、形状等。

示范对话:T: 同学们,这是我带来的一些岩石样本,你们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S1: 这块是黑色的,硬硬的。

S2: 这块是白色的,有很多小孔。

S3: 这块是红色的,很光滑。

第二环节:学习岩石的分类1. 老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解释,介绍岩石的分类方法,如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岩石样本,根据特点进行分类。

示范对话:T: 同学们,这些岩石可以按照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来分类。

这块黑色的玄武岩是属于哪种岩石呢?S1: 火成岩!因为它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

T: 很好!那这块白色的石灰岩呢?S2: 沉积岩!因为它是由很多动物的骨骼和贝壳堆积而成的。

T: 棒极了!那这块红色的岩石呢?S3: 变质岩!因为它是由其他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

第三环节:制作岩石标本盒1. 老师向学生展示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材料和工具,如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设计】做个岩石百宝箱科学小学

【教学设计】做个岩石百宝箱科学小学

《做个岩石百宝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制作岩石标本,认识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岩石的兴趣,并能初步利用岩石标本进行岩石探究;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探究目标:根据对岩石的观察制作岩石标本;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二、教学要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会制作岩石百宝箱。

教学难点:制作岩石百宝箱三、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岩石。

教师准备:岩石标本盒、课件、纸盒、剪刀、锤子、双面胶、彩色卡纸、毛巾、标签纸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图片,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岩石,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岩石的图片,同学们在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可以分辨一下它们是哪种岩石?(大屏幕出示岩石图片)师:同学们,你刚才看到了哪种岩石?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看得可真认真!然后接着播放一些岩石标本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把岩石做成标本吗?学生交流,师:谁还有不同想法?教师小结:岩石制作成标本,既有利于人们辨认,又有收藏意义,同时从岩石标本中人们能学到好多知识。

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给岩石分类(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岩石的主要特征,同时给自己采集的岩石分类,为学生下一步自己制作岩石百宝箱、做岩石标签提供帮助,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学习习惯。

)1、展示岩石师:课前同学们都采集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大家都带来了吗?谁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采集的岩石?2、给岩石分类师:刚才我们展示了各自采集的岩石,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研究岩石的方法,给我们自己采集的岩石分类。

学生实验,观察,将符合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特征的岩石分别选择出来并做好标记。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地质学是一门钻研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形态、演化和地球内部各层次互相作用的学科。

而岩石是地质学中的重要钻研对象之一,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等重要信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岩石的特点和分类,设计了本次作业——制作岩石标本盒。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及其特点;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

三、设计内容1. 选取不同类型的岩石,如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制作成标本;2. 标本盒内包含每种岩石的名称、特点、成因等信息;3. 学生需要观察标本,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描述。

四、设计步骤1. 选择岩石:老师提前准备好各种类型的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片麻岩等;2. 制作标本:学生根据老师指导,将岩石切割成适当大小的样本,并用通明胶水固定在标本盒内;3. 编写信息:每个岩石标本旁边附上标签,写上岩石名称、特点、成因等信息;4. 整理展示:将所有标本盒整齐地摆放在展示柜中,供学生观看。

五、评判标准1. 标本制作是否精细、准确;2. 标本信息是否完备、准确;3. 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和描述是否准确。

六、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标本制作;2. 根据所学知识,对每种岩石进行分类和描述;3. 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七、作业效果1. 增加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八、总结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盒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岩石的特点和分类,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对地质学的兴趣。

希望本次作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修,感受地质学的魅力。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

《制作岩石标本盒》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并掌握制作岩石标本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设计内容:1. 学生将根据老师提供的岩石样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岩石进行制作。

2. 学生将用通明塑料盒作为标本盒的外壳,将选取的岩石放入盒中。

3. 学生可以在盒子上贴上标签,标明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4. 学生要在制作完成后,用笔在一张纸上写下对这种岩石的观察和感受。

三、设计步骤:1. 老师提前准备好各种类型的岩石样本,并准备好通明塑料盒、标签和笔。

2. 老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岩石,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岩石进行制作。

3. 学生根据选择的岩石,将其放入通明塑料盒中,并在盒子上贴上标签。

4. 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下对这种岩石的观察和感受,可以描述其外观、质地、颜色等特征。

5. 学生完成制作后,将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砚,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评判标准:1. 制作的岩石标本盒是否完备,岩石是否放置正确。

2. 标签上是否标明了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3. 学生对岩石的观察和感受是否详细、准确。

4. 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细致水平。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换岩石标本盒,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岩石。

2. 学生可以在家中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岩石,制作更多的岩石标本盒。

3.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更多关于岩石的知识,扩展对岩石的了解。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还可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为未来的进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本次作业,享受制作岩石标本盒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岩石”的第2课。

通过第8课的学习,学生已收集了各种岩石,并初步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表面特征的方法。

本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的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岩石。

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
1“我的岩石标本盒”、活动2“制作岩石‘身份证’”、实践“身边的石材”等四个教学环节。

本课以参观岩石博物馆的生活情景引起学生思考“能否将收集的岩石做成标本”,驱动学生探究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

活动1引导学生完成岩石标本盒的初步制作。

活动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特征,制作岩石标本的标签。

“实践身边的石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石材,了解岩石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盒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岩石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观察和描述更多的岩石。

本课是前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的应用和延伸,也为本单元后续课《岩石与矿物》《保护矿产资源》等课起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制作岩石标本盒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设计和制作岩石标本盒的任务,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

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做事情方面往往缺乏统筹意识,也经常出现考虑不周的现象,例如,容易忘记事先应将岩石洗干净、晾干备用,或在给盒子做收纳格子时不会考虑岩石的大小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提醒和引导学生在制作岩石标本盒前,先做好周全的计划,以保证制作活动能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岩石标本标签的基本要素,并能尝试利用标本标签的形式描述岩石标本的信息。

2.能完成岩石标本盒的设计和制作。

3.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4.知道岩石在人们的生活中和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岩石标本制作“身份证”。

教学难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制作岩石标本盒,利用卡纸制作岩石标本盒的纸格子。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教学课件、纸盒、卡纸、剪刀。

学具准备:纸盒、各种岩石(课前洗净晾干)、固体胶、A4纸、硬卡纸、棉花、剪刀、笔、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讲述:妍妍、彬彬和波波参观岩石标本展。

提问:通过岩石标本展,我们能了解到什么?
组织交流:学生讨论岩石标本展展示的物品、内容和作用。

讲述:制作岩石标本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岩石。

提出任务并出示课题:今天让我们来制作岩石标本盒,将自己收集的岩石做成岩石标本。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我的岩石标本盒
问题1:制作岩石标本盒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它们分别能起到什么作用?
媒体:展示岩石标本图片。

组织交流:学生讨论制作岩石标本所需材料及其作用。

小结:制作岩石标本盒需要盒子、棉花、卡纸、标签纸等材料。

盒子可以对岩石标本进行收纳和展示,卡纸做成小格子将各块岩石进行分开收纳,避免岩石混乱。

松软的棉花可以保护岩石;标签纸可以标明岩石的名称。

我们还需要用剪刀和固体胶等工具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

问题2: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岩石标本盒?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吗?
小组活动: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设计岩石标本盒,并讨论按照什么顺序制作岩石标本盒。

组织交流:学生讨论岩石标本盒的制作方法、顺序和设计图。


题3:怎样利用卡纸做成格子?怎样确定格子的大小和数量?媒
体:播放利用卡纸制作格子的图片。

问题4:在制作岩石标本盒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组织交流:学生讨论制作岩石标本盒的要点、注意事项。

小结: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制作岩石标本盒。

先在纸盒中铺垫A4纸,利用卡纸制作格子(格子的数量和大小要根据岩石的大小和数量确定),放入棉花,给岩石编号并粘贴标签纸,然后放入相应的格子中,同时在标本盒的盖子上填写岩石的名称。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提出制作任务:按要求制作好岩石标本盒。

活动:学生根据设计利用已准备的材料制作岩石标本盒。

2、活动2:为岩石制作“身份证”
媒体:展示岩石标本图片以及岩石标本的作用。

问题1:我们的岩石标本能发挥这些作用吗?与标本展的岩石标本比较,我们还要做什么改进?
交流:学生讨论怎样完善岩石标本的信息。

小结:岩石标本的标签就像岩石的“身份证”。

它包括岩石的名称、采集信息、特征等信息。

活动:学生根据要求制作岩石标本“身份证”。

问题2:我们的岩石“身份证”能反映这块岩石的特征吗?
活动:学生各组互换岩石“身份证”,并根据信息寻找相应的岩石,测试“身份证”的有效性。

交流:展示岩石标本盒及岩石标本“身份证”,汇报岩石“身份证”的测试结果。

活动:根据测试情况,修改岩石标本“身份证”的信息。

(三)总结与拓展
问题: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做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交流:学生回忆并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将收集的岩石制作成岩石标本。

我们先设计与制作了岩石标本盒,并给每块岩石标本制作了“身份证”。

通过活动,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岩石标本,还对岩石有了更多的认识。

布置课外实践任务:从古到今,岩石都是人类重要的生活生产的原材料。

课后请做
个调查,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用石材制成的,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岩石。

七、板书设计
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
制作标准:
1.整齐收纳岩石。

2.标明岩石的名称、特征和采集信息。

3.美观、整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