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3.1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课件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上,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也为30N,选取5mm的线段表示 10N的力,把浮力的作用点画在 木块的正中心,设这一点为O,从 O点竖直向上画一条长为15mm的线段,表示浮力大小为30N, 线段末端画出向上箭头表示浮力的方向向上,如图 a所示.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受力物体是木块.木块受重力和浮力
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的示意图如图b所示.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①选定合适的标度.②画一个方块或一个点表示受力物体, 并确定力的作用点.③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作用方向 画一线段(根据所选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 在线段上加上刻度(垂直于力的线段的小短线).④在表示力 的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在箭头的旁边标出表
示这个力的字母和数值.
呢?如何才能观察到比较微小的形变呢? 提示: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只是形变的程 度不同.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如弹簧的伸长或缩短),可以直 接看出;有的形变微小,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才可观察
到.如利用激光反射法演示坚硬桌面的微小形变,利用细
管中液面的升降显示硬玻璃瓶的形变,都是把微小形变放 大,以便于观察.把微小变化放大,以便于观察或测量的实
【知识归纳】弹力的方向 1.常见的弹力方向 (1)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 (3)绳上拉力的方向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4)弹簧上的弹力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 .
2.弹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的关系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 的形变方向相同.
提示: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 比.
3.在该实验中,如何用图象描述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
系?该图象有何特点?说明弹力和伸长量成什么关系?图

新粤教版中学物理必修一:3-1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课件(共19张PPT)

新粤教版中学物理必修一:3-1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课件(共19张PPT)

。2021年3月8日星期一上午7时48分44秒07:48:4421.3.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上午7时48分21.3.807:48March 8, 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年3月8日星期一7时48分44秒07:48:448 March 2021
zxxk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形变。 2.了解弹性、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3.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有、无弹力。 4.知道常见的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学法指导:(快速、独立、安静地阅读课本P50-53,
完成下列问题,时间10分钟)
一、什么是形变,形变一般分为哪几种?
二、什么是弹性、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三、什么是弹力,你认为弹力产生的条件 有哪些? 四、哪些常见的力属于弹力,弹力的方向 是怎样的,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的方向具 体是怎样的? 五、胡克定律的内容?公式?各物理量的 意义? 六、什么是力的示意图,什么是力的图示?
分别画出物体A受到的弹力
F A A
如何判断接触面是否发生形变? 撤去接触面,如果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该接触 面没有形变;如果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该接 触面有形变。
分别画出物体A受到的弹力
F A A
如何判断接触面是否发生形变? 撤去接触面,如果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该接触 面没有形变;如果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该接 触面有形变。
分别画出物体A受到的弹力
A A
如何判断接触面是否发生形变? 撤去接触面,如果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该接触 面没有形变;如果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该接 触面有形变。
分别画出物体A受到的弹力
组卷网
F A A
G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高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8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高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8

二、弹力
3、常见的几种弹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 4、弹力的方向: 1)接触面(面面接触、点面接触) 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 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2)绳的弹力,沿着绳指向绳收P
·P
P
·
P
P
小结
1、弹力的产生条件 2、弹力有无的判断 3、弹力的方向 4、胡克定律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一、弹性形变
1、形变: 2、弹性形变: 3、弹性限度:
二、弹力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 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 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是接触力
例1:关于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直接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作 用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 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产生
D、直接接触的物体即使不发生形变, 物体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E、直接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是
例2:在下图中,A、B两球间一定有 弹力作用的是:
AB
AB
AB
AB
A
B
C
D
弹力有无的判断:假设法

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课件(粤教版必修1)

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课件(粤教版必修1)

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 短)量 x 成正比。 即 F=kx
【探究活动】——自行设计实验测定一精确弹簧秤弹簧的劲度系数 【题目】自行设计实验测定一精确弹簧秤弹簧的劲度系数 【内容】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工具研究一精确弹簧秤弹簧的劲 度系数的测定方法,方法不限,记录实验数据,写 出实验报告。 【要求】实验报告必须说明: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原理
【注意】“弹性限度内” = “弹性形变”
二.探究弹力——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1.弹力——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 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的产生过程:
弹力产生的条件 ②受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①外力作用在物体上 ③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形变 ④恢复形变过程中对施加外力作用的物体有弹力作用 【小贴士】弹力的产生与历史经验的吻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压迫越深重,反抗就越强烈。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
短)量 x 成正比。 即 F=kx
①式中比例系数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②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
③影响k的因素:材料、粗细、长度、匝数· · · · · ·
④胡克定律通常用来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
本节小结
一.认识形变——物体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简称为形变。 1.常见的形变 ①压缩形变 ②拉伸形变 ③弯曲形变 ④扭曲形变 2.形变的产生原因——外力的作用 3.形变的类型(弹性限度) ①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 ②非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二.探究弹力——弹力是伴随着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课件粤教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课件粤教必修1

4.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或者说与使物体发生形
(1)支撑面的 由于支撑面发生形变,对被支持的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支
由于被支持物发生形变,对支持物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压力,
(2 由于绳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拉力,拉力的 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弹簧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弹簧轴线指向弹簧形变的反方 (4
(2)B 图中杆受重力作用,且杆对 C、D 两处有挤压作用,因 C 处是曲面,D 处为支撑点,所以 C 处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圆心,D 处的弹力与杆垂直斜向上,如图 b 所示.
(3)C 图中球受到重力,并挤压墙而且紧拉绳子,所以墙对球 的弹力与墙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斜向上,如图 c 所示.
(4)D 图中球受到重力,并与两点接触并且挤压,球受的弹力 F1、F2 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虚线是切面),沿着半径方向指向球心, 如图 d 所示.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通过图和表可
知砝码盘的质量为
g(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
答案:(1)竖直 (2)L3 毫米或 mm (3)Lx (4)5 10
►变式训练 3.用 4 N 的力可以使轻弹簧伸长 8 mm,现在把两个这样的弹簧 串联起来在两端用 6 N 的力来拉它们,这时弹簧的总伸长量应为(B) A.12 mm B.24 mm C.16 mm D.32 mm
题型一 对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理解
例 1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
面均光滑,请思考三个小球各受几个弹力作用?并指出弹力的具体方

向.
目 链

解析:甲受一个弹力作用,方向垂直于水平支持面竖直向上;乙 受一个弹力作用,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丙受两个弹力作用, 一个水平向左,另一个沿半径方向斜向右上方.

新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共22张PPT)

新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共22张PPT)

判断有没有弹力?
B
A
A
A
A B
B A
A
A
弹力方向判断:“垂直于接触面”
曲面与平面接触
N
N` N
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点与平面接触
N` N
光滑斜面
NB B
NA
A
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点与曲面接触
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B、压力和支持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C、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 D、轻绳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绳重合
例: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
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 )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N1
N2
NB
NA
B
A
半球形的碗
点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曲面与曲面接触
N
半球形的碗
A N
B
NB对A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例:一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 向上的形变。 B、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 向下的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 向上的形变。 D、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 向下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例 如图 16 所示,各接触面光滑且物体 A 静止,画出 物体 A 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典例】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 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用细线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 边附有一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线上一定点 P对应的刻度线如图中的ab虚线所示,当挂三个钩码时,P 点对应的刻度线如图中的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 为50 g,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
度则是弹簧的实际长度,弹簧被拉伸时l=l0+x,弹簧被压缩
时l=l0-x. (2)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而不是与弹 簧的长度成正比.
(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 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段整数段标度的长度.
(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的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
【典例4】图甲、乙中A的重量均为10 N,画出它们所受重 力的图示.
的大小无关,k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
时弹力的大小,B错误,C、D正确.
5.如图所示,A、B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若用一与水 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 N的力拉物体B,画出这个力的 图示.
【解析】选5 mm长的线段表示5 N, 用长度为15 mm的线段表示力的大 小15 N,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答案:见解析图
(1)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力不一 定垂直于接触面,但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支持力一定垂 直于接触面.
(2)轻杆的弹力方向较为复杂,一般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结合平衡条件确定轻杆的弹力方向.
【典例2】画出图中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题图中各接触
面均光滑,各物体均静止.
【解题指导】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应注意绳的弹力方
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 别为A、B两点,如图所示,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的作用 力的方向分别为

新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课件

新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课件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1)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挤压、拉伸产生弹 性形变,这种方法适用于形 变明显情 况,如弹簧;
(2)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判断,这 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即假设接触的两 物体没有弹力,看它们是否符合题意(如 静止),如果符合,说明不存在弹力,反 之存在弹力。
。2021年3月8日星期一上午8时7分12秒08:07:1221.3.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上午8时7分21.3.808:07March 8, 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年3月8日星期一8时7分12秒08:07:128 March 2021
一个有单位的量。用k来表示,单位是牛/米。 倔强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 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倔强系数跟弹簧的长度、 弹簧的材料、弹簧丝的粗细等等都有关系。 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倔强 系数大。
---与弹簧的结构有关 x=l-l原 弹簧的形变量
物理受力分析超强口诀
先画已知力。 重力总是有。 弹力看四周。 注意摩擦力。 还有电磁否。
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 的关系
物体的形变有哪些?
【形变】凡物体受到外力而发 生形状变化谓之“形变”。形变 的种类有:
(1)压缩形变 (2)拉伸形变 (3)弯曲形变 (4)扭曲形变
组卷网
• 1、弹力: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 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 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 2、弹力的产生条件: •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 (2)有相互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弹性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1.3.821.3.8Monday, March 08,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
×
N
判断弹性形变——假设法: 1、假设接触面很软,依据日常经验进行判断; 2、假设施力物体不存在,观察受力物体能否维 持原状;
若能维持原状,则相互间没有弹性形变,即不存在弹力; 若不能维持原状,则相互间有弹性形变,即存在弹力;
思考:
判断下列各图中小球是否受到弹力的情况:
N
N
N
N1
弹 力 的 方 向
弹 性 形 变
受到外力时会产生形变,撤去外力后,能够 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弹性限度!
弹 力 产 生 的 条 件
思考: 弹力是如 何产生的?
弹力: 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而对它接触的 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课堂练习1:
判断下列各图中小球是否受到弹力的情况:
拉力的方向:
跟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即:沿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弹 力 的 方 向 总 结
弹力的方向: 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情况1: 情况2:
T N
N
小结论: 压力、支持力 方向为垂直于接触 面指向受力物体;
小结论: 拉力方向为沿 绳子指向绳子收缩 的方向;
课堂练习2:
画出下列各图中A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
3、胡克定律通常只用来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
课堂练习3:
在某弹簧的下端挂上一个3N的物体,结果测得 弹簧长度伸长了3.75cm,则: (1)试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2)若在弹簧下端改挂一个5N的物体,结果 测得此时弹簧的长度为11.25cm,试求弹簧原长;
F kx
X:弹簧形变量;
k:劲度系数;
N1 T
G N2 G
据两力平衡: N1 = G 据牛顿第三定律: N2 = N 1 = G
据两力平衡: T= G
弹 力 的 大 小
二、弹簧的弹力:
猜想:弹簧的弹力大小会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 (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Fra bibliotekF kx
几点说明: 1、式中x指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即:形变量; 2、式中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① 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 ② k取决于弹簧本身性质,如:材料、粗细、长度等;
情况1:
N
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支撑面(桌面)要恢复原 状,从而对被支持的物体(书)产生了弹力,通常 称为支持力。
支持力的方向:
跟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即: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思考:书本对桌面是否有力的作用,其方向如何?
弹 力 的 方 向
情况2:
被拉伸
恢 复 原 长
T
由于被拉长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绳子(电线)要恢 复原状,从而对它所拉物体(电灯)产生了弹力,通 常称为拉力。
课后作业:
1、教材P51 第1、2、4题;
2、思考教材P51 第5题;
问题一:运动员为什么能被高高地弹起? 问题二:运动员所受到的力是谁施加的?
问题三:由于什么原因而产生了这个力?
第三章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形变:物体形状发生变化;
认 识 形 变
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等; 思考:硬的物体(比如:木头、玻璃等)是否也可以发生形变?
结论:任何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
N2 A N1
T
A N
1、面面接触
2、点面接触
3、点点接触
小规律:
两物体间的弹力方向,接触面为平面者往往垂直于接触面 指向受力物体,如果没有接触平面,则可以做接触点处的切面, 弹力方向垂直于该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弹 力 的 大 小
一、对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一般弹力: 利用物体的平衡条件等方法进行测量;
1、形变、弹性形变:
课 堂 小 结
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而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弹力:
①直接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假设法) 3、弹力的方向: 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4、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 X:弹簧形变量;k:劲度系数; 5、劲度系数k:
F kx
① 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一般是不同的; ② k取决于弹簧本身性质,如:材料、粗细、长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